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戲中有戲

戲志纔在歷史上,其實也就是一個打醬油的,不是他沒本事,沒影響,而是活得實在太短,年紀輕輕的就夭折了。

戲志纔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被史書稱爲“籌劃士”,也就是出謀劃策的機要參謀一類角色。後來他掛掉了,曹操很悲傷,跟荀彧說打戲志才死後,我都不知道跟誰商量事情好了,你還有什麼可推薦的嗎?於是荀彧就給推薦了郭嘉。

荀彧一輩子給曹操推薦了很多名士,但是爲什麼戲志才死後要推薦郭嘉呢?可見這倆是一路貨色……哦,應該說,都是同一類型的謀士。郭嘉就不用說了,智力值拔尖兒啊,那麼戲志才當然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可是就因爲死得早,所以他究竟對於曹操集團的崛起起到了何種作用,史書上是一字沒提,就連他的名字都不全——志才究竟是名呢,還是字呢?另半拉究竟是啥呢?現在是勳知道了,原來他也是按照這個時代士人的習慣,起的單名,單名一個“賢”字,志纔是字。

是勳不禁又瞥了戲賢戲志才一眼,就覺得這傢伙相貌也很普通,而且臉色發青,估計確實健康狀況不大好,是個早死的歹命。他沒空仔細觀察戲賢,還先得把主要精力都用來對付曹操啊,於是把手朝上一指,想了想,又改爲朝下——他是想先說袁紹來着,袁紹在北,按照前一世的習慣就該上北下南,可是按照這時代的習慣,卻得下北上南。

“袁紹四世三公,雄踞河北,此暫不可與之爭鋒也。但他正與公孫相爭,幽、冀之戰,非五年難以終結,曹公只要暫且虛與委蛇,則冀兵不會入兗……”頓了一頓,是勳又臨時加上一句:“袁本初好謀而無斷,動作遲緩,不足爲慮。”

曹操仍然低頭沉吟,不搭話。戲賢才伸手一指,想要說些什麼,就被是勳給打斷了——我得把徐州放到最後再說,你可別混亂了我的次序:“再說西方,李傕、郭汜,以及樊稠、張濟、李蒙、王方、賈詡等輩,皆爲董卓舊將,秩祿相近,誰肯屈居於同僚之下?羣狼無主,假以時日,必起爭執,到時候曹公引兵入河南,可收漁人之利。

“三說南方,袁公路竊據南陽,兵衆而糧少,資儲源自江上。而劉景升已入宜陽,號令全州,又素來與之不睦,倘若斷其糧秣,則袁術將何以自處?”

戲賢猜測道:“或者與之火併,或者引軍入兗……”

“不錯,”是勳繼續保持那種淡定的微笑,乃至於感覺腮幫子都有點兒發酸,只好藉着喝水的機會略微舒緩一下,“倘若袁、劉相爭,曹公亦可保南線無憂;倘若袁術引軍入兗,無糧食資儲,安能持久?與之周旋消耗,則破亦不難。”

說到這裡他就停了嘴,等着曹操和戲賢搭話。果然戲賢就問了:“是先生適才言道,兗州四戰之地,可是又說北、西、南三個方向皆不足爲慮,豈非自相矛盾麼?難道那東方的陶謙,纔是我家大敵嗎?”

“不然,”是勳搖一搖頭,擺足了狗頭軍師的架勢,“北、西、南三面分而言之,皆不足慮,然而倘若袁術入兗之際,陶謙與之呼應,則兗州危矣!兗州若危,則冀州兵必然南下,以免全兗爲袁術所並,到那時候,曹公亦危矣!關東腹心之地,因而大亂,安知西涼羣豪不會因此而分守河南,尋機東進,到時候李傕、郭汜各據兩京,樊稠、張濟自宛城入荊,李蒙、王方自陽武入兗,到那時候,大漢天下亦岌岌可危矣!”

這是他在來兗州之前就想好的一套說詞,可是現在這套說詞得變了,得把題目從徐、兗合縱毫無痕跡地轉到百萬青州黃巾和管亥的性命上面去,因此不等曹操和戲賢作出反應,是勳突然又作一轉折:“後事暫且不論,即以目下來看,徐州兵已然佔據華、費,又深入任城,南北如鉗,威逼腹心。倘若曹公不能儘快解決青州黃巾的問題,恐怕不待年終,臧霸將自泰山而向濟北,曹豹將自大野而趨濟陰,袁術亦與之呼應,出陳國而向陳留——非止兗州,恐曹公欲退守東郡而不可得也。故而是勳纔來爲曹公吊。”

曹操面沉似水,只是緩緩放下了捋着鬍鬚的右手,交談間第一次開口問道:“青州黃巾已在某的圍困之中,不日便可剿滅。到時候挾得勝之師驅逐臧霸、曹豹,再使一大將鎮守雍丘,以塞袁術北上之路——尚有何憂?”

是勳輕輕搖頭:“談何容易啊——請問曹公,黃巾百萬之衆,倘堅決不降,必待殺戮,又將耗費多少時日?損傷多少兵卒?間或漏網,散佈四野,又須多少時日才能將其殄滅?轉瞬便是來年,兗州久歷兵燹,戶口十不存一,田地大多荒棄,到時候糧秣無着,又拿什麼來驅逐臧霸、曹豹,並封堵袁術呢?”

戲賢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如之奈何?”

哦哦,到時候了,終於可以翻牌了。是勳望望戲賢,又望望曹操,竭力捕捉兩人臉上的哪怕再細微的表情——嗯,他們倒並沒有什麼駭然之色,肯定對於周邊形勢,也早就有了一定的認知和分析,只是大概沒有自己論得那麼系統罷了。是勳現在能夠看出來的,只是兩人臉上隱隱露出期盼之色,彷彿是聽書正聽到了肯結兒上,希望說書人趕緊揭破謎底,別再等第二天了。想想也知道,要是不能最後一刻全盤翻轉,你埋那麼多伏筆爲的是啥啊?難道就爲了給個全滅的結局?又不是田中大神……

他們越是期盼,是勳越是要賣關子,但是戲份既得做足,卻又不能太過火,於是也就左右掃了幾眼,裝模作樣喝了一口水,然後伸出兩枚手指來,最終揭開謎底:“是某不敏,恰有一計在此,可使百萬黃巾,頃刻便作良民,千里兗州,一年便化沃土——但須曹公依某一事方可。”

下面的口水活兒就簡單了,曹操或者戲賢肯定問:“是哪一件事?”是勳就說必須得饒過了管亥的性命,然後“嘡嘡嘡”把論據一擺,說你一日不肯鬆口,則黃巾一日不降,最終就會鬧得個兩敗俱傷的局面,到時候我前面所說的種種危機,就會一齊爆發出來,曹操你怎麼辦?曹操可能會猶豫,可能會再談條件,然後等把這個論題答辯完了,是勳還能再獻一計,加深曹操的印象和對自己的好感,最後再提出徐、兗合縱的第二道論題。

他想得倒是挺美,可是忽聽正座上的曹操是仰天大笑:“哇哈哈哈哈哈哈~~”是勳一下就蒙了——曹操你這是要幹嘛?是我來遊說你唉,又不是你找我詐降,這緊接着就是“但笑黃公覆不識人耳”的氣氛究竟是要鬧哪樣?

隨即他心裡“咯噔”一下,心說要糟。

作爲一代的梟雄,曹操也好,劉備也罷,那都是深具演戲天賦的強人啊,從來想一套,說一套,做一套,很可能滿不挨着,讓別人琢磨不透究竟什麼打算。要沒這兩把刷子,心裡存不住事兒,剛被人掏了錢包就如喪考妣,想着去踹寡婦門就一臉的淫蕩,所有心思全都寫在臉上了,怎麼會有人願意跟着你去打天下?

不過這兩位的心機深沉,還多少有所區別。劉備那是真正的“喜怒不行於色”,總板着一張做報告的面孔,讓人感覺永遠偉光正,不似活人卻似神像——這點是勳沒瞧出來,上回去平原搬救兵,劉備說“連孔北海也知道世間還有我哪”的時候,就挺歡欣鼓舞的樣子,估計是因爲才入行,演技還沒磨鍊出來。曹操跟劉備正相反,喜笑無忌,貌似什麼都放在臉上,而且還特別誇張,高興的時候能夠把整張臉都浸進菜盆子裡去,悲傷的時候能夠抱着朋友墓碑嚎啕痛哭……當然啦,他是不是真的開心或者傷心,那就誰都不知道了。

說白了,劉備就是一演北野武黑幫片兒的,沒有表情就是最棒的表情,曹操是演周星馳喜劇片兒的,不怕你表情動作誇張,就怕你放得還不夠開。

可是打從是勳進了曹營,見到曹操以後,曹操就面沉似水啊,難得露出點兒笑容或者疑色來,簡直跟史書上的記載就大相徑庭嘛。是勳一開始沒注意,等到曹操開始放肆地大笑,他才突然明白:原來你丫一直在演戲啊,並沒有真的被我牽着鼻子走啊!我靠你個演無厘頭喜劇片的,啥時候也賣身投靠北野武去了!

不自禁的,他後背上冷汗又下來了——最近三天兩頭的冷汗涔涔,路上行走又沒什麼機會洗衣服,他都能夠聞見自己身上的餿味兒了……

曹操笑着幾乎是上氣不接下氣,好不容易略略收斂一些,伸出手來,“呯”的一聲,重重地拍上了几案,就拍得是勳小心肝兒撲通撲通的,好象馬上就要跳出腔子來。

“好!”曹操這嗓音就不比拍几案的聲音低,嚇得是勳差點兒沒從席上彈起來,“好一個說退百萬黃巾的是宏輔。”說着用手一指是勳:“想汝能在都昌城下說退黃巾,救了孔文舉,定是與那管亥舊有勾結,此番再來說某,仗此利口,也是要我退兵而去嗎?還是要我饒了管亥的性命?虧汝也曾讀聖賢之書,竟然結交匪類,從逆叛國,還巧言令色,威嚇於某。莫非汝以爲曹某之劍不利乎?還是汝得孔文舉信重,以爲曹某不敢殺你嗎?!”

這個“殺”字一出口,就嚇得是勳是三魂丟了兩魂,七魄飛了六魄。曹操這傢伙確實氣勢很足,當下挑着眉毛,努着眼睛——沒想到那對眯縫眼兒還能瞪得鵪鶉蛋那麼大——拍案而斥,聲音又高得震耳,估計三裡外全都能聽見,是勳就覺得跟一柄大錘狠狠地砸在腦袋上似的,腦子裡“嗡”的一聲,當下什麼都想不起來了,什麼也說不出來了。

曹操拍完了桌子,罵完了人,還特意地頓了一頓,好象要是勳好好地品味一下自己的威風煞氣一般。他見是勳不回話,當即招呼衛兵:“來啊,將這個謀逆的狂生綁了,推將出去,斬首轅門!”

第19章 流血五步第17章 僭越王章第34章 猛虎出柙第8章 驃姚之業第12章 城外相見第12章 何必當初第3章 夷寇臨城第8章 名馬金槊第33章 而魏其死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7章 大戰序幕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0章 是郎才盡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4章 明算之弊第26章 熹平石經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4章 禪讓風波第18章 皆不必問第6章 竊玉老賊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4章 所志既從第8章 我等自取第21章 采采榮木第10章 爲彼等耳第3章 鴻鵠之志第14章 將相不和第31章 兵權誰屬第33章 青囊何在第1章 內科聖手第2章 窮山逐鹿第10章 不忠不義第25章 席藁待罪第1章 輔政安民第8章 酬功謝德第6章 平春豪強第32章 海船入江第5章 不識大體第14章 客已滿矣第32章 使王蜀中第4章 攻心之計第24章 安所求赦第30章 俊傑相對第20章 是郎才盡第1章 洛陽僧人第2章 工商興利第2章 安貧守賤第6章 紙上發明第15章 黃鬚封侯第6章 督郵行縣第13章 人之大欲第10章 併案討夷第26章 直取葭萌第22章 心痛之由第13章 誤交損友第4章 渾人心思第29章 鎮撫關中第9章 反逆蟊賊第7章 魏亦有亡第21章 吾等何往第14章 非當世人第27章 直面刺奸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5章 野有遺賢第4章 益德爭功第27章 誰執棋先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8章 古代科技第5章 鮮花牛糞第18章 投鼠忌器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9章 駐馬浿陽第18章 蓋章生效第11章 觀其決斷第8章 木蘭何人第7章 宛城宣詔第26章 熹平石經第17章 莒縣奇案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2章 尚書空臺第12章 黃鬚大奇第16章 我主不見第1章 官渡鏖兵第1章 劫後新生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0章 海隅神威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章 九江處士第21章 安排香餌第31章 曾母投杼第5章 漢語拼音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章 雷霆手段第26章 文姬歸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