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論古代聖人們

聽得出來,老宦官可能有些氣急敗壞,他將雲琅犯了錯卻能平安無事歸結於運氣。

他可能忘記了,劉徹從來就不是一個寬容的人,也不會因爲阿嬌有了身孕就對阿嬌犯的錯誤視而不見,更不會因此愛屋及烏的顧及到雲琅。

能讓他做出這樣一個決策的,絕對不是因爲阿嬌懷孕這件事,而是因爲這件事他本來就不看重。

老宦官身爲士師自然會下意識的認爲密諜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

這是皇帝奴僕們共有的一種錯覺。

趙破奴值得雲琅冒這樣的險,他很害怕因爲自己的到來破壞了歷史的原本走向。

歷史上趙破奴才是霍去病的軍司馬,沒有云琅這個人。

看起來歷史自己就有強大的修正能力。

趙破奴的出現讓雲琅徹底的放下心來。

“找到冒頓的棺槨了麼?”雲琅不想跟老宦官談論阿嬌。

老宦官搖搖頭,有些疲憊的把頭靠在柱子上。

“這裡不會是疑冢吧?”

老宦官搖頭道:“沒可能,金冠已經出現,大月氏公主梅里亞也出現了,就說明冒頓的陵墓就在這裡,只是墓葬區太大了,想要在短時間找到棺槨就要看運氣了。

說實話,某家的運氣一向算不得好。”

雲琅假裝沒有聽明白老宦官話裡的意思,跟着嘆口氣道:“當初找到大月氏公主梅里亞的棺槨,也是碰運氣啊,就在匈奴人將要全面佔領鉤子山之前堪堪發現。

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僥倖。”

自從大漢將冒頓的陵寢定義爲祖龍龍脈之後,雲琅就不敢隨便沾手這件事了。

幹好了是應該的,幹不好,天知道暴怒的皇帝會把怒火撒在誰的身上。

“我能知道蠟丸裡的內容麼?”

老宦官看了雲琅一眼道:“某家都不想知道的事情,你確定你想知道?”

雲琅避開這個老殺才的眼神,乖乖的閉上了嘴巴。

老宦官有些失望,他沒有從雲琅的身上看到少年人勇於任事的熱情,只看到一個刁滑的經年老吏的推脫手段。

他從雲琅不惜冒險爲趙破奴出手這一點上看到了雲琅性格中莽撞的一面,又從雲琅在密諜面前表現,看出了雲琅性格中不成熟的一面。

以爲只要稍假詞色,雲琅這個又莽撞,又不成熟的少年人就會自告奮勇的擔當起鉤子山冒頓陵寢發掘的大任。

現在看起來,這個少年人不但莽撞,還不成熟,同時還膽小怕事!

跟這樣的一個紈絝繼續打交道,老宦官覺得會降低自己的身份,不等雲琅繼續跟他搭話,就甩着袖子走了。

軍營裡空蕩蕩的,傷兵營裡面的傷兵病情也非常的穩定,漸漸地沒有了繼續重傷死去的人,雲琅一下子就清靜下來了。

受司馬遷委託,雲琅開始闡述他自己對大漢目前局面的認知。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放在後世,這絕對是一項需要一個大團體用很長時間才能闡述清楚地問題。

至少,論文裡面的各處詳實的數據收集就是一個極其繁雜的過程。

很明顯,司馬遷並不認爲這東西有多難,他要的是雲琅個人對大漢的看法,而且還不需要詳實數據的支持。

一下子就把古人做學問的毛病給暴露出來了,他們主觀的做學問,主觀的判斷事物,用自己的思想來替代世上所有人的思想,論文的可讀性大大的超越了論文的實用性。

大漢是一個纔開始爲後世立規矩的時代,以前的百家爭鳴,戰國爭雄都不過是在爲各自的真理作戰,現在,塵埃落定了,規矩也就該立下來了。

聽司馬遷講,朝廷上正在制定大量的典章,無數的讀書人都在從故紙堆裡尋找訂立新體系的哲學根據,也有無數的讀書人正在想辦法跳出舊有思想的羈絆,準備以新的時代爲依據,制定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政策。

反正,誰都想成爲萬世師表。

在這個思想的大爭之世,儒家非常勇敢的跳到前臺,哪怕委曲求全,迎合皇帝的想法,也要先把自己的主張寫進典籍,然後再徐徐圖之。

最可笑的就是此時的其餘百家,他們高尚的選擇了避世,認爲儒家沒了他們的幫助搞不出什麼新東西,準備等儒家搞不定的時候,再高調出山,笑到最後。

他們忘記了,人這種動物是健忘的,當他們選擇避世,就等於選擇自我封閉,選擇拒絕交流,也就是選擇了被人世遺忘。

任何學問都是得用於一時的學問,絕對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學問,一旦他該有的位置被別人佔據了,想要重新奪回來,就要付出比現在大的多的努力。

笨重的竹簡對文化的傳播是不利的,一個先生唸了一屋子的書籍,對雲琅來說,也不過是幾十萬字而已。甚至,比這還要少。

這時候的博覽羣書根本就是一個大笑話。

那些隱世門派就是以自己學問的珍貴性來要挾大漢,準備待價而沽,他們清楚地知道,少了諸子百家的學說,對大漢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

這又是讀書人的清高害了他們。

劉徹從來都不認爲學問可以比他的皇權更加的重要,當他自己能夠用手頭的東西組建一套屬於他,對皇權有利的思想體系,他對別的學說只會嗤之以鼻!

古來就有楚王好細腰後宮多餓死的的說法,一旦劉徹對諸子百家學說的不屑習慣傳播給了百官,百姓,諸子百家的思想被削弱,乃至於消亡,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按道理說,聖人們只會在亂世隱居,盛世出山,也就是明則出將入相,暗則獨善其身。

可是在這個時代,好鬥的聖人們似乎更加喜歡在亂世出山,指揮倜儻,覆雨翻雲,能夠極大的滿足掌控他人命運成敗的快感。

到了盛世,他們就會認爲肉食者鄙,躲在深山老林裡與松鶴清風明月相伴,彰顯自己高人一等的聖人風範。

聰明人在亂世對百姓,對社會造成的傷害是一萬個普通人都不能相比的。

畢竟,普通人沒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本事,這樣的本事只屬於那些聰明人,比如諸葛亮,比如周瑜,比如曹操……

盛世的時候,聰明人又選擇了避世,這個時候本該是他們真正發揮聰明才智,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時候,他們卻……過着安貧樂道的日子。

看似休閒的靜靜等待風雲突變的時刻。

所以說,在這個時代,大智大勇之輩往往就是大奸大惡之徒,他們對社會的破壞性是空前的。

也就是說,他們的聰明才智根本就沒有用在正道上。

空泛的思想,也造就了畸形的追求,中華史書上有層出不窮的計謀,有眼花繚亂的變化,有深沉的比黑洞還要黑暗的時代英雄。

唯獨,像蔡倫,畢昇,黃道婆,這樣對民生有着極大貢獻的聖人少之又少。

人一旦沉浸在學問的海洋裡,日子就過的飛快。

當寒露出現的時候,雲琅才驚覺,霍去病他們已經出去一月有餘了。

八百人的小股軍隊出動,自然不可能時時與後方聯絡,然而,一個多月沒有動靜,還是不合適的,雲琅開始坐不住了。

畢竟,出去的人太少,就八百人想要一口吞掉上萬人的大族羣,還是很有難度的。

遊騎向西跑出去一百里地也見不到霍去病他們的影子,這讓雲琅的擔憂急劇加重。

沒心沒肺的曹襄也坐不住了,咬着牙準備帶着親兵去迎接一下霍去病他們。

ps:最近寫論文寫的有點走火入魔,一不小心把論文的內容寫進去了,以後會盡量少些。

第八十二章名滿河洛郭大俠第十二章人鬼兩殊途第一二九章有心無膽第一三二章倒黴的人是王溫舒第五章陰毒的試探第三十一章雲家的祖宗是貪官第十七章全是老賊!!!第九十章盤根錯節的皇家第十七章活人的尊嚴第七十八章 玄法旨第一七八章 第一七八章 明珠暗投這是必然第四章篝火第一二九章毫無痛快感的報復第一七一章自產自食夏侯靜第三十九章我是鬼谷子!第一五四章不能亂改革啊!第一六一章該死的不死啊第一四三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十六章人俑的骨架第一四二章 順水人情第一二六章艱澀難懂的道理第二十一章晴天霹靂第一六五章長平的決斷第三十五章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第十二章伏兵之計第三十八章 黑騎士第一一一章雲琅發出的讖語第十八章將軍蘇涼第十二章伏兵之計第一二二章誰都不順心第一九三章大不同第七十六章頭角崢嶸之輩第一五五章人心不古第一五四章英雄易老紅顏難久第七十五章因爲蠢,所以活第十六章 艱難的生意第六十八章 鸞鳳對第五十一章羣狼環伺第一三七章女子大丈夫第一三六章鴻鵠焉知燕雀之樂第一三一章《殺奴令》第一零四章劉徹的大裁軍第一八四章你知道偷天之術嗎?第一一四章女王的誕生第六十六章一見傾心?不見得吧! (第二章)第一零四章戰場是最好的粘合劑第七十六章頭角崢嶸之輩第一五五章汪,汪,汪第一四五章你我皆凡人第四十三章 江都城第五十六章 滅天羽第一五二章各懷鬼胎第七十四章陰險的雲琅第八十四章莫名其妙的上進心第十三章不可能討好每個人第五十八章長生不老李少君 (第三章)第一百零一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六一章劉徹的疑惑第四章試驗田第三十二章哲人江充第五章陰毒的試探第一三八章完美無缺的紅袖第八十八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二十三章伊秩斜第二章白衣李長風第二十一章正在進行時第二十三章不安第一三五章逼上驪山第七十九章自潰論第六十八章 齊齊的鬆了一口氣第一二一女大不中留第二十二章無聊的盛世第一四五章公孫弘的奇妙之旅 (6)第一八七章這山望着那山高第十二章伏兵之計第一四五章皇帝爭奪戰第二十三章不走尋常路第八章偷襲第一零九章人比人得死第五十四章 尊長風第十九章末位淘汰制第三十一章 情字一刀第四十九章樑凱的公平世界第一六一章劉徹的疑惑第一七七章一心爲雲家好的酷吏第九十八章暖心暖肺的阿嬌第一二二章誰都不順心第五章 一日看盡逍遙亭第三十章變化無常第一一七章難以理解的恩典第二十九章不公平啊!第七十一章一切都回到了從前第七十二章皇帝的心思很難猜 (萬字更新第一章求票)第一一零章劉徹的要求很高第十六章爭功!第九十五章膽小如鼠的雲琅第五十六章 曹襄的膽量第九十二章劉陵的大手筆第一六六章始皇陵的後時代開發第一九二章人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