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

陽春三月,多數漢人都會挑在這個時節操辦嫁娶喜事,寓意好,天氣好,既過了春祭大典,又不似秋天般要農忙。

與巴勒弗家族聯姻的五位宗室子,終究不是侯府嗣子,雖賜爵大庶長,且破例由宗正府爲他們操持婚儀,然婚典形制也不會太高,撐死也就與關內候正婚差不多,規矩就是規矩,太過逾矩是不成的。

排場不小,關注度卻不高,討論度僅限長安北闕甲第,畢竟京畿乃權貴雲集之地,老百姓對王侯正婚都習以爲常,區區幾個大庶長娶妻,自是渾不在意的。

皇帝劉徹對宗正府和太常府的行事頗爲滿意,召了兩位大卿入宮覲見,很是褒獎了一番。

太常卿劉買得陛下賜了副秦篆絹本,乃是秦相李斯的真跡,簡直如獲至寶。

要曉得,昔年秦皇欲使舉國“書同文”,特意命相國李斯爲首的書法大家親筆揮毫,寫了諸多秦篆範本。

秦末戰亂,得以留存的騰本都爲數不多,更遑論李斯的真跡了,對於酷愛書畫的劉買而言,無疑是價值連城的好寶貝。

數日間,每得閒暇,劉買皆會小心翼翼的攤開絹本,仔細鑑賞,到得休沐日更是讓兒子劉典也一道品鑑臨摹。

楋跋子瞧着父子倆這般如癡如醉,真真無奈得緊。

夫君替族侄們婚事操勞,就得了陛下的賞,卻怎的不想想,自家兒子也已虛年十七,婚約都沒半點着落,年歲相仿且才貌雙全的世家貴女,饒是沒出嫁的,也多半都已定好了人家。

乘氏侯夫人愁眉不展,趙府小貴女卻是連發愁的閒暇都沒有。

太子劉沐已虛年十六,宗室長輩和元老重臣唯恐帝后又繼續拖沓,已提早向宗正卿劉歂放了話,讓他早點着手準備儲君正婚之事。

趙府小貴女虛年十四,待其明歲開春行過及笄之禮,即刻行六大婚儀,必須趕在明歲陽春擇日大婚。

太子迎娶正妃,乃國之大事,不可出半點岔子,更不能缺了禮數,弱了排場,失了天家的顏面。

一年的籌備,剛剛好!

太子劉沐自是喜聞樂見,趙婉卻是徹底悲催了。

除卻要繼續接受大長秋卓文君的教導,宗正府也已往趙府遣了女官,教導宮規不提,女工也得好好學,至少將來用於結髮禮的九彩髮纓,得好生親手編出來。

這條髮纓,待行過結髮禮,是要交由夫君收於錦囊,好生珍藏,若得白首偕老,一世不棄,待夫君百年後,這錦囊多半會隨之下葬,自是不能隨意到清河百貨買幾條彩色絲繩,隨意編一編就應付了事的,就算沒有女官督促,趙婉自己也絕不會有半分敷衍心思。

敷衍未來的枕邊人,實則等若作踐自身。

況且,結髮彩纓也有不同,五彩、七彩、九彩,唯皇帝和太子的大婚,新婦髮纓纔可含玄色,且是九彩中的主色。

秦漢兩朝雖不乏玄色的軍衣甲冑,但此玄不同彼玄,純黑的玄色和紫中帶赤的玄色是大爲不同的,尤是換了絲綢錦緞等昂貴布料,着色後的差異就更爲明顯。

玄色絲線,聯合制衣不敢染,清河百貨不敢賣。

唯有少府的御府監,專事置辦天家服御,纔敢織造渲染。

若非宗正府遣了女官來,趙婉還真未必能弄到。

提早備嫁,時間雖看似充裕,實則不然,趙婉在宮邸女學的預學課業也要加緊,總不能做了太子妃還繼續就學。

小貴女每日皆是在宮邸女學、長秋府和趙府不斷往返,三點一線,半點閒暇沒有,更遑論如過往般出府蹦躂了,瞧得身爲人母的蘇媛既欣慰又心疼。

昔年軟乎乎的小糰子,一眨眼的功夫,已是亭亭玉立,將要嫁爲人婦了。

趙立的心境卻頗爲不同,覺得自家女兒就多多努力用功,好好磋磨去野性,免得嫁爲天家婦後,仍是胡亂鬧騰。

若是別人家的閨女是父親的小棉襖,趙婉無疑要算黑心棉的。

對於她的早早出嫁,趙立除卻不捨,更多的是憂心。

或許,這就是父愛和母愛的差別了。

陽春三月,本就是萬象更新,百花綻放的時節。

有道是花共人語,花不同,人亦不同。

有人愁眉不展,有人忙碌不已,自也有人滿心歡喜,安享歲月靜好。

劉泫,衛陽候的嫡子,剛娶了嬌俏可人的小媳婦,簡直樂得冒泡。

唯一美中不足的,撒瑞拉對婆母的興趣,貌似勝過自家夫君,時常往衛陽候府走動,名爲孝順公婆,實則就是賣乖討好。

衛陽候夫人吳氏是個爽朗脾性,瞧出她的小心思,便讓她有事說事。

撒瑞拉將心中的想法和盤托出,聽得吳氏兩眼直放光。

“若你等真能從安息尋來足夠的匠人,此事多半能成。”

依着撒瑞拉的想法,漢貨在安息雖是頗受追捧,但在服飾方面卻鮮少涉足,多半隻是賣布料,如聯合制衣般以裁製成衣而非織造爲主的商團,遠不如田氏商團乃至江南漢商掙得多。

飾品就更是如此了,即便安息大貴族會購買些漢室首飾,但畢竟兩國的服飾穿搭差異太大,安息貴婦買了也不常穿戴,多是用來賞玩和炫耀罷了。

簡而言之,做買賣的,不懂因地制宜,終歸是不好施展的。

撒瑞拉到長安已有數月,曉得漢廷明令禁止漢商不得隨意在境外設立工坊,莫說各項精湛技藝,就是如聯合制衣作坊那所謂的“流水線”作業章程,也不準傳授外族的。

撒瑞拉可不敢提議自家婆母到安息設立作坊,卻可反其道行之,將大批手藝精湛的安息匠人弄到大漢來,邊做邊教,大漢匠人必能學到手藝。

不止是聯合制衣,就是諸位親王妃和公主開的鳳翔珠寶,依照其旗下的珠寶工坊的批量打造效率,勢必也能以此牟利。

甚至是諸多的大漢商團,若能大批打造更爲符合安息人偏好的器物,漢貨在安息各地必然更受追捧。

撒瑞拉雖不懂甚麼經濟學,不懂甚麼叫羣聚生產效率,更不懂甚麼叫傾銷,卻已見識過漢人工坊的恐怖生產效率,且爲之深深震撼。

流水線化的批量生產,或許不如純手工打造般精雕細琢,但勝在效率高,產量大,成本低,品質有相應保障,物廉價美的漢貨運到安息,雖是會漲價,卻也足以將安息落後的小手工業徹底打趴在地。

漢商現今所缺的,只是來自傾銷地的“業務指導”,撒瑞拉出身巴勒弗家族,自然知道安息貴族們的偏好,卻也須找來大批安息匠人,才能真正成事。

興建工坊,招募工匠,乃至接受大批外族入境,絕非區區幾個巴勒弗“少婦”能做到的,更是她們不敢擅自做的。

況且若是攤子鋪得大,勢必會觸及諸多商團的既有利益,譬如清河百貨,沒有長輩出面協調,那定是不成的。

衛陽候夫人身爲劉氏宗婦,豈會不曉得這點,再三向兒媳婦確認過,她與族姊娜索婭商議過了,也得了兩位族兄的首肯,可以藉助巴勒弗家族的勢力,弄來安息最好的匠人。

至於打算怎麼“弄來”,吳氏沒多問,也不在意。

“只須以外族奴隸的身份,押送入境,且冊入奴籍,就無甚大礙。”

吳氏對自家兒媳婦如是道。

撒瑞拉眨眼嬉笑:“阿母放心,我孃家甚麼都缺,就是不缺技藝精湛的奴隸。”

“嗯,爲娘就喜歡你這股機靈勁。”

吳氏不吝於誇獎兒媳婦,復又頜首道:“爲娘會給你那幾位族姊的婆母都下帖子,邀她們過府商議此事,若她們都應了,再去與別家宗婦乃至諸位王妃說道說道。”

“阿母,若是此事成了,那我的孃家……”

撒瑞拉雖是聰慧狡黠,然事涉自家利益時,又不免有些孩子氣的坦率。

好在吳氏亦是個爽快脾性,非但沒着惱,反是更爲喜歡這個兒媳婦,不忘本,懂孝順,還惦記着孃家人,秉性是好的。

莫說甚麼出嫁從夫,若出嫁後就真的將自家親生父母都徹底拋諸腦後,這特麼還算人麼?

大漢孝治天下,不孝之人是不受待見的,對自家父母都不孝順,還指望你真心實意的孝順公婆啊?

“放心,若真能成事,少不得咱親家的好處。”

吳氏也是出身世家大族,且做了二十餘載侯府主母,世家各房那點破事還能不曉得麼?

此番聯姻的五位貴女,雖說都出自巴勒弗家族嫡系,卻是各房掌權者相互妥協才挑出來,自然要爲各房爭取更大利益。

這是無須諱言的,若是利益足夠大,兄弟鬩牆,父子相殘的戲碼都屢見不鮮,再尋常不過了。

果如衛陽候夫人所料,此事進展頗爲順遂,唯是發展方向有些偏了。

“這點小事,王侯宗婦就別摻和了,讓各家媳婦和貴女們去搗鼓,多學學如何持家管事,且讓她們也能掙些體己錢,總是苦哈哈的按月領例錢,恁的可憐!”

皇后阿嬌是過來人,從諸位親王妃口中聞之此事,隨口如是道。

皇后是隨口說說,各家宗婦卻不會隨便聽聽,且覺着皇后說得在理,兒媳婦們且不提,就是她們的親閨女,也只能按月領例錢,雖是比庶女要高,但若非她們私下多有貼補,也是不夠花銷的。

身爲當家主母,執掌中饋,自是要以身作則,還真不好拿府內公庫的貲財給親閨女多發例錢。

劉氏宗婦們放出風聲,不少名門望族的宗婦們也紛紛讓自家兒媳婦和嫡女嫡孫女入了份子。

不興建作坊,就搞外貿,且是針對安息的外貿,涉及的行當也不廣,主要還是服飾、珠寶和紗紡面料,向各家商團定製相關貨品,且立下長契,各家商團在安息匠人的指導下,獲得的特殊技藝和染方皆不得外泄,更不得爲旁的商家仿製類似貨品。

這是早有先例的,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向少府名下工坊定製某些精細物件時,工坊乃至機牀都是專門調撥的,旁的商家就算出再多的貲財,也買不着那些定製品。

商譽,很重要!

萬事俱備,只欠匠人。

劉泫聞得自家小媳婦搗鼓出這麼檔子事,端是哭笑不得。

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