第74章 爭執

“這欒廷玉,他們是騎兵,反倒是走到咱們後面去了!”

徐世柳語氣不滿的說道:

“我見過他們倆那寶貝騎兵的訓練,三哥,他們臨陣要下馬的,也就是當20個步卒用。我看咱們還是不等他們了!”

徐世柳在新軍那裡丟了面子,對徐世楊倒是改掉了鼻孔朝天的樣子,這會卻又看不起欒廷玉和孫立的騎馬步兵了。

“你也知道他們是騎兵。”徐世楊微笑道:“騎兵有騎兵的用法,哪怕是劣質的騎兵。”

“等他們來吧,來了之後,我們去見見這附近的塢堡主們。”

……

與徐世楊一開始預計的多少有些不同,本地塢堡主的援軍大概只有1000多一點,來自3個家族的25個塢堡。

日照這邊水土薄弱,塢堡規模通常比莒州那邊要小一點,但也不至於25個塢堡才湊出1000人,看起來,這支援軍對救援日照港並非特別積極。

或者說,他們出現在這裡,只是防備倭寇在攻打日照的同時四散抄掠,影響到現在正在進行的春耕。

畢竟,不是哪一家都有船可以通商的,沒有海船的家族,跟控制日照港的那個家族關係不大,也就不太在乎他們會不會被倭子攻破。

當然,也有較爲積極的。

比如居住在日照往東七八十里之外的王家,他們也不涉及海貿,但因爲跟徐家有姻親關係(徐世楊的生母出自這個家族,也就是說,王家是徐世楊的舅家),而徐家在日照有5條船,牽扯比較深,因此王家對救援日照明顯比其他兩家上心。

只是,王家也需要春耕,即使把全家能暫時放下手中農活的堡民全帶出來,也不過區區500人。

在外打仗消耗自家糧草,心裡還掛念家裡的田地,單一個王家也確實不敢主動進攻至少3、4千人的倭寇,只能跟另外兩家援軍蝟集在一起,算是替日照牽制一下倭寇的兵力。

倭寇似乎也知道內陸地區搶不到什麼東西,塢堡兵不主動進攻,他們也懶得過來開打,只是派出幾百人,卡住幾條道路,跟塢堡兵對峙,其主力仍在圍攻日照,大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勢。

徐世楊跟援軍會師的時候,三家的幾位核心堡主正湊在一起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與人丁不旺不得不用外姓人的徐家相比,這三家地方豪族的塢堡主基本都是同姓同家族的人,因此很容易分成旗幟鮮明的三個派別。

“咱們不能這麼拖下去了!”

衆人議事的地方,一個丁姓堡主忍不住站起來叫道:

“家裡農活耽誤不起,我看這倭子一會半會也打不下日照,就算打下來,他們也沒功夫四散劫掠,我提議,咱們就此散夥,各回各家!”

丁家距離日照較遠,跟港內也沒什麼親戚或經濟關係,這次出兵純粹只是爲了防止倭寇攻下日照後,順手私下抄掠一番。

眼見日照已經頂了很長時間,那倭寇就算打下港口也沒多少力量來鄉下劫掠,因此幾個丁家人都大聲鼓譟着,想要解散援軍,回家照顧更重要的田地。

“丁家大哥,那倭子就算今年不再抄掠,嚐到甜頭,明年怎知道他們不會再來?”

王家第2屯堡主王安大聲說道:

“今年不趁他們師老兵疲,狠狠教訓一頓,明年開始他們就是第二個韃子,你家有多少存糧年年給他們上貢?”

“呵呵,王二,別以爲咱們不知道。”丁家老大冷笑一聲說道:“你家跟莒州的徐家是姻親,這麼積極出頭,是爲了徐家那五條船吧?”

“別忘了,那些倭寇,說到底是徐睦澤引來的,現在已經是拖着那日照的張家替他們受過了,怎麼,還要把俺們丁家一起拖進去?”

這話太誅心了,而且聽起來有一些道理——倭寇確實是因爲徐睦澤漏了富,覺得徐家船隊和日照港有油水,纔來劫掠的。

實際上,就算是王家,現在也對徐睦澤頗爲不滿。

會議現場冷清了一點,王家自覺不佔理,因此沒有跟丁家繼續爭辯下去。

在兩家之間中立的另外一家鮑姓地方豪強,跟王家一樣希望儘快結束這場倭亂。

鮑姓本家距離日照港只有20裡不到,倭寇朝發夕至,他們可不敢跟丁家一樣確信倭子打破日照後不會順手洗劫他們。

只是,如何結束這場倭亂的方法,他們跟王家有一些分歧。

“可不可以派人跟倭子聯絡一下?”

一個鮑姓堡主小聲說:

“徐家惹出來的事,讓徐家自己解決好了,他們家5條船貨,給倭子一半,讓倭子撤軍可好?”

“胡鬧!”王家老大王平站起來呵斥道:“先不說2、3條船貨能不能滿足倭子的胃口,明年他們再來,你們再把誰的船貨給倭子?”

“事是徐家惹出來的,接着讓徐家大發倭子不就成了?”鮑姓堡主梗着脖子大叫:“憑啥咱們幾家要出兵保徐家的財產?”

“我不知道我們家的人花自己的錢惹了那門子事。”

一個冷冷的聲音響起。

鮑姓堡主猛地轉頭,看向說話的人。

此時,徐世楊正騎在戰馬上,背對着傍晚的霞光,用不善的目光來回打量這些本地堡主。

本地塢堡主們都被晚霞晃了眼,看不清徐世楊此時的表情。

不過,恍惚中,他們能眯着眼勉強看到一個身穿鐵甲的壯碩戰士右手正提着馬鞭直直看向自己,刺眼的陽光鋪在壯漢身上,彷彿給他披上一層金色的披風。

23個全副武裝的騎兵排成兩列橫隊(20個騎兵、欒廷玉、孫立加上騎着一匹馱馬的徐世柳),猶如一雙巨大的翅膀,在這個戰神一般的騎將身後張開,隱隱對本地堡主們形成一個衝鋒的陣型。

“你是誰!?”鮑姓堡主驚疑不定的叫道。

“世楊?”倒是王安率先反應過來,驚喜的呼喚到:“你是小妹的崽兒徐世楊!”

“二舅。”徐世楊在馬上對王安輕輕點了一下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諸位。”

徐世楊又對在場所有塢堡主說道:

“集結你們的手下,我帶你們去幹掉那些倭寇。”

第375章 威脅第629章 去江南第161章 臨!安!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420章 移民1第364章 摘果子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468章 28級第453章 鐵錢第178章 收容所第334章 細紅線第164章 文仲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724章 麻六甲1第130章 破莒州1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178章 收容所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17章 莒州徐家第501章 春天8第381章 狙擊手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357章 劫掠2第193章 戰鬥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743章 突發第249章 利息第57章 勝利第739章 禁槍第339章 退路第581章 得與失第15章 徐世鬆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511章 各方5第633章 暴秦3第613章 西域2第508章 各方2第524章 話劇第45章 互啄第488章 善保第364章 摘果子第541章 落幕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148章 麻煩第348章 宣傳第420章 移民1第162章 城門前第749章 周史案第334章 細紅線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309章 市場第354章 繞過第393章 伐高麗5第367章 宣傳第71章 徐世柳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683章 直白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123章 新軍第382章 背叛第223章 條例第306章 風暴第727章 父子第679章 邕州3第148章 麻煩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436章 收支1第285章 韃奸第69章 女權2第495章 新春2第241章 回家3第702章 南征2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202章 團結第533章 射擊2第317章 戰1第629章 去江南第433章 仙釀第237章 槍與槍第235章 馬第632章 南下1第381章 狙擊手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246章 牽制第686章 封禪第522章 五里驛第255章 方案第123章 新軍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532章 射擊1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3章 炮灰2第50章 破寨2第72章 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