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幹翻這世道

“100斤生鐵、2000斤煤、800斤上好的炭、200斤硫磺、200斤硝、500斤鉛……。”胡老頭看着手中的清單,瞠目結舌的說:“少爺,這……,這也太多了吧?”

“你沒看完。”徐世楊平靜的回答:“還有一戶鐵匠,一戶木匠,一戶獵戶,用來運這些東西的騾子和車也不用還回去,都是咱的。”

“就用兩匹戰馬換回這麼多東西?”東西都已經放在眼前了,胡老頭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戰馬確實值錢,但也不至於值錢到這種地步吧?

來之前,胡老頭根據自己的經驗認爲,不算工匠車騾,兩匹戰馬能換回剩下東西的三分之一就算不錯了。

“你不是說我們父慈子孝嗎?父親願意賞賜多少,那就是多少,這跟我奉上的禮物價值幾何並無關係。”

徐世楊有點得意,實際上,給徐睦河的兩匹戰馬,二老爺也沒自己留着,而是分別賞賜給手下馬上功夫最強的欒廷玉和孫立。

徐世楊一番話,讓徐睦河重新有了目標,燃起擴充家族勢力的野心之後,二老爺也開始向着物有所用的實用化行爲準則發展,而不是把所有東西都當成財寶,儲存在自己莊子上的倉庫裡。

既然徐世楊說急需這些東西,徐睦河也不會感到心疼,全都蒐羅出來給了徐世楊。

還有那三戶人口,都是十五屯急需的技術人才,對徐世楊今後的發展目標有着重大意義。

“多一戶鐵匠,我看張鐵匠還敢不敢拿捏我!”

徐世楊得意洋洋的說:

“還有李木匠,他以前倒是聽話,我打算把他推出來當個榜樣。”

“嗯,你知道嗎,老胡,那戶獵戶也很有用!”

徐睦河給的獵戶一共有兩個兄弟,名爲解珍、解寶,這又是一對水滸人物,不過他們出現到也在意料之中。

因爲這對兄弟是孫立的姑表兄弟,算是拐彎抹角的親戚,之前一直在孫立的塢堡中混飯吃,手上功夫還算不錯,射術也有一套。

徐世楊之前在韃子手中繳獲了很多戰弓,目前十五屯裡只有他一個人能射幾箭,現在多這麼兩個強壯的獵人,對民兵的戰鬥力是一個不小的提升。

在徐世楊能爲民兵提供更先進的火槍之前,這兩位加上自己,一共三把硬弓,就是除了木炮之外,最可靠的遠程火力了。

聽起來很可憐對不對?但這就是現實,必須面對。

而且,有這麼三個弓箭手(解珍解寶可以算優秀,徐世楊自己只能算是合格),加上韃子手裡搶來的步弓,這種遠程打擊能力其實已經超過八成江北的塢堡,恐怕也比大多數強盜強一些。

“行了,你儘管把東西放好就是,都到了咱手裡,飛不了。”

話雖如此,徐世楊的笑容怎麼都壓抑不住,畢竟今天的收穫實在太豐盛了。

“對了,讓你買賣的東西怎麼樣了?”

“少爺儘管放心,按您說的,絲絹用來交換鉛、鐵和硫磺,小老兒這裡也換了百多斤。”

胡蘭山點頭哈腰的答道:

“金銀用來買鹽,換了15石粗鹽,夠咱全村吃很長時間了,而且還剩下百多兩銀子,小老兒想,少爺可能還有想買的東西,不敢全花光。”

齊省靠海,原本也是出鹽的,但朝廷南渡後,百業凋零,煮鹽所需的鐵鍋等工具都湊不夠,再加上到處鬧流民、盜匪,還有韃子時不時過來晃盪兩圈,這邊的鹽業也就徹底崩盤了。

以至於,莒州往南不遠的日照,都得靠小船販賣江南的鹽過日子。

“做得好!”徐世楊高興的拍拍胡老頭的肩膀:“老胡你雖然膽小,但辦事卻讓人放心,好好幹,將來,說不定我會給你個安穩點的村子管着。”

胡老頭感覺自己像是被天上掉下來的大餅子砸到了——一個塢堡!在如今的江北,這幾乎是平民老百姓所能奢望的人生最高峰了!

“謝少爺!謝……少爺……。”

話說到後面,已經帶上了哭腔。

“行啦行啦,多大年紀的人了。”徐世楊故作老成的拍拍年齡足有他兩個大的胡老頭的肩膀,樂呵呵的說:“我的前程絕對不會僅僅是一個塢堡,所以,好好幹,在我手下,你們所有人的前程也絕對不是眼前這一點!”

“是,少爺……。”胡老頭的眼淚開始稀里嘩啦的往下掉,聲音也哽咽了:“老頭子我一定……,一定做牛做馬報答您!”

“行了,別哭了。”任胡老頭跟個娘們似地悉悉索索抽泣半天,徐世楊終於不耐煩了:“咱倆去集上看看有什麼好買的東西,儘量把銀子花光。”

銀子對徐世楊來說,好看不中用,還不如換成各種急需的物資,哪怕是多一點糧食都是好的。

“是,少爺,這邊走。”

胡老頭用手胡亂抹了一把,把自己那遍佈皺紋的醜臉抹得一塌糊塗。

徐世楊搖搖頭,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他不喜歡胡蘭山,以前不喜歡,現在也只是因爲沒人可用只能用他,而稍微改觀了一點點。

但看這老頭的表現,卻讓徐世楊心裡有了一點點壓抑的感覺。

這老頭已經六十多歲了,這種年紀,別說現在這人均壽命不到40的倒黴時代,就是在徐世楊靈魂來的那個世界,也該到了退休的年齡。

可他現在,仍然得爲了他自己,以及他那個傻乎乎沒什麼心機的兒子能活下去而努力拼搏。

得到徐世楊一句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兌現的承諾,就感動的老雷橫流,甚至連做牛做馬這種話都說出來了。

這讓兩世爲人,始終以民族主義者自居的徐世楊,十分心疼。

不是心疼眼前這個老頭子,而是心疼這個世界的這個民族,怎麼就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我們明明是個勤勞、勇敢、聰明、強大的民族啊?

這世道怎麼成了這樣?

徐世楊強忍着心痛的感覺,低聲說道:

“我一定帶你們活個人樣出來!”

同時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還要幹翻這狗曰的世道!’

第719章 糧食第294章 忠臣1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635章 信仰第126章 生產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260章 戰黃河3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20章 站隊第306章 風暴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340章 缺點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279章 和平第615章 興靈2第210章 標杆第34章 安排第84章 六家聯盟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11章 殺韃子第456章 索倫部第393章 伐高麗5第251章 權利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552章 野店1第562章 北行記2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56章 破寨3第287章 醉酒的黑旋風第89章 剿匪第61章 公審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241章 回家3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79章 暢快第666章 暴秦6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55章 總攻開始第372章 財政第385章 滅蝗2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531章 少年兵2第415章 高麗2第441章 齊第59章 湯隆1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339章 退路第265章 汗位第479章 絕望第225章 攔截第88章 局勢2第676章 1795年第632章 南下1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273章 豬突2第49章 破寨1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128章 訓狼第236章 工廠1第400章 降服5第298章 改編2第237章 槍與槍第374章 憂心第278章 一線第368章 選擇第274章 豬突3第135章 乃服第360章 血河第480章 左鶴林第737章 陰謀1第111章 間歇第655章 南北2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319章 戰2第754章 霸權2第460章 佈局2第20章 站隊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66章 153第508章 各方2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154章 生意第182章 網絡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540章 兵力第347章 海軍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685章 野心第217章 祝家莊4第55章 總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