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

短短半日,雁門塞巍峨的城牆上便佈滿了大小不一的小坑,斗大的擂石像雨點一樣落下。匈奴人竟然能推出上百架投石機,實在出乎漢軍的意料。以往匈奴人攻城,幾乎都是靠着騎射壓制住城牆上的敵軍,然後讓奴隸爬上雲梯強奪城垛,或是推着衝車直接撞擊城門。從未如此番一般,只是用投石機玩命的拋射着巨石,卻壓根沒有試圖衝擊塞城。

雖然石塊大多數都無力的砸在城牆上,但也有爲數不少的石塊砸上了城頭,濺起的碎屑造成了守城漢軍將士不小的傷亡。

一些身着白衣的少年們矮着身子,靠城垛遮蔽匈奴人的箭矢,在城牆上來回跑動着,遇到受傷的將士,就會從隨身的小藥箱裡取出小瓷瓶和乾淨麻布,爲他們上藥包紮。碰到傷勢嚴重的,就會讓緊隨其後的兵士將他們擡下城頭,到塞城內的軍帳中救治。

雁門太守郅都筆直的站在城門的雁樓之上,面對鋪天蓋日的箭矢和巨石,沒有半分的退卻之意。身負護衛之職的都賊曹魏濟並沒有勸他,而是默默的站在他的身旁,不時揮刀替他擋去射來的流矢。

漢軍將士們看到主將如此,心中大定,絲毫沒有混亂,各自嚴守本位,面色倒也頗爲輕鬆。

按照事先的安排,塞城內的投石機盡數掩藏在箭塔和雉堞後,絲毫沒有動用,否則早就能壓制住匈奴人的投石機。

數百虎賁衛被分撒到各處,守護這些投石機和參雜了猛火油的石彈。虎賁營長馬嶼面色凝重的看着城下的匈奴鐵騎,他們呼嘯而來,射上一箭,便隨即遠離,使得漢軍的弩箭無法形成有效的殺傷。

羽林衛們倒是悠閒,呆在塞城內的軍營裡,隨手幫着醫學院的學員們照顧傷員,美其名曰養精蓄銳。用營長公孫賀的話來說,羽林衛從來不和敵人正面作戰,哪怕敵人攻入塞城,羽林衛也只能打巷戰。

雁門塞外的匈奴大帳,軍臣單于面有得色,似乎勝券在握。中行説果然有本事,憑着十數個漢國工匠,帶着奴隸們硬生生的在三天內造出了百餘架投石機,如今壓得城牆上的漢軍不敢冒頭,想來已是士氣大跌。

“蘇合,讓奴隸們帶上衝車,去給我把城門撞開!”

軍臣單于將碗裡的美酒一飲而盡,昂首挺胸的走到帳外,看了看遠處的雁門塞,對身邊的匈奴將領下令道。

片刻後,一輛巨大的衝車緩緩的朝雁門塞的城門推進,車旁的奴隸們將數張巨大的熟牛皮頂在頭上,試圖抵擋漢軍射來的弩箭。

“快用腳弩!”

城門附近的漢軍將領見狀,急忙大吼道。

屬下的漢軍將士聞言,立刻從城垛上探出腦袋,觀察了一下衝車的位置,巨大的腳弩隨即上弦。

腳弩最早起源於春秋,在戰國時期,經過秦國改造,分成數個種類。秦軍聞名天下的弩士,在野戰時使用的是單人腳弩,由單兵坐地,半躺姿態上弦,射速快,射程遠。而在守城時,使用的是三人腳弩,一人支撐和瞄準,其餘兩人腳躺弩機,用絞機上弦。弩箭足有兒臂粗細,配上青銅箭頭,威力其大。

“放!”

隨着將領一聲令下,數十支弩箭尖嘯着劃過天際,狠狠的射到匈奴人支起的數牛皮,噗噗聲不斷響起。衝車立刻停止了前進,滿是破洞的熟牛皮被生生釘在地上,將下面的匈奴人死死裹住。

在最初時,巨大的熟牛皮下還偶爾有幾分動靜,隱隱傳出哀嚎聲,但漸漸的就安靜下來,顯然最終沒有一個人能活下來。

遠處的匈奴人見狀,不由渾身冒出冷汗。別看漢軍野戰時表現不佳,但論起守城來,絕對甩開匈奴人老大一截。

軍臣單于接到下屬的回報,陰沉着臉,正要繼續派奴隸頂上,卻被中行説攔住:“單于莫急,只派衝車怕是不成的。如今已經備好了數十架雲梯,應輔以攻城錐,同時全力攻城,當可建功。”

軍臣單于聞言,皺着眉頭道:“雲梯?那些梯子不甚牢靠,我匈奴將士又甚少使用,怕是會死傷不少。”

中行説笑道:“單于怕是從前只見過極簡陋的雲梯了,前些日子,南邊送來了些工匠,如今我匈奴也能造出真正的雲梯了。”

軍臣單于聞言,登時來了興致。

前些年,中行説和漢國南方的一個神秘家族搭上線,就源源不斷的送來漢國工匠和漢國的重要線報,其中有諸多匈奴密探都無法打探到的消息。中行説之前主動請纓,作爲使者前往長安,打探漢國太子的情況,也正是受了那個神秘家族的影響,似乎他們對如今的漢國太子頗爲忌憚。

既然中行説說他們送來的工匠能造出真正的雲梯,軍臣單于自是頗感興趣:“這雲梯有何玄妙?”

中行説興致頗高的解釋道:“雲梯乃春秋時魯國巧匠公輸般所制,《墨子·公輸》有云,公輸般在春秋末年曾爲楚王造雲梯攻宋。秦滅六國時,所用雲梯底部裝有車輪,可以移動;梯身可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擡,倚架於城牆壁上;梯頂端裝有鉤狀物,用以鉤援城緣,並可保護梯首免遭守軍的推拒和破壞。與之相比,單于從前所見的雲梯,想來定然只是普通梯子罷了。”

中行説的語氣中帶着些拿好東西向土鱉炫耀的味道,而軍臣單于只是點點頭,眼中滿是喜色,絲毫沒有在意中行説話中的不敬之處,這也是草原人特有的粗豪性子,換了個小心眼的漢人皇帝,恐怕心中多少會有些不快。

軍臣單于解下腰上嵌滿寶石的馬刀,雙手遞給中行説,甕聲道:“既是如此,一切就交由國師了!”

中行説眼中滿是感動,只要手持這柄馬刀,就可調動大單于本部的所有將士。若有不聽號令者,殺之無罪。如今軍臣單于將之交由中行説,顯示出對他毫無保留的信任,自是讓他激動不已。

中行説沒有說話,而是恭敬的雙手接過,跪地行了個大禮,隨即起身走出帳外,腰桿從未有過的筆直。

隨着日頭漸漸偏西,匈奴人的攻勢漸漸趨緩,似乎有些疲憊了,城頭的漢軍將士們盡皆長舒了一口氣。伙伕們趕緊將熱騰騰的吃食送上城頭,讓將士們趕緊墊墊肚子。雖然將士們大多已經輪番回營用過午膳,但某些把守在關鍵位置的將士,卻只能強忍着腹中飢餓,頂多吃上幾口硬澀的乾糧。

緊繃神經,全力守備是十分消耗體力的,郅都嚴令火頭軍必須保證所有將士都能吃上熱飯和葷菜,漏了一人,便將掌管火頭軍的軍吏打上一軍棍。火頭軍哪裡還敢怠慢,先前冒着漫天箭雨也要硬着頭皮往上送,如今匈奴人攻勢稍緩,軍吏們更是恨不得帶着伙伕們在城頭上直接埋鍋造飯。

“匈奴人來了!快戒備!”

一聲大吼傳來,正在埋頭大吃的將士們,紛紛從城垛後探出頭去查看,卻見黑壓壓的箭矢迎面而來,趕忙將頭縮了回來。

“快起盾!快起盾!”

將領們見匈奴鐵騎靠近了城牆,急忙大吼起來。漢軍將士早有防備,急忙拿起腳邊的盾牌,和身邊的袍澤配合着,數張盾牌合成一道盾壁,死死護在頭上。

一個火頭軍見沒有盾牌,急中生智,將身邊的大鍋翻了個身,也不顧裡面的米飯還有些微燙,哧溜一下鑽到鍋裡,保命要緊。

果不其然,匈奴騎兵一接近城牆,不約而同的提升了彎弓的角度,向空中斜斜的射出了箭矢,這就是草原民族最擅長的拋射,往往能對城垛後的守軍形成有效的殺傷。

篤篤聲不斷響起,漢軍將士撐起的盾牌上,登時插滿了箭矢,有些盾壁架得不夠嚴實,箭矢從縫隙中穿過,射中了下面的漢軍將士,城頭上響起了不少的呼痛聲,顯然還是出現了一些死傷。

“雲梯和攻城錐!”

一陣驚呼傳來,城頭上有些騷動。將領們隨即不斷的呼喝起來,開始鼓舞士氣,他們久經戰陣,知道真正的戰鬥就要打響了。

郅都看着緩緩駛近的雲梯和攻城錐,臉色鐵青,聲音略帶嘶啞的低吼道:“匈奴人怎麼會有這樣的攻城器械?!到底是誰傳出去的?!本官定要上奏陛下,嚴查此事,夷滅他九族!”

漢朝立國數十載,和匈奴人大戰無數,漢軍雖不能決勝千里,卻也能自保無虞。從某種意義上說,憑藉堅城勁弩,漢軍至少立於不敗之地。所憑仗的,不過就是匈奴人不善攻城,如今他們手中既然有了如此優良的攻城器械,實在令人憂心不已。

此時,眼見事出意外的馬嶼已經趕到了雁樓,氣喘吁吁道:“事已至此,還請太守儘速遣人將燃燒彈分發下去,虎賁衛已按照事先安排,派出半數人手,在城上緊要處守備,燃燒彈一到,便可教導將士們如何使用。”

郅都思考片刻,隨即點點頭,吩咐身後的數名賊曹拿着手令,儘速處置。這燃燒彈數量不多,一直由專人妥爲保管,原就是打算用在最緊要的關頭。如今用來對付着雲梯和攻城錐,顯然再合適不過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軍鎮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