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帝國風範

帝國風範

漢服寬大,即使是盛夏季節,人們都還是穿的非常嚴整,在襄陽可能還好受一些,可在泰金,那會出人命的。

漢軍子弟在這種地方,穿着嚴實的甲冑,能不捂出病來嘛。

劉協不得不花費了幾天時間,仔細思考整頓漢軍的軍備的問題,隨着大漢軍制的發展,各軍甲冑和服裝都不能統一,這是一個隱患,對於一個統一的帝國來說,這是不應該發生的問題,他召集在泰金城的學者和軍備官員商討這個問題。

本來只是一個漢軍的軍備問題,劉協很快將話題延伸到整個大漢的服飾問題上,由於大漢目前的朝堂面聖已經漸漸取消,治略府的各級官員一年也見不到皇帝一次,只有御府還經常保持朝堂的習慣,而劉協大多數時候也沒有穿朝服出場。

在這些年中,羅馬文化和大漢文化在襄陽、南京都產生比較大的融合作用,但在全國更多地方,人們還是相對比較牴觸這種文明的融合,產生這種牴觸心理,最根本的原因是大漢人對羅馬文明的不瞭解,因爲不瞭解,所以害怕,在宣傳和推廣較好的各個大城市,城市的居民熱衷於欣賞羅馬戲劇,即使他們看不懂,畢竟這就是城市的潮流。

也許,人們並不是直接追求羅馬文化,而是追求一個潮流和時尚,但在這個過程中,絕大多數的知識者認可了羅馬文化和大漢文化。劉協最直觀地感覺就是,朝廷官員和學者們已經不太喜歡用天朝上國來形容大漢帝國,通常都會選擇東方大國,對於羅馬,人們也習慣用西方大國來形容。

這是一件好事情。只要漢人不自滿,他們就會努力的學習新知識。

漢朝服飾的改革已經到了必須進行的地步,漢朝的疆域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跨域之大是非常劇烈地,軍隊的甲冑軍服也要適應軍隊不同的特徵而更改,圍繞這個改革的中心是大漢帝國禮儀地改革,必須要廢除一些不合理的繁瑣的禮儀,同時要保留一些民族精神和文化內涵的禮儀。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民族沒有本族文字,但卻很少有一個民族沒有本族的服裝,中國到了後代的那種全盤否定漢族文化的精神是既值得敬佩,卻不值得讚揚,又飽含污辱的進程,那種否定文化糟粕的勇氣是值得敬佩。但全盤否定也是對民族本身的不尊重和自我歧視,是世界上最沒有民族自豪感地舉措。

回憶二十一世紀,藏族、蒙族、維族等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裝,惟獨漢族卻似乎忘記已至丟失了自己的民族服裝:記得一個民族運動會的入場儀式,55個民族都身穿本民族的傳統服裝進場,就漢族最後穿着一身西服!

一年一度祭祀孔子的大典,韓國和日本倒是正經的漢服,而內地代表隊卻穿着少數民族滿族的服裝……Wap,。

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須有偉大地模樣和外表。一個偉大的帝國,也必須有偉大的外在裝扮和內在精神。

寬衣大袖的漢族服裝反映了漢人對待生活的人生觀,即追求悠閒清淨的安祥生活,不喜歡搞激烈冒險的活動。寬衣大袖的服裝,對於觀月賞花、吟詩作畫、撫琴下棋的悠閒生活是再合適不過,但穿這樣地服裝搞騎馬打獵等激烈活動就非常不便了。

自古以來中原周圍的少數民族,多采用窄袖緊身的服裝,以適應他們喜歡騎射冒險的生活方式。戰國時趙武靈王曾經想推行窄袖緊身“胡服”,但由於傳統勢力太大並沒有取得多大成果。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窄袖緊身的胡服也曾風行過一時。但並沒有對傳統的漢族服飾造成很大影響。

一個偉大地大漢帝國,她地服飾應該走向什麼方向呢,劉協對此深深表示疑惑,既不能拋棄傳統,使民族保留這份驕傲,又要改革服飾。方便人們從事冒險和激烈的活動。

最終。劉協決定將漢服和簡服分開,將服飾地概念進行分化。保留傳統漢朝服飾的同時,使服飾更爲唯美,符合美學觀點。

劉協將泰州、廣州最好的裁衣師都召集到泰金,在漢朝冕冠服、長冠服、禮服、廟服、蠶服、朝服六大禮服的基礎上進行美化,使漢服更加唯美,融入珍珠鈕釦和玉鈕釦等貴重精妙的鈕釦,規定男子的衣縫在前方靠右的位置,女子的衣縫和鈕釦位置在後背靠左,而前襟統一爲半敞式,男子敞至胸,女子敞至胸上兩寸處。

束帶改爲腰帶,最窄爲三寸,最寬爲九寸,上面必須飾有玉環或者較爲廉價的琉璃環,腰帶材質不得爲皮,可選玉錦、蜀錦或漢錦。

鞋爲傳統長靴,要求是薄底牛皮、羊皮或者馬皮,不得爲豬皮,寓意需四海遊歷,不可窩留家中,必須留有鞋尖和翹頂。

禮冠珠花一律爲玉質、珍珠、珊瑚、琉璃,不得使用金銀,寓意不可爲錢財之奴。

冕冠服、長冠服、禮服、廟服、蠶服、朝服六服改良爲冕冠服、長冠服、民冠服、廟服、錦服、貴服,統稱爲漢服。

冕冠漢服爲大漢皇帝、皇室、三公、總祭、大將軍、公爵男子所穿,廟漢服爲大漢太后、皇后、貴妃、三公及公爵等人長母與長妻所穿,爲漢服中最高貴華麗者。

長冠服爲各級官員、各級將領、學者、侯爵至新爵、國民所穿,錦服爲各級官員、各級將領、學者、侯爵至新爵等人的長母與長妻所穿。

民冠服和貴服則爲普通子民所穿,庶民和傭工不得穿。

漢服規定只有在大漢祭祀、禮節、朝拜聖人賢弟帝之時纔可以穿。日常不得隨意穿漢服,違者以不敬祖先定罪,凡大漢祭祀、禮節和規定朝拜日不穿漢服者,亦將按律定罪。

同時,相應也制定了簡服的概念和標準簡服着裝。在簡服地設計上,劉協沒有走羅馬帝國的模式,因爲羅馬這個時候的服飾也追求雍容華貴,並不便利。而是選擇傳統漢人民間服飾的改革,統一的特徵是衣襟在中央,採取鈕釦和皮腰帶,便裝地材料也大多選擇更厚實耐磨的布料和皮革,設計了短衫和無袖衫、襯衫,北方的便裝中,統一採納長褲和馬靴;南方的便裝中,採用羅馬平民和軍隊服裝中常用地短裙,鞋子多采用皮底皮帶的涼鞋。

爲了讓簡服也更加的多姿多彩,吸引上流社會的親睞。引入了風衣的設計,在漢服的基礎上,採用中間開襟的模式,從漢襟上延伸增加圍領的概念。

簡服的特徵是便利,保暖性和涼爽性都作爲優秀考慮,材料上偏向皮革、絲綢、粗厚布料、細棉布料、麻布混合坊料的運用,設計上偏向方便、簡潔,外口袋、皮腰帶、鈕釦、圍領地運用更推到了一個巔峰。

考慮到大漢內部的抵抗性,劉協首先選擇推廣簡服。尤其在南方、遼州、西域、漠北、興州推廣,然後重點在揚州推廣,最後在慢慢向全國推廣的策略,而漢服的新規定則提前全國昭告,只是沒有提出漢服必須在祭祀時候才能穿,這樣的大改革是需要時間慢慢過渡的,首先必須要人們習慣穿簡服。

大漢目前提倡的簡服雖然仍然保持了傳統漢服部分外形,但簡約、整潔、輕便的風格體現出來,有了一定後代服裝的特徵。整體上更加輕快,適合節奏加快地城市生活,在南方和沿海城市推廣相對比較順利,在荊州、襄陽等各層官員中引發了不小的爭論,每日都有數十封上諫書送到泰金城,甚至有不少死諫書。劉協都是直接封鎖到櫃子中。看也不看。

劉協相信,簡服推廣成功將會對大漢帝國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它將有效增加漢人探險的方便性,有益於提高漢人的冒險精神,尤其皮革在軟化和鞣製之後,舒服度大爲改善,增加皮革的使用,也使得北方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大量的北方各大牧場提供的皮革不斷涌入中原,加工染色後成爲主要地衣料,當然,相對的價格也高,普通帝國子民還是傾向購買棉袍。

劉協自己則首先選擇穿簡服,並親自起函給各大商社推廣簡服,依靠景山基社的力量,在全國採用成衣製造,壓縮簡服的價格,向老百姓推廣,在推廣簡服的同時,號召建立一個運動帝國。

對甲冑的改革上,隨着大漢帝國軍備業地發展,甲冑地選擇和製造工藝越來越精湛,鍛造技術和鋼鐵冶煉技術也在飛步上升,現在大漢主流的冶煉技術是焦煤爐地三爐連炒制,三次熔鍊鐵水,溫度控制的也比較高,一般第一爐出來的是生鐵,在半液態狀態下進入第二爐燒炒,再出來就是熟鐵,到第三爐出來的基本就是鋼鍛,這種三爐連炒制首先是從荊州武威產生的,需要大量的煤精(焦煤),否則溫度達不到,同時鼓風的設備也較大,人拉已經不可能承擔,一般採用水排鼓風,鼓風的皮囊也比通常的大四倍左右。

這種鋼就叫做荊州鋼,在蜀、樑、雍、荊、豫等州推廣的較多,而以南京、彭城、濟南爲代表的南京鋼則與之不同,南京鋼在炒鋼的基礎上使用淋澆法,即所謂的灌鋼,成本較低,出產的品質的也可以。

南京鋼和荊州鋼是大漢冶煉工藝的兩種走向,工部和軍備院對他們都沒有過多的干預,但在總的判斷上,認爲南京鋼適合刀具、農具的生產,荊州鋼適合甲冑和馬鎧的生產。

南京鋼的優點在於成本低,生產速度快,使農具的價格大規模下降,荊州鋼的優點是可以大量製成鋼鍛,統一銷售,而且可以進行深一步的百鍊加工。形成更優質地刀具,各地的小作坊都偏向採用荊州鋼。

各家軍備商社在兩種鋼的基礎上,統一都選擇荊州鋼,而主力生產農具的商社則大多采用南京鋼的生產工藝,直接澆灌出農具。

軍備商社在荊州鋼品質比以往提高很多地基礎上。以搭扣鱗甲爲基礎工藝,設計了大量的新甲冑,主要有龍鱗甲、魚鱗甲、寬紋鱗甲、細紋鱗甲,統一的前進方向都是甲冑厚度降低。更薄更堅韌,鱗片不再是單一的橢圓形,有長方形、棱形、細條形和寬邊形四種新地衍生。

隨着劉協對軍威的要求,甲冑的式樣也開始變得精美,大量的虎頭、鷹身、長蛇、熊的雕飾被融入到甲冑上。劉協爲此定了一個基本的規矩,步軍甲冑採用虎頭雕飾,騎兵甲冑採用鷹隼雕飾,水軍甲冑則採用比較威武的犀牛頭飾,不採用水蛇雕飾,主要原因是劉協從小對蛇就有強烈的畏懼感。而且不是一般的怕那麼簡單,看到雕飾都渾身打冷顫。

對於統一的增加就是甲冑兩肩膀部分必須雕有太極圖案,在右胸留下懸掛勳章地位置。

在軍備中增加軍袍、軍衣兩項,獨立水軍、步軍、騎軍、工程軍四種軍衣、軍袍、甲冑,增加東、春秋、夏三種分別,重騎兵甲冑採用全鎧式設計。

新式的甲冑中的長紋龍鱗甲、寬紋魚鱗甲、細紋魚鱗甲、重裝虎甲、輕裝鷹羽甲和牛鱗甲、厚皮甲被作爲統一的六種甲冑,統一採用荊州鋼打造,重劍、圓形虎紋盾、圓形犀牛紋盾鷹隼雕紋小盾、鷹隼雕紋斬馬刀、虎紋釘錘、虎紋雙刃斧、襄陽匕首、荊州強弩、襄陽連弩、新野強弓等六十二種物品被列爲制式軍備武器。

尤其隨着南方水軍的增加和對南用兵的增多,西紋魚鱗甲也開始增加定製量。這種魚鱗甲是以羅馬甲冑爲基礎,主要集中在對雙肩和上半身的防護,採用裙甲設計,腳踝、膝蓋採用皮革防護,短馬靴採用露出腳趾的設計,增加透氣性,使用短劍和圓形犀牛紋盾,搭配荊州強弩,頭盔採用羅馬式的全護式。

大漢軍隊軍備製造從羅馬軍隊中吸納最多地就是在頭盔設計上。目前各軍除遊騎兵外,普遍都採用了羅馬式的全護式頭盔。

各種鱗甲也開始走向半鎧半鱗設計思路,對胸部和腿、臂等非活動處採用鋼甲,對關節、腹部等活動位置採用規則的棱形鱗片,統一制式的軍隊在列隊後呈現的威武氣質更加強烈,完美體現了一個軍事帝國應該具備的威懾力。

神鳶車作爲主要的戰爭器械和水師主要的戰爭武器。也被要求進一步修改。神鳶鐵箭的設計被劉協認可,新地鐵箭比傳統鐵彈更重更鋒利。在相距較近的情況下,可以直接穿透船體,進入敵艦內部燃燒,是專門爲水師設計的。

帝國準備良久的江東主戰艦開始向帝國各個水師大規模裝備,在江東船舶的六個商社都滿工的情況下,荊州船舶和黃河船舶也開始通過江東船舶承接訂單,但大部分利潤卻被江東船舶所扣留,這也教訓了兩家商社,必須花大力氣自我設計新船舶。

不久之後,黃河軍備集商社集中了十六億錢,直接選擇在安泰港開設最新船舶製造分社,擁有六萬多民傭工和四千多名僱工,是大漢帝國最大地船舶製造社。

江東船舶和隸屬荊州武威軍備集商社地荊州船舶自然不甘落後,各自在沿海選擇據點增加新的分社建立,進一步擴大船舶製造優勢。

三家對新船地設計和試製也開始從帝國出錢轉變向自己出錢,針對軍備院提出的未來十年船舶需求各自制造新戰艦和商船。

大漢帝國軍隊也開始從早期的各種凌亂設計風格的軍備走向集合大漢傳統風格和羅馬風格爲一體的方向,各種兵種採用的軍備也越來越專業化和細緻化,當然,這種變化是需要大量堅實的軍備製造業爲基礎的,也需要大量的軍費做爲支撐。

新式軍備的普及,引發的大規模軍備替換,而替換品則被各地駐防軍和預備軍吸納,整體性的提高了整個大漢帝國各層次的軍事實力。

隨着對內戰爭的結束,帝國開始對外作戰,那麼帝國的軍隊自然要用功勳制度來提高戰鬥力,以前是用錢財獎勵,現在帝國更走向成熟了,對外戰爭也開始增加,劉協正式起草《戰利品管理法》,規定對外戰爭中,士兵掠奪得財物中除國家規定的文物、資料、史料必須上繳外,屬於合法收入,但需要繳納所得收入的兩成爲個人戰爭所得稅。

每一次戰役結束後,將軍負責統籌所得財物,根據總的國家所得部分,將軍和各級將領可以再次獲得國家所得三成部分作爲獎勵。

專門根據戰士的軍功制定金星、銀星、紫銅星三級勳章,在金星勳章中特例出大漢帝國勳章、大漢帝國皇帝勳章、大漢帝國統帥勳章三個特級勳章。

在正常列席和非戰役進行時間內,任何有勳章者必須配戴勳章,擁有銀星勳章和金星勳章的戰士可以無需向統帥之外的其他任何將領行軍禮,擁有金星勳章的戰士有權參加軍隊統帥會議,在退役或者受傷不能參加戰爭後,帝國給予額外補貼,確保可以安渡晚年,其子可以獲得保送八大軍院的資格。

第9章 急火攻心第10章 黃河水患第5章 賈詡絕計第23章 科技時代第2章 治略九卿第7章 四大神匠第13章 新楚內治(一)第6章 希臘戰爭第11章 封藩楚王第16章 曹操初敗第3章 內政風暴第32章 德黑蘭會議第6章 商軍策第26章 吞噬主義第16章 赤裸交易第8章 國策二十四章第9章 急火攻心第5章 賈詡絕計第23章 太子之位第1章 天下國商(一)第17章 京都新政第30章 大漢新語第28章 農畜工紡第25章 烏孫突襲第10章 黃河水患第8章 天地之學第5章 盧植先行第25章 繁華與危機第32章 德黑蘭會議亞洲農業類型第20章 漠北之地第17章 京都新政第15章 神秘祭祀第9章 雙重標準第6章 商軍策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七卷雅典和約第17章 首帥之責第6章 南北疏途第5章 賈詡絕計楔子第4章 最終決裂第17章 完美帝國第7章 帝國之夢第5章 盧植先行第27章 亞洲最強第1章 荊州治效第40章 噩夢連襲第2章 天下國商(二)第17章 京都新政第26章 移民潮第5章 翼衛精兵第33章 太子妃第12章 涼州閻行第7章 四大神匠第6章 麻鋼神兵第3章 盧公去郭嘉到第1章 青州風波第23章 守望之冬第35章 炎黃廣場大漢帝國疆域降雨情況第16章 曹操初敗第15章 神秘祭祀第4章 最終決裂第6章 南北疏途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1章 封藩楚王亞洲河流特徵第2章 親征益州第17章 首帥之責第5章 袁紹速敗第10章 長子風範第5章 定蜀望蠻第25章 皇子劉巍第28章 西涼戰神第21章 五子良才第7章 劉備軍機第35章 青年移民第4章 郭嘉投效第2章 拜訪胡昭第11章 會見閻行第33章 大國雄風第32章 千古遺憾第22章 巨靈之嘆第十二 卷華夏天下第七卷雅典和約中國古代航海技術淺論轉載第24章 帝王之家第12章 平定北方第10章 黃河水患第10章 童淵王越第16章 龐統奇襲第37章 文明之刃第11章 封藩楚王第16章 龐統奇襲第8章 呂布趙雲歷史各時期遊牧方式探討第13章 郭嘉救急第8章 諸侯清君側第3章 內政風暴第6章 穎川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