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燒製玻璃

“純鹼!純鹼!純鹼!爲毛其他穿越的男主角一天內就能燒出玻璃?!我不服!”

作爲京城大學雙料碩士的劉徹仰天長嘯道,事實證明,光燒石頭是燒不出玻璃的。

好吧,不得不說,新中國素質教育下的產物往往是高分低能,至少劉徹就是其中一個悲催的產物。

玻璃的輔助原料包括澄清劑、助熔劑、乳濁劑、着色劑、脫色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等,現在一概沒有,劉徹想不出也沒心情去想該怎麼弄出來,只好先試着燒製劣質玻璃。

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純鹼、石灰石和長石,其中只有純鹼最難搞。純鹼,就是碳酸鈉,俗名蘇打。

爲了搞到純鹼,劉徹又昏睡了整整一天,查找相關的資料。

天然的礦物鹼主要來自鹼湖和固體鹼礦。它們是最主要的天然鹼資源。通常所說的天然鹼,是指主要化學成分爲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一類礦物。

後世中國,以內蒙古的鹼湖最多,西藏高原是現代鹽鹼湖的集中地。地處中原的南襄盆地是古代天然鹼的重要產地。

劉徹鬱悶了,此時此刻,後世的內蒙古還在匈奴手裡呢。至於南襄盆地,是在樑王劉武手中。老天爺這不是玩人麼?!

值得慶幸的是,許多植物體內含有碳酸鉀和碳酸鈉,當它們腐爛或被燒成灰燼後,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鈉,其質量分數高達三成。明朝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寫到:“採蒿蓼之屬,曬乾,燒灰,以原水淋汁。”

農村歷來將柴草燒後的草木灰叫作小灰(石灰稱爲大灰),放在筐子中經水淋,可得灰水,其中含有鉀鹼,俗名草鹼。洗滌衣物就是利用它的強鹼性。有些植物,特別是生長在鹽鹼地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較多的鈉離子。用它們燒成的灰含有較多的鹼(碳酸鈉)。

好吧,找來草木灰後,原料算是齊了。

將塊狀原料(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溼原料乾燥。隨後爲了保證玻璃質量,劉徹還專門找來磁石,對原料進行了除鐵處理。當然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除鐵處理,只是劉徹爲其接受的二十多素質教育找點面子。

到燒製階段有遇上大問題了,溫度需要達到一千五百度以上,少府的青銅作坊熔鍊溫度不過一千度,由於冶煉爐的溫度大約是一千一百度。哪怕是經過劉徹增加的鼓風設備,也不過一千兩百多度。

太悲哀了!

造個玻璃都需要全面提升社會技術等級,怪不得後世新中國勒緊褲腰帶也要搞航母,這可是帶動整個國防產業技術發展的東東。

好吧,不能用煤和木炭了。

劉徹作爲全大漢科技水平的頂尖代表人物,決定親自在少府內製作焦炭。

煙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一千度左右,經過乾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最終制成焦炭,這一過程叫高溫煉焦(高溫乾餾)。

煤,漢代的人認爲是“天火劫燒之灰”,稱爲“石炭”,煤炭已成爲冶鐵業的燃料。在長安城外數十里處,便有數座石炭窯,所以劉徹倒是不擔心材料來源問題。

至於技術方面,劉徹找到了唐朝就出現的土法煉焦技術。

劉徹蠻橫的佔用了少府燒製陶器用的一個爐窯(他不敢佔有瓷器窯口,會被皇帝老爹打死),沿着窯室側壁開挖了導火道,指揮着下人把一車車黑乎乎的石炭放進窯內

當少府的少監(二把手)陳央看到大變樣的陶窖,差點沒噴出一口血來,覺得腦袋已經不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要重新修葺這個爐窯,少不得要幾天工夫。年首快到了,陳央負責宮中各種器物的製備,如今少了個爐窯,到時交不了差可怎麼辦?

急不可耐的劉徹可沒心情搭理他,作爲京城大學的雙料碩士,劉徹是個小天才,天才往往是偏執的,特別是專注於某件事情時,天才就會變成瘋子。他親自操刀,藉助窯爐邊牆的點火孔點上火,將堆放在窯內的煉焦煤點燃。

隨着煉焦煤自身燃燒熱量逐層將煤加熱,大量黑滾滾的濃煙緩緩升上了長安城的天空。

整個長安城頓時亂成一團,城門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部關閉,大批大批的官兵封閉了街道。

宮城中,衛尉帶着手下的禁衛軍把手住每個宮門,禁止任何人通行。郎中令(皇帝保鏢頭子)命手下侍衛將未央宮和長樂宮團團圍住,保護皇帝和太后的絕對安全。

御書房內,劉啓震怒異常,斥道:“胡鬧!你這是烽火戲諸侯麼?敢在朕的宮城內燃起狼煙!”

天子一怒,太子屁滾尿流。

劉徹此刻正跪在皇帝的書案前,屁都不敢放一個!

良久,見皇帝老爹氣消了一些,劉徹低聲道:“兒臣是想到個好主意,可以大大提高精鐵產量,還可以煉出比鐵硬數倍,韌數倍的精鋼,操之過急,請父皇恕罪啊。”

“哦?”

劉啓有些懷疑的看着劉徹,心裡有幾分相信,畢竟劉徹確實是搞出了不少好東西,且據孫全上報,新的冶鐵作坊確實比舊作坊產量高了十倍不止。

劉徹偷偷瞟了老爹一眼,繼續忽悠道:“這石炭經過此番炮製,可得焦炭若干。燃燒焦炭,比之木炭與石炭,火焰更旺,熔鐵更快,冶鐵更純,生鐵變熟鐵,熟鐵變精鋼。用於冶煉,有事半功倍之舉啊。”

劉啓沉思片刻,幽幽道:“朕且信你一次,待這焦炭炮製好,且讓少府諸冶監的冶鐵作坊試上一試。若如你所言,此事便罷了;如若不然,你免不了到宗正府吃頓祖宗家法!”

劉徹見劉啓鬆口,懸在嗓子眼的心終於落回到肚子裡。

我的媽呀,連“皇兒”都不叫了,可見皇帝老爹真的生氣啦。下次要注意些,此番確實有些孟浪啦。搞得整個長安城亂成一團,皇帝老爹也不好向羣臣交代啊。

總之,劉啓還是有辦法的,特別是在太后也站出來滅火的情況下,找了個莫須有的理由,就讓長安城的所有人閉上了嘴,並對宮城上空盤踞了整整十天的濃厚黑煙漸漸習以爲常。

十日後,焦炭終於成熟。劉徹親自指揮下人,從人工點火孔注水熄焦,冷爐,扒焦。

很快劉啓就收到了諸冶監提交上了的奏章,上面對焦炭讚不絕口,列出了十數條好處,並希望能獲得更多的焦炭,保證能讓精鐵產量短時間內大大增加。

劉啓皺了皺眉頭,對身邊如釋重負的劉徹道:“皇兒此次功過相抵,朕就不罰你了,只是這制焦之法?”

劉徹哪還不知道皇帝老爹的意思,忙遞上一本小冊子,說道:“兒臣已將制焦之法寫好,父皇可儘快派人手到長安城外的石炭窯附近,建立焦炭作坊,一則宮城中不需再燒製焦炭,二則可以在石炭窯就近燒製。”

劉啓滿意的點點頭,饒有趣味的笑道:“既然皇兒這麼識趣,朕就不追究剩下那一大半的焦炭去處了,想來皇兒也是另有用處。”

劉徹聞言,小臉陡然漲紅。扒焦時,他偷偷命人扣下了大部分的焦炭,只給諸冶監送去了很小的部分。顯然皇帝老爹早已得到了奏報,只是不願跟他計較罷了。

“父皇英明,兒臣還要造出一個事物,到時定給父皇一個大驚喜!”

“哦?那朕就等着皇兒的驚喜了。”

劉啓看到胸有成竹的太子,點頭笑道,畢竟這個兒子還從未讓他失望過。

數日後,劉徹捧着手中一大塊乾淨透亮的綠色玻璃,彷彿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金山,不由得嘿嘿傻笑起來

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