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乃每歲開年的首個月圓之夜。

近年來,臘八的七寶粥,除夕的水餃,上元的元宵,皆是先從宮中傳出,進而傳遍了大漢各郡縣,深受億萬臣民的喜愛。

元宵,寓意團圓,但不少大漢軍眷在上元吃過元宵,卻也意味着要送別自家的父親、夫君和兒子了,自然頗爲不捨。

只因過得上元,天候會漸漸轉暖,所謂的春暖花開,在大漢境內的絕大多數地域,皆是從上元起始的。

非但朝廷徵募的精銳軍伍明令年節返家探望的將士需儘速歸建,各郡縣今歲應服首年兵役的男子也將在上元后儘速入編當地府兵,在縣尉乃至該郡都尉的統御下,認真的操練。

原有的府兵,也就是去歲入役者,則依太尉府的調遣令,分往各處邊塞爲邊軍,再服一年邊役,若無意繼續從軍,或不夠格薦入精銳軍伍者,明歲此時就能卸甲歸家了。

近十餘年前,匈奴仍是屢屢興兵犯邊,大漢百姓送家人去北地戍邊,那場面真有些生離死別的味道,現如今倒是不太會有此等擔憂。

倒有不少老翁敲打自家兒子,讓他在邊塞好好賣力當兵,爭取讓上官瞧中,薦入精銳軍伍,如此咱家也能成爲軍眷,今後你弟妹入官學或務工務農都有優待的,你爹也再不用犯愁,怕你這憨貨找不着媳婦了。

這是實在話,在現今的大漢,入伍從軍雖仍是刀頭舔血的玩命行當,但相應的回報也很豐厚,能爲自己和家人拚出個更爲美好的未來。

譬如說現任虎賁校尉的衛青,昔年不過平陽侯府中的小小騎奴,一朝橫刀立馬,血屠百萬,便是得覓封侯,衛氏親眷盡數脫了奴籍,子侄更盡數改冊士籍,奠下世家基石。

正因衛青出身卑微,卻又戰功彪炳,就更顯勵志了。

人類是種篤信榜樣效應的物種,隨着衛青這類寒門子弟漸漸在漢軍將帥中佔據一席之地,尋常百姓家的適齡男丁就更踊躍應募入伍了。

皇帝劉徹聞得此等情形,也覺有趣,沒曾想衛青這小白臉還能成爲募兵的活招牌。

霍去病對自家這親孃舅卻是不太服氣,覺得他在征伐百乘之戰,之所以能取勝實屬僥倖。

百乘之戰的軍略簡報未列機密,黃埔軍學都已謄了副本,供講席參謀借閱並作爲戰例爲學子講授。

霍去病雖是今歲束髮,待得二月才隨太子晉入黃埔軍學,然他的義父乃郎中令齊山,自身又是太子中庶子,自然能有機會得閱殿內蘭臺中的原本,乃至更爲細緻深入的戰情分析。

要曉得,能隨意外傳的軍略簡報,是不會詳細提及戰後大屠殺此類情形的,頂多一筆帶過,更遑論附上太尉府諸多將帥對此戰的評鑑乃至反思。

便連皇帝陛下都御筆批註:對地勢天候探察不利,軍醫軍藥未曾備足,行軍早期亦未多加重視,所幸多爲暑熱之症而非疫病,否則怕是全軍盡歿,日後切切省之,勿復如此!

此類帶有訓誡之類的御批,傳出去多半會打擊士氣,故只藏於殿內蘭臺,供位秩足夠的將帥調閱。

想來自家那舅父雖以此戰得覓封侯,然班師回朝向陛下覆命後,私下還是遭了陛下斥責的。

整體軍略是太尉府制定的沒錯,然衛青身爲執行既定軍略的實際統帥,在數萬裡外沒有因地制宜的適度調整,導致戰局一度陷入極端的不利,甚至不得不向水師艦隊求援,在漢軍近年在對外征戰時,鮮少會陷入如此窘境。

霍去病自幼得爲太子伴讀,年歲雖不大,卻接受過成體系的軍事教育,或許暫時只是紙上談兵,沒有經歷過實戰,但不可否認,學院派也有學院派的優點。

譬如用兵前的整套流程,就如同後世的全身體檢表,再粗枝大葉的學院派將領,只要謹守規矩,拿出相應表格,一項項的確認清楚,照着流程走,多半出不了大錯。

當然,這只是不求有功,先求無過的穩紮。

戰機往往稍縱即逝,領兵將帥能否敏銳的捕捉到並把握住,這就要看個人的天分悟性了,有些東西是教不來的。

做好戰前準備,無論如何是沒錯的,衛青在進軍初期也確實有所輕忽了。

皇帝也是講道理的,畢竟衛青原本只是騎營校尉,轄下不過兩萬餘騎,且是漢軍精銳,突然讓他統率十餘萬大軍,軍中更有四萬烏桓騎射,思慮肯定是有所不足,故也只是稍加訓誡,該加官進爵還是加官進爵了。

世事就是如此,成王敗寇,以成敗論英雄,出門天天踩狗屎,運氣好到逆天,也算種本事。

霍去病可就不這麼看了,至少每每聞得旁人吹捧自家舅父用兵如神,他是深深不以爲然的。

這或許是學院派的偏見,亦不乏霍去病對衛氏的怨氣。

說句不孝的話,霍去病對自家父母本就抱持着很複雜的情緒,沒太多孺慕之情。

昔年衛少兒和霍仲孺私通,又瞞着霍仲孺偷偷生下霍去病,想要“母憑子貴”,逼着霍仲孺爲她贖身,迎娶過門。

霍仲孺雖是出貲替衛少兒贖買了奴契,卻沒收她過門,便連侍妾的名分都不肯給,故而霍去病也是揹着私生子的身份活了好些年。

若非霍去病自幼勤奮好學,小小年紀就想盡法子,央着鄰里叔伯教他騎馬、射箭、擊刺等各種武藝,現如今只怕還要處處遭人白眼,活得無比悽慘。

私生子,在古代的地位比妾生子都要低無數倍,甚至都不如孤兒來得強。

換後世的話,這對父母其實挺渣的,昔年將兒子“賣”給霍氏本家時,更賣得興高采烈,毫無眷戀的前往河東彘縣過着富足逍遙的日子。

大漢注重孝道,霍去病也不是勢利忘本的人,雖已被霍氏家主過繼爲嫡子,又有郎中令齊山養子的身份,卻仍對親生父母頗爲恭孝,但也僅止於此。

人的心性養成,與其幼年經歷是息息相關的,霍去病自幼就不喜衛氏母族,又已入河東霍氏認祖歸宗多年,對自我身份的認同自然是偏向霍氏本家。

加之物以類聚,人與羣分,他自幼以太子伴讀的身份入宮邸學舍,周圍的同窗好友皆是世家子弟,自然而然也就站在侯府嫡子的角度重新建構三觀。

學院派的世家貴胄,天然就與衛青等出身寒門的軍中新貴有利益衝突,雖不至鬧得你死我活,但各自站隊,彼此競爭是難免的。

事實上,這也是帝皇頗爲樂見的,若朝堂或軍隊內部皆是鐵板一塊,沒有不同派系相互制衡,皇帝反要睡不安穩了。

派系制衡,與甚麼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是兩碼事,一者對內,一者對外,不可一概而論。

如是種種,再從霍去病的角度去看衛青,認知必定難以客觀,觀感自然不太好。

太子劉沐的伴讀中,最年長的李陵早已及冠,現已因功得任建章軍候,張篤和蘇武晉入政經官學就讀後,學業優異,此番赴滇又立下大功,返京後必也要正式步入仕途了。

乘氏侯嗣子劉典素來不喜舞刀弄槍,肯定不會晉入黃埔軍學的,甚至連政經官學都不打算去,而是直接入太學的漢學院,汲百家素養去也。

唯獨霍去病,虛年僅比劉沐大了一歲,加之劉沐今歲也提早晉入黃埔軍學,故反倒是這出身天差地別的二人,纔是真正一路相伴相隨的“好基友”。

當然,太子殿下是小直男,霍去病也不彎,搞基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小小少年間的情誼嘛,無非就是太子殿下拍拍好基友的肩膀,揮了袍袖道:“待來日,你當隨孤王,將兵百萬,馬踏漠北,封狼居胥!”

霍去病面色訕訕:“殿下,欲滅匈奴,也用不了百萬雄師,若能攜帶火器,虎賁騎營足矣。”

太子殿下微是愣怔,撓頭想了想,尬笑道:“此言貌似在理。”

霍去病心下嘆息,依着殿下這般的……豪邁脾性,這事到底成不成還是兩說啊。

太子殿下早先暗中給他透了口風,說待入得黃埔軍學後,要暗暗謀劃征伐漠北匈奴的軍略,若是得了皇帝陛下認可,殿下他日未必不能領兵出征。

霍去病不傻,既是感念殿下對自身的信重,也懂得此事不宜再對外人去說,哪怕是對自家義父齊山,除此之外,更多是興奮雀躍。

夷滅匈奴的重要意義,他焉能不知?

大漢與匈奴有不死不休的血仇,漢軍饒是對旁的外夷屠戮百萬,拓土萬里,都遠不及馬踏漠北。

當今天子亦因昔年御駕親征,於塞北大破匈奴單于庭所部,才真正奠定了在億萬大漢臣民心中超越歷代漢帝的無上威信。

人性就是如此,仇恨的刺激,報仇的快意,某些時候甚至會勝過豐衣足食帶來的長久滿足感。

身爲帝皇者,想要真正名垂青史,得萬世景仰,文治要好,武功更不可或缺。

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二十八章 燒製玻璃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