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言可畏

二十九名通過太子曹丕的舉薦,得以在河南爲官,插手軍糧物資運輸工作,並最終因此而丟了姓名的小吏,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類型。

其一,乃自諸郎中選拔,基本上都是吏部尚書陳羣向曹丕推薦的。此等皆爲世家子弟,陳羣久聞其名,又受彼等家族託付,於是薦於曹丕,曹丕再行文光祿勳,使這些人赴吏部待選——當然啦,本來就是陳羣的主意,自然一選即過。

其二,本身就是曹丕的黨羽,或爲昔日王府內賓客、王府外友朋,或爲今日太子屬吏之親眷,也是遞個條子過去,陳羣通過,就赴河南各縣上任了。

第三個類型相對特殊,無論曹丕還是陳羣都不夠了解,完全是別人託關係託到了太子身邊人,曹丕再通過陳羣任用——比方說那位馬齊馬伯庸。此羣體人數最少,目前就發現三位,分別通過太子側妃柴氏、正妃甄氏之兄甄堯和曹丕庶弟曹徽的關係,跟曹丕打了招呼。罪魁禍首的馬齊,就是走了柴氏孃家人的門路,獻上金珠,才得以選官畿內。

科舉制度只是打開了入仕的大門,正經官員的升遷黜陟,則與科舉無關;相對完善的官僚體系倒是通過吏部,把任免之權抓到了自己手中。但這並不是說舉薦就完全無效了,高官貴戚插手官吏任免的事情也屢見不鮮,但只要限定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內,誰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曹丕向陳羣舉薦官員,還真不能說他犯了什麼過錯。

薦人不當,纔是他最大的罪過。而用人不當,就要歸咎於陳長文了。

凡公卿皆可向吏部遞條子,說某人某人不錯,請你們多關照一下,給他一個好位置。限定僅僅在於:一,此人必須已有相應的任官資格。不可超級提拔;二,品秩不可過高。比方說,若將來桓範自科舉入仕,得授四百、六百石的小吏。是勳就可以向陳羣打招呼了,此爲我門下客,素有才學,當給予朝中或者畿內的好職。

而倘若所薦之人品秩太高,吏部根本不需要什麼理由。便可直接打了回票。其實就連皇帝,若欲用之人資歷不足,又想吏部超擢——哪怕只拔一級——超過了八百石墨綬長吏,吏部都是可以加以駁回的。當然啦,僅僅制度如此,但制度終究是由人來執行的,尤其還存在着一個理論上擁有無限權柄的皇帝,即以曹操的威勢,再加陳羣的謹慎,想做得更過份。那都有可能通過。

只是其後就可能是御史上奏、公卿諫阻,同時紛紛彈劾通過這一任命的吏部諸官……

而曹丕就正好踩在了這條紅線的後面,並不敢越雷池一步,他所推薦的最高也不過六百石縣丞,而且資歷足夠,只是要在具體任官位置上請陳羣加以照顧而已——同樣的六百石,在中央爲官和在地方爲官,在畿內爲官和在偏遠郡縣爲官,含金量都要天差地遠。

曹丕是想要藉此培植自己的黨羽,陳羣本是曹丕一黨。對此心知肚明,只要別太過份,也自然開放綠燈。只是原意是想他們通過難得的軍輸工作博取功勞,誰想投資越大。風險也越大,最終大多栽在了這件事上……

尤其馬齊乃因賄而得官,問題就更加嚴重,所以曹操直接命令曹丕休棄柴氏,將之逐出宮去。甄堯和曹徽的罪過就沒有那麼大,所舉薦的都是親朋。貌似查不出什麼利益往來,而且那倆雖然同樣丟了性命,終究不是主犯。據說甄堯被其妹甄氏領着,直接跑曹操面前去磕頭請罪,並且表示願意削去自己的爵位,曹操也便不爲己甚,訓斥甄堯一頓,降等了事——由亭伯而降亭子。

至於曹徽,年紀還小,就當他不懂事,曹操下令他跟兄長曹丕一般禁足,一年內不得外出,且削曹徽並其母宋夫人俸祿之半。

本來對於這些薦人的處罰就已經夠嚴厲了,而對於出問題的人本身,更是毫不容情,正如廉昭所說,是“枉法非刑”。即便主犯馬伯庸,偷盜軍糧之罪合當受戮,也未必到得了棄市的程度,不必顯戮,隱殺可也。所謂的“庾死”,若在詔獄之中,其實大多是秘密絞殺——那可是天子過問之案唉,誰敢讓囚犯莫名其妙地就掛掉?

馬伯庸論罪尚且如此,那麼從犯們更沒有棄市的理由了,真要按照刑律判罰,就算再重也不過遠流而已。可是曹操就是這麼不講理,指使有司取了這些人性命,並且還陳屍西市,以向全天下人展示朝廷的威嚴。

對於這一點,桓範判斷的一點兒都沒有錯,曹操是因爲西征未竟全功,所以諉過於這些低級官吏。而且另一方面,本來打算秋季興師,一舉而滅掉劉備的,即便劉備搶先發兵關中,進而安然撤退,曹操也想賭一把,兵臨漢中,去殺對方一個防備不及。結果就因爲糧草出了問題,被迫退返洛陽,曹操是越想越光火,而且越想,就越覺得若沒有這一出,自己很有可能就已經把蜀中給拿下來啦。

所以他纔對這些涉案官員零容忍,對於舉薦這些官員的貴戚同樣不留情面。漢代已有舉主連坐之罪了,但因應具體情況,論罪與否,差別還是相當之大的。比方說我當郡守的時候,舉薦了一名屬吏,然後事隔二十年,我已經是朝廷三公啦,昔日所舉屬吏牧守郡縣,然後犯罪了……難道這也要我連坐不成嗎?那誰還敢舉薦官員了?再如《三國志》上記載:“太祖以(荀)彧爲知人,諸所進達皆稱職,唯嚴象爲揚州,韋康爲涼州,後敗亡。”曹操也並沒有因此而責怪荀文若。

尤其魏朝不再實行完全的察舉制度了,即便舉人,也必須先經過吏部遴選,具體分配也得看吏部安排,所以大可把責任推卸到吏部身上:不是我所舉非人啊,是你們用非得所,那怪得誰來?曹丕給陳羣批條子,其實真正能夠牽累到他的,就只有一個馬伯庸,一則此人主動犯下重罪,也非疏忽,也非瀆職,二則他跟曹丕無舊,乃賄賂得官。只是馬伯庸罪過再大,也不過六百石小吏而已,因小吏之罪而責太子,這就相當不近人情啦。

根據桓範的分析,正是因爲馬伯庸犯罪使得曹操西征未竟全功,所以老頭子氣得半死,而偏偏那傢伙又在事發後上吊自殺了,無可顯戮,故此才把邪氣都撒在了曹丕頭上。而且他問是勳:“天子之觀太子,若何?”皇帝真的很寶愛這位太子嗎?貌似不大象啊……

英雄父親總是容易對兒子求全責備,尤其兒子足夠多的話,往往會覺得哪個都不成器,很難真正說到“滿意”二字。是勳前一世讀史,就覺得曹操並不喜歡曹丕,爲什麼呢?當曹昂戰死,丁夫人離異、卞夫人總攝內事後,曹丕就是真真正正、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啦,以他爲嗣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根本不需要過腦子。再說這兒子就才能、秉賦上也挺不錯啊,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就算比不上老子,總比別人家兒子強。可是偏偏曹操拖了好多年,明明211年就已經任命曹丕做五官中郎將,爲宰相之副了,212年曹操得爵魏公,建立魏國,216年進位魏王,偏偏217年才正式立曹丕爲魏王世子——當然具體的年份是勳並記不清。

由此可見,曹操並不認爲曹丕是最合適的繼承人,要一直等到他寄予厚望的曹植原形畢露,感覺實在不靠譜,被迫放棄,才終於允許曹丕上位。究其根由,或許只是簡單的父子二人相性不合吧。

當然,或許還存在着另外一種可能性,即曹操注意到曹丕身邊圍繞着太多世家大族,生怕威脅到自家政權和寒門軍功貴族的利益,才一直猶豫要不要放棄曹丕。當然啦,此乃以後事倒推前者也,身在局中,曹操有沒有那麼明確的階層覺悟,還在未知之數。

總而言之,在原本的歷史上曹操貌似就不大喜歡曹丕,這條時間線上那就更加糟糕:一是曹昂尚在,二是曹植的不靠譜尚未完全暴露,三是……還有一個曹衝哪!在原本歷史上,曹衝夭折後,曹丕去勸慰曹操,曹操就明確說了:“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後來曹丕自己也說:“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在這條時間線上,曹衝得以安然成年,且他雖然曾經設謀陷害曹昂,曹操也並無嚴責,只是與諸王一般,把他趕去封地而已——可見寵信並未完全衰退。

所以曹丕這個太子之位得來僥倖,根基並不牢固,這也正是他急着要培植黨羽的緣由所在——只可惜把事情徹底給搞砸了。

當然這一切,都不必要向桓範透露,是勳只是說:“諸王並得聖寵,故羣臣諫使之國也。”

桓元則點點頭,壓低聲音對是勳說,我總覺得此事有一幕後黑手,想要藉機打擊太子的威信,敗壞太子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大膽揣測,必諸王之一也——大致可以排除掉曹昂,其他三個卻都跑不了。但是僅僅靠這件事,並不足以扳倒太子,等到事態平息以後,時間也能洗掉太子身上各種污點。所以對方一定還有後手,將在短時間內陸續發動——除非這幕後黑手是任城王曹彰,死人當然做不出什麼事來啦。

只是——“民間皆傳,任城王乃爲毒殺,有諸?”(未完待續。)

第1章 下車立威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6章 往徵不難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0章 鞭長莫及第20章 冢子監國第26章 梳理屯田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5章 酒池肉林第7章 比干直諫第5章 大國小鮮第27章 思慮操勞第22章 太白蒼蒼第16章 爲人難哉第30章 俊傑相對第3章 蒼天不仁第32章 羌胡雜虜第15章 同林之鳥第29章 鎮撫關中第7章 名士該殺第30章 命中魔星第30章 以魏代漢第18章 東海傲來第13章 舍卿其誰第16章 臨陣三射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2章 甥其無恙第1章 先帝遺詔第18章 行獵遇賊第3章 嫌疑之地第14章 明算之弊第5章 小人挑唆第14章 海外異聞第22章 都外胡騎第18章 延之日升第4章 孤屯義士第32章 出入此門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7章 養寇自重第14章 龍旗九旒第25章 名王爲質第5章 朝鮮新冢第9章 家事難斷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0章 勾心鬥角第4章 人言可畏第13章 東海都尉第21章 家國國家第11章 成都驚變第22章 醫者仁心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7章 子桓發礮第13章 誤交損友第14章 金商門外第13章 深入虎穴第32章 出入此門第21章 史上有名第16章 屯敵必取第9章 文和詭謀第9章 先實關中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7章 莒縣奇案第31章 請教後進第27章 白晝荒夢第15章 解衣衣之第4章 法不可廢第16章 數算之道第32章 海船入江第30章 奉駕幸許第29章 不智不信第1章 遼東軼聞第30章 厚買人心第11章 借胡殺人第8章 欲加之罪第26章 公仁僞書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1章 魔鬼之聲第18章 皆不必問第6章 此鬍匪也第18章 公臺不懌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2章 客座教授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0章 新式算法第5章 朝鮮新冢第26章 城頭箭書第7章 圓周幾何第4章 低調才傑第9章 家事難斷第23章 陣前詭言第31章 逃出生天第5章 驅散病患第15章 酒池肉林第22章 心痛之由第26章 是郎才盡第21章 長驅直入第22章 請跪恭送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6章 同滅吳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