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布穀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

千層石樹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聲。

早在正月間,劉啓已經帶着皇后王娡和太子劉徹進行了“親耕”,這是古禮,天子於每年正月親自到田間耕作,表示重農。

而劉徹更是主持了出火燒荒儀式,點燃燒荒的第一把火。

上古的農業大抵實行刀耕火種,一年的農事始於燒荒,人民爲勞作而緊張,因憧憬而激動,把燒荒看作是豐收的前奏,要舉行歡快而隆重的儀式。而這個儀式,延續到了漢朝,就成爲了開耕的象徵。

看着眼前的木牛犁,劉徹很是無奈,原本他想拿出唐代創制的曲轅犁,卻最終放棄了這個想法。

漢代的犁是直轅長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

不是劉徹不想推廣曲轅犁,只是曲轅犁必須使用鐵製的犁鑱、犁壁,現在哪有那麼多的精鐵?所以說社會的進步是一個系統工程,可不是穿越者花一天時間就可以推動的,還好劉徹還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他的計劃。

又過了一些時日,大漢的農夫們終於盼來了“驚蟄”,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關中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夏小正》曰:“正月啓蟄”,故而“驚蟄”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爲“啓蟄”。

因着漢帝劉啓的諱爲“啓”,故而爲了避諱,而將“啓”改爲了意思相近的“驚”字。同時,孟春正月的驚蟄與仲春二月節的“雨水”的順序也被置換。同樣的,“穀雨”與“清明”的順次也被置換。

南山腳下,耿老漢帶着斗笠,穿着草鞋,趕着一頭毛光發亮的壯實耕牛,自個揹着笨重的木牛犁(老頭愛惜耕牛),哼着小曲向田中走去。

原本剛到遺孤院時,總管事就給了耿老漢一個看守倉庫的悠閒差事。

遺孤院的月例很高,足夠耿老漢舒舒服服的娶上個媳婦,好好的過些輕鬆日子。可是耿老漢是個閒不住的人,看到遺孤院在上腳下有一片官田,就自告奮勇的提出要包下其中的幾畝薄田。

總管事倒也爽快,這些官田本也是爲讓年紀大些的孤兒能適當勞作一些,免得成年後不識勞作,萬一又沒學到其他本事,尋不到活路。如今大部分孤兒都還很小,無法耕作,與其將官田拋荒,不如租給其他農夫耕作。

至於耿老漢,本就是遺孤院的人,自然要照顧一些,就給了他的“官田監”的名頭,月例照拿,但要管好一大片官田,免得拋荒了。

耿老漢前幾日已經犁了好幾畝地,他也是個莊稼老把式,入伍前,可幹了十來年的農活。只是以前都是用人拉的犁,突然多了頭耕牛,他花了大半天才學會控制耕牛的行動。

還別說,用耕牛就是比較快,耿老漢突然覺得,自己就是管上百十畝地,也是可以的。

走着走着,耿老漢覺得背上的木牛犁變得輕了不少,回頭一看,已經十歲的趙立正掂着腳,一邊往上頂着木牛犁,一邊亦步亦趨的跟着他往前走。

耿老漢又好氣又好笑,笑罵道:“臭小子,咋不去讀書,跑來跟着老漢幹啥?”

“先生說今日放假,只留下些課業,我昨夜已經早早答完了,來幫老爹犁地,不礙事。”

趙立脆生生說道,自從到了遺孤院,接觸同年齡的孩子多了,他也漸漸開朗了些。

耿老漢摸摸他的小腦袋,笑問道:“哦?昨日都學了些甚麼?”

“學了些奇怪的字符,先生說那叫代數,是教人算賬的學問。”

耿老漢疑惑的撓了撓頭,他雖沒讀過書,卻在軍伍裡聽人說過,讀書人都學的叫什麼經書的,還沒聽過有先生教人算賬的。

粗人有個好處,就是想不通的事不多想,耿老漢拍了拍趙立瘦弱的肩膀,道:“不管先生教什麼,都要好好學!能到遺孤院,吃得好住得好,你們是有福了,這都是託了皇上和太子的福氣,以後學好了本事,可別忘了聖上的恩德才是!”

趙立點點頭,攥緊小拳頭,滿面肅容道:“定不會忘了皇上和太子的恩德,以後學好本事,皇上和太子要我打誰,我便打誰!”

耿老爹看到趙立一本正經的樣子,不由哈哈大笑起來,笑聲久久迴盪在南上腳下這片希望的田野上。

而此時,田勝開辦的私學裡,一羣孩子正在認真的看着學堂內的黑板,聽着先生教導的學問。時不時有的孩子會舉手問些想不明白的地方,先生也微笑着認真的予以回答。

這樣輕鬆的教學關係,在其他地方的私學怕是看不到的。

窗外,田管家笑眯眯的觀望了片刻,面帶得色的走向了等在私學院門外的李管家。

李管家打趣道:“怎麼樣?我們建的館舍沒偷工減料吧?如今看到你家小子在這窗明几淨的地方求學,可要多給我們營建工坊打些折扣纔是。”

“那是那是,只是這私學到底誰在管着呢?”田管家笑着問道。

李管家搖搖頭,道:“我也不甚清楚,據說是太子詹事府專門派來的人,先生也都是太子府上的人,說是教授的東西還是太子親自指定的。”

田管家聞言大喜,他呆在田勝老爺身邊的時日最久,自然知道一些隱秘的事。當今太子,可是了不得,小小年紀,擺弄起這麼大的基業,如同信手拈來,算無遺策。如今自家小子能得到太子傳下的學問,哪怕學到個萬一,怕也能受用一世啊。

“哈哈,走!上我那喝茶去!”

田管家拍了拍李管家的後背,大笑道。

李管家撇撇嘴:“就你這小氣勁,還請我喝茶,怕是有什麼事吧?”

田管家不以爲忤,笑道:“那先生用的粉筆不是你那營建工坊用石粉給弄的嗎?我看剛纔那先生小氣得緊,講解的時候也捨不得多用。你再給他弄上幾箱子,大不了我出錢就是!”

“成!等把遺孤院的那批給他們送去,就給這私學再送上幾箱子,讓他們可勁用。”

李管家樂道,就這點小事,能混上壺好茶,端是值當。

如今田氏商團的大小掌事們,每月都可以分到一些茶葉,用來待客和自用。但若論真正的好茶,就唯有田管家偶爾能得到老爺賞上點兒,那可是皇帝和太后在喝的御品,據說是太子殿下親手炮製的。哪怕喝上一點點,也能沾上不少龍氣啊。

與想沾上龍氣的李管家不同,公孫賀和李當戶現在滿身龍氣,且此生再也不想用這種方式沾龍氣了。

“太子殿下,你便饒過我倆吧,你瞧我的胳膊都青了!”

公孫賀哼哼唧唧的躺在地上裝死,就是不肯起來。

劉徹不屑的斜覷着他,搖頭道:“你們也練了不少時日了,怎的還是這般不耐揍?”

“殿下,咱哪能跟您比?殿下一拳一腳都帶了真龍之氣,我倆這小身板,挨一下非死即傷啊。”公孫賀趕緊獻上馬屁道。

旁邊的李當戶皺了皺眉頭,覺得這話端是噁心,但又感到周身一陣疼痛,忙連不迭的跟着附和的點點頭,表示萬分認同。

劉徹無語的看着兩人,伸手接過貼身內侍李福遞過來的絹巾,擦了擦手,仰天長嘆道:“高處不勝寒,無敵最是寂寞啊!”

公孫賀和李當戶聞言,胃裡涌出一股酸水,幾欲吐了出來。連帶劉徹身邊的李福,都面色潮紅,很爲自己的主子害臊不已。

劉徹雖說從三歲就練武,但現在也不過八歲,就他現下的身手,郎中令(皇帝首席保鏢頭子)隨便派出手下的一個近侍,都能把他打的屁滾尿流。只是礙於他的身份,整個宮城內,敢真正毫無顧忌和他過招的臣子,也就唯有公孫賀和李當戶這兩個心腹外加愣頭青了。

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就算盡全力也是傷不到太子的,更別說留手了。萬一被劉徹發現他們留手,下果有且只有一個,就是被揍得更慘,慘不忍睹的慘。

“張騫,記下!漢五十八年春,太子劉徹再次拳打公孫賀,腳踩李當戶,仰天長嘯,無敵最是寂寞!”

劉徹看到張騫遠遠的走來過來,朗聲叫道。

“諾!”

張騫走到近前,不顧公孫賀和李當戶兩人眼中擇人而噬的目光,高聲應諾道。他也不敢招惹劉徹這個“暴君”,否則定然落得比地上兩人還要悽慘的下場。

只是,在場的人都不會想到,在很多年後,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漢五十八年春,武帝尚年幼,公孫將軍賀與李將軍當戶聯手欲欺之,武帝施神威,盡敗之,兩將拜服,大呼吾主無敵於天下矣!

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