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呀呀呀,哇啦啦……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君之心好似度日如年……”

太子劉沐哼着自家父皇和母后最喜歡的小曲小調,執繮驅馬出了承乾宮,明日宮邸學舍就要再度開館授業,再不復得暑休時的清閒,終歸要在最後一個假日出宮玩個盡興纔是。

聽皇祖父說,過往歷朝歷代的太子,包括自家皇帝老爹在做太子時,都是鮮少有機會出宮,終日困守深宮內苑,可沒他這般自由在在,要懂得惜福纔是。

劉沐深以爲然,皇祖父既是要他惜福,那必是讓他玩得更痛快的意思,如此纔是珍惜這大好時光。

嗯,嗯,必是如此的。

如同往常出宮般,劉沐出了承乾宮,徑直橫越安門大道,便是入得皇親苑的東門,獨玩樂與衆玩樂,自是衆玩樂,故還得到皇親苑尋表兄張篤,順帶帶上小狗腿公孫愚,一道出城騎馬射獵去。

至於族弟劉典……還是算了,那廝閒暇時總是足不出戶的,不是吟詩作賦,便是鑑賞古玩書畫,着實跟他玩不到一處去。

說來有趣,太上皇劉啓和太子劉沐,對詩詞歌賦簡直深惡痛絕,樑王劉武和他的嫡長孫劉典,卻皆是文采斐然,這兩對祖孫的脾性端是對比鮮明。

值得一提的,劉啓年少時可不似現今這般老謀深沉,恰恰相反,他昔年的脾性和孫兒劉沐還是挺像的,既兇狠又霸道,跟吳國太子對弈時,輸急了眼,加之吳太子又出言不遜,他硬是掄起棋盤將人活活砸死。

正因如此,劉啓對孫兒劉沐很是寵溺,覺得他很有自己昔年的剽悍風采。

“此子肖我,甚好!”

太上皇時常老懷大慰的如是道。

雖說未央宮的滄池側畔亦有獵苑,然都只放養些溫馴小獸,沒有天敵的兔子吃得胖嘟嘟的,見了人都不會躲,將之射殺壓根沒半點成就感。

西郊的太液池畔雖已解禁部分地界供百姓遊玩,卻也僅限東面挨着泬西邑的部分,再往西則仍屬上林苑圈禁之地,尤是太廟所在的園囿,尋常是不容百姓隨意踏足的。

正因如此,百姓們鮮少會進入太廟周邊的大片山林,免得因迷失方向而誤入禁苑,若被巡視的京衛擒下,雖不至掉腦袋,卻也免不得吃些苦頭,且必是會被課以罰金的。

好端端的,惹那麻煩作甚,現下又不是吃不飽肚子,沒必要如過往般進入山林狩獵禽獸,用以果腹。

要曉得那罰金是很重的,動輒上萬錢,在現今這物價平穩的年月,足夠買上數百斤大肉,一大家子便是活活撐死都吃不完。

劉沐貴爲太子,可不是尋常百姓,太廟就等若他的家廟,若誤入其地,索性順帶拜拜老劉家的祖宗們,沒甚麼大不了的。

當然,他也不會閒的沒事去拜廟,倒是時常到周邊的山林射獵,因着百姓不在此狩獵,故林間的飛禽走獸得以繁衍生息,種羣數量愈發增多,約莫類似是父皇時常唸叨的甚麼自然保護區。

山林廣袤,京衛不可能將其完全圈禁,況且禽獸可不懂甚麼律法禁令,何處能過得安逸,自然就往何處遷徙,在人口稠密的京畿之地,上林苑自是成爲了它們的絕佳棲息地,京衛無力阻止,頂多時常巡視,驅趕乃至射殺太過危險的猛獸,譬如虎狼熊羆和體型龐大的野豬。

對於劉沐等天家貴胄而言,這片廣袤山林無疑是絕佳的射獵遊玩之地,既是獵物衆多,又有京衛不斷巡視,可保他們周全。

以太子之尊貴,出城射獵時必得有大批禁衛隨行,故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擅自決斷的,劉沐昨日特意向父皇請準。

皇帝劉徹應允後,便是吩咐左中郎將李鬆妥善安排此事,郎中令齊山麾下的暗衛和內衛亦皆做足了準備,故劉沐出宮時看似輕騎簡從,明裡僅有數名內衛騎馬隨扈,實則沿途都已遣大批禁衛嚴密佈防,實在算得上勞師動衆了。

劉徹倒不覺這是甚麼公器私用,後世各國領導人出行時,防衛陣仗也未必小到哪裡去,動不動就飛幾架戰鬥機上去護航,油料的費用可少不了。

言歸正傳,話說從頭。

劉沐自顧自的驅馬前行,入得皇親苑便直奔天家內苑去了,張篤乃陽信公主之子,太上皇的三位嫡女,陽信公主,南宮公主和泰安公主,她們的公主府皆在天家內苑,與諸位親王比鄰而居。

陽信公主府的正門外,張篤已然牽着匹踏雪烏騅在等着了,公孫愚也是屁顛屁顛的從對過的南宮公主府牽了馬出來。

兩人都沒帶侍衛,蓋因對當年公孫愚的侍衛意圖謀害太子之事仍心有餘悸,既然太子殿下身邊總有內衛隨扈,能順帶護得他們周全,他們近年再陪同太子出遊時,也就索性不再帶侍衛隨行了。

無須旁人迎候,也免得入府拜謁長輩,太子劉沐出宮的次數多了,與諸位親王和公主都達成了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但凡他是微服出遊,就不要搞甚麼場面,免得彼此都麻煩。

劉沐沒打算下馬,隨意擺手讓張篤和公孫愚免了虛禮,趕緊上馬,他是個急脾氣,不願在此多作磨蹭,憑白耽擱時辰。

他調轉馬頭,剛要策馬離去,卻是見得有車駕駛入天家內苑,停駐在賢王府的正門前,施施然走下一位妙齡少婦來。

“咦?”

劉沐輕噫出聲,扭頭對已驅馬隨行的張篤道:“你瞧,那是不是師母?”

張篤微是愣怔,隨即放眼望去,方是恍然頜首:“確是師母。”

昔年皇帝劉徹爲自家兒子延請了六大蒙師,劉沐可是正經拜過師的,對六位師長執弟子禮,即便入宮邸學舍後,他的課業仍是由這六位師長爲他開小竈的,或許不能再稱爲蒙師了,而是實打實的“太子師”。

尤是皇帝劉徹有意無意的將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之位空置至今,自幼教導劉沐的六人更顯重要。

袁盎和衛綰爲數朝元老,清河王劉乘貴爲親王,大長秋卓文君乃皇后屬官之首,四人地位雖高,卻因各自緣由皆不宜出任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倒是教導太子射御等武課的左右中郎將李鬆和趙立,有資格坐望這兩個高位。

要曉得,太子太傅地位頗爲尊崇,秩比三公,位高於九卿。

當然,若兩人出任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就不宜再執掌左右中郎署,統御郎衛了,非但是皇帝劉徹,便是李鬆和趙立自身,對此也是難以取捨的,故而久久未決。

皇帝劉徹倒是不急,現下的情形也不錯,有六位良師共同教導自家兒子,沒必要急着弄個太子太傅,凌駕在六人之上。

與袁盎等文課師長相較,教導劉沐文課的李鬆和趙立,與他的相處時間無疑更長,蓋因劉沐自幼習武,早晚武課幾乎日日不落。

李鬆和趙立身爲左右中郎將,須率麾下郎衛輪值宿衛宮禁,故每日早晚若無要緊公務,輪值留宿宮中郎署的他們會沿廊道前往承乾宮,親自教導劉沐習武。

可以說,正是在兩人的親眼見證和親身教導下,劉沐從只會胡亂揮舞木製大寶劍的小屁孩,漸漸長成了能以巨闕重劍摧筋碎骨的壯實少年。

男人間的交情,多是打出來,即便年齡差距不小,即便是師徒關係,然多年來一道練武,一道流汗,無論酷暑嚴寒,皆是風雨無阻,劉沐對這兩位武課師長的感情自然極爲深厚。

尤是趙立的夫人蘇媛曾在長秋詹事府任事,昔年爲皇后阿嬌調養身子,並伺候她待產臨盆,使得劉沐能安然降生,此等大功,天家諸人皆是記在心裡,劉沐識事後,對此更是感念在心。

蘇媛作爲現今大漢屈指可數的名醫,又是老醫官寧茈的親傳弟子,故其醫術很得天家認可,尤是在婦幼和創傷醫學方面,但凡宮中妃嬪和皇子皇孫害了病受了傷,多是要請她醫治。

劉沐雖自幼身體強健,但練武必是難免受傷,三伏天練武偶爾還會中暑,尋常時有頭疼腦熱也是免不了的,故而帝后也沒少宣蘇媛入宮爲他診治。

正因如此,對這位師母,他很是熟識親近,便連他的那些小伴讀,對蘇媛亦是如此,張篤自不例外,故遠遠看了眼,就認出她來了。

щшш.тtκan.c ○

“五皇伯府上有人鬧病了?”

劉沐雖是脾性莽直,卻是甚爲重情重義,對親朋好友皆是頗爲在意的,見得師母蘇媛似要進賢王府,不禁皺起了劍眉。

要曉得,蘇媛現今已官居大農少卿,非是過往的醫學祭酒,以她的身份,不是隨便甚麼人都能去請,都敢去請的。

賢王,賢王妃,嗣子劉建,翁主劉徵臣,嗣子妃,小翁主劉細君,偌大的賢王府,夠資格請來蘇媛出手醫治的,僅此六人而已。

除卻族兄劉建和他的婆娘,太子劉沐對旁的四人皆是極爲在意的,無論是誰害了病,他既是瞧見,必得前去探問纔是。

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四章 甘泉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