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

先是南宮公主出降,下嫁衛尉公孫賀,自去年太上皇賜婚,兩人的婚事已籌備半年有餘,大多典儀皆已行過,唯親迎禮定在正月,百官進京朝賀之時,顯見太上皇是多麼寵溺這個女兒,擺明就要讓她風風光光的出降。

南宮公主出降的場面盛大隆重,便連其長姊陽信公主這位大漢長公主都比不了,太上皇與皇帝爲其主婚,太皇太后與太后送其登車,廣川王劉越與膠東王劉寄馭車送嫁。

公孫昆邪見得自家兒媳婦聖眷昌隆,自是欣喜不已,啪啪拍着公孫賀的肩膀連聲贊他有出息。

公孫世家出身匈奴,在朝堂向來不羣不黨,唯有全心全力抱緊皇帝的大腿纔有活路。如今公孫賀娶了個得寵的公主,傍上了天家,日後子嗣有天家血脈,誰還敢拿公孫家那點微薄的匈奴血脈說事?

公孫賀心下卻是無奈,他這駙馬眼瞧着就要“嫁”到皇親苑的公主府裡,自個老爹卻將老臉笑成菊花,莫名教人覺得有些失落啊。

反倒是叔父公孫歂靠譜,雖遠隔萬里之遙,愣是請了陛下準允,遣千名胡騎將士押運回數百車從西域諸國擄掠的珍寶,半數進獻給皇帝,半數就給侄兒公孫賀做了“嫁妝”。

公孫歂此舉毫不遮掩,徹底引爆長安城的氣氛,大漢權貴赫然驚醒,原來在西域攻城略地獲利竟如此豐厚,比打匈奴這類遊牧民族要有更大的賺頭。

不少朝臣都有幸看過部分寰宇四海圖,曉得西域之西尚有安息和康居等國,夜郎之南亦有哀勞,據傳哀勞之西則是遍地黃金的身毒諸國。

財帛動人心,何況是成車的黃金珠玉?

權貴們皆是心癢難耐,盤算着當如何攛掇皇帝出兵夜郎乃至哀勞,西域諸國已被皇帝遣公孫歂吃了獨食,他們不敢虎口奪食,但日後朝廷若要攻略南方,總得讓諸多世家大族分一杯羹。

劉徹卻懶得猜權貴們的心思,在南宮公主出降後,又接連爲殿內中郎將倉素及右中郎將趙立賜婚,且都趕在正月裡儘速完婚。

倉素原是關中良家子,被擇取爲虎賁衛,後以軍法僕射的身份轉任羽林右監,再任黃埔軍學祭酒,現已被拔擢爲殿內中郎將,秩比二千石。

wωω✿ttκǎ n✿¢O

他迎娶的女子名爲荀蘭,亦是關中良家子,十三歲時得鄉間采女的永巷令看中,因載入宮,隨侍年幼的太子劉徹,其後奉命出宮,做了肥羊火鍋城的總掌事。

說來也巧,倉素和荀蘭本是同村,年歲亦是相仿,雖算不得甚麼青梅竹馬,但也頗爲熟識。百餘戶人家的小村莊,同時出了兩個有頭有臉的大人物,沐日又常結伴探家,可不就成了鄉間鄰里眼中的金童玉女。

倉素雖對男女之事不甚上心,可也醒得荀蘭的情意,家中父母又早把她當了兒媳婦,索性就向陛下請旨賜婚,畢竟荀蘭曾爲陛下的隨侍宮婢,雖早已出宮,但其嫁娶還是請得陛下準允的好。

劉徹自是要成人之美,且不提倉素過往戰功彪炳,便說他如今出任殿內中郎將,率郎衛宿守未央宮,這面子就得給,還得給足了。

劉徹下旨將荀蘭封了鄉君,湯沐邑即爲倉素與荀蘭出身的鄉里。大漢的女封君爲數衆多,鄉君雖只能從封邑收取些微薄的稅賦,但好歹有了貴族的身份,與尋常百姓已大爲不同。

倉素和荀蘭自是感恩在心,若無陛下看重,他二人只是鄉間草民,豈會有今日榮華。

喜慶連連的氣氛多是能感染旁人,出身羽林衛的趙立見得昔日的兩位上官陸續成婚,亦是起了娶親的心思。

耿老爹得了五大夫的爵位後,便是將蘇媛收爲義女,日日催促趙立早些迎娶,否則他就給蘇媛另外尋門好親事。

趙立如今得爲右中郎將,算得上功成名就,又是少年得志,最重要的是無父無母,自然有不少權貴想招他爲乘龍快婿,壯大自家勢力。

然趙立卻甚是不喜與權貴往來,更不喜歡嬌生慣養的世家貴女,倒是同爲軍中遺孤的蘇媛還能入他的眼。

畢竟蘇媛從遺孤內院到羽林校,一路經歷皆與他相似,又早對他傾心,連定情信物都贈了,這若再是不娶,着實說不過。

於是趙立亦向皇帝請旨賜婚,蘇媛現下仍是羽林醫官,有軍籍在身,且還處於防衛嚴密的羽林校,沒皇帝準允,別說成婚,平日出營都是奢望。

劉徹自也欣然準允,賜婚聖旨中倒是沒給蘇媛封君,趙立與蘇媛皆爲無父無母的軍中遺孤,自幼進了遺孤院,腦子裡沒甚麼故里的概念,唯對遺孤院有幾分懷戀之情。

總不能將遺孤院或南山封給他倆,好在耿老漢收了蘇媛爲義女,她也就有了貴女的身份。

只是趙立如今身爲右中郎將,掌宿宮闈,蘇媛是不能再呆在羽林校了,劉徹要儘量避免郎衛和羽林衛再有過多牽扯。

恰好蘇媛陸續主導了數種藥劑的製取和試藥任務,現下更是負責爲太上皇劉啓驗證平喘藥,劉徹索性在帝國科學院增設醫藥研究所,任命蘇媛出任博士僕射,執掌該所,秩六百石。

皇帝連下兩道賜婚聖旨,且要婚娶之人還是兩位秩比二千石的中郎將,羣臣驚異之餘,卻也瞧出了陛下的心思。

陛下顯是仍對南北兩軍械鬥之事心有餘悸,絕不希望看到執掌郎衛的中郎將迎娶世家貴女,使得世家大族插手宿衛宮禁的郎衛。

如此一來,三大中郎將中的左中郎將李鬆就慘了,倉素和趙立都比他年歲小,媳婦卻都有了着落,可他還孑然一身啊。

倉素和趙立可都是冷情冷性的傢伙,他李鬆卻是與人爲善,終日笑臉迎人的,怎的就沒個好女子看上他?

李鬆仰首問蒼天,無語凝噎。

倉素及趙立的婚娶之事沒有往後拖,漢人多選在春秋兩季成婚,是爲“正婚”。去歲帝后入夏後大婚乃是特例,是爲對抗北地災神,方選在端午之日。

兩人身居高位,其成婚時官員自需來賀,爲省得麻煩,索性在南宮公主出降後,正月朝賀的百官尚未離京時,陸續把婚事辦了。

皇帝劉徹非但各自賞賜千金,更是遣大長秋卓文君和宦者令李福幫着他們打理婚事。

因有公主出降在前,許多人手和物件都是現成的,除去些特定形制的車輦和典儀,旁的倒也沒太大差別。畢竟中郎將秩比二千石,又是內朝官,位秩僅在三公九卿之下,隱在諸多列卿之上,成婚的形制亦是不低。

若要選出大漢最不缺錢的軍伍,羽林衛自是當仁不讓排在首位。

自建軍之初,羽林衛的糧餉秩俸就是南軍的數倍,劉徹更是從不吝嗇給予他們最爲豐厚的待遇和賞賜。

其後羽林衛參與數次大戰,甚至還一度跟着公孫賀奉旨爲匪,各式繳獲鮮少需要上繳國庫,再加上朝廷屢屢重賞,劉徹又私下多加貼補撫卹,擴編前的羽林老兵皆是身家豐厚,尤是羽林將官們,家貲累百金乃至千金者爲數甚衆。

今歲正月,三位昔日上官陸續婚娶,羽林將士們自是不會吝嗇,多多少少出了些貲財,湊出三份重重的賀禮,略表心意。

昔日同生共死的袍澤,今日雖得了富貴,卻皆不忘那份將身後放心交由對方守護的信重,日後或許仍要共同征戰沙場,爲煌煌大漢開疆拓土。

公孫賀三人感念羽林將士的情誼,想略作回報,又怕有拉攏軍心的嫌疑,便向皇帝劉徹請示。

劉徹非是氣量狹小的帝皇,索性在駐紮未央宮內的三大中郎署和羽林大營輪番擺上流水喜宴,讓公孫賀三人盡皆列席,使得諸多郎衛和羽林衛得親自以爲上官道賀。

御史們此番倒是沒上奏彈劾,現下郎衛和羽林衛戍守宮城,乃是天子最爲信賴的將士,沒事得罪他們作甚?若是遭了記恨,出入宮門時故意挑刺,總免得麻煩,且還沒處說理去。

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閻王易見,小鬼難纏。

說得都是這道理,何況皆是公孫賀那爛人帶出的一羣兵痞,曉得他們和羣臣愈不對付,陛下愈是放心。

歷朝歷代的帝皇,最忌憚的就是文臣和武將過從甚密,當今天子亦不例外,瞧皇帝拔擢的衛尉和三大中郎將,不是爛人就是冷麪將軍,連左中郎將李鬆都是個心黑手狠的笑面虎。

好在城衛軍東南西北四營的都尉皆由世家子弟出任,中營都尉李當戶也算是軍伍世家的繼承人,皇帝倒是沒把世家權貴們往死裡逼,顯也是要以此制衡郎衛和羽林衛的。

大漢的文臣武將皆是心知肚明,只要他們懂分寸,安本分,不要隨便插手到旁人的地界,就可安心享受陛下給予的富貴榮華。

於是乎,左中郎將李鬆在送出三份厚重的賀禮後,再無媒妁登門說親,知曉定是沒甚麼世家貴女敢嫁他了,哀嘆自個莫非真要孤獨終老?

嗚呼,哀哉!

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軍鎮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