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

章臺大街的肥羊火鍋,雖是昔年長安擴建後遷的新鋪面,卻仍被視火鍋食肆的源起之地,但凡有些身份的饕客,到得長安城沒有不前來“朝聖”的。

客似雲來、座無虛席、日進斗金,皆不足形容此方食肆的火爆生意。

尤是獨立的雅間,若非早早與店家預定,饒是王侯高爵或公卿將相,都未必能包到雅間,這也因真正的頂級權貴有格調,若如紈絝的二世祖般爲了個雅間以權勢壓人,傳出去實在敗名聲。

當然,預留的雅間還是有的,只是數量不多,更不會對尋常食客開放,饒是等候的食客排到城外去,也仍會空置着。

若在尋常商家看來,不賺即爲虧,雅間空置不用,每日會少賺許多。

然對肥羊火鍋的大東家荀蘭而言,整間鋪面的盈利都不及接待最尊貴的食客重要,哪怕帝后微服駕臨的次數屈指可數,哪怕太子殿下來得也不多,卻也是旁的食肆渴求不得的。

譬如同處章臺大街的永和豆漿鋪,因太子殿下曾在微服出宮時光顧,就特意將太子殿下那日坐過的桌椅原樣不動的保留着,不讓食客觸碰,生意卻愈發的火爆。

饒是花費重金,在長安週報的商版刊登半版廣告,都沒有此等效果。

太子喝過的豆漿,贊過的滷肉飯,就是天下頂好頂正宗的。

不是漢人跟風盲目,實在是現今漢室天家在民間的聲望極高,深得臣民敬仰,動見觀瞻。

今日午後,已過了飯點,太子殿下卻臨時起意,要在肥羊火鍋用膳,鋪面的總掌事戰戰兢兢的伺候之餘,也不忘讓人去稟告大東家。

殿內中郎將倉素的府邸亦在甲第南坊,與章臺大街相距不遠,荀蘭聞訊,自然是要趕來的。

趕到鋪面外,荀蘭剛舉步落車,整好遇着正要入內的趙婉等人。

倉素與趙立昔年爲羽林袍澤,後又同在郎署爲中郎將,家中親眷自是多有往來,荀蘭對趙婉真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近年來,太子殿下每每光顧肥羊火鍋,這趙府小貴女多半也會隨之前來,荀蘭初時只道趙婉是因與承澤翁主交好的緣故,然次數多了,又隱隱風聞些頂級宗婦圈的傳言,就不免咂摸出些許不同的意味。

待趙婉得天家賜下照夜玉獅子,荀蘭心中愈發確信幾分,對這位侄女小輩也不免更多三分重視。

談不上甚麼勢力眼,現實的人際關係就是如此,饒是不至諂媚討好得失卻長輩身份,但提前將彼此關係夯得更緊實,更親近些,沒甚麼壞處的。

趙婉見得荀蘭亦覺歡喜,笑嘻嘻的見了禮,阿父阿母皆是軍中遺孤,無甚親眷,平日也無甚閒暇,府中有些事沒少請荀嬸孃幫襯。

歐渥和鄒績亦趕忙向荀蘭作揖,殿內中郎將的夫人當面,他們焉敢有半分輕慢失禮?

兩人此時心頭打顫,嘴裡發苦,太子殿下的口諭中雖未提到他們,他們卻是不敢不隨暗衛前來,主動求見殿下。

荀蘭閱歷豐富,對着兩位侯府嫡子亦是熟識,此時見得他們滿臉屎尿褲襠的愁模樣,多少能猜着是鬧出岔子了。

曉得太子在樓上雅間等候,荀蘭可不會細問,只稍稍說笑兩句,便是先行入內了。

莊臨雖不知荀蘭身份,卻也還算機靈,聞得歐渥和鄒績見禮時稱她“鄉君”,曉得她有女爵在身,故適才也已跟着上前行禮拜見。

依滇國儲君的身份,原無須向區區鄉君作揖的,然他此時已醒悟過來,長安城內敢落他臉面的人實是不少的,亦深深體會到,漢人在面對外邦之人時普遍存在的傲然姿態。

傲然,抑或堪稱傲慢,或許詞義爲貶,然在現今情勢下,也談不上好壞,甚至是大漢皇帝和朝廷羣臣刻意推動的必然結果。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是漢廷奉行多年的信條。

皇帝劉徹雖不屑做甚麼萬邦來朝的“天可汗”,卻有意打造“漢人至上”的種族觀,且要不斷夯實,讓其深入世間各族之人內心,使得漢人自傲,蠻夷自卑,舉世崇漢媚漢。

藐視外族,卻不忘整軍經武,不斷打壓震懾,訓狼爲犬,誅絕不臣,方是長久之計。

莊臨此時已是學乖,未等暗衛出言提醒,便是吩咐自家的侍衛們駐足店外,隨傳諭的暗衛到得樓上雅間外,仍被內衛攔下,老老實實卸了佩劍。

雅間內,太子殿下早已動箸開吃,自幼習武不輟的彪悍少年,一日數頓,逮着閒暇就吃,且頓頓無肉不歡,若非他老子是不差錢的皇帝陛下,定要被徹底吃窮。

盛夏食火鍋,人間一大樂事,若非室內有硝石製冰驅熱,怕是早已汗流浹背。

身爲大漢儲君,召見無有官爵的同輩之人,邊吃邊等倒還罷了,若面對師長膽敢如此無禮,他怕是要被父皇踹到宗正府吃頓祖宗家法。

至於掛着使臣名頭的滇國儲君,若非父皇有所囑咐,今日又恰好遇着,堂堂大漢太子焉會撥冗見他?

似此等小國儲君,能見着大行令就算不錯了。

得了內衛通稟,知曉歐渥和鄒績亦是來了,太子劉沐倒不意外,讓他們一道進來。

皆是宮邸學舍預學館的同窗,在雄霸學舍的太子殿下眼中,兩人雖是年歲比他大,但拳頭沒他大,只能算被他這學舍大佬罩着的小老弟。

“不必拘禮,都隨意落座。”

趙婉四人步入雅間時,太子殿下壓根沒停下手中的象牙箸,從銅尖鍋裡夾出數片涮得半熟的羔羊肉,塞到嘴裡,邊嚼邊說,還不忘對吩咐內衛:“去與荀姨說,勞煩她讓人再布幾套食具便好。”

適才荀蘭已前來見過禮,劉沐曉得她必是又打算親力親爲的緊盯着備菜上菜,實在有些無奈。

太子很隨意,也讓他們隨意落座,然衆人躬身見禮後,真敢依言隨意的,也就是趙婉了。

與太子殿下同桌而食,平起平坐,饒是歐渥和鄒績都未曾經歷過,此時實在不知該在何處落座。

趙婉拉開劉沐右側的椅子,挨着他施施然的坐下,倒是老實不客氣。

“你倒還真是隨意,沒見着滇國的太子殿下也在麼?”

劉沐嚥下嘴裡的羊肉,滿臉謔笑道。

趙婉反問道:“殿下以爲小女坐不得右首?”

“孤王倒是不在意,只不知太子殿下是否介懷?”

劉沐撇撇嘴,卻是擡眸看向侷促不安的滇國太子莊臨。

莊臨聞言,猛地一激靈,忙是深揖下拜:“太子恕罪,臣豈敢與殿下比肩並稱?”

劉沐笑而不答,卻又看向歐渥:“你以爲如何?”

歐渥脊背直冒冷汗,曉得太子殿下已完全知曉適才在冷飲鋪外的情形,只不知是暗衛的稟報還是殿下親眼所見。

說實話,小小的誤會,本能輕易解決,若非他莽撞暴躁,隨後又打算找由頭借勢藉端,往莊臨頭上扣“假冒太子”的帽子,事情也不會鬧到如此。

“殿下,臣知罪,還請殿下責罰!”

歐渥深知劉沐性情,在這位霸道太子面前,狡辯是沒半點用處的,只會徹底惹怒他,忙是拜伏在地。

“殿下,臣……”

鄒績見狀,亦欲跟着請罪。

劉沐卻是擺手,打斷了他,“你有功無過,若非有你在,他歐渥此時已刀劍加身,此事再無可收拾!”

鄒績心下稍安,卻也不至因太子的讚許而欣喜,畢竟自家好基友此時正伏地請罪,哀矜勿喜,哀矜勿喜啊!

雅間內霎時沉寂下來,兩人坐着,一人站着,一人跪伏,一人深揖,皆是久久不語,唯聞得太子劉沐自顧自夾菜吃菜的響動。

門戶未掩,荀蘭領着侍者送來食具,見得內裡情形,忙讓侍者止步雅間外,親自端了食具,趨步入內,輕手輕腳的布到桌上。

她昔年曾爲宮娥,今上尚未太子時,她乃是其貼身侍婢,現今又爲殿內中郎將的夫人,慣見此類場面,自然曉得敢如何應對。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默默做好自身該做的事兒,別出聲,別吭氣,再趨步而退。

要曉得,太子年歲再小,也是國之儲君。

昔日今上年幼,平日對人雖是隨和,杖殺犯事臣屬卻也從未手軟,更遑論現今這位太子殿下,出名的暴脾氣,又自幼習武,出入軍學營伍,暴戾兇狠絕不遜於其父輩祖輩。

荀蘭見得趙婉無礙,已是心下安穩,至於旁人,她可沒蠢到開口爲他們稍作緩和,布好食具後便是向劉沐欠身,旋即趨步而退,出了門,領着侍者匆匆離去。

稍後若無太子召喚,她是絕對不會再露面了。

待得荀蘭離去,劉沐突是扭頭看下身側的趙婉,意有所指道:“適才若暗衛不曾前去傳諭,你莫不是要被人借勢了?”

趙婉柳眉微揚:“殿下如此小覷人麼?”

劉沐與她對視片刻,展顏笑道:“也是,正如父皇常言,愈是精明之人,反是更易受人擺佈,依你的脾性和腦子,倒是孤王多慮了。”

趙婉杏目圓瞪,氣呼呼道:“殿下是說我愚鈍麼?”

“呵呵,倒不至愚鈍,昔年孤王亦是如你這般的,替你燙個豬腦花,多補補便是了。”

劉沐搖頭失笑,真的拿着漏勺,從菜碟中舀了半副豬腦,放到銅尖鍋裡涮着。

“今日孤王心情甚好,便不與你等計較,都過來落座,飲酒吃菜。”

他擺擺手,示意莊臨近前,挨他左側落座,鄒績和拜謝起身的歐渥也忙是落座,卻皆坐在左側。

畢竟是圓桌,他們寧可坐得擠些,也不敢到下首與太子殿下面對面坐着,至於右側,瞧見趙府貴女與太子殿下的相處情形,他們若非腦子抽風,是絕不敢挨着她坐的。

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