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

這日下得早朝,劉徹急召樑王劉武入宮,到太子府敘話。

劉武被內侍李福引至書室,劉徹並未起身相迎,依舊端坐席上,手裡拿着卷帛書,面色頗是不虞。

自入朝請罪後,劉武已不似往日那般跋扈張揚,除了在皇親苑的樑王府與僚屬們吟詩作賦,便是到皇家馬場賭賭馬,抑或去七竅玲瓏閣吃吃喝喝,也算自得其樂。

見識過太子劉徹創下的偌大產業,又從竇太后和阿嬌處要到不少劉徹所著的策論和辭賦,他不得不對自家這胸有萬千溝壑的皇侄心服口服。

劉武和劉非的脾性頗爲相似,雖是恃才傲物,但對真正佩服之人,卻是分外謙虛。即便是身份卑微之人,若其才學出衆,兩人亦會折節下交,引爲良師益友。

故而對劉徹未起身相迎的失禮之舉,劉武倒未太過在意,反是輕聲道:“不知殿下召本王入宮,所爲何事?”

劉徹緩緩擡眸,打量着眼前的樑王劉武,目光中盡是審視之意。

他起身離席,將手中的帛書遞給劉武,冷聲問道:“皇叔,這奏章乃你親筆所書?”

劉武亦聽出劉徹語帶不悅,忙是接過細看,確是他昨日呈的奏章,便是頜首道:“不錯。”

“皇叔身處長安城,怎會知曉淮水有水匪爲患?”

劉徹的聲線愈發清冷,他數日前剛接到公孫賀的傳訊,已有人前來利誘招攬,幕後主使應是吳太子劉駒無疑。公孫賀自是依劉徹的囑咐斷然拒絕,且看那劉駒會如何應對。

沒曾想,劉駒招攬不成,竟想借朝廷之手剿滅公孫賀及其麾下部衆,想來是見得豢養在淮水中上游的諸多水匪被公孫賀盡數吞併拔除,真真急了眼。

劉徹更是萬萬沒料到,向朝廷上這道剿匪奏章的,竟是樑王劉武。

若劉武真跟反賊有勾結,竇太后也護不住他!

皇帝老爹不好殺,孤王派人殺。在這長安城內,羽林衛想無聲無息弄死個失勢的諸侯王還不簡單麼?

樑王劉武雖不曉得劉徹心中已是殺意沸騰,卻也察覺出他的態度愈發不善,只道劉徹不喜自個涉入朝政,忙是解釋道:“本王讓樑相陳弗從廣陵購置些綢緞錦繡入京,豈料在淮水被水匪接連劫掠了數次,陳弗來函訴苦,本王這才上書奏報,希冀朝廷多多重視。”

劉徹見他神情不似作僞,面色稍霽,沉吟道:“樑相陳弗?”

自吳楚之亂後,漢帝劉啓大幅削減諸侯國的屬官,改各國丞相爲相,採取各國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國的建制與各郡相當,且官吏多改由朝廷派任。

劉武見得劉徹眉宇緊鎖,忙是問道:“殿下,莫非這奏章可有甚不妥之處?”

劉徹並未作答,反是問道:“陳弗既被皇叔任用爲相,應是頗爲親近之人吧?”

劉武答道:“何至親近,我與他爲兒女親家,買兒的正妻陳氏正是陳弗嫡長女。”

劉徹劍眉微揚,劉武口中的“買兒”爲其嫡長子,被封爲乘氏侯的劉買。

“樑地陳氏應非世家大族,皇叔爲何要爲嗣子結下這門親事,陳氏女的出身不足爲嗣子妻吧?”

劉徹復又問道,劉買身爲樑王嗣子,日後應能繼承王位,豈會隨意娶個出身低微的正妻。

“……”

劉武略顯尷尬,猶豫片刻,方纔訕訕道:“若那陳氏女只是陳弗之女,自是配不上買兒,但此女的外祖父乃是平皋侯劉遠,那就另當別論了。”

“平皋侯劉遠是甚麼來頭,能教皇叔如此看重?”

大漢封的侯爵爲數衆多,劉徹對這平皋侯毫無印象,疑惑道:“孤王似從未在祭祖時見過此人。”

劉武出言解釋道:“劉遠雖爲劉氏諸侯,卻非我皇族同宗,其父項佗本是項籍(項羽)族侄,後降了我大漢,高祖便賜爲劉氏。”

“甚麼?”

劉徹赫然心驚,眼瞼緩緩微闔,雙眸寒光凜冽,“項佗?”

劉武頜首道:“不錯,昔年項籍勢大時,自號西楚霸王,又封十八路諸侯爲王。後爲佔據魏地,他便命擅長理政的項佗出任魏相,待其徹底掌控魏國後,便將魏王曹豹改封爲西魏王,逼其遷都平陽。魏國則除國置郡,是爲碭郡,歸爲西楚九郡之一。

其後項籍更是倚重項佗,稱其爲宰相之才,任用他爲西楚柱國,治理國政。昔年項佗與項聲二人,一文一武,皆是項籍最爲看重的族侄,視爲左膀右臂。”

劉徹眸色愈深,追問道:“項佗既如此受項籍看重,豈會輕易降漢?”

劉武搖頭道:“他自是不會輕易臣服,漢元年,我朝高祖起兵平定三秦,項他隨楚將龍且於定陶之南與我漢軍交戰,最終兵敗所俘。但直到漢六年,項籍自刎垓下後,項佗方肯向高祖臣服,賜爲劉氏,封了平皋侯。”

劉徹問道:“皇叔怎會和項氏後人結爲姻親?”

劉武不答反問:“你可知碭郡是何處?”

“何處?”

劉徹確是不知,因大漢此時並無碭郡。

劉武略作無奈道:“高祖廢碭郡,建樑國,故樑國之地本是秦末魏地。項佗親眷在原西楚九郡經營多年,尤以碭郡根深蒂固。項佗死後,其長子項……劉遠襲爵爲平皋侯,亦繼承家業。本王既被封爲樑王,自然要拉攏他,還有甚麼比聯姻更好的辦法麼?”

劉徹沉吟片刻,復又問道:“皇叔先前提到項籍的左膀右臂,文爲項佗,武爲項聲,那如今項聲何在?”

劉武略作思索,方纔帶着幾分不確信道:“項聲堪稱帥才,弱冠之年便率十萬大軍討伐英布,將其打得倉皇而逃。後來他奉項籍之命,率軍欲在淮北襲擊我漢軍,卻反被灌嬰擊敗,其後便下落不明,直至垓下之戰亦未現身,想是早已死於亂軍之中了。”

死你妹!

劉徹心中怒吼道,秭歸項氏十有八九就是項聲的後裔,平皋侯劉遠乃是項佗的嫡長子,其女婿陳弗又突然向樑王劉武來函訴苦,抱怨淮水有水匪爲患,攛掇他上呈奏章,懇請朝廷出兵剿匪。

天底下還有這麼巧的事麼?

只怕是項佗和項聲兩人昔年見項籍敗局已定,彼此商量好,項佗臣漢在朝,項聲隱匿在野,伺機來個裡勾外連,傾覆劉漢,復興楚項。

怪不得那秭歸項氏會跟吳太子劉駒搭上線啊,西楚霸王昔年的屬地可不就囊括吳楚之地麼?

指不定那吳楚七國之亂,背後就有項氏餘孽在暗中攛掇。

匈奴昔年攻擊雁門塞和西北邊塞時,那些製作精良的攻城器械,雖和大漢的形制不同,功用卻毫不遜色,尤是那攻城梯,明擺就是已失傳多年的先秦雲梯。

還有私放羌人入關的那些南方將領,張湯嚴刑拷打那名爲臧素兒的羌人,問出幾支商隊的名稱,待要繼續追查,方知早被人盡數滅口,再查不到半分線索。

好!好得很!

跟樑王劉武結成姻親,外孫女嫁了劉武的嫡長子劉買。

端是好算計啊!

若能攛掇樑王劉武篡位成功,劉買便是太子,日後更會即位爲帝。

那陳氏女成了皇后,平皋侯劉遠便是皇親國戚,以後會如何?

扶持傀儡皇帝,還是直接狸貓換太子,將剛出生的劉氏皇子殺了,換上項氏骨血,再將其推上帝位?

劉徹換位思考,用最卑劣的角度推己及人,愈想愈是脊背發涼,心中殺意也愈發濃重。

夷族!

夷三族,夷九族,!

無論是誰,但凡沾有項佗和項聲的半點血脈,殺光爲止!

陳氏女爲陳買誕下長子劉襄尚未足歲,即便那是樑王劉武的嫡長孫,是竇太后的重孫子,該殺就得殺!

劉徹心知此時先得穩住樑王劉武,以免打草驚蛇,待得暗暗徹查清楚,再全力出手剿殺,務必不留漏網之魚。

念及至此,他故作爲難道:“皇叔應知曉匈奴右賢王進犯武威城,朝廷正出兵抵禦之事吧?”

劉武聞言,微是愣怔,顯是沒料到劉徹會突然將話頭轉到此處,脫口應道:“自是知曉,匈奴着實可恨!”

他雖喜好詩詞歌賦,卻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亦如大多關中男兒般鐵血尚武。尤是劉氏宗親和匈奴算得上世仇,高祖被圍白登,多次被逼和親,想想都恨得慌!

劉徹頜首,心知劉武是曉得好歹的,多是被項氏餘孽矇蔽利用罷了,絕不至背典忘祖去勾結項氏餘孽。

他滿臉無奈的苦笑道:“相較於區區水匪,北方匈奴才是我大漢的心腹大患。近年朝廷連番大戰,雖是連戰連捷,但亦有萬千將士戰死沙場,大軍糧草及傷亡撫卹皆耗費大量貲財,怕是暫不能如皇叔所請,出兵剿匪了。”

劉武恍然大悟,只道劉徹先前神情不虞,乃是因無法應他所求,即刻出兵剿滅水匪。

他心裡原還有幾分怨懟,覺得劉徹對他這皇叔未免太過不敬,此時卻是盡數煙消雲散,反是頗爲感念劉徹如此在意此事,顯是頗爲重視他的啊。

劉武豪氣的擺手道:“無妨,抵禦匈奴要緊,無非是損失了區區幾船綢緞錦繡,能值幾個大錢?”

劉徹故作大喜道:“皇叔以大義爲重,侄兒身爲感佩。恰逢菊園九華盡放,侄兒索性取出窖藏的菊花釀,與皇叔酌酒賞菊,如何?”

“哈哈,殿下有此雅興,本王自當奉陪!”

劉武咧嘴大笑,端是目光熠熠。

他心心念念皆是要待酒熱耳酣之際,從劉徹口中套出些詠菊的佳句,回府後羞煞那些文人雅士,且看他們還敢小覷咱老劉家的子弟不通辭賦麼?

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軍鎮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