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

暌違月餘的太子劉徹,重新列席早朝聽政,讓大漢朝野蔓延的各種謠言不攻自破。

朝廷重臣們心中百味雜陳,甘苦自知。劉徹絲毫沒有把羣臣的諸般盤算放在心上,他壓根就沒打算迅速組建政治派系,也不希望過快和羣臣們產生利益衝突。

後世俗話說得好,槍桿子裡出政權,只要牢牢把握住軍隊,哪怕是權貴世家再猖獗,也不過就是掀起政治風浪,不到逼不得已或是十拿九穩,世家們是不會冒着滅族的危險篡逆的。

隨着遺孤內院裡的學員們逐漸成長,今後慢慢塞到大漢的各個郡縣歷練一番,將來慢慢取代保守派世家的地位便是。

所謂潤物細無聲,又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說法,顯然緩而行之才符合漢家的治國哲學。

再說劉徹也沒奢望完全消滅世家豪門,自打有了階級劃分,精英治國的理念便貫穿了數千年的人類社會。

即便是後世天天把“民豬”掛在嘴邊的美帝,所謂的議會和政府高層,不也一樣掌控在大家族的手中?顯然很多高舉“民犬”旗幟的憤青們並不明白,這種民衆手中握着選擇權,而不是決策權的形式,纔是高效可行的“民豬”體制。

即便劉徹學着史上的漢武帝血洗各大世家,未來還是會出現新興的世家。古今中外,門閥政治皆是如此,只不過程度不同罷了。

劉徹所能做的,就是儘量推廣教育,以圖讓普通民衆能擁有受教育的機會;未來還要改革官員選拔制度,讓出身貧寒的官員有相對公平的晉升機會。

其實在後世的新中國,曾經有相當長的時間,人民一度擁有少許的機會。然而隨着素質教育的推行,上層精英開始要求那些山裡的娃娃,走幾十裡山路上學的苦孩子,和城裡的孩子比鋼琴,比編程,進行所謂的特色招生。

這是民族的悲哀!是磚家學者最卑劣的行徑!

特別是各大媒體,還無恥的大肆宣傳富二代官二代多麼不成器,苦孩子多麼吃苦耐勞,最後成就斐然。

無恥至極!

受教育權利的不平等,直接帶來綜合素質的不平等;出身背景的不平等,更會帶來機遇上的不平等,苦孩子成功的機率絕對比富二代官二代低得多!

別隻看少數成功的苦孩子,看看十幾億勞苦大衆和留守兒童,算算比例就知道。

美帝之所以強大,正因他們在某種程度上確保了每個孩子都有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而非狗屁不通的素質教育!

即便他們的政治很大程度上也被大家族和財閥操控,但他們至少保存了一般民衆向上奮鬥的希望。而新中國的那些讓人膩歪的學者教授,早就該自絕於人民了!

劉徹深深知曉,如今談這一切爲時尚早。然而面對江都王劉非,這個風華絕代的五皇兄,他還是不由得大發感慨。

不得不承認,皇室經過優良的基因遺傳和精英教育,每一代總會有出類拔萃的人物。

劉啓的親弟弟樑王劉武,就以賢良聞名於世。而江都王劉非,就和親叔叔劉武幾乎一般無二,一樣的跋扈,一樣的才華出衆,一樣的威名遠播。幸運的是,他沒有劉啓那樣陰戾狠辣的哥哥,卻有劉徹這個穿越兩千多年的弟弟。

自打劉非成爲了皇室實業的董事長,息了奪儲的心思,反倒如魚得水起來。如今他掌控着大漢絕大多數權貴世家都參與其中的龐大商業網,自然是威風八面,比起原來的小小諸侯王不知要風光多少,大大滿足了他跋扈飛揚的性子。

而皇室實業在劉非的管理下,各項業務進展順利,集團管理井井有條,本就龐大的收益竟然還能成倍增長。

劉徹在查閱了上半年的財務報表後,不由對這個皇兄超凡卓絕的實務能力表示由衷的讚歎。換了劉徹親自來弄,也未必能做到這個程度。

由此可見,劉非如同樑王劉武一般,的確有恃才傲物,囂張跋扈的本錢。

之前在太子劉徹多日缺席早朝的情況下,劉非愣是聯合諸位皇子,將找上門來慫恿他們伺機而動的大臣暴打一頓,踢出門去。這種示好的態度,自然讓劉啓和劉徹大爲滿意。

劉徹今日一下早朝,便趕到了皇室實業的總部,召集諸位皇子商議相關事宜。

劉非識趣的把劉徹讓到會議桌首席的椅子上,問道:“不知殿下召集我等,所爲何事?”

“諸位皇兄不必多禮,兄弟之間太多客套,難免顯得生疏,都坐下吧,隨意些。”

劉徹擺擺手,讓皇子們坐下,隨即道:“父皇日前曾提及,此次關城大捷,進京獻俘的將士們不日便可抵達長安。將近五萬的奴隸,屆時該如何處置,也甚是爲難啊。”

諸位皇子眼前一亮,他們不是蠢貨,自然知曉老弟劉徹不會無的放矢,想來今日要談及俘虜的分配問題了。

人口買賣歷來都是暴利行業,何況此次是大漢開國來最大的一筆官方合法交易,大漢絕大多數權貴都很眼饞這塊肥肉啊。

大腹便便的趙王劉彭祖滿臉諂媚:“前些日子還聽五哥爲人手不足發愁,如今就有五萬精壯奴隸,還要勞煩殿下在父皇面前美言幾句,咱們把這些奴隸都買下來便是啦。”

諸位皇子皆是頜首認同,如今他們掙錢上癮,自然覺得手下勞力越多越好。

倒是劉非皺了皺眉頭,緩緩道:“八弟此言不甚周詳,這五萬奴隸均是匈奴降卒,蠻夷歷來彪悍,怕是我等府上的私兵不足以震懾。若是鬧出些事情來,反倒是個禍害。”

劉彭祖聞言一愣,隨即苦笑道:“兄長此言在理,倒是俺孟浪啦。”

大漢權貴不少都暗地篹養私兵,樑王劉武這個雄霸一地的諸侯王,私兵甚至達到了將近十萬。其餘的各地諸侯王和權貴豪強,府中私兵也從百餘到數千不等,以侍衛的名義編練。

然而在天子腳下的京畿各郡,卻是另當別論。哪怕是之前顯赫至極的周亞夫,也不敢在長安的府邸中篹養上千私兵,否則就是圖謀篡逆了。已入住皇親苑的諸位皇子,各自府中的所謂侍衛更是不過區區百餘人,看家護院尚且捉襟見肘,更別說要控管近五萬的精壯奴隸了。

長沙王劉發望向滿臉輕鬆的太子劉徹,問道:“殿下想來是早有計較吧?”

劉徹聳聳肩,頜首微笑道:“孤確實和父皇商議過此事,依着孤王的意思,這五萬官奴咱皇室實業一個都不買。”

諸位皇子滿臉訝異,劉非更是連連搖頭,急道:“爲兄雖擔憂私兵不足,無法震懾這許多奴隸,但總還能想出不少法子。若是一個都不買,豈不是因噎廢食?”

他見劉徹不爲所動,復又苦勸道:“如今集團已攬下了京畿各郡之間的瀝青大道,正是急需人力的時候,到時誤了工期,也沒法向父皇交代啊。”

劉徹毫不在意的微笑道:“不只是這幾條瀝青大道,昨夜孤還和父皇議定,隨後要修築通往西北的數千裡大道,以圖打通前往西域的西北商路。”

皇子們聞言,不由大喜。

他們雖對商務知之甚少,然而作爲大股東,不時會被劉非強硬召集起來講解集團的財務狀況和規劃。這是太子劉徹定下的規矩,美其名曰要身爲董事長的劉非做到管理透明化。因此他們多少了解築路未來會帶來了龐大的收益,特別是商路,更是劉非一直念茲在茲的肥肉。光光向商隊抽取的高額過路費,便是可預期的滾滾財源。

然而掌管集團具體事務的劉非卻是憂喜交加,揉了揉眉心道:“修築西北商路固然是好事,然而如今人力尚且不足,西北大道也不知要何事才能破土動工了。而數千裡瀝青路面,要完工更是遙遙無期。”

劉徹搖搖頭,肆無忌憚的爆料道:“都是自家兄弟,孤王也不瞞着諸位兄長,如今北方戰局已定,接下來父皇就要討伐西羌。故此這西北大道屆時還擔負着運兵和輸送糧草的重任,必須儘速籌備,在年內必須建成。”

皇子們倒沒有任何訝異的神色,京城的高官顯貴們早就獲悉了西羌五萬騎兵突襲北地郡的消息。對於這些試圖渾水摸魚的烏合之衆,即便是竇氏爲首的保守派勢力,也沒有任何和談的心思。

如今北方大捷,匈奴右賢王都飲恨關城之下,若是劉啓不趁勢好好收拾西羌這個跳樑小醜,便不配做大漢的天子了。

劉非愈發的疑惑:“既是如此,殿下爲何不讓集團購買這五萬奴隸,需知即便是將其盡數驅往築路,恐怕尚且不足啊。”

“正因如此,這築路更不能由集團獨自修建,需得讓世家豪門心甘情願的替咱們把事情辦好。至於收益,若是五皇兄依着孤王的法子辦,定然只多不少。”

劉徹頜首認同,隨即朝身後的張騫擺擺手,示意他將懷中的一摞冊子分發給諸位皇子們。

劉非拿起冊子,封面上數個大字《西北大道的外包和招標事宜》,隨即迫不及待的閱讀起來。

以往太子劉徹提供的書籍,都能帶給他眼前一亮的感覺,此番他自然要細細研讀後,好好討教一番。

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