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

漢六十二年,四月十八日。

太子劉徹認爲應當命太史令將今日之事載入史冊,因爲長沙王劉發爲他送來夢寐以求的寶貝,一塊泛着銀白色光澤的礦石。

在長沙國挖到輝銻礦了!

劉徹險些忍不住掉下淚來,咱華夏的銻礦儲量位居世界首位啊,後世的銻合金幾乎隨處可見,誰知特麼的在大漢要找塊輝銻礦那麼難。

遙想當初,劉徹費勁渾身解數,硬是沒能讓少府諸冶監掌礦石的匠師們曉得甚麼是銻,既不是鉛,更特麼不是錫。沒有實物比對,跟這羣不懂元素週期表的理工盲說甚麼都是白搭。

劉徹自然不可能爲給他們找樣品而放下手頭的事,專程跑大漢各處錫礦去挖掘伴生的輝銻礦。

шшш ▪TTκan ▪C ○

通過查閱腦海中的藏書,劉徹曉得長沙國的湘南縣必定存在大儲量的錫礦,且那些錫礦裡必然伴生着輝銻礦,只因後世湖南婁底的冷水江錫礦就在那,是全世界銻礦產量最大的礦山。

自朝廷代管長沙國後,太子劉徹和皇室實業並未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資源去經營,畢竟相較與關中與中原,長沙國着實山高水遠,且當地人口不算稠密,商貿不興,道路不暢,投入的資源自然無法儘速獲得足夠收益。

皇室實業對長沙國唯有兩項投入頗爲巨大,種植甘蔗和挖掘錫礦山。

種植甘蔗是爲榨取蔗糖,進而製成價格昂貴的白砂糖,收益自是巨大,諸位皇子們是極爲認同的。

至於動用大批奴隸去探勘和挖掘錫礦麼,皇子們可就無法理解太子殿下的所作所爲了。

錫礦在關中和中原皆是多見,沒甚麼稀奇,更算不得貴重礦物,何苦不遠萬里跑到長沙國那偏鄉僻壤去挖掘?

太子殿下雖是提到錫礦裡有種不尋常的礦石,頗爲寶貴,卻又解釋得不清不除,只是遣人押着大批奴隸在長沙國湘南縣四處探勘,遇着錫礦山便是開挖,沒日沒夜的往死裡挖,但凡發現有與尋常錫礦不同的泛着銀光的礦石便儘速送往長安來,讓他親自驗看。

於是乎,數年間長安與湘南縣之間的驛站快馬不斷,一塊塊奇形怪狀的礦石從湘南錫礦山挖了出來,送到長安的太子府,又皆是被鬱悶不堪的太子扔到後苑的觀魚池裡。

今日,就在今日,長沙王劉發終是見得太子徹底癲狂,捧着他剛送來的那塊銀白色的礦石手舞足蹈,嚎叫不止。

劉發看得心裡發毛,硬着頭皮喚道:“殿下!”

“寶貝啊,這特麼是寶貝啊!”

劉徹將礦石放在桌案上,雙手抓着劉發的肩膀,拼命的晃着,急聲道:“速速備齊五千口奴隸,盡數押往湘南縣,讓他們都給孤王挖礦去,往死裡挖!”

銻及其多數化合物是有較大毒性的,劉徹還不至於枉顧大漢百姓的性命,奴隸就不同了,用性命爲大漢的繁榮多做貢獻吧。

銻礦着實太重要了,與鉛和錫根據不同的配比形成的合金,其應用無比廣泛,小到子彈,大到工業軸承,包括電極材料皆要用到。

尤是令劉徹興奮的是,再也不需要用雕版印刷了,他先前之所以不採用北宋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是因根本研究不出膠泥的配比,而用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且會和藥劑粘着,導致難以分開。

如今有了輝銻礦,壓根再用不着製作膠泥活字,可直接躍升到十五世紀的鉛版活字,其合金配比約莫爲銻二錫一鉛七,熔鍊極爲簡單。

鉛版活字無需用藥劑粘合,便於排版,印刷完成後也易於拆卸,且字面飽滿,不易磨損,且這種合金耐腐蝕,故所用的油墨也無需特別調製,只要掌握好墨汁的濃稠度即可。

劉發的肩膀被劉徹那雙魔爪抓得生疼,不禁倒吸着涼氣,本能的想往後退。

劉徹見狀,忙是鬆開他的肩膀,稍稍穩下心神,頗有些尷尬的訕笑着,出言問道:“類似的礦石還有多少?”

劉發雖不曉得這礦石有何特異之處,但見得劉徹如此看重,知曉定是寶貝無疑,忙是答道:“此番送來的不多,我王府裡還有十餘塊拳頭大小的,但在湘南錫礦應是挖出了不少,只是未曾盡數運來。”

劉徹迫不及待的吩咐道:“煩勞皇兄將王府裡的這類礦石都送來,待孤王一一驗過,再遣人快馬送回湘南錫礦,讓奴隸們以之比對,專挖這類礦石。”

劉發忙是點頭應諾,匆匆回王府去取礦石。

待得劉發離去,劉徹緩緩沉澱心情,思考接下來該如何做。

鉛和銻都有不小毒性,煅燒和提煉倒是簡單,畢竟兩者熔點都很低,尋常的冶煉作坊都可以煉製鉛銻合金,只是其副產物和廢水對環境污染頗爲嚴重。

在大漢的初級工業化沒徹底完成前,是難以普及環保知識的,更遑論制定環保類的律法讓百姓遵守了,這些文盲壓根理解不了的。

暫時還得由少府或皇室實業的冶煉作坊來煉製這類合金,不可隨意把這些技術傳播到民間,否則難保會有喪良心的冶煉作坊往河流裡傾倒大量含銻含鉛的廢水,未來大漢得出現多少畸形兒啊,鬧不好要亡國滅種的。

鉛版活字眼瞧着便能弄出來了,也是時候在大漢普及紙張的使用了。

昔年劉徹向漢帝劉啓獻上造紙術時,因着中原諸侯國尚未徹底被降服,且擔憂各地豪強權貴私下辦學養士,以此提升威望,愈發做大,不利朝廷統治,故而父子倆決意暫且不向民間傳播造紙術。

少府的造紙作坊產出的紙張大多供應新華書局,讓之印刷成書籍販售,數年來只賣書不賣紙。不少權貴乃至民間商賈都曾私下試製紙張,但不是成本太高,就是品質太差,跟少府製造的紙張壓根不能比。

時至今日,大漢朝局穩定,境內四海昇平,塞外連戰連捷,自是不必再如過往般擔心諸侯或地方豪強做大。

誰若再敢生出割據之心,出兵將之剿滅必是再無半分顧慮。

念及至此,劉徹忙是前往未央宮的椒房殿,尋到正自斜倚金絲軟枕,正待假寐小憩的漢帝劉啓,想與他商議此事。

劉啓聽罷他的講述,登時睡意盡消,本是半闔的眼瞼猛地睜開,狹長鳳眸泛着亮光。

爲君十餘載,他豈會不曉得以紙張替代簡牘和帛書何等利國利民的大事,旁的不說,每年光朝廷及各郡縣官府所用的簡牘和帛書,所需耗費便是數以億計,若能盡數用紙張代替,定能節省下不少錢財,國庫又能充盈不少。

劉啓龍顏大悅,出言道:“皇兒是想將那造紙術傳播到民間?”

劉徹忙是搖頭道:“尋常百姓可沒多少能識文斷字,父皇大可不必急着傳播造紙術,不妨讓少府先多辦些造紙作坊,向民間出售大量紙張,權貴世家和富商巨賈必定出手搶購。待從他們手中賺足了錢財,再由朝廷出資在各郡縣興辦官學,讓出身貧寒的學子們亦得以治學,如此方是一舉兩得。”

劉啓自是頜首認同,若過早將造紙術傳播到民間,百姓們也用不上甚麼紙張,反是便宜了世家大族和商賈們,讓他們以此牟取暴利。

他沉吟片刻,不由皺眉問道:“若要大量製取紙張,少府的造紙作坊及工匠定是不足,便連供應朝廷及各地官府的公文所需都難以做到,更遑論向民間出售,爲之奈何?”

劉徹早有設想,無需思索便是答道:“少府近年已將造紙術改進不少,民間不知具體工藝,必是難以仿照製取。父皇不妨命少府將之傳授給皇室實業的匠師,日後皇室實業造紙作坊的收益向少府繳納兩成即可。”

“嗯,主意倒是不錯,只是皇室實業的造紙作坊能擔保不將那造紙術泄露出去?”

劉啓微是頜首,卻仍有些遲疑,作爲城府頗深的帝皇,他從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揣摩他治下的臣民,“難保有人利慾薰心,從皇室實業的諸多匠師下手啊。”

劉徹笑道:“父皇無需擔憂,田氏商團那些羊毛織品的紡織和提花工藝,以及皮毛服飾的鞣製技藝,諸多權貴亦是眼饞的緊,暗中沒少使些陰損手段探察,卻不也毫無所獲麼?”

劉啓揚眉道:“哦?田勝如何做到的?”

“將各項工藝儘量細分,使得不同的匠師只知悉自身負責的那道工藝,如此可儘量避免過多人掌握全部工藝。且讓匠師們皆訂立死契,終生不得另謀出路,他們拿着十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工錢,若還貪心不足,存了背主之心,那就只能……”

劉徹頓了頓,隨即擡手做了個往脖子上劃刀子的動作。

劉啓勾脣而笑,讚賞道:“不錯,萬事皆得預先想着最壞的打算,人性貪婪,利慾薰心下甚麼事都做得出來,多防備着總是好的。”

劉徹頜首道:“父皇教訓的是,兒臣定時時謹記於心。”

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