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如神鬼

陳宮所部涼州兵不足二萬,其中有胡騎約兩千,統將李封。△¢李封並非普通戰將,本兗州大族子弟,呂布入兗的時候,乃與山陽薛蘭等往詣,得到任用。然而呂布麾下戰將無數,此二位並非一流人才,平素只負責後勤統籌、運補而已,加之常以身世自衿,頗爲魏續、侯成等人所嫉,故此呂布入涼以後,即將他們撥隸在陳宮麾下聽用。

陳宮也不大瞧得起此二人,但終究同爲士大夫,跟他們總比跟魏、侯、張、高等純武人要多點兒共同語言。此番入關,因爲呂布早把精兵猛將全都帶走,往徵金城去了,故而只能拔彼二人統軍——李封將騎、薛蘭將步。

在原本的歷史上,此二人在呂布自任兗州牧之時,即被分授治中、別駕等文職,後屯鉅野以敵曹操,曹操攻之,“布救蘭,蘭敗,布走,遂斬蘭等”——算是因爲是勳的小蝴蝶翅膀煽動,得以逃過戰死之難的幸運兒。

不過他們的幸運到此也戛然而止啦。北山南麓,夏侯淵親率騎兵衝陣,李封以涼州胡騎迎之,卻因爲促起不意而隊列散亂,才一眨眼的功夫,便被夏侯妙才直突至大纛之下。

李封雖然得將騎兵,但屬於“矬子裡拔將軍”,弓馬之技原本平平,才正忙着呵斥部衆,重整軍列呢,眼見敵將衝至,匆忙挺槊相迎,結果被夏侯淵輕輕巧巧地撥開,一招刺中左臂,“噹啷”一聲。兵器落地。李封嚇得魂飛天外。撥馬便走。隨即便又被一槊正中後心,翻身落馬——眼瞧着是活不成啦。

將領既死,涼州胡騎更是一鬨而散。夏侯淵心中連呼“僥倖”,不敢停步,繼續前突。可是才跑出一箭之地,果不出其所料,當面又撞上了後面薛蘭所率的涼州步陣。

倘若陣中只有薛蘭,估計又可爲夏侯淵所輕取。問題陳公臺亦坐鎮於此。陳宮雖爲謀士出身,終究跟隨呂布轉戰各方,常被付以方面之任,經驗累積,將兵之道亦逐漸稔熟。他一見前鋒騎軍混亂,便知不好,匆忙勒束步卒,不急往救,反倒就地停步,匆匆立起陣來。

當下長矛在前。刀盾在後,弓箭手於左右及各部間隔之間遮護。魏軍纔剛蹴散敵騎。戰馬尚未減速,便突逢敵陣,一時收勢不住,已然直入弓箭射程之內了。陳宮令旗搖動,軍中戰鼓擂響,當時便箭如雨下——魏軍當先數十騎紛紛中箭,倒跌下馬來,就連夏侯淵本人也險險被創。

夏侯淵一見不好,匆忙一勒繮繩,撥過馬頭,便欲自敵陣左側迂迴而行。

長矛兵本是騎兵的剋星,非鐵甲重騎不能破也——當然啦,那是指正面對衝,而因應戰場情況,其實騎兵有太多別的手段可以摧破長矛兵陣了,比方說側翼襲擾、迴環調動,等等——這時候本是中國重騎兵的初生之日,待南北朝乃臻大成,但既名初生,自然防護力還難以正面對撞長矛兵陣。故此夏侯淵一見敵陣已成,便即匆忙轉向,不敢直攖其鋒。

問題魏軍騎兵已然衝過一陣了,原本還略顯密集的陣形爲與敵騎相沖之需要,逐漸鬆散,馬力有疾遲、人心有勇懦,再加上與敵對戰,前後距離也逐漸拉開。夏侯淵一馬當先,側向馳出,身後部屬習慣性地銜尾跟隨,便如同一條長蛇般在涼州軍陣前陡然曲折。就此涼州軍首輪射擊便已建功,此後又射三輪,輪輪不空——魏軍陣列因此而更形散亂。

於此同時,長矛軍陣已然在陳宮的指揮下齊齊側轉,隨即發一聲喊,踩着鼓點洶涌向前。魏騎中不少轉向纔剛完成,便被敵矛從肋側刺中,痛呼墜馬——既然墜馬,自然再無生理。

涼州軍刀盾手亦趁機跳蕩而前,魏軍後半陣列就此被死死咬住,陷入了混戰之局。夏侯淵本已將將脫出險境,轉過頭去一瞧這般情景,怒得毛髮盡豎,當即撥轉馬頭,返身救援。他弓馬嫺熟,身旁又皆百戰親衛,側向再衝敵陣,敵軍矛長不便轉向,陣勢瞬間亦被割裂。

薛蘭身在前陣指揮,不禁高聲吼叫:“結陣,結陣!敢退後者,必斬無赦!”夏侯淵遠遠望見,即暫收槊,在親衛的掩護下抽出弓來,一箭離弦,如同閃電霹靂一般,正中薛蘭當胸,對方慘呼一聲,倒撞下馬……

夏侯淵趁機重新聚攏人馬,十停中已然去了兩停,餘部也皆疲憊。眼瞧着涼州軍雖已泰半混亂,尚有數陣圍作圓圈,仍在苦苦支撐——此即陳宮所在是也——而益州軍又已從西面狂奔追來,看看逼近。他知道若再耽擱片刻,必陷死地,於是毫不猶豫,招呼兵馬:“速退,吾來斷後!”

於是且戰且走,直殺得汗透重衫,血沃徵袍。好在益州並無什麼騎兵,而步卒們疾奔而至,不但陣列難整,氣力也皆大打折扣,才被夏侯妙才親殺十數兵,而自身竟然未被一創。眼見得本軍漸退漸遠,預料敵方難以追及,夏侯淵不禁“哈哈”大笑,將槊一擺:“吾等亦可去矣!”

劉備、法正,並騎從後追趕,遠遠望見這般情景,劉備不禁急道:“若不能留下夏侯,此戰雖勝猶敗也!”法正微微而笑:“主公勿慮,擒斬夏侯,正其時也。”於是搖動手中令旗——

法孝直非僅獨坐帷幄,統算運籌之輩,他對戰場節奏的把握、控制,亦具備着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極高天賦。此前得報夏侯淵向東而躥,劉備就說啦,咱們趕緊整列,慢慢跟過去吧,希望陳宮可以把他多留下那麼一會兒。法正忙道:“臣恐公臺非夏侯之敵也——公臺雖能謀,惜其軍中並無鬥將,此番曹兵爭道而走,徒恃軍陣恐難留之。吾當急踵其後!”

劉備有些不大以爲然,可是最近他信賴法正甚深,法正說東,他不說西,幾乎都快成習慣了,而且眼瞧着法正說完這句話,先就催馬而前,衝過了自家的馬頭。於是本能地雙腿一磕馬腹:“孝直且慢,吾與卿同追。”就這麼着大軍跟不要命似地拔足狂奔,終於堪堪咬住了魏軍的尾巴。

其間劉備多次提醒法正:“可先使我騎往追。”益州軍再怎麼不趁戰馬,幾百騎還是拿得出手的。劉備心說步兵都快跑散架了,怎麼可能攔得住夏侯淵呢?不如先讓騎兵頂上去,拖延一段時間,好容許步兵先緩緩勁兒,也整整列。然而法正卻總是搖頭:“此刻發騎,是自取死也,於大局無益。”

直到夏侯淵自以爲殘軍都將逃出生天,爲此長舒一口氣,擺槊欲走,法正才猛地踩着鐙,就馬背上直起腰來:“擒斬夏侯,正其時也!”搖動了手中的令旗。只聽一聲呼哨,原本跟隨在陣側的數百名騎兵猛然加速,當先一將身高肩厚,國字臉,大眼濃眉、獅鼻闊口,伏身挺槊便直取夏侯淵。

劉備軍中騎兵雖少,素質卻精,將近半數都是他當年從青州平原帶出來的冀州常山兵——爲什麼平原郡帶出來常山國兵呢?正因有一常山之將,因不滿袁紹奪州,乃自本郡募得義從,往投公孫瓚,旋爲公孫瓚遣往劉備處,劉備即使其密返故鄉,招來善騎射的良家子數百人,以爲自身親衛。

此將非他,正常山真定人趙雲趙子龍是也。

趙雲爲劉備主騎,所部常山騎士皆驍勇敢戰,劉備先後敗躥青州、荊州,又入益州,這支兵馬每有折損,即選新募善騎者,並各處搜求良馬充之,始終保持四、五百人之數,爲其麾下唯一的,也是最具戰鬥力的成建制騎兵部隊。益州其餘騎兵多爲將領親衛,而這支部隊數量最多,則可算是劉備的御用親衛,向來不肯輕用。

劉備一直說讓騎兵先頂上去,就是指的這支部隊,他對趙雲所部十足放心,深信必可牽絆住夏侯淵也。可是法正就沒那麼信心滿滿了,心說咱們就這麼點兒騎兵,真要傷損大了,你非得惋惜得吐血不可——戰機不到,豈可浪擲?

一直等到這個時候,法孝直才終於作出準確判斷,並且下達了發軍之令。趙雲早就急得三尸神暴跳了,一見令旗搖動,當即身先士卒,直薄敵陣,挺槊朝着夏侯淵便刺。

夏侯淵猝不及防——對方要有足夠一戰的騎兵,他估摸着早就該派出來啦,既然不見蹤影,那定然是無力阻礙自己啊——再加上久戰而疲,更以爲勝券在握而一時疏忽,竟然被趙雲瞬間便突至身後,狠狠一槊,正中後心。夏侯妙才大叫一聲,奮力將腰一擰,趙雲的槊尖仍在對方體內,一時抽拔不出,竟然“咔嚓”一聲,槊杆折斷!

趙雲驚得就是一愣啊,心說早聞夏侯之名,可是沒想到竟然有那麼大力氣!我這杆槊以積竹爲杆,鐵釘加固,纏以絲帛,層層塗漆,就算自己拼勁全身氣力就大腿上來折,也輕易折它不斷,對方還受着傷呢,竟然一擰腰就給折斷了……此人究竟是神是鬼?!

才自驚駭,但見夏侯淵擰回腰來,瞪目於他,舉槊一指:“好,好……”兩個“好”字出口,突然眼瞳上翻,脖子一仰,便即倒栽於馬下……

ps:我已經活人無數了,殺幾個原本歷史上就要死的人,大家夥兒不必那麼大反應吧。就算再喜歡某人,其誰人不死啊?死得其所纔是天福。

話說最近又忙又累,沒空統計月票了,乾脆在這兒不列名地統一道謝吧。又已月底,哪位讀者朋友還有月票?勞駕再給我幾張如何?我等會兒努把力,看看今天能否雙更,以報宏恩,如何?你們信不信?

第1章 分州荊襄第6章 仿如濮陽第9章 溳水之戰第25章 後世之評第8章 欲捧殺也第29章 銅雀臺上第5章 遠之則怨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4章 李代桃僵第13章 舍卿其誰第32章 使王蜀中第13章 兵出子午第1章 遠方來客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章 是儀北上第3章 天不可言第3章 秘計有三第1章 遼東軼聞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1章 霸王之死第9章 溳水之戰第4章 真正小人第17章 大戰序幕第2章 不務正業第2章 兄弟鬩牆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4章 婦人衣冠第26章 軍國利器第2章 隆中之對第7章 請殺孔融第13章 深入虎穴第20章 忙中得閒第10章 擇易避難第26章 我天子使第9章 天子所賜第23章 鑄戈爲犁第5章 二得二失第6章 平春豪強第11章 三道伐蜀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章 是儀北上第24章 三辭三留第8章 名馬金槊第3章 益州可入第22章 雷震行刺第30章 入其彀中第25章 汝國何在第9章 明察秋毫第17章 外禦其侮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3章 元龍之謀第18章 東海傲來第13章 東海都尉第17章 火燒長安第18章 先發制人第35章 命盡園桑第29章 城下大戰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3章 十命可受第27章 白晝荒夢第5章 渭水鯉膾第18章 延之日升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4章 敝帚自珍第14章 三不可立第22章 收服荊南第16章 矢在弦上第12章 讒慝小人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5章 亂世能臣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4章 天險閣道第3章 九品官人第25章 五火鬼兵第1章 繼嗣之爭第8章 謀策定亂第30章 俊傑相對第4章 攻心之計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8章 真書僞書第19章 請徵句麗第14章 再作馮婦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1章 不聞惡聲第14章 非當世人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0章 月黑殺人第8章 謀爭爲上第5章 遠之則怨第3章 益州可入第21章 采采榮木第5章 府中密議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5章 遷胡入幽第6章 反攻序曲第7章 置之美稷第29章 殆天授也第22章 甥其無恙第13章 誤交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