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

長安照明計劃已推行近愈兩年,路燈的鋪設範圍已擴張到半城之地,數量也從最初規劃的千餘盞,暴增到將近五千盞。

東西兩市每到暮鼓響起就會閉市,路燈裝了也是浪費,倒是東闕廣場和北闕閭里的街道巷弄都安裝了不少燈柱,城門雖會按時關閉,然城中的宵禁時辰卻是往後推遲了不少。

東闕廣場位於承乾宮和北闕閭里之間,內裡建有環形球場和賽馬場等大型公衆設施,早已成爲長安百姓乃至權貴平日遊玩嬉戲的好去處。

隨着宵禁時辰往後推延,每到黃昏,不少城內居民就會到東闕廣場,從各處坊門入內,直至夜幕漸深,閉坊的鼓聲響起,纔會紛紛離去。

人羣匯聚之所,自是要考慮治安和秩序,遇事時還要進行交通管制,進行嚴格盤查,無疑會大大增加中尉府和京尉府的工作量。

然在路燈鋪設到東闕廣場和北闕閭里後,皇帝劉徹仍是堅持推遲城內宵禁,甚至授意大農府,鼓勵商家在東闕廣場購置鋪面,嘗試所謂的夜市經營。

在他看來,城門隨暮鼓閉合,饒是城內居民匯聚玩樂,難不成還要防備他們聚衆造反,攻佔宮城麼?

京衛、羽林衛、郎衛,攏共足足九萬多禁軍,莫非是白吃軍餉的?

現今長安治安良善,且不說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單說在亮堂堂的路燈照射下,官兵在夜裡要擒拿雞鳴狗盜之徒可比過往輕省多了。

飛檐走壁的大盜?

未免想太多了,真有這本事,到黃埔軍學應募,少不得要混個武技教官,不比偷雞摸狗強?

大漢之強盛,除卻民風剽悍,亦因漢初數朝的統治階層有着開放和包容的心態,這種心態是建立於強大自信之上的。

一如漢室宮闕的磅礴氣派,雖不如明清的紫禁城精緻奢華,卻因獨有的豪放和粗獷,反是更顯鐵血無畏的帝皇膽魄。

況且,隨着大漢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務工的百姓愈發多了,雖是生活愈發富足,然長時間不斷重複枯燥的勞作,閒暇時卻無處休閒,每日歸家只能用膳、上榻、嘿咻,長此以往,必是會對生活有所不滿的。

劉徹可不希望大漢境內早早鬧出甚麼無產階級革命,卻又不可能違反社會發展規律,徹底消除階級壓榨和貧富分化,只能儘可能的爲底層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舒緩管道。

適當扶持娛樂和餐飲行業,讓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豐富些,心態無疑會好得多。

長安推遲宵禁,鼓勵商家搞夜市,實乃小小的社會實踐,若是沒甚麼大問題,日後可逐步向各郡縣的推廣。

宵禁,本就是防止有心人作亂的手段,類似後世的軍事戒嚴,入夜後對城池進行軍事管制。

現今大漢四夷臣服,海內靖平,除卻邊郡塞城,諸多無虞外敵內患的郡縣繼續執行宵禁實是沒太大必要的。

然想要在全國範圍徹底解除宵禁,仍需較爲漫長的過程,治大國如烹小鮮,當政者拍拍腦袋就下決定,不顧各地民生民情民風的差異,必是會鬧出亂子的。

皇帝陛下和朝堂重臣們每日憂國憂民,意氣風發的貴胄子弟們卻也有少年人的煩惱。

重陽佳節,九九歸真,一元肇始,乃日月並應的大吉之日。

每逢此等重要節慶,各城皆會暫除宵禁,讓百姓徹夜歡慶,坊集通宵開市,直至翌日五鼓,天色破曉之時,帝都長安更是燈火通明。

橫貫北闕甲第的章臺大街,乘氏侯嗣子劉典領着一衆鶯鶯燕燕,逢店必入,累得兩腿發軟,心下哀嘆連連。

陪女子逛街購物,真真比入黃埔軍學暑訓還累人!

依着他清冷孤高的脾性,本該將這羣貴女甩下,獨自回府賞玩大家字畫的,奈何她們的身份不同,皆是他的遠房表親。

朝廷重整騎軍編制,將七支戍邊騎營混編重整,以主殺伐的西方七宿名之,且以黃埔軍學畢業的預備將官們爲主要骨幹,逐步更換領兵將帥。

稗禾候瓦素各早已遷居長安,不再過問羌騎軍務,其三位族弟卻仍任羌騎校營將領,多年來也爲漢室立下了不小戰功,皆得冊關內候。

關內候雖只比列候爵低一等,地位卻差得遠,朝廷頒佈的王侯京居令是不涉關內候的,否則所有關內候舉家遷居入京,怕是要將長安城硬生生塞爆。

七支騎營混編重整後,不少高爵在身的歸化將領皆頗爲識趣逐步交接兵權,對於此類卸任的歸化將領及其親眷,朝廷自是不吝於優待,多半會在繁榮富裕的京畿郡縣賜下田宅,將他們妥善安置。

京畿郡縣再繁華,卻也比不得帝都長安。

瓦素各的三位族弟,爵居關內候,又覺着自家族兄頗有身份,親家翁是樑王,女婿是太常卿,故想走走他的門路,讓他們能遷居長安。

想遷居長安,真非易事,尤是依他們的身份,必是不願在北闕閭里與庶民比鄰而居的,北闕甲第的宅邸卻是有數的,饒是暫時空置的建地,也絕非說買就買,說建就建。

除卻皇帝陛下御賜,就要申報公府,等候覈准分配。

區區關內候,且無實權在手,在王侯雲集的長安城實在算不得甚麼,反倒是中央官署的諸多府司屬官,能在北闕甲第分到相應形制的官邸,待其卸任返鄉,再交還公府。

此番三人攜親眷入京,正是藉着給族兄瓦素各賀喜的由頭,前來走門路的。

瓦素各曉得他們的心思,卻並無不悅,除卻血脈親情,更因他確是逢得大喜,端是樂不可支。

月餘前,女兒楋跋子再度誕下一子,樑王夫婦謹守昔年承諾,將這孫兒過繼到親家翁瓦素各膝下,承繼稗禾候府侯府。

樑王劉武更是特意到渭北甘泉宮,向太上皇兄長請了道旨意,爲瓦素各賜了劉氏,使得過繼去的孫兒仍能隨劉姓。

太上皇劉啓欣然應允,更是爲此子賜名劉順,寓順美和孝之意,仍是列入天家族譜,日後得襲稗禾候爵位仍列劉氏諸侯,待瓦素各百年後,侯府祠堂除卻供奉劉氏先祖,亦要爲瓦素各奉牌位供香火,以爲兩全。

或許在不少後人看來,這只是毫無意義的形式主義,然在華夏古人看來,死後有無香火供奉,苗裔是否斷絕,實乃是天大之事。

尤在孝治天下的大漢,不供奉祖先或是輕慢祭禮,遭旁人報官,是要遭受重懲的。

無視孝道的世道,就是所謂的“禮崩樂壞”。

帝皇給臣下賜姓,在大漢實屬尋常,昔年高祖就曾賜諸項以劉姓,然對歸化之臣,賜予劉氏的卻是鮮見,畢竟是天家姓氏。

瓦素各獲此殊榮,無疑是沾了孫兒的光,故而更是對襁褓中的小劉順寶貝得緊。

楋跋子尚未出月子,兒子就被自家阿父抱着四處顯擺,弄得她這身爲人母的都有些吃味。

三位族弟攜親眷入京道賀,瓦素各自是歡喜,然他長住乘氏侯府,皇親苑戒備森嚴,外人是不好常來常往,教比鄰而居的諸多劉氏王侯瞧見,心裡想來也不太舒坦。

念及至此,瓦素各便將這些族親暫且安置在稗禾候府,吩咐府中下人好生招待,除卻自身不時去與他們飲宴,更是讓大外孫劉典多領年歲相仿的表親們四處逛逛。

無論他們是否能如願遷居長安,府中的適齡貴女多半都會送來長安女學就讀,否則日後還真不容易找到門當戶對的好婆家。

現今的世家貴胄,尤是嫡子嫡女,多有不遠萬里前來長安就讀者,瓦素各的三位族弟爵居關內候,又想靠與世家聯姻儘早洗清歸化入漢的身份,自然更是要早早讓嫡子嫡女到長安各大學府入學。

劉典雖是清冷孤高,卻也頗爲孝順,一如其父劉買,素來不會違逆長輩。

外祖父發了話,饒是他心裡再不樂意,面上卻是不顯,乖乖的領着表親們四處遊玩。

奈何,不曉得三位外叔祖是不是魔怔了,硬是讓諸多孫女外孫女隨他出遊,男性後輩卻是留在府裡。

於是乎,每逢休沐之日,乘氏侯嗣子便會被一衆鶯鶯燕燕簇擁着,成爲長安城的一道靚麗風景。

今日乃是重陽佳節,宮邸學舍休館歇課,城內暫免宵禁,劉典更是遭重,足足陪這羣表姊表妹逛了大半日。

生活,就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卻想出去。

章臺大街上,不知多少世家貴胄向劉典投來羨慕的目光,腦補出諸如醉臥美人膝乃至大被同眠的綺麗美景,心下高呼: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衣冠禽獸。

劉典卻是滿腹苦水,子非魚,安知魚之苦哉?

想他劉典素來自持,行將束髮卻未近女色,謹守男女之防,實在應付不來這羣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貴女們。

她們終歸沒有自幼接受漢室禮法教育,又皆是懷春少女,且有長輩默許,言行舉止尤爲大膽直率,劉典這稚嫩初哥實在遭不住啊!

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