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

未央宮的宣室內,漢帝劉啓閱過中尉張湯遣人千里加急送來的密報,狹長的鳳眸中寒光凜冽。

他默然不語,將密報遞給身側的太子劉徹。

劉徹接過後,草草掃了一遍,已是瞭然。

洋洋灑灑數千字的密報,通篇的關鍵處,卻盡皆涉及一人。

劉駒!

吳楚之亂的反王劉濞膝下有兩個嫡子,長子劉賢和次子劉駒。

文帝朝時,吳國太子劉賢入京,因其個性輕佻剽悍,又頗爲驕矜,在與皇太子劉啓博弈時,舉止頗爲不恭,言語亦多有挑釁。

劉啓看似溫和仁厚,實則陰戾兇狠,隨手就掄起棋盤朝劉賢的腦袋上砸,終是失手將他打死,只得派人將其遺體送回吳國安葬。

吳王劉濞端是個梟雄,硬生生忍下殺子之仇,另立嫡次子劉駒爲吳國太子。

劉啓即位後,吳王劉濞就以不滿朝廷削藩爲由,聯合中原其餘六大諸侯國,打着清君側的旗號,悍然造反,引發了吳楚七國之亂。

吳楚之亂時,吳王劉濞曾勾結大漢東南的東甌國,暗中結爲盟友。

在丹徒慘遭兵敗後,劉濞便投奔了東甌國。

漢帝劉啓聞訊,即刻派遣密使遊說東甌王歐貞復。

東甌王畏懼漢廷赫赫兵威,便派出其弟將軍夷鳥將軍歐貞鳴,趁勞軍之際殺了劉濞,以此將功折罪。

漢帝劉啓自是大爲滿意,便將歐貞復封爲彭澤王,歐貞鳴封爲平都王,位同劉姓諸侯王。

不曾想,吳楚之亂平定後的第八個年頭,竟得到吳太子劉駒未死的消息。

他非但未死,還投奔了閩越國,成了閩越王騶郢的座上賓。

“劉駒竟能豢養如此衆多的水匪?”

劉徹真是被密報所述之事驚到了,頗覺不可思議。

後世的史籍的確是記載過劉駒投奔閩越國的事,最後還導致漢武帝即位後,派出水師征討閩越國,但皆是一筆帶過,算不得甚麼大事。

然而根據中尉張湯從雷被處拷問到的情報,那特麼是近百座水匪寨子,萬餘水匪,端是遍佈江淮中下游沿岸的諸多郡縣!

就算有閩越王出錢出糧,可那些郡縣的太守和縣令都特麼是吃屎的麼?

要說沒有封疆大吏和世家大族爲劉駒豢養的水匪打掩護,那真特麼是自欺欺人了!

劉徹沉吟片刻,緩聲道:“父皇,可還記得前年出兵征討匈奴時,私放羌人入關的那些南方將領?”

漢帝劉啓顯也早將二者聯繫到一處,冷聲道:“如此也好,正好一併徹查清楚,盡數將之夷滅。”

劉徹微微頜首,復又問道:“那依父皇看,閩越國當如何處置?”

漢帝不答反問:“依你看呢?”

劉徹皺着眉頭,猶豫道:“若能不動兵戈,還是緩緩圖之的好,畢竟系出同源,不便像對付匈奴和羌人那般斬盡殺絕。”

“嗯?”

漢帝不由愣怔,疑惑道:“甚麼系出同源?與何人系出同源?”

“……”

劉徹生生噎住,訕訕道:“百越部族雖地處邊陲,但自古也屬華夏子民,尤是先秦之時,中原戰亂不休,百姓多有逃往百越之地逃難避禍者,繁衍至今,與我漢人可不是系出同源麼?”

漢初的疆域不算大,至少還沒有秦朝遼闊。故而皇帝老爹還沒完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大一統,更沒形成甚麼華夏民族,炎黃子孫的概念。

可他劉徹不同啊!

他前世的初戀女友可是地地道道的南方妹子,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小家碧玉,這要是出兵血洗百越,那特麼對得起正在看《漢武揮鞭》的廣大光棍宅男麼?

何況從後世的角度,百越各族尤其是東越和閩越部族,也屬漢族的主要先民,在新中國,哪個國人敢百分之百確認自己體內沒有百越部族的血脈?

沒長那金髮碧眼,還真把自己當香蕉?(順帶鄙視前公司的某海王八)

“嗯,聽着倒是有幾分道理。”

漢帝劉啓拈着鬍鬚,半闔着眼瞼,復又問道:“依你之見,閩越國和那劉駒該如何處置?”

劉徹細細思量半晌,方纔答道:“劉駒的性命倒可先留着,先徹查出通敵叛國的官員和世族,再出兵清剿水匪,至於閩越國……”

他頓了頓,復又道:“想要對付閩越國,得先想辦法徹底分化諸越,再逐一併吞。”

漢帝劉啓頜首認同道:“言之有理!”

劉徹所謂的諸越,並非百越部族,而是特指東越,閩越和南越這三大地域。

東甌國位於東越(浙江),國都甌城(溫州);

閩越國位於閩越(福建),國都東冶(福州);

南越國則佔據南粵(廣東),西甌(廣西),交趾(越南中北部),國都番禺。

其中南越國實力最強,因秦朝早在嶺南之地設有郡縣,故而南越百姓多爲秦朝遺民。

其國主南越王趙佗已過鮐背之年,足有九十三歲,本爲秦朝將領,後趁着秦末大亂,起兵割據嶺南。

大漢立朝後,高祖劉邦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說服趙佗接受高祖賜下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朝廷,成爲大漢藩屬國。

待得呂后臨朝,發佈禁令,禁止漢商向南越國出售鐵器和糧草。趙佗隨即發兵攻打長沙國,並在攻佔長沙國的邊境數縣後撤回,並稱帝自立,號“南越武帝”。

呂后死後,漢文帝劉恆即位,再度派遣陸賈出使南越,成功說服趙佗去除帝號歸復漢朝。

直到劉啓即位,趙佗依舊稱臣,每年在春秋兩季皆會派遣使臣到長安朝見漢帝劉啓。

然在南越國內,他仍以皇帝自號,對朝廷的詔令向來是虛應了事,甚至陽奉陰違。

“所謂老而不死是爲賊,南越那趙佗可不好對付啊!”

漢帝劉啓一想到趙佗就腦仁疼,頹那老賊割據南越六十餘載,端是將南越國經營得如銅牆鐵壁般,當真針扎不進,水潑不入。

劉徹出言道:“南越先是不急,王八也有壽終時,趙佗再蹦躂不了幾年的。”

劉啓皺眉道:“依你的意思,是要等趙佗死後,方纔謀劃南越?”

“並非如此,唯有趙佗將死未死,纏綿病榻時,纔是最佳時機……”

劉徹搖搖頭,復又陰笑道:“畢竟他活得太久,兒孫衆多,但兒子大多都先他而去,便連孫子輩的都已年老,在他彌留之際,那滿堂的子子孫孫定會搶着繼承王位,南越國勢必會亂上一陣子。

屆時朝廷只要找準時機,暗中調遣兵馬,揮師南下,南越國必是難以抵擋。”

“不錯,不錯!”

劉啓眸光熠熠,認同道:“既是如此,得儘早往南越國加派細作,時刻探聽那老賊的好賴,免得到時錯失良機!”

劉徹看着皇帝老爹滿臉興奮的模樣,真真不想打擊他。

按着史籍記載,您老人家可沒活過那趙佗,雖說這輩子吃了不少藥膳,平日又好生調養,但就憑您這身子骨,即便能活到出兵征伐南越國之時,怕也早已禪位於我,自個做了太上皇,每日只能潛心修養了。

劉徹無奈的搖頭道;“南越國真不用操之過急,至於閩越國和東甌國,倒可以開始謀劃了。”

劉啓劍眉微揚,忙是出言詢問道:“哦,莫不是你已有了甚麼計較?”

劉徹眯了眯眼,意有所指道:“兒臣以爲,自古國破家亡者,多因兄弟鬩於牆,而不能外禦其侮……”

“你是說東甌國的歐貞復和歐貞鳴?”

劉啓精於算計,自是聞弦知意。

吳楚之亂平定後,他之所以將東甌王歐貞復封爲彭澤王,夷鳥將軍歐貞鳴封爲平都王,兩者皆爲諸侯王,便是存了幾分挑撥誘導的心思。

只可惜閩越國實力向來較東甌國強大,又頗爲不甘臣服大漢朝廷,時刻對東甌國虎視眈眈。

故而歐氏兄弟二人雖彼此戒備,卻並未徹底撕破臉,唯恐因內訌引發大亂,讓閩越國趁虛而入,滅了東甌國。

劉徹陰笑道:“非但是東甌國的歐氏兄弟,父皇莫要忘了,閩越王騶郢可也有個文武雙全的王弟呢。”

漢帝劉啓眸光一亮:“你是說……騶餘善?”

“正是此人,兒臣嘗聽聞,前任閩越王生前最是疼愛幼子騶餘善,屢屢向臣屬誇讚,言稱此子深肖於他,日後必是一代賢主。”

劉徹笑着聳了聳肩,似乎華夏的皇帝稱讚膝下愛子時,多會加句“深肖朕躬”,就是“這兒子很像老子我”的意思,也許這便是對血脈延續的美好期待吧。

貌似皇帝老爹也對自己說過這句話的。

可劉徹自覺除了幾分無恥很有皇帝老爹的風範,其他旁的真是天差地遠,一個虎背熊腰的病秧子,一個身材欣長的翩翩美少年,哪裡像呢?

皇帝老爹真真想太多了!

漢帝劉啓哪裡曉得他那不孝子的心思,頹自道:“嗯,朕也曾耳聞,若非當年閩越王染了惡疾,猝然暴斃,而那騶餘善又值年幼,這王位想來不會落在騶郢頭上。”

“正是如此,如今騶餘善已然長大成人,又頗是勇武,騶郢怕是不免對他生出幾分忌憚?”

劉徹故作沉吟道,其實他心裡早已有數,根據史書記載,騶餘善本就一直覬覦閩越的王位,最終果是弒兄奪位,臣服了大漢朝廷。

劉啓頜首認同,復又問道:“嗯,如此說來,你是想派人離間他們兄弟二人?”

“呵呵,豈止騶氏兄弟,父皇可莫要忘了歐氏兄弟。”

劉徹勾起嘴角,分外陰險的笑道:“兩對兄弟,四條惡犬,真若鬥將起來,豈非一場好戲?”

劉啓自是會意,笑問道:“皇兒打算派何人前往?”

“太子中庶子,張騫!”

劉徹毫不遲疑的脫口而出,復又道:“無需朝廷遣使,兒臣會命羽林衛隨行,至於離間之事,憑張騫一人,足以!”

劉啓沉吟半晌,方纔沉聲道:“準!”

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