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

三月初八,徐世楊返回登州。

與出發時相比,他個人最大的變化,就是身後跟了一個年僅十五歲,整天戰戰兢兢,膽小的跟兔子一樣的黃毛丫頭。

這是高麗國王李倧的親生女兒李孝明,徐世楊新收的妾室。

以王女爲妾……,徐世楊覺得,自家老爹願意答應下來,恐怕主要就是因爲這一點吧。

這甚至可以算是某種政治暗示。

徐世楊本人對此倒是毫無感覺。

細算起來,他現在已有的四個女人中,正妻文月是大國宰相之女,地位超然。

趙珊趙琳姐妹其實也是宗室女,只是她們的血統太遠,早就出了五服,沒有被登錄玉牒而已。

只有顧橫波的出身確確實實的低,然而也只有她是因爲感情纔跟了徐世楊。

文月是政治聯姻,趙珊趙琳只是爲了找一個庇護所,現在這個李孝明甚至能算是個戰利品……。

徐世楊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沒機會跟老婆們談感情問題了。

當然,感情對徐世楊來說也不是什麼必需品,把李孝明丟給文月管理後,他自己馬不停蹄的召集參戰軍官和參謀部人員召開戰後軍事會議。

首先當然是對剛剛結束的戰爭進行一次總結,只是這次伐高麗的戰爭實在沒什麼好總結的,畢竟敵人雖然數量衆多,但戰鬥力真的很低——恐怕除了山賊和塢堡主,高麗人是新軍成軍以來遇到的最弱的敵人了。

不僅如此,高麗軍指揮階層的表現比他們的戰鬥力還要低一點,比如明知齊軍在王京是要圍點打援,李倧還是強迫所有援軍拼命趕到戰場送死。

結果他們就真的全都死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換位思考的話,新軍的軍官們自己也不知道當時那種情況,高麗軍怎麼做纔是對的。

在這個問題上,徐世楊的答案是,如果有必要,就果斷放棄國王和王京,絕不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決戰。

徐世楊對他的將領們明確表示,如果有一天自己被圍困,而敵人明顯是要圍點打援,那麼總參謀部有權利選擇何時救援自己,或者是否放棄自己。

總之,一切以戰爭勝負爲基準考慮問題,而不是某一個人的生死,即使這個被放棄的人是他自己。

當然,能避免這種悲催的情況,還是要儘量避免的。

圍點打援這種事,挨在自己身上很痛苦,打在敵人身上就會很舒服,若是能夠成功,實際上也證明了己方在戰鬥力和部隊機動性上的雙重優勢。

除了總結之外,這次軍事會議,最重要的議題是高麗之戰後的格局問題。

把高麗納入對女真包圍網的戰略目的已經初步達成,但目前看來,高麗軍的戰鬥力很成問題,若是他們無法維持最起碼的戰鬥力,半島方向就將成爲逐漸成形的包圍網最弱的一環。

因此,會議上徐世楊提出幫助高麗重建軍隊的計劃。

經過討論,參謀部的初步意見是,從藍軍旅中抽調一百韃兵,從野戰軍中抽調一百老兵,作爲新高麗軍的軍官和教官。

以韃兵爲基幹,從高麗戰爭中表現出一定戰鬥力的義軍和替代役士兵中選拔五千人,組成一隻冷兵器爲主的部隊,命名爲奇兵旅。

高麗奇兵旅將放棄短小的環刀,或把環島當做副武器,主要近戰武器改爲使用鋒刃較長的周時邊軍長刀,然後允許士兵自備單手斧、狼牙棒之類的打擊兵器用以對付有鎧甲的敵人。

遠程火力的話,片箭可以保留,畢竟這玩意在射程方面有亮點,但奇兵旅士兵必須同時學會使用重箭射擊。

奇兵旅之外,以野戰軍老兵爲基幹,從高麗正兵中選拔五千有戰鬥力的人員,組成一隻冷熱混合兵器的部隊,命名爲正兵旅。

正兵旅的自衛兵器也得更改成腰刀,至於主戰武器,參謀部的打算是給他們一千冷兵器騎兵,兩千長矛手,兩千火槍手的兵額。

火槍手裝備齊省兵工廠專門生產的外貿武器——口徑10毫米的握把式火繩槍。

這種火繩槍在威力和射程上都無法與齊軍制式火繩槍相提並論,但是它相對格外輕便,而且造價便宜,十分適合大規模快速生產並裝備部隊——實際上就是明末鳥銃的仿製品,因此也被徐世楊命名爲鳥槍(名字的意思是說這種武器能打中飛鳥)。

另外一個好處是,若是今後高麗再次成爲齊軍的敵人,這種性能上有代差的火槍也無法對齊軍構成大的威脅。

但有了這種火槍,高麗人至少擁有了威懾韃子甲兵的手段:參謀部的設想是,高麗人面對韃子甲兵,遠距離上用片箭攢射,中距離上用鳥槍打擊,近距離上換用重箭,最後進行白刃戰。

這樣即使他們被打敗,只要高麗人踏踏實實的射擊,總能給韃子帶來一定傷亡。

徐世楊認爲,高麗人有這一萬常備軍已經足夠了,再多他們也養不起。

說起軍火外貿,不得不提及的是:除了等待重組的高麗人,李家海盜也提出希望能從齊省購買火器。

他們點名要購買發射12錢子彈的大擡杆,而且明確要求必須是火繩槍機——因爲李家造不出燧發槍所需要的發射藥。

李飛鳳表示,如果齊省願意提供一千杆擡槍,他可以放棄這次高麗戰爭李家應得的那份戰利品。

徐世楊大概算了一下這次應該分給李家多少東西,之後立刻答應了李飛鳳的要求。

話題回到當下,這次會議的最後一個重要議題是擴軍。

目前齊省新軍編制內,包含海軍和新兵訓練營在內,共有四萬人。

齊省人口,據戰前統計是140萬。

4個月的高麗戰爭結束後,通過不斷收攏流民,加上鼓勵生育,齊省平民階級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150萬人,庶民5萬餘人,奴隸30餘萬(大多是高麗人)。

大量新來的庶民和奴隸將有能力把在田間地頭勞作的漢人人口釋放出來,成爲產業工人或新的士兵。

因此兵部已經具備了擴充常備軍的人力基礎。

徐世楊並不打算組建新的野戰單位,現階段他覺得還是得加強已有的野戰旅單獨作戰的能力。

因此,徐世楊設想在各個野戰旅中組建第四個野戰旅,同時配套更多的工、騎、炮兵單位。

初期計劃是每個野戰旅擴充到三千人,這樣即使不增加新的作戰單位,新軍總兵力也會擴充一萬。

第448章 差距第638章 孩子們第367章 宣傳第193章 戰鬥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356章 鉅變第61章 公審第704章 南征4第187章 赴宴第74章 爭執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84章 六家聯盟第7章 歡呼第240章 回家2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735章 矛盾第240章 回家2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747章 株連第673章 慘案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749章 周史案第202章 團結第339章 退路第369章 喜憂第499章 春天6第642章 父親第289章 勝利1第162章 城門前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630章 安全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583章 產業鏈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655章 南北2第242章 進軍1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249章 利息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231章 天下1第364章 激戰2第348章 宣傳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147章 淨海王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107章 來了第583章 產業鏈第141章 起航第398章 降服4第199章 局勢第649章 政策第509章 各方3第171章 人第198章 回程第4章 夜戰1第425章 決心第347章 海軍第364章 激戰2第276章 穩住第708章 南征8第317章 戰1第291章 葬禮第405章 信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763章 晨輝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3章 女孩第173章 緊迫第66章 153第634章 暴秦4第709章 南征9第537章 等待第549章 帝國第285章 韃奸第309章 市場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89章 剿匪第597章 戰爭1第620章 興慶府1第100章 備戰2第82章 文與武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709章 南征9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719章 糧食第416章 擴張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324章 佈局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236章 工廠1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331章 政策第128章 訓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