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大河上有斷流

移風易俗是雲琅一直在做的事情。

以前的時候,羌婦只會給自家閨女挑選精壯的男子,現在不一樣了,自從知道娶漢家的閨女男方要給聘禮之後,那些羌婦就覺得自己以前虧大了。

雖然羌人沒有成親這一說,在她們看來住在一起本身就是成親……

雲琅想要這裡的人最快發生最大的變化,自然要從陋習開始,只有那些陋習存在了,羌人才會故意忘記自己種族以前的規矩,對雲琅來說,把一個淳樸的民族弄得不淳樸,就是他最大的勝利。

免得這些人腦子一根筋的只要被頭人,神巫振臂一呼,就跟着他們開始馬踏中原……

這一套執行方案,何愁有自然是知道的,眼看着面前正在上演一幕幕的醜劇,何愁有擺着袖子丟下一句:“混賬”,然後就回去了。

說起來,大漢讀書人的道德修養還是很高的,像雲琅這種做事情只求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讀書人很少。

糧庫裡的糧食堆積如山。

雲琅抓了一把麥子丟進嘴裡,嚼了兩下,原本想要吐到外面,卻發現何愁有正憤怒的瞅着他。

就只好唾在胥吏端着的木鬥裡。

然後就聽見胥吏大聲喊道:“騎都尉軍司馬雲琅嘗糧一口,唾還糧庫!”

“這是官糧!”

何愁有說着話就把前細後粗的戳子刺進了一個麻袋裡,放在戳子尾部的拇指鬆開,立刻就有黃澄澄的麥粒從中空的戳子裡流淌出來。

仔細觀察了麥子的成色,何愁有滿意的點點頭對雲琅道:“都是新糧,沒有陳糧混雜其中!”

雲琅無奈的道:“你也不想想,受降城哪來的陳糧可以摻雜?新糧食沒有下來之前,你我想要吃一口麪餅都要揹着人。”

何愁有搖搖頭道:“政務一道上想當然可不成,最好處處留下記錄纔好。

你們這些年輕人啊,總以爲守規矩就是在受罪,卻不知道這些規矩之所以會被制定出來,其實不是用來讓你們難受的,而是用來讓你們做事情的。

也是用來保護你們的。

只要你們處處按照規矩辦事,說實話,就算是陛下想要拿你,也需要真憑實據啊。

你看看這些年大漢被黜落的官員,哪一個不是一屁股的屎尿,如果田蚡沒有侵佔陵墓田土的事情,沒有賣官鬻爵的事情,沒有貪贓枉法的事情,陛下能拿他怎樣?

強項令應雪林把陛下氣成什麼樣子了?當着陛下的面吼着說陛下是非不分是個昏君,結果怎樣?

被陛下下獄一年八個月,人關在牢裡,俸祿不但沒有少一個錢,還多出不少。

公主家的刁奴想要趁着應雪林下獄欺辱一下家裡的婦孺,卻被皇后給執行了家法,四個刁奴被打成了肉醬一般。

陛下命繡衣使者查應雪林,繡衣使者查了半年,卻沒有查出任何把柄來。

如此官員,陛下能拿他怎樣?

一年零八個月的咆哮殿堂的罪名結束之後,應雪林依舊沒有服軟,依舊認爲自己沒錯。

還不是被放出來了,還不是成了富貴縣的縣丞?

東方朔倒黴之後,他繼任縣令,將來進入廟堂執掌軍國大事也不奇怪。”

雲琅吧嗒一下嘴巴道:“東方朔……”

何愁有道:“東方朔也是如此啊,那人就長了一張臭嘴巴,看事情看的遠大,卻不看腳下。

好高騖遠說的就是他這種人。

富貴縣好好地道路不走,非要走什麼捷徑,很多時候都是在什麼位置上說什麼話的,一個縣令胸懷天下可不是什麼好事。”

雲琅怒道:“位卑不敢忘憂國這種想法沒錯啊。”

何愁有直起身子,小心的把麻袋上得窟窿堵住,將戳子收回袖子裡淡淡的道:“位卑不可忘憂國,這句話確實沒錯,可是當位卑者都開始憂心國事了,豈不是說我們這些上位者都是酒囊飯袋?

被上位者打壓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吧?

小子,要想做事,就要先保護好自己,事情都是活人做的,老夫沒聽說死人能辦成什麼事情。”

兩人一邊爭辯一邊出了糧庫,同時在糧庫胥吏拿來的文書上用了印鑑,這才一同去了大河邊上看木排。

受降城的糧食自從進了糧庫,就已經不屬於受降城了,而是屬於大漢國。

從今年起,受降城就要供應邊寨大軍的三成軍糧,五年之後,受降城必須支應邊寨大軍六成以上的糧食需求。

與此同時,皇帝詔書裡還說,受降城還必須種植麻,做好準備供應邊軍麻布所需。

如果這兩樣物資能夠自給,就能讓大漢國的國庫得到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畢竟,邊軍如果能做到自給自足,將是大漢百姓的無上福祉。

同時,皇帝的旨意裡面也說的清清楚楚,受降城內只能積存一年的軍糧,不能日積月累越積越多。

還說受降城不日將有重臣前來屯守,直到現在,雲琅都不知道會是誰來受降城。

不管是誰來,雲琅都必須嚴格執行皇帝的命令,這裡的金銀,銅以及積攢的牛羊必須全數運往長安,看樣子皇帝並不是很願意在西北邊地再出現一個富貴城。

連續下了幾天的大雨,大河水沒有往日那麼清澈,河水泛着輕微的黃色,夾雜着枯木草芥翻翻滾滾的向下遊奔流。

河水的水位漲的很高,昔日用來攔截木排的水寨木樁子,零零散散的露出水面,如果河水再漲兩尺,就會把水寨全部淹沒。

粗糙的木排在渾濁的河水裡輕輕起伏,木排上到處都是忙碌的工匠,一些木排已經初步完成,雖然模樣很難看,卻堅固異常,那些粗大的鐵卡子死死的將巨木連接在一起,讓人看着就從心底裡覺得可靠。

“就這樣了……我已經傾盡全力了。”

雲琅跟何愁有跳上一架木排,站在木鬥上,俯身瞅着兩尺下的河水,雲琅嘆口氣道。

“話不是這麼說的,只有當這些木排安穩的停靠在關中,你再說這樣的話。

至少,在進入關中之前,你要想好怎麼在壺口以北擡船上岸,怎麼越過那道瀑布,據老夫所知,如果木排進了瀑布,即便是鐵石做的船,也會船毀人亡,毫無幸理。”

雲琅面無表情的道:“如果木排能到壺口以北,我就算是成功了,這一路上我們要經過,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上郡,全是我大漢的軍事重鎮。

這些地方的大軍不事生產,只有耗費,我們的糧食也是要供應這些地方。

只要能達到壺口以北,我們運送的軍糧也就所剩無幾了。剩餘物資不會太多,至於木排,就讓它繼續順流而下,摔碎了也沒什麼,反正不到關中,那些木頭一點用處都沒有。

如果摔不碎,那就好辦了,我們在壺口下游再把木頭撈起來,重新捆紮好,繼續沿着大河進關中也就是了。”

何愁有笑道:“不覺得可惜麼?”

“有什麼好可惜的,木頭在關中並不值錢,如果轉運的代價高過木頭本身的價值,自然就要捨棄。”

“太可惜了……”

“沒法子,運輸的耗費想要降下來,只能如此了。就我們貨物的價值而言,還不足以要求陛下在壺口開鑿一條運河,避開壺口瀑布。

以後可能會有可能,那必須是我大漢已經幹掉了匈奴,受降城徹底變成一個通都大邑,成爲我大漢的核心重鎮之後,開鑿一條新的運河纔是划算的。”

何愁有笑道:“那就好好計劃,反正那也是老夫死掉之後的事情!”

雲琅大笑道:“這事情要看是否需要,當年秦皇修築馳道是因爲需要,如果陛下覺得需要改變大河的水流,那裡就一定會有一段運河的。只是不能長久罷了。”

第七十八章 酒宴上的小事情第九十四章大牲口的來源第三十九章羣魔亂舞第一三四章宋喬的夫婿第一七六章跟風押寶第一四七章都是神人第三十四章強人的心第六十二章恐懼的根源第一六零章講道理啊第八十六章這纔是真正的成就第二十四章劉陵挖的坑第五十五章 太虛境第七十三章歡樂的原野第七章王者不低頭第七章媒人難找第六十二章沒錢就沒底氣第二十九章 心底的慾望第一五一章 東方朔第八章生死?小事耳!第二十章 東方朔謀第九章幸福的人第六十一章百家從未軟弱過 (第三章)第七十二章皇帝的心思很難猜 (萬字更新第一章求票)第十三章 鏢師的哲學第二十六章 畫舫劫第九十二章誰是誰的命啊第三十九章漢軍來了第十四章寂寞的時候殺敵最好第一零八章監牢裡的好人第五章隔空傳話第六十二章 大漢朝第一二二章誰都不順心第一五零章張安世的智慧之光第四十七章 警告(第一章)第九十一章平安是福第一四五章此恨綿綿無絕期第一三三章人間最好是少年第五十二 章,騙人是一輩子的事情第一五二章各懷鬼胎第二章新時代正在偷偷到來第八十五章論古代婦女的追求第四十一章 雲琅殺師(第一章)第四章篝火第一六三章泰山閒話第一七七章一心爲雲家好的酷吏第八十一章 化學是一門最精確地學問第一二一章誰比誰糟糕呢?第一六零章牽着鼻子走第四十六章母慈子孝第一二五章有所求第一二五章有志氣的人哪裡都有第四十七章果真大丈夫?第一零三章 司馬遷的見聞第九十六章悲慘的李敢第一零四章戰場是最好的粘合劑第一零九章清涼如水第九十四章大牲口的來源第一一八章劉據的噩夢第一七八章內訌第一二二章曹襄的兄弟們第八十一章霍光的眼淚第七十八章壽辰?第一四二章來自董仲舒的惡意第一三零章人不可貌相第四十章早熟的黃葉第二章新時代正在偷偷到來第一六二章瘋狂的長平第五十二章平安的代價第八十章將軍鐵衣冷難着第九十二章長大成人的劉據第三十九章羣魔亂舞第一二七章三姓家奴第一四七章龍的本性第七十七章痛定思痛第八十四章莫名其妙的上進心第九十二章大將軍劉婆第三十七章單于的好感覺第一四二章祁連山下雪第十九章兄友弟恭第七十八章死心眼的老秦人第七十七章誰是受益人?第三十六章雲音的念想第六十二章沒錢就沒底氣第一六八章孤獨的白狼口第一三五章逼上驪山第七十章塵埃落定第一一一章財富的本質第八十一章殺陣2第一六一章被智慧碾壓的謝寧第三章阿嬌永遠是最高貴的第五十八章危機!第四十九章會被愛死的皇太后第一二七章無兄弟,不遠征(1)第九十九章 攻伐第七十六章十斤重的腳第六十九章冰冷的心第一五九章引狼入室第八章偷襲第九十七章勒索第九十三章不可缺少的雲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