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

漢七十三年,正朔。

今歲乃大漢皇帝劉徹登基爲帝的第十個年頭,不管陛下本人是否想大肆慶賀,文武百官卻定要將大朝會的排場弄得熱熱鬧鬧。過往鮮少有機會登殿朝賀的外邦使臣,此番也得以參與漢廷大朝,硬是整出了“萬邦來朝”的大氣派。

劉徹倒不會似甚麼“聖天子”和“天可汗”般,將大批財貨賞賜給外邦使者,但念在西域諸國近年老實聽話,也就暫且免了今年的“什一稅”和“什一役”,讓各國屬民能休養生息些時日,竭澤而漁,殺雞取卵是不好的。

大農令東郭咸陽雖有些肉痛,卻也沒出言反對,擾了皇帝陛下的興致。

說實話,西域那些寡民小國,莫說將各國歲入十中取一繳爲大漢歲幣,便是五中取一,攏共加起來也沒多少。

各國間的關稅制定皆被大漢牢牢掌控,在西域沒人敢對漢商多徵稅的,漢商雖偶爾花錢打點各國的國君和官員,卻從不會向各國繳納任何稅賦,包括在坊市交易的商稅,唯有進出大漢邊關時,需依照貨品的種類和數量,向漢廷繳納關稅即可。

嗯……用大漢皇帝陛下的話來說,西域諸國該和睦共處,休止兵戈,形成“沒有關稅壁壘的貿易共同體”,除了大農府的數位府司僕射,估摸着再沒多少人能聽懂陛下的意思。

然世家權貴們又不傻,就算不懂經濟學,他們也曉得大漢就是剝奪了西域諸國的關稅權,卻又僅限於保障漢商,而不包括他國胡商,意即是說,若身毒或安息等國的商人想在西域享受到所謂的“最惠國待遇”,就得與漢商交好,緊緊抱着大粗腿才行。

漢商們又是牛氣又是自豪,若非身後有着煌煌大漢爲他們撐腰,又豈能在西域諸國橫着走?

倒不是說大漢瘋狂壓榨西域諸國,實情也並非如此,首先西域諸國近年已不再花重金豢養大批軍隊了,加之除卻漢商不交商稅,胡商們還是會依照漢廷大農府定下的條陳,向當地國繳納相應稅賦的。

西域被大漢征服後,裂解成百餘小國,與其說是國家,倒不如說是城邦,似西域這般地形,每座城邦甚或大綠洲也住不得多少人的,

可莫要小瞧商稅,漢商每歲在西北邊塞向漢廷繳納的關稅數以十億計,那與之交易的胡商向西域諸國也是沒少繳稅的。一座萬餘人的西域“大城”,若每歲能收個數百萬商稅,就足夠該城邦的主君驕奢淫逸了,畢竟似大漢王侯那般在章臺窯館豪擲千金的奢侈,西域諸國的君臣壓根就沒敢奢望過。

西域君主沒奢望過,各國王子卻是對大漢的繁華仰慕得緊。

大漢征服西域後,漢廷也沒小家子氣的讓各國君主往長安送質子,然各國君主還是自覺自願,甚至是爭先恐後的將自家兒子送來大漢帝都。

西域王子們在長安居住多年,着漢服,學漢話,書漢隸,幾乎已被完全同化,除去那高鼻樑,深眼窩和略微帶些雜色的眸子,旁的與大漢世家子也差不多。

劉徹雖沒有傳播華夏文明的心思,卻也覺着若如後世新中國對非洲兄弟的“教化”般,在西域諸國的貴族階層扶持些堅定的“親華派”,倒也並非全無好處。

張騫接任大行令後,便依照皇帝陛下的諭示,爲留質長安的西域王子們增設了學舍和教書先生。

兵法韜略和科學技術自是不會教授的,權鬥之術倒是沒少教,辛辛苦苦教導出來的,總不能回返母國後被人篡權奪位了,主要還是教導他們些詩書禮法,更少不了忠於大漢的思想改造。

最最關鍵的,乃是劉徹想嘗試改變西域胡人的飲食結構,唯有牢牢把控着西域的主要糧食供給,大漢才能更徹底的掌控西域諸國。

知難行易,這事說起來簡單,實則並不容易。

西域氣候乾燥,早晚溫差大,故大部分地域不適宜大範圍種植糧食作物,又因西域胡人多養牛羊,故“食肉飲酪”爲其主要飲食習慣,諸如青稞和粟米之類的糧食反倒是近似輔食般吃得少。

大漢現今糧食產量過剩,百姓的肉類需求卻愈發難以供給充足,得讓西域胡人少吃肉,多吃糧才行。

西域倒是已有被漢人稱爲胡餅的吃食,但仍是將青稞和粟米研磨成粉製成,而非是細膩的小麥麪粉,味道和口感比後世的饢還是要差不少的。

後世西域的飲食發展正是在張騫通西域後,才深受大漢的影響,與之相對,華夏西北部也在漢唐時融合了不少西域的特色飲食。

最主要的自然是麪食,現今西域諸國仍未大範圍種植小麥,而大漢關中各郡縣因推廣麥棉套種的新農藝,小麥產量極高,完全可以通過大規模傾銷的手法來重創乃至摧毀西域的本土農業。

後世華夏的不少農作物種子需要從美帝進口,蓋因本土良種被美帝公司有計劃的排擠出種苗市場,給國家的農業安全造成極爲惡劣的影響,甚至時常被美帝以此要挾,農業安全的重要性就不細說了,有興趣的讀者可去搜下相關新聞。

劉徹身爲穿越衆,曉得地廣人稀的西域不好處理的,動不動就要出兵佔領,派兵駐守,如此治國就未免太過兒戲了。

削其兵,弱其民,控其糧,西域可長治久安矣!

朝廷固然可借漢商之手向西域諸國傾銷小麥,然若西域胡人硬是不樂意吃,總不能強買強賣不是?

這就得藉助那羣留質長安多年的西域王子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已近乎漢人,尤喜麪食,甚麼煎餅,水餃,油潑面,總之是離不開面食,各式糕點也是頓頓不少。

大漢皇帝特意開恩,準允他們隨前來朝賀的使臣們返回本國,去探望父母長輩,待得今歲臘月前再來長安繼續“學業”便好。

西域王子們自是歡喜萬分,倒也不覺着有甚麼蹊蹺,大漢本就不在乎他們是否來長安做質子,他們的君父除非腦子進了水,纔敢違逆大漢皇帝的旨意,更遑論興兵作亂了。

既是恩准他們歸國探親,也不好讓他們兩手空空的回去,皇帝陛下豪爽得緊,每位王子得賜佳釀十壇,糕點百匣,麪粉千斛,小麥萬石。

王子們可是樂壞了,莫要看大漢皇帝沒賜甚麼珠玉珍寶,抵不住賜的數量頗大,光那萬石小麥就價值百金,御賜糕點和精細麪粉更是市面上有價無市的金貴貨。

待他們見的那十罈佳釀的甕身印着“珍品”二字,更是興奮得兩眼放光。

少府近年在各處名山大川遍尋甘泉,就近興建釀酒作坊,又向民間高價購買累世酒麴,用以釀造美酒。

最頂級的佳釀自是作爲御品,每歲進獻給天家,稍次的官酒佳釀則分別按爵位和官秩,分由大臣和王侯權貴“限量”購買,也正是所謂的珍品。

這真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劉氏王侯和將相公卿每歲倒能買個十來壇珍品,但若再算上各地的封疆大吏,那可就顯得太過稀缺了。

莫以爲新酒不醇不厚不香,每壇珍品佳釀就裝着將將五斤酒液,大漢權貴們的“限購價”就高達每壇十萬錢,饒是如此仍是搶瘋了,若他們捨得偷偷拿到市面轉賣,每壇百金都不愁尋不到買家。

西域王子們別說御品佳釀,便是這珍品佳釀也沒幾個有幸得嘗,現今得了十壇,若是帶回本國孝敬自家君父,那可真真氣派了。

不少王子心思通透,想着送數壇給往日交好的漢臣,然尚未出手,分管西域質子的行人令便是先來警醒他們此事,皇帝陛下的賞賜,萬不可輕易轉贈他人的,即便他們敢送,只怕也沒人敢收。

王子們這才曉得險些闖禍,慶幸之餘不禁偷偷給行人令塞了些珠玉,以示感激之意。

行人令笑呵呵的接過,納入袖帶,又是告知他們,當今天子的八皇兄,趙王劉彭祖正欲前往西域巡視,有意與他們同行。

王子們盡皆驚呆了,大漢親王何等尊貴,自家君父見得漢軍的騎營校尉都得諂媚討好,這可是堂堂親王,大漢皇帝的兄長啊!

他們雖是受寵若驚,也不免有些忐忑,若趙王與他們同行,半路出了甚麼岔子,那他們還能活?

行人令瞧出他們的心思,倒也沒故作姿態,索性坦言相告,趙王巡視西域乃是得了皇帝陛下聖諭的,膠東王劉寄和廣川王劉越會率細柳騎營護送趙王至武威,再由羌騎校營趕來接替護衛之責,經由河西走廊出敦煌,前往西域諸國巡視。

王子們更是愕然,連連吞嚥口水,大漢親王帶着羌騎校營去巡視,這對西域諸國可是天大的事,自家君父怎的都要出郭三十里迎候吧?

行人令意有所指的笑道:“你等憂心作甚,若是能與趙王交好,待得到了西域地界,還怕沒有好處?”

王子們皆是眼神大亮,紛紛向行人令道謝不已。

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