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王師

二百二十個髡頂留辮(沒錯,蒙兀人也留辮,只是髮型不怎麼固定,不像女真人那樣完全金錢鼠尾而已)的蒙兀騎兵垂頭喪氣的拿着鋤頭之類的農具,在少年兵和鄉兵的監督下把胸牆拆除,重新填平壕溝。

這裡的山路對附近村民的日常交通來說非常重要,打仗的時候管不了這麼多,打完仗還挖坑不填會被人罵孃的。

還有那些韃子兵的屍體,必須火化或者挖神坑埋了,否則如今六月的天氣,恐怕會引起時疫。

從韃子身上繳獲的所有衣甲兵器和隨身財物都要進行分門別類的登基,之後除了金銀甲冑武器等必須上繳外,其他銅錢小刀衣服等物資可以歸各人——這是當初十五屯時期就留下的規矩,只是現在少年兵對這些東西都不怎麼感興趣。

他們分了分少量銅錢,然後每人留了一件紀念品,其他全都分給跟着一起來的鄉兵了。

當然,對鄉兵來說,最大的收穫不是那幾件羊皮襖子,而是大量死馬。

少年兵和鄉兵一起動手,馬匹剝下來備用,馬肉選好的煮上十幾大鍋,大家可以敞開了吃。

由於死馬太多,齊軍軍官們商議一下,打算做些馬肉乾分給一起跟來的鄉兵,還有附近的村民,誰願意來幫忙打掃戰場就可以帶走一些馬肉作爲報酬,甚至連蒙兀俘虜都能得到一碗肉湯。

當然並不是所有俘虜都能得到着碗肉湯,因爲吃完飯之前,徐世楨還要按照齊軍一直以來的傳統,對外族俘虜執行選五殺一程序。

鄉兵們用複雜的眼神看着這些特別喜歡唱歌,平日活潑靈動的少年兵們嘻嘻哈哈的做出一大把木籤,一共220根,其中44根是短的,其它稍長一節。

任何抽到短籤的俘虜都會被處決,不論他是英勇的戰士還是蒙兀貴族,也不論他如何求饒或哭訴自己家中還有父母幼兒在等着自己回去,一視同仁。

44個被扒的精光的倒黴鬼哭哭啼啼的跪在掩埋屍體的深坑旁,那大坑底部已經扔了幾百具蒙兀人的屍體,用不了幾分鐘,他們就得滾下去作伴了。

少年兵們略帶興奮的用刺刀一個個從背後刺殺俘虜,大部分俘虜被刺後都是慘嚎一聲,然後被一腳踢進深坑。

但也有找不準關鍵位置的少年兵,沒能一刀刺入要害,受創嚴重的俘虜疼的在地上打滾,少年兵也不急着補刺,刺刀慢條斯理的在韃子身上比劃着,重新尋找合適的位置。

邊上還沒挨刀的俘虜驚恐的看着坑裡不斷抽搐的屍體和身邊嚎叫打滾的同伴,這大概是人世間最恐怖的體驗了,有人承受不住壓力失禁,現場頓時飄起一陣惡臭。

徐世楨捂住鼻子,厭惡的揮揮手。

軍士官們立刻上前抽了行刑隊每人一通條,讓這些拿殺人當遊戲的熊孩子儘快解決問題,然後強迫其他俘虜把大坑重新填埋好。

“殺他們是爲了震懾韃子!不是因爲殺俘虜好玩!”

一個軍校教官出身的軍官對着行刑隊的少年兵們怒吼道:

“你們是軍人!服從命令,上戰場殺敵是本分!別他媽的墮落成禽獸!行刑隊每人寫一份檢討,不得少於五百字,這次戰役結束後交給我!”

少年兵們再受寵,教官的話還是不敢不聽的。

一幫少年兵只能點頭稱是。

不過即使這樣,晚飯的時候再聽他們唱着曲調歡樂輕快的歌,不論是鄉兵還是俘虜,看他們的眼神還是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真是令人頭疼。”

作爲一名老兵,徐世楨能明白他家三哥爲啥每次戰鬥結束後都要選殺異族俘虜,無非就是提高民心士氣,消除幾十年來女真、蒙兀甚至党項、吐蕃等各路韃子對漢人的蔑視給人民帶來的心理陰影而已。

徐世楊想要的只是“我們輕易殺光了他們,相比之下果然還是我們漢人厲害”這個結果,而非能從屠戮俘虜的行爲中獲得什麼興奮點。

因此徐世楊搞屠殺卻厭惡虐殺,而今天這些孩子的行爲,卻已經有點過火了。

‘等回去之後,得建議三哥想辦法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徐世楨想着:

‘我們大齊軍是王師,而不是獸軍!’

……

或許巴圖對世侯們來說是個了不起的底牌,但對齊軍來說,這根本只是個進軍路上的小插曲罷了。

六月底齊軍橫掃大同府,並且北路軍和繞道草原而來的騎兵部隊與七月初一在大同府城城下會師,完成對大同府城的包圍。

期間齊軍騎兵部隊輕易擊潰由世侯家丁、莊客組成的核心武裝,殺死範永斗的一個親生兒子,打破了世侯武力對抗齊國的最後希望。

中路軍、南路軍各戰鬥羣進入太原府,包括徐世楨戰鬥羣在內的部分部隊直撲河曲、保德州而去,主力部隊則一路經過代州、忻州,直驅太原。

最後,由左鶴林、折可適指揮的陝省世候兵於六月底前佔領平陽府全境,並且已經開始向沁州、潞安州、澤州三地推進。

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晉省大部分地區已經落入齊陝聯軍手中,軍事上八大世候已經完全無戲可唱,但他們仍然帶最親信的子侄、家丁、賓客組成的軍隊堅守在大同。

他們自然已經沒有絲毫勝利的希望,但他們也並未絕望。

因爲他們還能指望來自北方和南方的外援。

齊軍似乎也在等待什麼,他們圍困大同二十多天,始終未對這個十分易得的目標發動總攻。

齊軍甚至並未把大同徹底圍死,徐世楊允許城中的人出城與齊軍和齊國來的商人貿易。

除了軍械不準入城外,大同城中的所有人都可以安全的在城外採購糧食、蔬菜、鹽、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甚至酒類和肉類等較爲廉價的奢侈品。

圍城期間,大同城內各種物價居然沒有明顯上升,甚至布匹和酒類價格還有點下跌。

更奇葩的是,圍城十多天後,大同城內的居民發現齊軍對他們態度很好,於是有人每天出城在城外支起小棚子開了個茶鋪,爲交戰雙方提供清茶和各式小點心。

這種奇特的圍城戰在世界戰爭史上絕對是第一次。

第288章 狗第298章 改編2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414章 高麗1第25章 未來2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225章 攔截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348章 宣傳第488章 善保第375章 威脅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132章 五蓮山第25章 未來2第45章 互啄第60章 湯隆2第147章 淨海王第455章 目的地第88章 局勢2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78章 獲勝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396章 降服2第364章 摘果子第718章 大帝國3第242章 進軍1第540章 兵力第148章 麻煩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540章 兵力第126章 生產第495章 新春2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430章 兩難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01章 春天8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678章 邕州2第431章 踏陣第511章 各方5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356章 鉅變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166章 死諫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684章 求情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423章 叛徒第304章 兵變1第215章 祝家莊2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8章 得失1第478章 對比第443章 賀使2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526章 俘虜第70章 信使第660章 大案第33章 備戰1第627章 海外王第499章 春天6第430章 兩難第414章 高麗1第558章 去北方第407章 宣傳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572章 北行記4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88章 局勢2第101章 備戰3第141章 起航第488章 善保第293章 勝利3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360章 血河第362章 血河2第218章 祝家莊5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561章 北行記1第252章 大生產1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632章 南下1第106章 哨騎第286章 反擊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99章 宣言第169章 招攬第357章 劫掠2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268章 夜戰2第107章 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