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生產1

大周建興十四年的春天到來了。

按網絡上曾經流行的說法:歷史的車輪依舊在滾滾向前。

過年的時候,青州各級官員被要求走訪自己轄下的地區:節度使徐睦河親自走訪各府城,府城官員要求走訪到縣,縣級官員走訪到村或塢堡,村級官員走訪到戶。

凡是已經編戶齊民的人家,每戶都要送上幾升糧食作爲節帥府給民衆的新春賀禮。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第一是可以在大戰之前進一步團結民衆,收攏民心;第二是可以通過這種走訪,建立起基層的威信和親民的形象;第三節帥府新任命的基層官員可以通過走訪對自己治下的人口和土地有一個大概印象,並且還能對全青州直轄的人口做一個統計。

節帥府目前任命的低級官員,主要來自莒州、日照等地那些入盟較早,取消獨立性最早的家族。

通常是這些家族的子侄輩年輕人,加上新軍中受傷退役的部分老兵,以及在之前幾年表現出色的民兵隊長之類。

之前,這些人大多並未真的當過官,剛剛任命爲基層官員不久,還沒學會官場上那些烏七八糟的事,因此顯得比較朝氣蓬勃,節帥府下令讓他們深入基層,這些本來就從基層出來的小官也不含糊,在出正月之前就完成了任務。

經過統計,青州轄下在冊人口一共有18萬戶,82萬口,其中16到45歲的丁壯和半丁共有17萬人。

徐睦河和他的幕僚們估計,那些外圍塢堡手中應該還有8到10萬人口左右的隱戶,各地山上也有差不多這個數字的未下山流民和土匪。

若是能把這些人利用起來,青州總人口可以突破一百萬,丁口二十萬並無問題。

當然,這工作急不得,也不可能在韃子進攻之前做完。

齊省地方政權只能依靠目前的這17萬丁去抵擋韃子即將到來的猛攻。

備戰依舊是接下來最最重要的工作!

爲此,過年期間,青州的軍事統帥徐世楊只給自己放了兩天假,跟趙珊趙琳姐妹以及剛剛學會搖搖晃晃到處跑的兒子團聚一下,隨後就投入到緊張的備戰工作中。

按照新軍參謀部的計劃,青州節度使動員十萬男女勞力,開始沿着黃河\\運河一線修築大規模防禦陣地。

陣地從泉城府的黃河出海口開始,沿黃河一直修到兗州府安平鎮附近,然後拐個彎,順着運河再修到微山湖。

整條防線長達一千多裡,防禦距離之長,幾乎不可能指望形成重點防禦。

這也是齊省起家帶來的大麻煩——四戰之地,幾乎沒有可以用來防禦的地理邊界,敵人能選擇任意一個位置發起進攻,而且每一個位置都有很大可能形成突破。

爲此,徐世楊不可能接受修建太高太厚的長牆之類的永備工事——他沒有那麼多資金和人力去修建這樣的工事,修了也沒有那麼多兵去填充防線,有兵也不能保證不被敵人突破。

因此,徐世楊的選擇是低矮的胸牆和壕溝結合的大縱深防禦。

徐世楊打算在黃河\\運河在西岸挖掘五道半米寬,半米深的壕溝,挖出來的土直接堆在壕溝邊上,這就是五道胸牆。

胸牆的厚度只有幾十公分,但抵擋韃子的重箭直射已經足夠了。

規劃中的五道胸牆壕溝工事之間還有密集的縱向交通壕,和大量足以陷進半隻馬腿的小坑,這樣即使前面幾道防線被突破,部隊也可以通過交通壕有序撤退到下一道防線,而不會被敵軍騎兵追殺,造成全軍崩潰。

當然,在徐世楊看來,修建這種工事,最大的好處其實是工事的成本很低,而且修建方式真的很適合漢人民兵——反正就是刨地唄,這個星球上沒有比漢人更會刨地的民族了。

黃河\\運河以東也有規劃中的工事,大部分依舊是類似的壕溝胸牆工事,不過由於深入控制區,東岸的工事有很多運河或黃河塢堡作爲支撐點。

這些支撐點可以儲備着大量糧草和其他軍用物資,以及作爲機動部隊的新軍。

徐世楊和他的參謀部認爲,如果韃子真的頭鐵到不滅青州誓不罷休的地步,那麼等他們突破西岸五道防線,又渡過黃河/運河之後,參謀部還是不能準確判斷對方的主要突破點位置,那麼大家不如自己抹脖子吧。

這不是統帥和參謀部不合格的問題,這樣的指揮系統純粹是傻子組成的。

徐世楊覺得,他的參謀班子很不成熟,但不至於傻到如此地步。

麻煩在於,開春正是農忙的時候,大規模動員人力必然會影響農業生產。

現在畢竟是個農業社會,手上無糧,心中必然是要慌張的。

況且青州剛剛統一大半個齊省,若是第一年就來個饑荒,必然會嚴重削弱政權的基石,因此徐睦河、徐世楊召開轄下全體高層幹部會議,要求在保證部隊戰鬥力的情況下,努力維持農業生產。

目前,青州編戶齊民的17萬男丁中,完全脫產的新軍共有7000人左右,其中野戰軍五千,新兵營新兵兩千。

基本統一齊省後,原青、萊、登三府沿海塢堡下屬船隊基本落入青州手中,徐家湊齊一支有五十多艘大小海船組成的艦隊,水兵人數在一千人上下。

脫產的地方官員、公務人員、教育醫療系統男性有略微不到三千,軍工廠、鋼鐵廠、鹽業公司、銀行等企業有五千多男丁(紡織廠以年輕女工爲主,不算在內)。

這樣計算下來,青州轄下共有一萬六千男丁脫離農業生產。

這個比例算不上高,甚至可以說是比較低,按照常理應當不至於影響到農業生產。

但編戶齊民的總人口太少了,徐世楊估計,目前在青州控制之下的領土面積在12萬平方公里左右。

這麼大面積,只有82萬人口,絕對算得上地廣人稀。

由此造成了一個問題:除了農業公司控制的部分土地外,其餘大多數耕地都是圍繞着以前的塢堡,東一塊西一塊的分散在各地,農民每天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幾塊自己耕種的土地上來回奔波,效率低的嚇人。

另外就是,修築黃運河防線調用了大批青壯年男女,其中僅男丁就有7萬多人,這使得至少今年,有大約一半男丁無法參與春耕,必然會對農業造成重大影響。

第265章 汗位第269章 遭遇戰第142章 談話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573章 北行記5第306章 風暴第158章 李飛龍第47章 互相忌憚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225章 攔截第2章 夜間第659章 釣魚第43章 塢堡民兵第740章 人力第754章 霸權2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4章 夜戰1第595章 選擇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453章 鐵錢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533章 射擊2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521章 晉省1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279章 和平第532章 射擊1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246章 牽制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546章 軍改3第374章 憂心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349章 屯墾村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391章 伐高麗3第59章 湯隆1第726章 天子第324章 佈局第141章 起航第50章 破寨2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89章 剿匪第394章 伐高麗6第425章 決心第354章 繞過第404章 替代役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315章 馬賊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264章 情報1第467章 美泉宮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484章 國家第329章 旅順3第498章 新春5第581章 得與失第366章 盈利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468章 28級第717章 大帝國2第273章 豬突2第438章 會議季1第204章 炮擊第294章 忠臣1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288章 狗第718章 大帝國3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392章 伐高麗4第726章 天子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175章 說服第5章 夜戰2第37章 人生大事第273章 豬突2第532章 射擊1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444章 烽燧第724章 麻六甲1第141章 起航第355章 登陸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397章 降服3第15章 徐世鬆第659章 釣魚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716章 大帝國1第241章 回家3第297章 改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