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

九月十六,霜降。

漢太子劉沐登臨狼居胥主峰,于山巔築壇祭天,以告此戰功成。

此戰,踏破單于王庭,自莫皋單于以降,擒獲匈奴貴族近千,所謂“四角”、“十輔”、“二十四長”,大半就縛,餘者亦皆命喪,生見人,死見屍,無有漏網者!

此戰,殺敵二十萬,虜敵三萬,繳戰馬十萬,牲畜數十萬,珍寶財貨無算!

此戰,大漢定鼎漠北,雪盡前恥!

祭典畢,太子命人封山刊石,勒將士之功,敕令萬邦,凡大漢勒石之處,方圓千里之地,外族不得踏足。

但有違逆,族滅之!

九月廿十,漢軍班師,東出狼居胥山,欲沿大鮮卑山麓南下北冀塞,略作休整後,再入右北平邊塞,回京獻俘。

瀚海之畔,四野蒼茫,唯見漫山樺喬撒下金黃落葉,在蕭瑟寒風中飄舞。

瀚海非海,湖周雖長達四千裡,然真正適應長期駐牧的湖畔不算廣闊,蓋因瀚海的湖盆乃因地裂生成,尤是北部地帶,就如將一座山脈縱向撕開,再將裂谷灌滿湖水。

北部是裂谷地帶,加之地處極北,瀚海每歲冰期長達五個月,從臘月至來年四月,湖面皆是冰封,然最寒冷的時節,反是湖面開始化凍後。

正因如此,先秦之時遊牧於瀚海之畔的匈奴,在崛起後舉族南遷,唯留下丁令等數支小族在此駐牧,每歲向匈奴進貢。

每歲的八九月,丁令等族都在盡力多多狩獵和砍柴,爲即將到來的漫長凜冬做足準備,更須向貪婪而殘暴的匈奴送去貢品。

到得今歲,他們再不必爲越冬而煩惱,且是子子孫孫都不必再煩惱了。

八月中旬,大漢驃騎將軍揮師北上,出阿爾泰山脈東麓,十餘萬漢騎由西向東狂掃各族。

瀚海側畔,葉尼塞河流域,非我族類,盡皆誅絕!

屈射、丁令、堅昆、薪葷,四大族盡皆夷滅!

九月下旬,衛青接獲漠北大捷的軍情,僥倖逃亡的匈奴潰軍不滿萬,遂傳令婁騎、奎騎和昂騎分路南下,清剿沿途所遇匈奴殘兵和自漠北遷徙的匈奴部族。

衛青自身着繼續統率細柳和建章兩大精銳騎營,轉往西南面的燕然山。

十月初二,三連城破!

驃騎將軍衛青傳令屠城,休整三日後,縱兵焚城,領兵東往。

途中,所遇匈奴各部,老幼婦孺以十萬計,皆斬於馬下,割其頭顱,以石灰硝之,系以繩,攜之。

十月初七,細柳校尉欒延馬踏夫羊勾山,殺敵萬餘!

十月初九,建章校尉彭策血洗窴顏山,殺敵兩萬!

便在同日,沿途屠戮了大量匈奴流民的婁騎、奎騎和昂騎,穿越戈壁大漠,入陰山關塞,分往朔方、雲中與上谷三郡,各自歸營囤駐,將十餘萬匈奴首級點算記功後,皆是交由當地府兵,儘速運送入京。

十月中旬,太子劉沐率軍入右北平邊塞,畢騎就地囤駐郡治平剛城,胃騎東往遼東郡囤駐,待得明歲開春,兩大戍邊騎營將再分遣部曲,巡視姑衍、漠北、瀚海,以清北地。

十月廿十,驃騎將軍衛青率細柳與建章兩營入朔方邊塞,與早已等候在此的太子劉沐合兵。

十月廿六,漢太子劉沐統領五大精銳騎營,自朔方城轉往古思旺渡口,趁枯水期以浮橋橫渡大河,至西河郡,欲沿北方大道返京。

押送大批戰俘的府兵早已先行啓程,更有滿載首級的千餘架大車,若非冬季寒冷,哪怕用了大量石灰硝之,覆以厚重油氈,只怕也要腐敗不堪,甚至會引發疫病。

之所以如此費事,自是要構築京觀,揚大漢軍威,懾服四海!

冬月初三,大雪。

太子劉沐的班師之路足足走了月餘光景,方纔返抵京畿,實在是俘虜和繳獲太多,雖已提早賞賜給各支戍邊騎營不少,然返京獻俘是必不可少的,許多珍寶也要進獻給皇帝陛下。

事實上,早在九月末,漠北大捷的喜訊早已傳回長安,更迅速傳遍各郡縣,引發舉國歡騰。

十月初一的祭祖節,多年未曾主持祭典的太上皇劉啓,硬是在極易犯病的秋冬時節,親自露面,與皇帝劉徹一道,領着諸多劉氏王侯往西郊太廟,以祭告劉氏的列祖列宗。

各郡縣,諸多世家大族的家主紛紛攜妻兒,趕往京城。

太子親征,夷滅匈奴,何等的大事?

朝廷必定舉行盛大慶典,王侯勳貴和公卿將相也必定齊聚京中,當可藉機拜謁結交,至不濟也混個臉熟,指不定還能讓子女聯姻。

經營人脈,也是要找機會,藉由頭的,時機難得啊。

大農令孔僅更是翹首以盼,此番大漢騎軍幾乎傾巢而出,足足十支騎營,戰騎外加諸曹輔兵,高達二十五萬騎,戰馬近愈四十萬匹。

後世史上的漢匈漠北之戰,漢武帝雖也出動了十餘萬騎兵,輔以四十萬步卒和民夫,但卻是徹底掏空了國庫的,非但耗盡文景兩朝攢下的家業,更是大舉加徵稅賦,鬧得民不聊生。

現今的大漢,遠征漠北非但沒增加稅賦,大農府更是依着既定的國策,繼續降低田稅,丁稅和口賦更已在舉國範圍徹底免除。

國庫歲入雖已超過八百萬金,十數倍於漢帝劉啓即位初期,然每歲的開支也不小,光軍費就高達百萬金,若非漢軍多年來連戰連捷,每每征伐外族皆能滿載而歸,劉徹也真真算是窮兵黷武的。

大漢現今自然不“窮”,沒窮盡兵員,亦沒窮盡國庫,然漢軍將士的待遇極高,出征的開銷且不提,戰後撫卹和軍眷優撫皆是耗資巨億。

大農令孔僅撥拉了數月算盤,此番征伐漠北匈奴,各類開支粗估下來,勢必要超過兩百萬金,再加上日常的軍費支出,漢軍今歲足足吞掉了四百萬金。

若非國庫多年來攢下不少盈餘,虧空早就突破天際了。

更何況,遇到此等大勝,皇帝陛下必定要大赦天下的。

所謂大赦,非止是赦輕罪之人,更會爲天下萬民減免徭役和租賦。

依着過往慣例,少府更會出貲,賜各縣裡的三老、孝子每人五匹布帛;賞賜鄉里的三老、愛護孩童者、努力耕田者每人二匹帛,三斤絮;賞賜年齡九十歲以上的老人以及鰥、寡、孤、獨者每人二匹帛,三斤絮;賞賜年齡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三石米。

少府乃皇帝私府,孔僅管不着也不想管,反正大農府是拿不出這般大的手筆,就指着太子殿下守規矩,把相應比例的繳獲送入國庫。

孔僅沒法不急,這批財貨若不及早入庫點算,估出價值幾何,待得臘月,各郡縣主官僕射返京述職要上計,各府署更要提交來年預算,他這大農令敢覈准麼?

若國庫虧空太大,來年各府署和官府就得削減預算,找他鬧騰也沒用!

孔僅真真恨不能出京千里,去迎回太子殿下這小祖宗,每天看着賬冊發愁的日子着實太過難捱了。

不求太多,找補回百餘萬金,他就知足了。

翹首以盼的,自然不止孔僅,最爲甚者,無過於小小太子妃。

三月末,太子大婚,七月初便領兵出征。

少年夫妻,新婚本就如膠似漆,短短三月光景,最是甜蜜難離之時,夫君便即領兵出征,與妻子而言,自是無比的思念和擔憂。

雖說劉沐貴爲儲君,不至親自上陣殺敵,然漠北苦寒,天候不同關中,若是有個頭疼腦熱,也是教趙婉揪心。

反倒對自家阿父,趙婉是沒怎麼掛懷的。

有了夫君忘了爹?

倒也算不上,實在是趙立在自家女兒心中的形象很高大,自幼沒少聽軍中叔伯提起昔年南征北戰的崢嶸歲月,在這些難免美化過的故事中,長輩們自然是神勇無比的,敵人自然是不堪一擊的。

簡而言之,在趙婉心裡,自家阿父更穩當靠譜,犯不着操心甚麼。

非止是趙婉這般想,皇后阿嬌亦是日夜操心。

說實話,若是劉徹御駕親征,阿嬌反倒不會如此擔憂,頂多是思念記掛,實在是自家兒子脾性莽直,又是年少氣盛,就怕他突是熱血上腦,非要親自披掛上陣。

直至捷報傳回,阿嬌才稍稍安心下來。

漢八十三年,冬月初五。

太子劉沐率軍返京,至長安雍門獻俘於天子。

皇帝劉徹頒佈聖旨,將莫皋單于等千餘匈奴貴族押往西郊太廟,並三萬餘匈奴降卒,盡數斬殺,再與運回的數十萬首級壘築京觀,封土夯實。

復又敕令,大赦天下,舉國歡慶十日。

臣民山呼萬歲,齊聲讚頌皇帝聖明,太子武勇。

西郊太廟,鮐背之年的老宗正劉通,執意隨太上皇劉啓親爲京觀添土,主持祭禮,告慰列祖列宗。

是夜,德候劉通含笑而終,宗親悲慟不已。

太上皇聞訊,遂摒退衆人,獨自默立良久,雙目泛淚,無聲而泣。

翌日,皇帝劉徹頒旨,爲其追封王爵,諡“孝德”,以親王形制行大葬,牌位入供太廟副閣,隨歷代先帝受宗親香火供奉,以爲宗室典範。

生,匡扶四朝;死,尊榮萬世。

漢臣,當如是!

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軍備戰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