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大帝國3

數百萬支槍的龐大市場,即使對帝國的軍工企業來說也得努力很長時間。

根據內閣的統計報告,關於工部的軍工產業細則方面的統計,帝國目前國有和半私有兵工廠日常產能是每個月9萬條槍,全面填滿軍需市場需要大概需要兩年。

然而,工廠不可能維持這種高速生產,因爲一旦缺口被彌補,接下來的軍火市場就會迅速萎頓,到時候恐怕會在兵工廠引發一波失業潮。

這是徐世楊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他打算讓兵工廠低速生產,同時邊生產邊改進,最終在五年內填補民兵武器市場缺口。

好在,工業口目前只有軍火產業有市場飽和的擔憂,其他方面:鹽業、紡織、食糖、鋼鐵、肥皂、火柴、搪瓷、香水、玻璃、染料、造紙等等等等盈利頗高的行業,目前都在以最大速度生產——因爲這些東西中,有很多跟軍工產品一樣,是世界上只有帝國可以製造的商品,但這些民用品可以行銷全世界,不像軍工產品那樣只能向國內和屬國、蕃國出售。

陸地上,即使帝國把江南帕爾斯人全數清除,而且屬國秦國正在跟帕爾斯打的不可開交,但在海上,帝國的商船隊仍然可以自由進出天竺和帕爾斯的港口,卸下大量絲綢、棉布、香料、玻璃、瓷器、糖等商品,換回大量金、銀幣和滿船的銅條。

帕爾斯人除了自己留用一部分之外,還可以把這些東方來的商品在運到更西方去銷售,以此謀取暴利——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何況現在帕爾斯人連戰連敗,若是沒有充足的金錢穩定國內,他們的日子恐怕會更不好過。

龐大的利潤誘惑之下,新生的資本家和工廠主會爲一切與之相關,能夠提高產量的新技術買單。

比如食鹽行業,江南諸省正在迅速推廣曬鹽業,江南的氣候優勢和勞動力相對更加充足等條件,讓這裡的食鹽產量增長速度比北方快得多。

目前帝國的食鹽產量已經是統一之前的三倍以上!

除了高額利潤外,產量增長帶來了某些意料不到的好處——以往江南十分猖獗,甚至能跟官府對抗的私鹽集團,正在迅速消失。

原因是,如今官鹽的供應量和質量都反超私鹽,相反價格卻降低很多,私鹽已經沒有什麼利潤可言了。

正所謂“殺頭的買賣有人幹,賠本的生意無人做。”

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再兇殘的鹽販子也不會冒那麼大風險去搞什麼私鹽。

沒了私鹽,官鹽進一步統一市場,這又反過來給官鹽帶來更大利潤。

對帝國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正循環,不僅通過鹽業獲得龐大財政資金,還能解決社會頑疾,簡直一舉兩得。

鹽業只是個代表,帝國在工業方面獲得的突破遠比這多得多。

比如紡織業,新成立不久的帝國專利總局,目前持有來自全國各地數十份關於各種紡織機的專利申請——絲織機、毛紡機、麻紡機、綿紡機都有,防治效率普遍比以往的舊機器提高一半到三倍以上。

現今這個時代,紡織品是不愁賣的,織出來肯定就有人買,有人買肯定就有利潤。

因此,原材料的來源就成了新興紡織資本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新興的紡織資本家們不斷派遣代表前往西域、蒙兀和遼東,他們揮舞大筆金錢,以帝國軍隊爲後盾,爲傳統畜牧業爲主的外蕃部落,以此要挾他們按照自己的需求放牧各種毛更長、質地更好的綿羊品種,同時還會提供養殖技術支持。

根據內閣的統計,各外蕃的綿羊存欄量正在逐年增多。

剛剛過去的1796年,帝國國內所有毛紡織工廠產量高達1.2億米(摺合858萬匹,含呢絨)!

比毛紡織發展更快的是棉紡織,畢竟種棉花可比養羊產量高多了,而且隨着帝國對棉花需求量的飛速增長,天竺、帕爾斯都有很多地方封建主在自己土地上推廣種植棉花以獲取更高收益。

而西域地方的國土、外蕃和秦國,也都是種植棉花的好地方,這樣多管齊下的增產,1796年帝國棉布產量高達6.3億米(摺合4500萬匹)!

衣被天下,第一次成爲一種看得見且有可能摸得到的現實,而不是單純的誇大和景願。

甚至連華夏已經發展了上千年的生絲生產,都在最近取得了相應的突破。

有人用豆粕培植桑樹,可以使桑葉有效產量翻倍,這當然也會相應的提高桑蠶的產量,進而提高生絲產量。

絲織業對豆粕的需求,又進一步提升了帝國對大豆的需求,從而影響了遼東北大荒的產業結構——那裡之前主要作物是大米,現在則是米、豆混種爲主。

大豆產量的增加,又進一步刺激了榨油行業的發展。

大豆渾身都是寶,一個榨油工廠可以同時得到豆油和豆粕兩種產品,每一樣都不愁銷路——豆粕除了供應絲織業外,畜牧業對這種東西更是有多少要多少。

作爲榨油業的副產品,豆餅、豆粕等物資都是頂尖優質的飼料,營養均衡易於消化吸收,而且所有牲畜都特別愛吃。

有些專門的飼料廠用高粱葉、麥秸混合一到二成豆餅,製成成品飼料,大規模供應國營農場的豬、牛、馬飼養,再加上獸用抗生素(也是磺胺)的大規模運用,使得牲畜出欄率提高很快。

還是根據內閣工作報告提供的數據,1796年底,帝國各種牲畜的存欄量爲:豬4040萬頭、羊2960萬隻(不計算外蕃擁有量,下同)、大牲畜4200萬匹(含馬、牛、騾、驢、駱駝)。

畜牧業和含捕鯨在內的遠洋漁業,爲帝國的國民提供了以前從未有過的,龐大數目的動物蛋白。

按照1796年牲畜屠宰率,漁業捕撈統計和在冊人口登記數字計算,剛剛過去的一年,帝國平民以上階級人均肉類消費量是35斤,庶民階級是8斤,奴隸階級2斤。

與之相對應的是,隨着國土面積和耕地面積的同步增長,平民階級人均糧食佔有量也在大幅度增長。

剛剛過去的一年,平民階級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是600斤,庶民400斤,奴隸只有300斤。

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340章 缺點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547章 軍改4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28章 老規矩第495章 新春2第366章 盈利第218章 祝家莊5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749章 周史案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461章 佈局3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654章 南北1第718章 大帝國3第639章 際遇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620章 興慶府1第263章 戰黃河6第76章 開打第350章 金礦第53章 炮灰2第533章 射擊2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82章 文與武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662章 暴秦2第635章 信仰第272章 豬突1第265章 汗位第512章 擊發槍1第430章 兩難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18章 宗祠第396章 降服2第100章 備戰2第484章 國家第299章 海盜第77章 齊射第365章 教訓第654章 南北1第541章 落幕第424章 要贏了第719章 糧食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315章 馬賊第583章 產業鏈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468章 28級第298章 改編2第267章 夜戰1第107章 來了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667章 暴秦7第583章 產業鏈第289章 勝利1第639章 際遇第540章 兵力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639章 際遇第385章 滅蝗2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467章 美泉宮第177章 紀律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315章 馬賊第87章 局勢第719章 糧食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319章 戰2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440章 朝廷第160章 分期第327章 旅順1第244章 局勢第456章 索倫部第23章 不妥協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248章 登州第143章 遣周船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150章 抵稅第510章 各方4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254章 幫助第396章 降服2第351章 糧稅第304章 兵變1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751章 民心1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101章 備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