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

三伏剛過得不久,長安尚是炎熱得緊,皇后阿嬌沒甚麼胃口,就跟久未澆灌的花兒,蔫了吧唧的。

這日午後,劉徹得了閒,親自動手幫她做了些新鮮的吃食,恰好南宮公主和楋跋子也入了宮,倒是有口福。

只是阿嬌剛端起湯碗喝了口那冒着絲絲涼氣的濃稠牛乳,便是哇的吐了出來,連聲道:“這吃食都酸了!”

劉徹看着滿地的酸乳,滿腦袋黑線,從袖帶抽出錦帕讓她擦嘴,出言解釋道:“真是沒見識,這酸乳本就是酸的,喝了開胃的。”

“你倆也試試,沒多做準備,就弄了桃子,蜜梨和菉豆這三種口味,都試試,都試試。”

劉徹滿臉期待的看向自家二姊和楋跋子,就像昔年他的生物電化學導師做實驗時看着籠子裡的小白鼠。他雖確信這酸乳喝下去不會有甚麼問題,但卻不太確信是否合大漢貴女們的口味。

公孫歂遣人從西域送來的乳牛在六月下旬便已到了,羽林校營監牢內也多了些奴隸,不是過往那些身強體壯的外族戰俘,而是身嬌肉貴的公子小姐,皆爲被抄家的犯官親眷。

對於大漢子民,即便是罪犯,劉徹的心還是比較善良的,倒沒讓他們試藥,而是每日試喝牛乳及吃些牛乳製品。有甚麼不良反應就讓羽林醫官出手診治,若能光憑牛乳製品撐過半個月,就讓他們脫去奴籍,做回堂堂正正的大漢子民。

結果讓劉徹很是高興,這些牛乳經過粗加工後,試喝的奴隸們幾乎都未曾出現乳糖不耐症,顯然漢人的體質還是很強健的,對乳糖成分的吸收能力很強。

四十餘頭乳牛,每天不斷產出牛乳,劉徹派去的御廚不斷的做着各式乳製品,酸乳和乳酪倒是容易做,由於大漢沒甚麼殺菌設備,只能將生乳煮沸成熟乳,保證殺死大部分細菌。

最重要的還是製作奶粉,這年月可沒有甚麼真空包裝,在全國各地養乳牛也不符合成本收益,畢竟少府還要養活雍涼建設兵團那萬餘退伍的邊軍將士。

之前發生天災時,雍涼建設兵團協助帝國物流轉運各類救災物資,其月例和各項開銷皆是由皇室實業承擔,如今天災已過,還是要快些將籌備多時的雍涼乳業搭建起來,並儘快實現盈利。

奶粉的製作其實也並非太難,華夏早在元代就出現了類似奶粉的乳製品。

意大利馬可波羅還曾在遊記中有詳細的記述,蒙古大將慧元對牛乳和羊乳進行了某種巧妙的乾燥處理,做成了便於攜帶的粉末狀奶粉,作爲軍需物質。

長途行軍時,奶粉便於攜帶。食用時取半鎊左右放入隨身攜帶的皮囊中,加入水掛在馬背上通過馬奔跑時產生的震動,使其溶解成粥狀從而食用,在作戰時在馬背上能迅速補充體力,所以蒙古騎兵才那樣強悍,使敵人聞風喪膽。在長途行軍和沙漠作戰缺少糧草時,依靠這種方法能生存達幾個月之久。

劉徹無法從史籍中查到蒙古人的對牛羊乳的乾燥手法,索性直接跨越道歐洲十八世紀的噴霧乾燥法,以大漢現有的技術水準是足以做到的。

噴霧乾燥法的主要工序有六道:過濾雜質,脫脂,加熱殺菌,濃縮,噴霧乾燥,包裝。

最先的過濾雜質用紗布即可,加熱殺菌和脫脂這兩道工序其實可同時處理。

脫脂這名頭聽着高大上,其實家裡煮過鮮奶的人都知道,就是將鮮奶煮沸後靜置,待稍冷卻後牛奶表層即形成一奶皮,此奶皮就是脂肪皮,去除後就是低脂牛奶。一般去皮三次,使脂肪減至最少量。

很多人誤以爲脂肪皮營養豐富,不捨得刮掉廢棄,其實對身體很不好的,漢武揮鞭的作者在此提醒大家,遠離脂肪,珍愛生命。

濃縮的工序因大漢的科技儲備尚不足,製作抽氣真空槽太過危險,索性就利用高溫加壓蒸餾的原理,將製取硫酸的反應釜稍事改裝,即可將脫脂牛乳濃縮到五成。雖不如後世般能抽真空,將之壓縮到四分之一左右,但也比蒙古騎兵那些沒經過濃縮的類奶粉要精純得多。

噴霧乾燥就更簡單了,後世農村噴農藥時的噴藥器製作簡單,將脫脂牛乳裝進去,豎起大鐵板,稍稍加熱,往上噴牛乳,乳霧遇熱乾燥,就會化成粉末飄落,即可製得奶粉。

包裝也很簡單,用不着甚麼真空包裝,漢人能用瓶瓶罐罐保存海鹽和糖,自然也能保證裡頭的奶粉乾燥。

大漢庖廚們依着劉徹的法子製出了奶粉,雖不如後世般保質期動不動就十來個月,至少兩三個月是沒太大的問題。

如此一來,雍涼乳業算是真正有了可以販運到大漢各郡縣出售的貨品,劉徹還是很看好乳製品產業的發展前景的。

劉徹迅速從帝國物流召回了雍涼建設兵團的將士們,回到雍涼之地早已選定好的地界,開始逐步建設各處乳牛養殖場和奶粉作坊。

他又用鷂鷹傳訊給公孫歂,儘可能多的在西域諸國擄掠乳牛,直接送雍涼乳業的乳牛養殖場。先前送來的四十餘頭乳牛和六頭種牛也送往養殖場,劉徹只讓少府負責繼續專研乳製品工藝的庖廚們留了兩頭。

除了從西域擄來的養牛人,劉徹還特意派了上林苑專事野獸豢養和繁育的官吏,前往養殖場,試試將大漢本土的種牛與西域乳牛雜交。他從腦海書庫中得知,後世國人爲了讓外來乳牛適應華夏天候,確實是經過雜交形成新的品種。

電視廣告中甚麼荷蘭純種奶牛着實有些誇大了,人的適應力如此之強,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何況是牛?

好在雍涼的氣候與中原的南方郡縣相比,更爲接近西域,可以讓那些西域乳牛有個過渡期,日後不斷雜交繁衍,應該是能繁育出更爲適應華夏氣候的新品種。

劉徹今日好不容易得了閒暇,遣宦者令李福從少府取來些發酵過的酸乳原汁和純乳,又是熬煮又是攪拌,折騰了大半個時辰,最後特意還用硝石甕製冷冰鎮。

萬萬沒料到小蘿莉這般不識貨,竟然以爲這酸乳是腐壞了。

好在南宮公主和楋跋子賞臉,有了阿嬌的前車之鑑,她們也沒急着大口吞嚥,而是端起碗,以袖遮掩,滿滿抿着。

劉徹迫不及待的問道:“味道如何?”

“回稟陛下,有些似乳酪的味道,確實不錯。”

楋跋子放下湯碗,用早就備好的錦帕拭去脣邊的酸乳,方纔放下舉袖掩面的左手,出言答道。

“嗯。”

劉徹微是頜首,乳酪最先是匈奴人制作的,後來傳到了諸羌和西域,楋跋子出身卑禾羌,自幼應是吃得慣的,倒沒太大的參考價值。

“二姊以爲……”

劉徹扭頭看向南宮公主,正待問她,卻見得她已然飲盡,正伸手去取第二碗。

不用問了,對胃口得緊。

阿嬌見得南宮公主喝得津津有味,不由嚥了咽口水,出言道:“真的這般好喝?”

南宮公主眼珠提溜亂轉,端着第二碗酸乳,故作好心道:“酸得緊,你向來不喜食酸,還是莫要喝了。”

“我過往雖不喜食酸,但現下卻是要學着喜歡了!”

阿嬌似是想到了甚麼,忙是端起碗酸乳,仰着脖子咕咚咕咚的一飲而盡,放下湯碗時還忍不住打了個嗝。

劉徹瞧着她那柳眉微顰的模樣,就跟要慷慨赴義似的,哭笑不得的勸道:“行了,就這也要爭強好勝,個人口味不同,既是不喜食酸,朕幫你再做些甜的奶昔就好了。”

阿嬌臻首低垂,赧然道:“臣妾不是爲爭搶好勝,只是想到先前母后和阿母有孕在身時,陛下說甚麼酸兒辣女,最後還真是應驗了。母后愛吃辣,就誕下泰安,阿母喜食酸,就得了幺兒,臣妾是怕日後……”

劉徹險些沒背過氣去,當着二姊和楋跋子的面,這話說出來場面多尷尬?

楋跋子也曉得阿嬌的失言讓陛下有些不自在,忙是隨意想了個由頭,拽着略有不甘的南宮公主告退離去。

阿嬌此時也曉得自個又犯渾了,又擺出那副可憐兮兮的小模樣,拽着劉徹的袍袖眨着大眼睛,委屈道:“陛下,臣妾也是想爲陛下誕下龍嗣啊。”

劉徹心中咯噔一下,想到史籍記載,阿嬌婚後數年未能給誕下一兒半女,他不免有些憂心,若真這輩子阿嬌也不能誕下子嗣……

或許,自己不想過早與阿嬌圓房,也是在潛意識裡存着某種想要逃避的心思吧。

算了,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天既然讓他穿越而來,改變了大漢,應該不會吝嗇於給他和阿嬌一個孩子吧?

何況漢武揮鞭的作者那麼敦厚善良,又怎會如此殘忍的對待小說女主呢?

念及至此,他終是又對阿嬌心軟,摸着她的小腦袋,笑道:“你這憨貨,所謂的酸兒辣女,是指在孕期時的口味。不少女子懷有身孕後,口味會徹底翻轉,本是喜辣的反倒變得極愛吃酸,故而你現下不喜酸,有孕時或許會嗜酸如命,可不就能生個小皇子了?”

阿嬌眸光熠熠,欣喜道:“當真?”

“騙你作甚?你適才不是說朕算得準腹中胎兒是男是女麼?”

劉徹把她攬到懷裡,附耳輕聲道:“不若今夜朕再傳授你些御女經中的玄妙法門,如何?”

阿嬌的俏臉霎時佈滿紅暈,便連晶瑩的耳根子都紅得滴血,貝齒緊咬下脣:“可不能似昨夜那般折騰個沒完。”

劉徹笑道:“好!”

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錢 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