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

長安,宣室殿。

劉徹看着跪伏請罪的戈船將軍易言,不禁搖頭嘆息:“你執掌北海水師已有十餘載,亦當深知航海本就有不小的風險,何況你等此番是去開闢北美新航道,雖損失部分船艦,然既是天災而非人禍,又何罪之有?”

去歲八月,易言奉旨統率北海水師的一支滿編分艦羣,攏共八十五艘大小鐵甲艦,從遼東半島的水師大營啓航,途徑千島羣島和阿留申羣島,駛往北美阿拉斯加半島。

一萬五千裡的漫長航道,加之中途須不斷停靠補給,在原定計劃中,往返雙程不應超過半年。

奈何在駛向最終目的地時,艦羣突遇颶風襲來,雖說當時已抵阿拉斯加半島的南部沿海,是在近海航行,艦羣卻仍是被吹散了。

待得颶風過後,重新聚攏點算時,發現足有九艘小型鐵甲艦不知所蹤,好在作爲旗艦的鐵甲鉅艦和所有大中型鐵甲艦都安然無恙。

饒是如此,易言也是心痛欲死。

損失戰艦不算甚麼,太尉府的購艦計劃已進行多年,源源不斷的軍事訂單,推動了少府和大農府名下造船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圁陰船廠爲首的各處船廠積累了大量經驗,培養出衆多精益精湛的船匠。

經過數年量產,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和改進工藝,造艦成本已大幅下降,尤是小型鐵甲艦,太尉府已將購艦金額壓到了每艘九百金,各處船廠仍是有不小的賺頭。

九艘小型鐵甲艦的損失,雖高愈萬金,但北海水師作爲三大瀕海水師之一,每歲從身毒的鴉片貿易中也能分潤到不少充做軍費,萬金還是賠得起的。

關鍵是船上的將士啊,每艘小型鐵甲戰艦標配水師將士三十名,都是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老兵,火器士,輪機士,掌帆士,羅盤士,舵手……

一場颶風,損失了近三百具有豐富航海經驗的水師將士,易言焉能不心疼,焉能不自責?

“陛下,此事是微臣太過輕忽了,過往也沒做好防備預演,若不領罪,真是愧對殉國的將士,更無顏面對他們的親眷啊。”

易言仍是跪伏在地,久久不起。

麾下將士沒殞沒在與敵拼殺的戰場,卻是命喪於颶風之中,他身爲主帥,確是過不了心中的那道坎。

劉徹昔年創立虎賁和羽林兩衛,將許多尚未及冠的少年早早推向血腥的戰場,亦曾領兵御駕親征,親眼見證了兩軍對壘的殘酷,故也能理解易言此時的心情。

治軍領兵的前線將帥,凡有麾下將士殞命,其感受絕非僅止戰報上的冰冷數字,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有父母妻兒在等着他們歸家的。

昔年西楚霸王自刎垓下,留了句“無顏見江東父老”。

或許並非接受不了失敗,而是昔年隨他征戰四方的江東子弟,多已命喪沙場,他又如何能獨自偷生,如何有臉向他們的父母妻兒尋求託庇?

“誒,饒是如此,朕也不能爲此責罰於無罪之臣,你若實在於心有愧,那便自請免官去職吧。”

劉徹搖頭苦笑,長嘆道。

大漢軍律雖嚴,卻也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譬如衛青領兵征伐百乘,中期戰局大爲不利,導致最終傷亡了數千將士,真要計較起來,難不成要將他凌遲處死,給傷亡將士償命麼?

兵者,危也,傷亡是在所難免的。

水師本就不同於陸軍,航行在茫茫滄海上,就等若時刻在與大自然搏鬥作戰了。

劉徹身爲帝皇,更有心建立遠洋水師,絕不可能爲此事降罪易言,否則日後水師將領們誰還甘願冒險領兵遠航?

易言張了張嘴,卻是欲言又止,終究沒再多說,將身子伏得更低,重重頓首。

翌日早朝,戈船將軍易言登殿覆命,詳述此番開闢北美航道的種種情形,坦承自身疏失,上表求請卸甲歸田,皇帝劉徹批允,召諭北海水師左監唐濤擢爲戈船將軍,爲北海水師執掌僕射。

羣臣皆是對易言深感惋惜,此事確是天災,非人力能違,實在沒必要爲此辭官的,北海水師執掌僕射的軍權和位階,甚至比五大精銳騎營的校尉還高,在現今的漢軍實質統帥中,僅次於驃騎將軍了。

依着皇帝陛下對水師的重視,指不定甚麼時候就設個與驃騎將軍並秩的軍職,以統掌大漢水師了,畢竟驃騎將軍的執掌更多仍是侷限於陸軍。

多年來,北海水師在三大瀕海水師中戰功最著,故易言本是機會最大的,若與驃騎將軍並秩,就已位同三公,將來更可能接任太尉啊。

高居御座的劉徹心下亦是感嘆,這正是大漢武將的風骨,亦是支撐着社稷脊樑的豪勇軍魂。

奮勇爭功,絕不委過!

饒是如此,劉徹卻不能任易言成爲反面教材,更不能因此寒了水師將士的心。

“朕向來賞罰分明,對軍中將士更是如此,你既已辭官去職,也算自請重懲了,然你此番立下的功勞,朕若不賞,豈不教將士寒心?”

劉徹屈指輕敲御案,示意侍立在側的符節令李福宣讀聖旨。

“大漢皇帝召曰:易言領水師將士開闢北美航道,更經探察知悉,北美大陸西北部的育空水流域蘊藏豐富金礦,尤是其支流克朗代克水,當地土著取水淘砂,內蘊有金,實乃我漢廷過往未曾獲知之珍貴富礦,易言於國有功,賜爵關內候,賞賜千金,此番遠航將士亦皆重賞!”

羣臣盡皆譁然,竟發現了金礦?

確實,此事連劉徹都沒能預料到。

此番遠航的目的,是開闢北美新航道,原定的目的地最遠就是阿拉斯加半島的東南端,誰知一場颶風,將北海水師的艦羣往後世加拿大的西海岸吹去。

颶風止歇後,易言邊是分遣小艦隊四處搜索,嘗試尋找到失蹤的船隻,邊是遣步騎校營登岸,護送隨船的大農府屬官前去收集些當地特有的物種和植株。

美洲較爲有用的植物,劉徹早已繪成圖冊,還附上描述和移栽要求,命太常府文教司大量刊印出售。

爲鼓勵民間航海,更是將美洲的許多珍貴礦藏都在美洲山川圖志中標註出來,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後世美國西部聖弗蘭西斯科的大金礦。

易言及其麾下將士,在後世加拿大西北部的育空河流域也意外發現了金礦,倒是出乎劉徹的預料。

不知是劉徹忙中出錯忽略了,還是到得二十一世紀已經被採掘的差不多了,後世的地理圖冊沒特別標註清楚,總之大漢版的美洲山川圖志中沒標註這處大金礦。

滿殿羣臣皆是精明人,適才又聽易言講述了遠航歷程,就曉得發現這金礦的地點離那阿拉斯加半島不遠,且航道已經開闢出來了,否則易言有臉返航向陛下覆命?

要曉得,阿拉斯加半島距那聖甚麼的金礦所在地,尚有六千餘里海路,在大漢水師未曾再度開闢新航道前,民用船隻想自行前往淘金很困難。

然若距阿拉斯加半島不遠就有大金礦,那就另當別論了。

此番隨艦出航的水師將士近愈五千,在沿途島嶼清剿土著,並設置了諸多臨時補給點,爲他日將此航道徹底開拓爲商道奠定基礎。

諸多漢商亦響應了北海水師徵募,遣船隊跟隨水師艦羣出航,協助漢軍修築沿途補給點,賺點小錢錢,順帶藉機熟悉航道,爲將來早做打算。

抵達阿拉斯加半島後,大多漢商船隊都停駐下來登岸查探,更有不少船隊在短暫補給後就返航了,畢竟是民用船舶和水手,遠航萬里熟悉航道已是極限,無力也無意繼續跟隨水師艦隊駛往更遙遠的未知海域探索。

背後的東家們,多是盤算將來經由海運將大批人手送到阿拉斯加半島,再轉陸路進入美洲腹地,畢竟多數漢人仍覺走陸路比海路可靠得多,只求能找到前往美洲大陸方法。

正因如此,北海水師的遠航艦羣遭遇颶風襲擊時,不少民船已是返航,更早在今春就已返抵漢境,爲東家們帶回了新航道的珍貴海圖,沿途航線和各處補給點都標示的清清楚楚。

皇帝陛下的聖旨中,貌似提到那金礦所在,育空水流域,那能以河沙淘金的支流叫克甚麼來着?

今日歸府且得趕緊翻翻美洲山川圖志,莫讓別家搶了先!

念及至此,不少養氣功夫尚未練到家的年輕朝臣端是心潮澎湃,屁股都有些坐不住了。

便在此時,符節令李福復又宣旨道:“着易言入大農府外務部,敕任殖民令,分掌美洲殖民公司。”

外務部,乃是去歲正月,朝廷頒佈《大漢殖民律》後,在大農府新增設的附府,下轄四大殖民公司,分掌亞歐、美洲、非洲、南洋的殖民相關事務。

殖民令秩六百石,與易言原本的戈船將軍自是沒法比,然他適才已請辭軍職獲准,再就任殖民令等若即刻重新啓用,卻是從武將轉任文臣,雖說官秩降了,但還封了關內候,若是非要計較,約莫就是不賠不賺的局面,算是功過相抵。

咱們大漢這麼皇帝陛下,還真是……賞罰分明啊!

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