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水利

按照徐睦河的估計,即使考慮到發放貸款、作爲銀行準備金的糧食,新軍和工廠擴招,以及新招撫大量流民,甚至把即將開始重建的齊省教育體系都算進去,今年的糧食剩餘量也不會低於3000萬斤。

這還是建立在民間還有一部分存糧的基礎上。

如果計算明年,那在糧食方面就更富裕了。

現在已經定下的,李家明年一年就要運來100萬石,合約15000萬斤的糧食!

僅這一個數字,就相當於齊省今年兩倍的收入。

都督府認爲,就算今後三年連發大災,整個齊省顆粒無收,糧食方面也不會產生太大問題。

當然,顆粒無收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掌握着海量的糧食,都督府對農業生產仍舊無比重視。

徐睦河連續頒發數條命令,要求領地內的下屬各縣修理農具,餵養牲口,爲明年開始的豆麥高粱套種做好準備。

另外,都督府出臺各種政策鼓勵開荒。

老話說得好,手上有糧,心中不慌。

還有句話,磨刀不誤砍柴工。

徐世楊認爲,在有大量餘糧的情況下,齊省應該繼承之前動員大量勞動力修築黃河防線的有效經驗,在控制區範圍內興修水利,改造土壤。

之前,齊省的土地鹽鹼化非常嚴重,除了少數耕地常年有人照顧之外,其他很多荒地就算開墾出來,沒有足夠的水源澆灌,沒有渠道泄洪,所得肯定也會非常有限。

在沒有大規模化學工業的情況下,治理鹽鹼化只能依靠水利系統——用灌溉系統把礦化地下水深度保持着2.5到3米的臨界點以下;然後用排水系統把土地中的鹽分排出。

另一個位面,建國後一窮二白的TG就是依靠勞動人民的雙手,硬生生建立起一個相對較爲發達的水利系統,在逆轉土地鹽鹼化方面做出輝煌成就。

徐世楊沒有那種號召力,但他覺得利用大量餘糧,鼓動勞工們在這齊省建起一個簡易版水利系統,倒也不是做不到。

自古以來,興修水利就是王朝強盛的根基和證明,一心想要坐上那張椅子的徐睦河自然也明白這一點。

徐世楊提出興修水利的計劃後,齊省大都督咬着牙說道:

“修有鄭國渠,關中皆爲沃土,無凶年,秦以此富強,併吞諸國!”

“此誠乃暫費而永寧也!”

於是,齊省開始大規模興修水利的工作。

爲了表示對水利工作的重視,徐睦河親自兼任治水官,並請隱居的徐睦江重新出山,負責治水的一線工作。

徐睦江畢竟是徐家嫡脈,也曾做過徐家族長,不掌握軍權財權的情況下,出來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徐世楊也沒有反對。

這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按計劃,齊省將會每年動員至少2000萬個工(指一個勞力一天的工作量)用在興修水利上,而且將會永久持續下去。

爲了保證這麼多勞力不被白白浪費,軍方將會出動鎮撫兵,與官方一起管理水利工地,以鎮壓不法。

水利所需的所有勞力、畜力,都按標準給予糧食補償。

爲此,都督府制定了一個工作量標準,如果每個工按時完成工作量,這個工人將獲得定量糧食補給。

如果工作量超出,補給也會隨之增加。

在徐世楊的影響下,都督府給予民工的補給定量標準接近與另一個位面,TG淮海戰役時給支前民工的糧食補助。

而且根據勞力的不同,牛、馬、騾、驢、駱駝等大牲畜也會給予糧食、草料、豆料補助。

再加上鹽和印度土布,徐世楊希望參加水利工作的勞工能把這繁重的勞動當做一項重大收入來源,而不是一項苦差事,更不是要人命的舊式勞役。

這種大規模人力動員,除了能提升幾年後齊省的農業水平外,還能給給參與水利工作的大量壯勞力輸灌起碼的紀律和協作概念。

一旦有需要,這些人將是十分優秀的兵力來源。

當然,這樣動員下來,僅僅水利工程,就要使大約十萬勞力脫離農業生產。

加上持續擴大化的軍隊、各級工廠、礦山以及日趨完善化的地方政權機構,不出意外的話,明年脫離農業生產的人口將超過18萬,達到20萬也不是不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迅速擴大人力資源,成了齊省發展的最大瓶頸。

依舊是根據都督府的統計資料,打退韃子全面進攻之後,齊省又進行了一輪編戶齊民工作,原先那些死頂着不願釋放農奴的塢堡主大多屈服與都督府強大的武力威懾之下,齊省在冊人口有了一個爆發性增長。

然後,新軍完成擴編後,以旅爲單位,對境內土匪進行輪番清剿,一是作爲訓練,二是把被迫從匪的人口釋放出來。

幾個月之後的現在,剿匪行動也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齊省境內大規模匪寨都已經被攻克,獲得人口約十萬以上。

這些人也被分散在齊省各處,既可以避免他們串聯,也可以增加當地勞動力。

還有,由於韃子對齊省不再具備威脅,這裡逐漸成了江北流民新的目的地。

都督府方面也是來者不拒,以至於甚至有剛被韃子摧毀的燕雲地區流民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齊省。

目前的統計結果是,現在齊省每天可以招撫約三百左右的流民,一年下來能夠達到十萬人以上,而且流民的到來速度有逐漸加快的跡象。

最後,加上鼓勵生育政策下,剛剛出生的孩子,齊省現有在冊人口合計135萬人。

算起來,如果有20萬人脫離農業生產,這個比例將達到14.8%,已經超過二戰時期列強的軍隊總動員效率了。

這對於一個農業爲主的時代來說,絕對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負擔。

因此,不論都督徐睦河還是新軍司令徐世楊,對如何增加人口都是絞盡腦汁。

想辦法吸引更多流民是必須的,對孕婦和嬰幼兒給予經濟補助的鼓勵生育政策也是必須的,官方出面勸婚、勸嫁、勸生育雖然有些丟面子,但也被都督府列入官員考覈成績之中。

只是,這些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徐世楊還是希望能從別的地方,一次性獲得大量人口。

那麼,哪裡能獲得人口呢?

“齊省就有啊。”

挺着大肚子的趙琳坐在牀上,一邊吃一枚煮雞蛋,一邊嘟嘟囔囔的說:

“奉聖公家,怕是得有十萬人口吧?”

第631章 西征1第254章 幫助第143章 遣周船第389章 伐高麗1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359章 炮擊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248章 登州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683章 直白第620章 興慶府1第415章 高麗2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200章 盛宴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439章 會議季2第710章 升龍府1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246章 牽制第377章 兵力第621章 興慶府2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404章 替代役第388章 選擇第4章 夜戰1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201章 朝陽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661章 暴秦1第561章 北行記1第16章 買賣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708章 南征8第702章 南征2第259章 戰黃河2第27章 集市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724章 麻六甲1第162章 城門前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656章 南北3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653章 宣戰第50章 破寨2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35章 趙琳第552章 野店1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104章 開始第201章 朝陽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597章 戰爭1第597章 戰爭1第531章 少年兵2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432章 從容第612章 西域1第612章 西域1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415章 高麗2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329章 旅順3第89章 剿匪第724章 麻六甲1第624章 醫藥第432章 從容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254章 幫助第10章 20個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298章 改編2第194章 沒事了第147章 淨海王第762章 更替第241章 回家3第131章 破莒州2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375章 威脅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351章 糧稅第155章 時局圖第667章 暴秦7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485章 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