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登封

整件事情其實並不複雜,老婦人攔路告狀的目的在她的狀紙上寫的很清楚:老婦人的兒子是個小商人,今年年初出門做生意時,他的媳婦上少森寺拜佛,結果被寺裡的大和尚侮辱了。

老婦人的兒子回來後,得知此事,心中氣不過,上山說理,結果又被惡僧一頓亂棍打了下來。

那小商人自此臥病,越來越想不開,居然一命嗚呼了。

而他的媳婦,也因爲被鄉里指指點點,自感清白不在,三尺白綾追隨丈夫而去。

一個好好的小家庭就此敗亡,老婦人整日哭泣,幾次想要尋短見,結果被前周登封縣縣令白大人救了下來,然後白大人就告訴那老婦人,當朝太子殿下正在巡視全國,有什麼冤案可以直接來找太子殿下告狀。

老婦人當然不願兒子兒媳死的這麼不明不白,於是請白大人寫了狀紙,並借了些盤纏,在白大人家丁的護送下提前堵在徐世楊前進的道路上。

“呵呵,登封、少森寺、前周縣令白航雲?”

徐世楊看着那封狀紙,意義不明的笑着:

“真有意思,那就先去登封看看吧。”

……

帝國有兩個少森寺,其中南少森寺位於閩省,前周滅亡的時候,因爲派遣僧兵抵抗竊據泉州的帕爾斯賊蒲受畊而損失慘重,但戰後他們受到帝國皇帝、太子和內閣的集體表彰,甚至還被允許擴大寺廟面積。

但是北少森寺……,呃,除了吹噓的功績,以及有一個所謂江湖正道第一大門派的名號之外,他們似乎並未作任何於國有益的事。

啊,對了,似乎這次楚國南洋開拓,北少森寺也派了三百僧兵?這倒是件好事,不過徐世楊聽說他們裝備十分精良,每個北少森寺僧兵都至少是一長一短兩條槍,還配備鎧甲和冷兵器。

徐世楊有些疑惑,一羣舞槍弄棒的僧人而已,哪來的這麼多錢?

等進了登封縣城,徐世楊很快就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徐世楊沒有讓大部隊進城,自己只帶了二十個近衛兵,便裝進入登封縣。

這登封本屬於開封府轄下,本來不是什麼大縣,但因爲有少森寺在本縣,戰亂的數十年,各地豪強都沒來本縣打過秋風,因此市面相對安靖不少。

因爲女真人崇佛,幾次南下劫掠也沒在少森寺所在的登封做太多孽,結果這裡甚至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

但是,這一切持續到現在,讓這座小小的縣城有些變了味道。

走在大街上,到處可見身穿青色或者黃色的僧袍,光着腦袋的和尚,徐世楊親眼看着他們大大咧咧的走進街邊店鋪,當時店老闆就會滿臉堆笑的迎出來,雙手奉上一個包裹——裡面裝的大概是銅錢?或者直接遞上一疊新鈔。

和尚們也不客氣,收下錢,仔細清點一下,然後就朝下一家走去,重複剛纔的過程。

但似乎也有人給出的數目不對,胖大和尚們就會一擁而上,把店家好一頓胖揍。

店家一邊抱着腦袋在地上打滾,一邊苦苦哀求:

“……再寬限兩天……”

之類的話。

真是一副相當標準的封建社會小城市模樣。

這樣子看的徐世楊臉色陰沉,年輕氣盛的近衛兵想上前緝拿那些和尚,但是被徐世楊伸手攔住了。

“先去縣衙看看。”

徐世楊很好奇,這小店主似乎是欠了和尚的錢還不起。

但是,怎麼會這樣的?他不會去找帝國銀行借貸嗎?以帝國銀行的貸款利率,不論什麼行業,是絕對不會還不起的。

如果遇到天災人禍等不可抗力,銀行甚至願意減免債務。

現在,有銀行的情況下,誰會傻乎乎的去借私人的高利貸?

這種問題的答案,在街上是得不到的,得去縣衙,看看本地地方官怎麼說。

登封縣衙位置不錯,跟全國大部分縣一樣,幾乎就處在登封縣十字大街的正中心。

而且建築似乎也不錯,雕樑畫棟的,連門口的石獅子都顯得十分威武精神,看起來,似乎修聳這間衙門花了不少錢?

來之前,徐世楊得到了一些資料:登封縣新縣令是位齊省時代就已經參軍的野戰軍老兵,累積戰功甚至可以換個小貴族。

不過這人對榮譽不怎麼上心,退役後選擇到地方上工作,由於功勞始終沒花出去,再考慮到擁軍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南方缺乏地方公務人員的事實,因此安排他來擔當登封縣的縣令。

前周的原登封縣令白航雲則降職留用,在縣內戶部擔當主計(縣級戶部的最高官僚)。

徐世楊皺着眉,一言不發看着縣衙。

倒不是說縣衙修的太豪華不好,帝國比這豪華的官方建築多得是,只不過,作爲地方行政機構,大白天關着門是什麼路數?

“敲門。”徐世楊輕聲命令。

一個近衛兵立刻上前,重重拍響硃紅色的大門:

嘭嘭嘭,嘭嘭嘭!

“開門!快開門!大白天關門做什麼?”

有人聽到淅淅索索的聲音,顯然裡面有人在,但門始終沒有打開。

“後面該不會是在堵門吧?搞得跟在敵國修的碉堡一樣。”徐世楊愈發生氣了。

這縣衙的氛圍讓他有了一種十分不妙的直覺——也許這次臨時更改行程來登封,不僅僅是處理一件侮辱婦女案和一件毆人致死案就能解決的。

“把門砸開。”

徐世楊脾氣上來,直接了當的下令。

近衛兵同樣是羣悍將,擔當近衛兵指揮官已經十多年的李逵揮舞兩扇門板一樣的大斧頭,上前幾下就把縣衙的大門劈成碎片!

在他身後,其他近衛兵甚至已經提着左輪瞄準洞開的大門了!

然而,裡面並沒有賊人揮舞武器衝出來,從洞開的大門向裡面看去,反倒是看到縣衙大院裡跪了一地的人。

“大師莫要動粗,切莫動粗,只求大師再寬限幾天……”

縣衙裡傳出來的話,讓徐世楊一愣,他怎麼覺得好像在哪裡聽到過這句話?

呃,想起來了,就是剛纔。

那個小店主就是對收債的和尚們這麼說的!

第549章 帝國第710章 升龍府1第90章 嚴肅軍紀第680章 大捷1第299章 海盜第568章 北行記3第710章 升龍府1第661章 暴秦1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286章 反擊第512章 擊發槍1第512章 擊發槍1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55章 總攻開始第51章 殺第204章 炮擊第432章 從容第660章 大案第225章 攔截第548章 國制第364章 摘果子第415章 高麗2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743章 突發第219章 祝家莊6第296章 忠臣3第180章 青州軍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299章 海盜第105章 背叛第28章 老規矩第120章 逼迫第388章 選擇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548章 國制第270章 反擊1第188章 小樊樓第2章 夜間第252章 大生產1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221章 破莊第660章 大案第541章 落幕第360章 血河第405章 信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291章 葬禮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332章 金州1第393章 伐高麗5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517章 世侯1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325章 炮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555章 開打第749章 周史案第612章 西域1第384章 滅蝗1第243章 進軍2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128章 訓狼第48章 追擊第497章 新春4第311章 水利第531章 少年兵2第149章 雙嶼港第147章 淨海王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75章 張家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237章 槍與槍第8章 得失1第524章 話劇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81章 暴打族叔第449章 焦土第180章 青州軍第415章 高麗2第36章 女權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404章 替代役第632章 南下1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617章 興靈4第78章 獲勝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217章 祝家莊4第325章 炮第130章 破莒州1第166章 死諫第572章 北行記4第261章 戰黃河4第43章 塢堡民兵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