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

太子劉沐自幼與皇叔劉乘親近,愛屋及烏下,對他的兒子亦是喜愛,雖比不得張篤,公孫愚和劉孝劉悌兄妹倆,但在同輩的皇親國戚中也算另眼看待了。

若非如此,小劉究也不會見得太子族兄便急着近前,想跟劉孝和劉悌爭寵了,適才與他們玩耍嬉戲的孩童們雖也是與天家血緣甚近,卻是不敢似三人這般向太子殿下撒嬌。

嗯……公孫愚是例外,他自幼抱太子表兄的大腿抱慣了,馬屁拍得很順溜,壓根不憂心“失寵”的,此時只是賊兮兮的笑着看三個小屁孩爭寵。

劉究才虛年四歲,雖長得肉乎乎的,然自幼習武的劉沐單手將他抱在懷裡,絲毫不覺費勁,正要用另一隻手捏捏他的小臉,卻不經意瞧見他那三輪小車的輪胎有些特殊。

輪胎,乃是近年才廣爲大漢臣民熟知的新詞,追溯其起源,應是六年前,皇帝劉徹爲皇子劉沐造了架三輪腳踏車作爲玩具,皇后阿嬌看着新奇,又央着他造了可供她乘騎的車子。

劉徹順手就將雙輪腳踏車製作出來了,因當時的鋼鐵質量和鑄造工藝限制,大漢的首架腳踏車沒采取鏈條式的後輪驅動,只採取簡易的前輪驅動,且沒有剎車裝置,得靠腳剎車,且在車輪外沿加以膠漆固化作爲緩衝,避免乘騎時太過顛簸,在沒有橡膠的年月,也只能湊合着做這類實心且不甚耐磨的膠漆車胎,勉強也能稱之爲輪胎吧。

皇后阿嬌也就圖個新鮮,騎着玩了些時日,便是沒甚麼興致了,畢竟她自幼喜好騎馬射獵,體驗過縱馬狂奔時的風馳電掣,再騎這簡易版雙輪腳踏車,除了玩個新奇,滿足向姑嫂妯娌們炫耀的心思,實是沒有多大玩頭。

即便是劉沐,隨着年歲漸長,學會騎馬後,也鮮少再騎腳踏車,將昔年父皇親手爲他打造的那架玩具三輪珍藏起來。

旁人卻不是這般想的,尤是諸位親王妃,早是得了各自夫君的提醒,若是入宮時見得甚麼新奇物件,回府後務必跟他們說說。

多年前,尚爲太子的劉徹就要求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向少府看齊,建立起自有的研發體系,且不再無償向這兩大商團提供新科技和新工藝。

兩大商團作爲大漢最爲龐大的私有企業,就該逐步脫離對他和少府的技術依賴,甚至不能完全仰仗朝廷的政策扶持,否則日後仍是無法在最大範圍內擁有企業經營的獨立性。

兩大商團的發家史,處處的存在着劉徹的手筆,驟然想要“斷奶”,無疑是極爲痛苦的,奈何劉徹心意決絕,尤是在登基爲帝后,更是不再涉入兩大商團的經營方略。

不敢說對兩大商團和其餘商家皆一視同仁,至少在少府每每要對民間釋出新的科技和工藝時,兩大商團也是要花錢購買的,不少時候還須參與公平公正公開的競標。

這倒沒甚麼,兩大商團不差錢,關鍵是有些技藝是有錢也沒處買的。

要曉得,長安商區已劃設了十六載,再不似昔年般只有兩大商團,四大商團,現今包括髮展迅猛的永和商團在內,已有百餘大商家進駐長安商區,且不是簡簡單單的購宅置地。

隨着大漢工商業蓬勃發展,尤是對外貿易愈發興盛後,各行各業的漢商漸漸組織起各種形式的商會組織,統一制定貨物價格,收集國內外市場情報,解決行業內部糾紛爭端,避免惡意競爭。

有四大商團作爲先行典範,漢商們漸漸察覺出想將產業做強做大,充足的資本是最重要的前提,否則便連競標都標不過大商家。

合夥入股,建立起大商團,非但能從錢莊中獲取更多的借貸款項,更能執行業之牛耳,且獲得官府更大的扶持和重視。

於是乎,諸多漢商紛紛向四大商團偷師,將合資入股的條陳制定分明,劃分了諸多東家的份例,預先定下每歲分紅等諸多細則,便即籌組起諸多大商團。

近水樓臺先得月,經商最重要的是錢脈和人脈,各大商團想要設立總部,現今世上再沒有比長安商區更合宜的地界,畢竟是在天子眼皮子底下,非但安全無虞,更能就近觀朝廷風向,探聽相關的產業訊息,便連去公府辦事或參與少府標案都方便得多。

悠悠十六載,多少襁褓中的嬰孩已長成英挺少年,漢商們亦是乘着大漢工商業迅猛發展的勢頭,靠着龐大的需求市場中獲取大量利潤,不斷整合躍升。

即便朝廷制定了諸多預防出現行業壟斷的律令,即便長安商區的地價已是寸土寸金,仍有百餘商團進駐,在此設立總部,涉及的行業涵蓋大漢臣民的衣食住行,其觸角更是遍佈大漢各郡縣,甚至隨着漢軍的鐵蹄深入海外諸國。

四大商團作爲先行者,執漢商之牛耳,尤是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更是實力雄厚的龐然大物,饒是如此,其主事者賢王劉非和國舅田勝仍是感受到了不小的競爭壓力,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壓力愈發巨大。

實在是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的攤子鋪得太廣太大,在諸多行業都要與其他商團存在着激烈競爭,若非這兩大商團背景硬實,且懂得分寸,從未膽敢違背朝廷政令進行產業壟斷,也鮮少對競爭商家趕盡殺絕,否則還真要成爲“舉世之敵”。

饒是如此,兩大商團近年還是愈發難以支撐,被迫撤出某些競爭太過激烈的行當,或是努力尋求與其餘商團的合作。

譬如皇室實業旗下的帝國物流就幾乎完全撤出了船運業,轉而與百川船運合作,畢竟百川船運是樑王劉武和代王劉登創辦的,且諸多劉氏王侯都出貲入股的,於公於私,賢王劉非都不敢與之硬拚。

現下長安商區內的百餘商團,即便整體實力仍比不得兩大商團,然單論在各自行業內,他們未必比不過兩大商團。

兩大商團便如強橫猛虎,身周羣狼環伺,卻不敢輕易動用“特殊”手段打壓,免得引發衆怒,況且皇帝陛下也不樂見漢商間出現甚麼惡意競爭的下作手段。

私企想進行行業壟斷,絕對不行!

沒有良性競爭,如何能迅速進步?

少府錢莊創立多年,釋出了大量借貸,就爲扶持起這些商團,爲兩大商團乃至四大商團培養競爭對手,促進各行各業的飛速躍升。

在此等情勢下,四大商團想要繼續維持領先優勢,勢必要掌握更多的先進技藝,即便是以經營販售爲主的清河百貨,也是想方設法的開拓貨源,減低進貨成本和銷售價格。

一步先,步步先!

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通過諸多新技藝發家,對此自是深有體會,故非但依循劉徹諭示,創設並不斷充實完善自身的研發體系,亦不忘時時緊盯着宮裡和少府是否有甚麼新奇物件出現。

即便是不起眼的小玩意,未必不能賺大錢,旁的不說,單是昔年皇帝劉徹爲皇后阿嬌庖制零食時炒製出的瓜子,現今已被清河百貨賣到各郡縣了,非但貴婦們聽曲看戲必不可少,便連市井鄉間的民婦,都會不時買些嗑磕。

早在皇帝劉徹剛爲劉沐造了玩具三輪車時,諸位親王妃就瞧着有趣,親王們更是請求皇帝陛下讓少府匠師幫着造幾架賜下,說是讓宗親家的孩童們也能用來玩耍,實則就是想仿製的意思。

劉徹倒是不以爲意,便是準了他們的要求,給諸多侄兒侄女都賜下了。

待得皇后殿下騎着雙輪腳踏車向諸位姑嫂妯娌炫耀後,賢王劉非聞得賢王妃楊綺羅的講述,驟是兩眼放光。

昔年劉徹尚未太子時,就曾改進四輪車駕的轉向和傳動方式,從而推動了四輪車駕更爲廣泛的運用,無論是用來載人還是載貨,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都從中獲得了極大的利潤,至今仍是如此。

劉非掌管皇室實業多年,商業嗅覺何其敏銳,各郡縣皆在鋪橋造路,大漢境內貨流人流愈發暢通,各處道路更爲平坦寬闊,然尋常百姓想要買馬代步還是不太划算的,買得起也不捨得日日用草料白養着啊。

若那甚麼腳踏車成本不高,或許真能吸引不少百姓買來代步的。

尤是在工坊密集的泬西邑和塬南邑,居民區和工坊區相距甚遠,掌事和工匠們每日上工多要靠載人車駕,雖說來回只須兩枚大錢,然長年累月下來也要花去不少,若是須不斷到各處奔忙的,那耗費就更大了,且往往要先前往載人車駕的接運處,要乘車的人多了,還未必能有空位,實在是不方便。

劉非入宮求見皇帝陛下,探聽陛下是否有意讓少府“有償轉讓”那腳踏車的製作技藝,雖說皇室實業的匠師能輕鬆仿製,然劉非可不敢肆意剽竊皇帝陛下的“專利”。

皇帝劉徹卻是不允,倒非敝帚自珍,而是覺着前輪驅動的簡陋腳踏車壓根就沒甚麼商業前景,既然劉非有興趣,倒不如畫出鏈條式後輪驅動的腳踏車圖紙,讓他拿回去,看看皇室實業的匠師們能否想辦法搗鼓出來。

正是這不經意的想法,終是使得大漢首架鏈條式後驅腳踏車問世了,皇室實業的匠師們因陋就簡,雖無法制作出後世般可隨處更換的栓式鏈條,卻是直接製造出固定式鏈條,雖是更換不便,暫且無法讓尋常百姓普及使用,然帝國物流卻是造出了大量載貨小三輪,在坊市和街巷內穿行極爲方便。

諸多商家瞧着挺好用的,便是紛紛出貲向皇室實業旗下的工坊購置,國舅田勝眼饞得緊,卻是良機已失,想分一杯羹,還得花巨貲向皇室實業買“專利”,不禁捶手頓足,真真是疏忽了,疏忽了!

鏈條式後驅三輪車的銷量極佳,前驅的三輪玩具小車亦是賣得紅火,畢竟製作簡易,孩童又愛玩,皇室實業讓清河百貨上架代售,不少世家權貴和豪商巨賈都會買回去,讓自家孩童騎着玩耍。

尋常百姓捨不得花錢,紛紛自行仿製,皇室實業倒是沒太在意,只要不是有商家大肆仿製販售,從中牟利,他們也懶得多作過問。

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