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司馬遷的漏洞(繼續戰鬥,求月票)

即便是一座地下城,城牆的結構依舊與咸陽城一般無二,寬大的城頭足以跑馬,各色裝備一樣不缺,即便是滾木擂石,漁網,金汁,灰瓶,牀弩,也樣樣不缺。

只是,看守這些城池的軍卒都是陶俑罷了。

每一具陶俑都有真人大小,至少,身高比雲琅還要高一些,只是臉上的笑容變得神秘而陰森。

雲琅一手舉着火把,一手不斷地單手作揖,嘴裡更是念念有詞:“諸兄莫怪,小弟叨擾了,放下千斤閘之後就離開……”

一個陶俑的腦袋忽然掉了下來,居然沒有摔碎,就在雲琅的腳下骨碌碌的亂轉,藉着火把的光芒不斷地變換着笑臉,就差發出笑聲來了。

雲琅渾身的汗毛直豎,僵立了很久,太宰焦急地在外面喊道:“你有沒有事啊?如果沒有就跟我說話,或者發出聲音,讓我知道你沒事。”

“我沒事——”雲琅鼓足了勇氣大聲喊了出來。

說起來,他對始皇陵的記憶來自於《史記》,以前的時候,雲琅對於《史記》上的記載是篤信不移的。

自從來到驪山之後,他對《史記》上的記載就多了很多的疑問。

《史記》原記關於秦始皇陵:“行從直道至咸陽,發喪。

太子胡亥襲位,爲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酈山。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魚膏爲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

皆令從死,死者甚衆。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爲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

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這一段的解說問題很大,疑問很多。

司馬遷現在不過是一個二十四歲的小夥子,是史官司馬談之子,如今正在協助父親整理史料。

這事雲琅早就問過霍去病跟曹襄了,他們兩人都只說司馬遷此人好讀書,除此之外再無名聲。

雲琅很想知道,我想知道司馬遷是如何知道皇陵內部的情況的?

難道他進過皇陵?

這完全沒有可能,太宰一族已經守護這裡快百年了,沒發現司馬遷進去過。

既然如此,他是如何知道始皇陵裡面的狀況的?

如果他都能知道始皇陵在什麼地方,以項羽,劉邦的能力,不可能放過裝滿財貨的始皇陵的。

如果說司馬遷是根據史書記載來描述的,雲琅想問下他根據的是那本史書?

哪本史書可能會記載這麼敏感的事情?

他是根據什麼來寫大秦歷史的?難道全是道聽途說?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是:“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難道大火燒了三個月,還能給你留下點什麼東西?

雲琅很想問問是什麼樣的大火能燒三月不滅?

據記載火燒咸陽是在秋季,難道三個月就不曾下過一點雨?

任其燒三個月?

除非項羽隔上幾天就會放一次火!

項羽對始皇帝的仇恨很深,滅國之仇用什麼樣的手段報復都不爲過,按理說項羽肯定會挖掘皇陵,可也沒見司馬遷記載項羽是否挖過始皇陵,可是他對始皇陵內部的描述卻如此詳細,雲琅非常的驚訝。

他記錄的非常詳細,卻忘記記載兵馬俑如此宏大的場面,這是何道理?

雲琅的腦子轉動個不停,看事物的眼光趨於理性,眼前這一幕幕恐怖的畫面對他就造不成多大的困擾了。

從那些人俑的背後走過,有時候會不小心碰到人俑身上佩戴的武器,有些佩劍的帶子已經腐朽了,稍微碰撞一下武器就會當啷一聲掉下來,總之,等雲琅穿越過那一隊人俑軍隊,噹啷聲就不絕於耳。

司馬遷的有些記錄看樣子也是有問題的,很多事情經不起考究,而他用寫故事的方式寫出來的《史記》被稱之爲無韻之離騷,雖然很美,到底還是多了一些演繹的成分,少了一份學問研究上的嚴謹。

雲琅穿過那一隊軍卒之後,眼前就空蕩蕩的,只有一些人腦袋大小的石塊散亂的堆放的垛堞口子上,牆頭還用木架子堆積着一些快要腐朽的木料,雲琅如果用刀子砍斷上面的繩索,這些滾木擂石就會從城頭傾瀉而下。

雲琅行走的更加小心,他很怕一不小心觸碰了這些快要散架的防守工事,會把守在城牆下邊的太宰弄死。

“你躲遠一點,城頭上很危險,上面有滾木擂石,架子已經腐朽了,稍微碰一下就會掉下去。”

雲琅大聲地對城頭下的太宰大喊。

“好,我離開了,你自己小心,別掉下來!”

雲琅腳下一滑,摔了一個大跟頭,火把也脫手了,兩隻手掌摩擦在石板上火辣辣的疼。

他連忙爬起來,撿回火把,瞅着不遠處的絞盤繼續想:漢高祖劉邦斬白蛇這樣的神蹟,明明是不符合事實的,最多,劉邦就殺掉了一條蛇,爲什麼司馬遷還會把種種神蹟添加在劉邦的身上?

很明顯,司馬遷在記錄這些事情的時候依靠的是傳說與口述……

“所聽者信也,而聽尤不可信,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

雲琅嘴裡絮絮叨叨的背誦着孔子跟顏回說的話,煩躁的把撲倒在絞盤上的一具人俑推倒……

剛剛推倒了人俑,絞盤就嘎吱嘎吱的響動起來,支撐絞盤的圓木忽然碎裂開來,巨大的絞盤向外傾倒,一根暗紅色的木頭楔子猛地從中斷開,纏繞在絞盤上的鐵鏈子,明明都鏽蝕在一起了,卻忽然滑動了起來,帶着一個巨大的絞盤飛舞起來。

城牆隱隱有些搖晃,不大工夫,就聽見轟隆一聲巨響,城下塵土飛揚,太宰嗆咳着道:“好了,你慢慢下來,千斤閘放下來了。”

雲琅趴在地上,耳朵裡全是絞盤在半空裡飛舞的巨響,才聽見絞盤落地的聲響,就看見城頭上堆積的滾木擂石雨點似的從城頭傾斜了下去。那些原本擺列成隊伍的人俑也紛紛摔倒,磕在堅硬的條石上,摔的四分五裂。

雲琅小心地舉着火把從垛堞處探出頭去,只見太宰就站在距離城牆不遠的地方,努力的舉高火把,希望能看見雲琅。

雲琅從竹梯子上爬下來,跟太宰一起坐在城門口發呆,他們兩個只想把千斤閘放下來,沒想要毀掉咸陽城的防禦工事。

太宰支起身子嘆口氣道:“走吧,今天在這裡耽擱的足夠久了。”

他沒有責備雲琅,很認命的以爲這就是上蒼的安排。

兩人又多了一項工作,那就是清理城門口的滾木擂石與那個碎裂的金人……

再一次見到老虎的時候,老虎卻不願意湊到雲琅的身邊,雖然它很想跟雲琅親熱,可是,雲琅身體上散發出來的一股子古怪的酸味,讓它靈敏的鼻子非常的難受。

太宰見雲琅自己也在抽鼻子,就笑道:“用醋浸泡衣衫可以預防屍毒?你從哪學來的?”

雲琅笑道:“自己創造的,覺得醋是一個好東西就一時衝動,就倒在身上了,看樣子不怎麼招老虎待見,下回用烈酒試試。”

太宰疲憊的朝雲琅揮揮手,也不言語,就孤身下了山。他知道,雲琅必定是要去洗澡的。

第七十二章關山門(第二章)第一四二章祁連山下雪第一四六章公孫弘的奇妙之旅(7)第一五三章無所事事的霍去病第七十一章一切都回到了從前第三十四章弱民第十五章乾草地上說豐年第五十五章 太虛境第十五章夏蟲語冰第一二零章 上位者尊第六十六章涼州牧與父親第三十三章天馬的傳說第九章人不人,鬼不鬼第十七章蘇武必須牧羊第二十八章 天羽第八十六章來自烏孫國的禮物第七十章情義無價第六十九章淫猥的瘋子第十一章 皇帝小兒第一四零章西極天馬第二十八章陰陽家第一六二章貪婪是原罪?第九十三章大門開了第八十四章努力走老路的雲琅第一三一章倒黴的會是誰呢?第一二二章走偏了的敦煌壁畫第三十二章 素質?蘇稚!第三十九章西北理工第八十二章肺腑之言第一零六章情義與陰謀第四十八章好久不見的故人第一六二章歪嘴的和尚第六章事事不如意第六十五章呀,原來是有女懷春第十章總能有用的郭解第七十七章沒有那麼完美第六十九章三個壞蛋第八十三章低級與高級第一一九章此情不爲他人知第一二一章蘇稚的喜事第五十五章雲氏的家法第一六二章歪嘴的和尚第一六六章自相殘殺第一一八章趁火打劫第二十二章衛青?衛青!第一六七章都是湊合着過日子呢第七十章聰明人跟傻子第一一五章一鍋夾生飯第一一三章十斤重的左腳第七十章情義無價第一六五章越看越讓人害怕的雲琅第四十三章誰他孃的都玩釜底抽薪第三十章劉徹的大道理第一一一章天下第八章掌控無處不在第一四三章恐怖牧場第七十六章十斤重的腳第四十三章大局與細節(第三章)第九十四章未來跟過去第一四四章恨一個人可以恨到水枯石爛第五十八章 興漢世第一六三章別把自己當人第一五二章許良的試驗第一四五章雲琅狗賊第一二五章不想弄得太明白第一七八章世上沒有白佔的便宜第一一二章董仲舒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第七十章聰明人跟傻子第三十六章軍事行動從來沒有簡單的第七十三章 獸開口第一八九章失意之時一醉休第一零七章襲擊(2)第六十八章清除後患第一二零章險死還生第三十章變化無常第五十一章定計第七十一章高出一籌第一一五章尾牙宴第七十九章劉據的苦難歲月第二十八章 天羽第一七零章大事定了第五十九章雲琅是梟雄?第九十八章暖心暖肺的阿嬌第四十一章一個人的涼州第八十三章大膽的陳銅第九十九章論見識的不對稱性第八十四章莫名其妙的上進心第八十章 真實的遊戲第一二五章不想弄得太明白第五十七章我不造孽,天造孽第七十五章瘟疫一般的雲琅第五十九章天變(第一章)第九十六章欲蓋彌彰第五十八章長生不老李少君 (第三章)第一四八章自尋死路第二十六章看風景第一一六章堅持底線的人是痛苦的第八十章殺陣第一三六章鴻鵠焉知燕雀之樂第二十七章 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