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試驗田

忠誠這兩個字一般來說是一個多義詞。

雲琅一般把忠誠這個詞彙當做形容詞來用,因爲這東西他會變,而且會隨着時間,態勢,產生新的變化。

人們之所以忠誠,完全是因爲背叛的代價太大的緣故。

現在他已經開始不確定以上的理論是不是正確的了。

不管是太宰,還是霍去病,抑或是李敢,張連,甚至是張湯,這些人背後似乎都寫着大大的忠誠兩個字。

且不管他們忠誠於誰,至少,他們的所作所爲都是在不斷地給雲琅詮釋忠誠這兩個字存在的意義。

太宰活着的時候,爲了不讓他傷心,雲琅必須忠誠於始皇帝,與其說雲琅是在向始皇帝輸出忠誠,不如說雲琅忠誠的對象是太宰這個人。

不論是秦皇還是漢武,對雲琅來說都是歷史書上的兩個偉大的君王,如果遇見供奉這兩個帝王的神廟,雲琅絕對會進去磕頭上香,就當是在祭拜祖宗。

死掉的秦皇還好說,雲琅已經封閉了他的地宮,他現在只能永永遠遠的活在史書裡。

而活着的漢武就比較尷尬了,雲琅不能百分百確定這位叫做劉徹的皇帝到底是不是歷史上的那個漢武帝。

輕易地對活着的漢武帝屈膝,雲琅覺得很彆扭。

長平用武力脅迫他對劉徹效忠,在肉體的疼痛下,雲琅可以暫時拋棄自己的節操,當肉體不再疼痛的時候,主觀思想又開始佔領思想的高峰。

這是後世大部分人的實際狀態,在沒有受到極端的壓迫,遭受過極端的痛苦之後,很難用生命去維護自己的尊嚴,去保證自己的發言權。

和平年代,生命最大!

主父偃正在仔細的研究雲氏的鼠尾賬本,這種賬本原本是官府每年八月編練上中下民戶差役時候用的一種賬。

很適合用來記錄雲氏雜亂無章的入息跟出息。

雲琅從來沒有想過用貨清簿,銀清簿之類的賬簿來記錄雲氏的生產生活狀況。

如今的雲氏還處在發展的最初期,家裡的僕婦們沒本事弄清楚這些賬冊,劉婆,樑翁都不識字,有了賬簿等於沒有,還不如樑翁用豆子來計數可靠。

也就是說,主父偃想要弄清楚雲氏的資財,除非花大力氣去數樑翁屋子裡的那幾罈子顏色各異的豆子。

別說主父偃了,即便是雲琅自己也隱約記得扁豆好像代表着銅錢……

雲氏自然是上戶,爵位小於徹侯的人家都是要交稅的,其中人頭稅,芻藁稅,這兩種稅務,只要你的爵位小於左庶長級別,那是要全額繳納的。

雲琅的少上造恰恰比左庶長小一些,因此,雲氏承擔的稅務是全額稅務,僅僅被免除的是勞役!

一頃地的收成中的一成要繳納芻稅,這東西就是戰馬吃的豆料,還要繳納藁稅,也就是草料,也是供戰馬食用的。

人頭稅更是少不了,雲氏的成年男丁現在加上工匠也只有十九個人,婦人的人頭稅減半,今年夏收之後,雲氏就要開始繳納平生第一次稅務了。

這些東西對大漢國來說乃是國之命脈,對於雲琅來說就非常的無聊了,因爲他發現,自己的俸祿在繳納完畢稅務之後,能剩下一百個錢……

主父偃在研究了雲氏的糊塗賬之後,不得不放棄這種最方便的探查雲氏稅務問題的方式,開始用最笨的方式,數雲氏的人頭以及牲口的數目,以及田畝的數量,桑蠶的產量。

陪着主父偃一起來雲氏的人是張湯。

他們兩人都屬於皇帝內朝的肱骨之臣,私交算不得好,卻必須相互配合。

主父偃在張湯的強烈要求下穿上古怪的麻衣走進了雲氏的桑蠶房。

雲氏的春蠶已經長到半寸長了,還沒有徹底的變成白色,依舊有些發灰,巨大的笸籮裡全是碧綠的桑葉,春蠶齧咬桑葉的聲音如同春雨落地,沙沙聲不絕於耳。

主父偃發誓,他雖然是農家出身,卻從未見過如此多的桑蠶……站在蠶房入口,放眼望去,全是密密匝匝的笸籮,笸籮被架子堆積起來,每一個架子上至少放了八個笸籮,一些穿着跟他身上一樣衣衫的婦人,嘴臉上蒙着一塊麻布,正在蠶房裡忙碌個不停,僅僅是裝蠶沙的竹筐,就不下十個。

“這到底有多少桑蠶?”主父偃不由自主的驚歎出聲。

張湯笑道:“中大夫意欲清算雲氏資財,爲雲氏重新訂戶,數這裡的笸籮也就是了。”

“一季桑蠶怕不是要出產一萬束絲?”

“這是去年的秋蠶的出產,今年聽說雲氏對桑蠶投入的更多,只會比去年多,不會比去年少。”

主父偃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看着張湯道:“張公對雲氏很熟悉嗎?”

張湯笑道:“雲氏在上林苑開始修築第一座木屋的時候,某家就與雲氏相識。”

主父偃笑道:“既然有張公照看,雲氏料來無不妥之處。”

張湯輕笑一聲,來到蠶笸籮跟前,瞅着肥胖的蠶在桑葉上游走淡淡的道:“中大夫若能查出雲氏不妥之處,記得告訴某家一聲,大漢律法還不容張某徇私情。

只是中大夫對民戶的劃分某家也覺得不妥,僅僅從表面來看,上戶之家多爲勳貴官宦,巨賈,豪強,這些人總有辦法避開稅務,他們得到太多,付出太少。

他們往往會將自己應該繳納的賦稅轉嫁到中戶身上,

兩層盤剝之下,而中戶百姓往往求告無門,只能按照律法納稅,時日久了,中戶百姓必然會變成下戶,乃至於野人。

某家以爲,納稅的主力應該是上戶而非中戶,下戶!”

主父偃笑道:“一個制度的形成,總要先能施行下去,然後再看結果慢慢調整,如果一次到位,卻不能實施,終究是空談。

張公只說上戶,爲何獨獨不提樑王,城陽王等諸侯?

據某家所知,樑王府庫金銀珠貝堆積如山,堪比國庫,城陽王佔據齊地過半,有魚鹽之利,豪奢之處陛下亦不能及,張公何時能夠打開這兩座府庫,某家就何時能夠重新整頓上戶,做到多者出而貧者入,最後達到天下大同的初願。”

“雲氏致富在於生產,而非掠奪,中大夫在制定國策之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點。

生產富國,掠奪瘠國,生產納衆人之力無中生有,讓世上的貨物,糧食多起來。

而樑王,城陽王之流納天下資財爲一人用,奪百姓口中食專肥一人,僅此一點來看,高下立判!”

張湯並不在乎主父偃的攻擊,他的官職較爲主父偃高,雖說主父偃有一年四次升遷的恩寵,說到底還是根基太淺。

而《推恩令》一出,天下勳貴恨主父偃如恨寇仇,這樣的人或許能夠得用於一時,卻不會長久。

看罷桑蠶作坊,主父偃又被張湯帶去了養雞,養鴨子,養鵝,養豬,養羊的山腳。

主父偃僅僅看了一眼羊羣就皺眉道:“此處已經離開了雲氏地界!”

張湯笑道:“陛下不許百姓佔有上林苑之地,卻准許百姓在上林苑自謀活路,羊羣遊走上林苑,索取者不過野草而已,並無佔地之實,中大夫爲何苛求焉?”

主父偃瞄了羊羣一眼就對張湯道:“羊不下三百!”

路過豬圈,主父偃再一次對張湯道:“豕不下兩百!”

張湯微笑不語,轉瞬間兩人來到了雞舍,張湯笑道:“卻不知雞鴨幾何?”

主父偃長出一口氣道:“雲氏竟然豪富至此!”

張湯大笑道:“中大夫以爲的豪奢,在雲氏家主看來,不過是剛剛吃飽罷了。

某家之所以處處維護雲氏,一來是人才難得,與雲氏親近是爲了就近監視,修正,免得他行差踏錯。

二來,某家也想看看雲氏的少年家主,憑藉麾下四百餘僕婦童子能走到那一步,更想看看他說的共同富裕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主父偃再看看雲氏池塘裡的大鵝,鴨子,搖頭道:“某家自幼隨父耕種,卻看不懂雲氏所作所爲,難道說,只要大規模的飼養家禽就能致富?

這些家禽每日消耗的糧食並非少數,一飲一啄之下,家禽多了,糧食卻少了,雲氏何來如許多的糧食飼養雞豕?”

張湯搖頭道:“某家也沒有看懂,雲氏自去年秋收之後就再無購糧之舉,而雞豕數量卻遠比去年爲多。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還要看他家裡的糧食能否支撐到秋收,如果不能,則算不得好事。”

主父偃喟嘆一聲道:“張公口口聲聲要我等待秋日再論雲氏之事,難道就是爲了一個答案嗎?”

張湯無聲的笑了一下,並不打算告訴主父偃,真正想看雲氏生產過程跟結果的人,其實是陛下。

陛下更想看跟隨雲氏一起飼養家禽,耕種土地的長門宮是否也能獲得不菲的收入。

不管主父偃想幹什麼,張湯都清楚的知道,一旦雲氏的生產模式可以轉嫁,並維持一定的效果,對大漢國的農事,將是一場翻天覆地的改變。

第六章 貪玩的後果第十三章藥醫不死病第一四八章限制跟教育第四十二章不能跟古人比第三十一章一半驚喜第三十二章我哪有錢啊!!第一一一章遠景規劃第一零九章清涼如水第九十六章暗箭第五十四章後顧之憂第四十五章神奇的馬伕第一百章渾邪王來了第一二一章病去如抽絲第一二一章病去如抽絲第七十三章歡樂的原野第一二九章進退兩難的劉徹第五十四章話事人第八十二章虧空?虧空!第六十九章 太虛石第三十二章 素質?蘇稚!第九章努力成爲一個賤人第一四四章畢竟東流去(3)第一一五章偉大的演奏家(接着戰鬥)第六章破繭第六十六章一見傾心?不見得吧! (第二章)第一七七章做大事惜身第八十七章一戰勝,萬民慶第九十五章 人與虎第七十八章 酒宴上的小事情第一七七章一心爲雲家好的酷吏第六十二章鳥獸散第五章大人爲上,禮爲尊第五章 一日看盡逍遙亭第三十一章愛子之心大不同第一四六章始皇帝第八十五章暗流中毒液第八十六章春天的煩惱第七十四章金甌無缺第七章穿衣爲禮?第六十三章倉促的開端第一四八章限制跟教育第六十八章天下鷹犬第一七一章一百二十七顆人頭第一一七章虎父犬子第一一四章倒黴的師徒第八十六章來自凱撒的教訓第三十三章天馬的傳說第六十六章不平靜的心誰來安撫?第一五一章 東方朔第一三八章 衛氏朝鮮的災難之源第二十七章冤家路窄第二十九章考教第一六八章泰山對第八十二章三段錦第六十六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師兄(第一章求票)第五章七日談第一一六章上元月第四十三章可憐的雲琅第一八二章參政的代價第三十七章少年得意馬蹄急第四十四章來自趙破奴的麻煩第一四三章狗咬呂洞賓第五十八章化敵爲友?第九十一章老成謀國之道第四十九章揚眉吐氣的李敢 (第三章)第十章事態很嚴重,少年當小心請假條第六十九章淫猥的瘋子第七十五章大氣象第一二九章不一般的富貴鎮第一六八章做小事之前先要吹大事第八十二章三段錦第五十三章心安處(第一章)第一四八章限制跟教育第十二章 招賢良旨第一五六章悄聲潛入夜第三十五章富足的雲氏第九十八章陳阿嬌的怒火第四十五章大功第一二八章一利一害第四章少年識得愁滋味第九十四章幹大事的人第七十九章劉據的苦難歲月第六十八章 天有道第三十五章賤皮子的大漢人第四十一章人間幸福就是甜第四十八章敲山震虎?(第二章)第一六七章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一一二章陽陵邑的冬天第十一章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一零六章石破天驚第七十三章霍光的反擊第三十五章富足的雲氏第九十七章天生反骨第六十四章 雁門關第七十四章陰險的雲琅第九十四章歡宴上的《論語》第一一七章恐懼能使人發瘋第一零七章一直在一起第四十九章風吹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