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

呂布的人已經離去多時,他的話卻一直在心中鼓舞着,如此武藝不上陣殺敵太可惜了!

是啊,我若不上陣會會天下英雄,平生將留下多少遺憾啊!

劉協心中暗暗決定,我會上陣的,我再次親征就是和你劉備決一死戰之機。

戰爭並沒有很快的到來,雙方的實力都在伯仲之間,誰也不敢輕易的發動最後的決戰,而在兩人之間,還留着一個青州,誰都意識到青州現在的重要性。

劉協有恃無恐,劉備似乎也有備而來,彼此都沒有對青州發動襲擊,都在等待青州向自己投誠。

做爲一代梟雄,劉備也清楚和國力還強盛於自己的劉協交手,可能還不容易獲勝,他請來諸葛亮和陳宮兩個都善於謀劃的謀士爲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和楊修一樣,陳宮也負責收集劉協的情報,他對劉備說:“楚軍現在最大的威脅就是徐庶和周瑜,此二人一個剛柔並濟,一個心狠手辣,都是當世兵法大師。”

諸葛亮扇了扇羽扇,笑道:“陳大人何必漲他人氣勢,滅自己威風,徐庶或許有所顧忌,帶兵六年,爲劉協連攻三州,乃楚軍第一功臣,然功高震主,未必受重用,若是大將軍一職非他,則不可畏,因爲劉協比我等更忌憚他啊。至於周瑜,不過一小兒矣,雖曾水淹三十萬南蠻,實則是學當年賈公之策而已,也不足爲懼。”

劉備笑道:“孔明所言甚是,只是若要勝之,只怕不易,我想兩位能否與劉協一般制定一個長遠之計,好一步步吞下來,畢竟楚地太大,急切之間難以一戰而勝。”

諸葛亮笑道:“此有何難,當今天下最富之地乃是荊州,若破荊州,則楚王必敗,我觀楚軍軍力雖強,實則分散各地,我軍只需集重兵奪下南陽郡,則彼必慌亂,試問殿下是長安對主公重要,還是荊州南陽對劉協小兒重要?”

劉備笑道:“自然是荊州南陽對他而言更重要,我失長安可退回黃河之北,實力並沒有少多少,而他必須退回長江以來,實力卻之大半。但是南陽如此重要,他豈能不重兵相守?”

諸葛亮笑道:“我知道主公欲設置三路大軍和劉協相抗衡,而實力不如他,如不速勝,則形勢危矣!”

劉備道:“孔明此言差矣,我方國力雖不如他,不過是戰亂原因,若有十年生聚,自然國力再他之上,綜觀古今,南方實力無不在北方之下。”

陳宮嗯了一聲,道:“主公所言甚是!”

諸葛亮大笑,道:“主公既然有意與其鬥國力,那孔明有一樣事物要給主公觀看!”

劉備詫異,問道:“何物要與我看!”

諸葛亮輕輕拍掌,令人送上二十四卷竹簡,道:“亮從朋友之處,曾得《襄陽治略》全套一卷,上面詳細所載確實有很多治國妙術,但亦有瑕疵過多,並不適合天下共用,故特以三年時間寫出這卷《國策二十四章》,若能以《國策二十四章》治理主公所轄之地,我可保十年之後,國力強於南方。”

劉備雖深知其能,仍然忍不住仔細翻看,越看越是驚歎,道:“果然皆是治國良策啊,孔明治理天下之奇才也,備得公臺如高祖的蕭何,得孔明如得張良啊!”

陳宮急忙道:“主公過獎了!”

諸葛亮長聲朗笑道:“亮必不負主公所託。”

劉備拉住二人亦是長笑一聲,道:“既有兩位相助,劉協小兒能耐我何!”

《國策二十四章》掀起了一場浩大的改革,也遇到了阻力,只是阻力並沒有真正阻止北方的改革,和《襄陽治略》一樣,它巧妙避開了豪門的勢力,並且希望給與農民更多的實惠。

曹操在兗州所實行的屯兵制也開始繼續被推廣,由於北方戰亂人口流失嚴重,目前劉備所得各州中,東漢的司隸,目前的雍州只有一百八十萬人口;幷州經過多年徵募,人口只有五十五萬,其中太原就有三十萬;冀州有人口三百餘萬,幾乎是北方最多的人口;幽州在戰亂中保持最好,目前還有一百八十萬人口,公孫瓚在劉備幫助下完全取得幽州的統治權,不過仍然歸屬劉備管轄,而他與劉備之間的關係也是這種管轄能夠勉強維持下去的主要原因;豫州劉備和劉協各佔一半,劉備轄地只有不到百萬的人口,劉協比劉備更早的接手,在會戰的時候,大量百姓南下,實際上目前僅汝南就有兩百萬人口,本來有更多,都被劉協早就開始把人口向南移民到淮南和廬江附近;兗州只有兩百萬,大約近百萬人口流到南方。

諸葛亮心中一陣絞痛,自己晚出生太多年了,這些年來劉協在不停爲這場南北對決而努力,從黃巾之亂後期、董卓之亂、關東諸侯聯盟之戰、諸侯大戰,到最近的三年會戰,劉協一直將吸納流民爲首要選擇。

如今的南方已經今非昔比,僅荊州就有接近八百萬人口,這個還是劉協爲防止南陽成爲戰區,將南陽人口大量抽調到豫章、長沙等兩湖之地後的人數。

揚州在吸納徐州曾經的三百萬流民之後,目前僅在測人口就超過四百六十萬,其中主要集中在廬江、廣陵和江東這些遠離南北對決戰線之後。

劉協新拿下的益州更是自東漢末年唯一沒有任何戰亂的地方,目前人口三百八十萬。

諸葛亮甚至是用貪婪的眼神注視着益州,曾經的偏遠之地,竟然比曾經的中原第一州冀州人口還多,而荊州的八百六十萬人口幾乎讓諸葛亮感到恐懼。

揚州的六百萬人口,交州的九十萬,西涼在屢次掠奪雍州人口後也增加的五十餘萬人,就這五十萬人還不包括劉協逐步開始掌控的西域人口,荊州的八百六十萬,益州三百八十萬,漢中七十萬,豫州汝南郡及附近有兩百人口,這個還是粗步的估計,事實上淮安、廣陵那裡住着徐州最後留下的百萬人口也基本屬於南方,也可以說總計兩千兩百萬以上的人口。

當他從劉備的軍機部門拿到這些數據,諸葛亮甚至感覺到戰爭幾乎不用打了,陳宮則安慰道:南方畢竟是暫時安定的原因纔有那麼多人口,只要北方穩定就可以吸納他們回來。

諸葛亮輕輕嘆口氣,自己的兄長諸葛瑾已經漸漸進入劉協陣營的核心部分,據叔叔諸葛玄信上所顯露出的信息,兄長似乎已經是接任荀彧的候選者之一,而叔侄倆人回信給自己都勸自己去襄陽效力,言語中對劉協和楚王府的推崇盡是奢侈的用語,一向嚴禁的叔叔和兄長不會毫無理由的這樣讚賞,原因只能是南方的百姓確實願意留在南方。

劉協目前對各地農民的稅賦是非常低的,幾乎沒有收,而劉備只能維持東漢初年的地稅水平,即使這樣北方的稅收仍然遠遠少於南方。

和劉協一樣發展亂國之首的商道嗎,諸葛亮惡狠狠地說,你會遭到報應得,商人怎麼可能值得信任,他們會亂了南方,他們眼中只有錢,沒有你這個想做帝王的人。

劉協,你這種想亂上的人不會有好結果的!

劉備呢?難道不想稱帝嗎?諸葛亮搖搖頭,誰到了現在的權勢,不希望再向前走一步呢?

諸葛亮,你不是爲了結束亂世、重振漢室而出仕的嗎?

劉皇叔,你真的如你所說只想行霍光之事嗎?

諸葛亮忍不住地輕輕詢問自己,同時將答案深深埋藏在心中,他不得不承認,人的目標總是在不停的變化,從最初爲了天下到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自己似乎轉變的太快了。

他也不得不承認,劉備確實有很多讓你想報答恩情的方法,前提是他擁有比常人更曠闊的心胸。

在容人與信任上,劉備確實比劉協和曹操更有魅力,心胸也更寬闊。

《國策二十四章》只能算是盡力挽回北方劣勢,恢復人口,發展國力,推廣荒廢土地的種植,大量的軍士開始種植被荒廢的土地,這是沒有的辦法,南北一旦開戰就會陷入非常長期的消耗戰,而這正是劉協所希望的,他目前的楚軍八軍近四十萬人,禁衛軍十六營近十萬人,這五十萬大軍都是可以完全脫離生產,而北方呢,看起來劉備有近百萬的部隊,但總人口卻只有一千萬,這樣的支持下怎麼可能支持很長時間呢?

劉協五十萬軍馬中有十五萬騎軍,可這裡有十萬涼州優馬,只有五萬是幷州良馬和涼州普通戰馬,而劉備呢?號稱二十萬騎軍,精銳五萬人是涼州馬,其餘都是幽州馬和幷州馬。

甲胃和兵器的差距也是巨大的,現在劉協擁有襄陽、成都、江夏、金陵、淮安五大鑄鐵中心,而本來在劉備手中所掌握的洛陽、太原、鄴城、濮陽四大工匠聚集地,最集中的洛陽在劉備封市前,被商人們撤走了大半,現在幾乎只和太原差不多,比起劉協的襄陽那差距太大了,甚至比新建設的金陵都落後很多。

訓練呢,劉協五十萬大軍已經訓練了近六年,劉備的百萬大軍幾乎都是從別人手中搶了,帳下善於練兵的將軍也不多,若一戰勝之則大勝,若敗則一敗塗地。

諸葛亮和陳宮分析過幾次,最基本的判斷就是必須拖延決戰十年的時間,可劉協應該不會給自己這麼長的時間。

如果劉協的地盤只有一個州,那還可以偷襲,可眼下半壁江山都是他的,突然孤軍深入只會讓自己陷入敵人重重包圍中。

統兵在外的賈詡和司馬懿也基本這個想法,必須拖延時間,而且要將南北對決時候可能涉及的土地上的人口慢慢後撤,已經沒有多少人口的北方不能再喪失人口了。

諸葛亮在《國策二十四章》明確規定豫州、雍州、兗州的人口向北方移動,而軍士則在這裡屯田。

在諸葛亮的心中,還有一個疑問,青州的臧霸到底支持誰,他身邊的廖立爲什麼有那樣的本事,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

第3章 幷州丁原第29章 邦聯王國第10章 金陵建設第9章 急火攻心大漢帝國和中國古代冶鋼技術第13章 新楚內治(一)第11章 絲綢戰爭第24章 亂血之東第14章 火燒五丈原第19章 烏鴉戰艦亞洲及大漢帝國主要地理氣候特徵第3章 天地之災第2章 天下國商(二)第38章 十二神使第19章 司馬之局第5章 三家制衡第3章 出藩之策第27章 由分至和大漢帝國安泰兩州經濟特性第5章 九年籌備第1章 天下國商(一)第9章 賈詡孫堅第22章 天道難違第25章 烏孫突襲第15章 南陽潰敗第6章 南北疏途第4章 南北賦稅第22章 西域錦州第1章 紛亂之秋第37章 文明之刃第1章 太尉府之會第3章 天地之災第1章 青州寇帥第14章 關羽之敗第23章 守望之冬第2章 皇甫嵩第11章 父子夜話大漢帝國和中國古代冶鋼技術第18章 曹操接旨第8章 崔浩之疾第2章 治略九卿第8章 天地之學第19章 交州安定第7章 四大神匠第18章 內鬥第20章 海灣戰役第35章 炎黃廣場第9章 廉政之刃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第19章 烏鴉戰艦第2章 命運之旅第19章 洛陽角鬥第8章 噩夢弩第8章 天地之學第7章 集商社第17章 淳樸之民第3章 內政風暴第5章 定蜀望蠻歷史各時期遊牧方式探討官學失守和百家之本第12章 小喬初嫁第2章 親征益州第2章 拜訪胡昭第6章 商軍策第33章 大國雄風第9章 欲謀青州第17章 首帥之責第7章 劉備軍機第37章 文明之刃孔子和老子之辨第34章 京都之爭第11章 絲綢戰爭第15章 難兄難弟第4章 皇兄皇弟大漢帝國瀛州地理簡介第7章 集商社第5章 最佳棋子大漢帝國和中國古代冶鋼技術第3章 萬農書第5章 三家制衡第29章 陰陽有別第35章 青年移民第35章 亞漢王第34章 阿非利加第10章 童淵王越第19章 司馬之局第22章 巨靈之嘆第6章 計緩劉備第11章 海洋通道第15章 神秘祭祀第10章 長子風範第9章 雙重標準第3章 內政風暴第27章 高原血戰第7章 劉備軍機第29章 羅馬使團第2章 臧洪南投第11章 海洋通道第27章 高原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