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苦肉之計

因爲曹丕的一句話,曹家又開始開小會了。

與會者包括曹氏父子伯侄:曹操、曹昂、曹政;包括同族或姻親的幾員大將: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廉;曹操還臨時喚來了幾名外姓幕僚:荀攸、郭嘉和毛玠。是勳既是曹家親眷,又勉強可以算是幕僚,自然也得與會。

會上主要商量,明天“呼啦”一聲,姓曹的姓夏侯的外加一個姓是的全都閃了,會不會有人趁機鬧事呢?郭嘉說我沒收到過類似的情報,不過這並不代表毫無隱患,小心爲上,最好預先加以提防。

曹操垂着腦袋,右手放在案子上,五指來回輕點,“噼裡啪啦”地響了好一陣兒,才突然擡頭說:“宮中、省內,及城門防禦,若無疏失時,吾等便可安心離去。”

宮是指皇宮,省是指內朝,如今權歸尚書檯。按照東漢制度,皇宮和內朝的警衛工作,主要由光祿勳統屬的郎衛和衛尉統屬的兵衛負責,不過舊日禁軍大多離散,遷許以後,郎衛孱弱,幾乎毫無戰鬥力,兵衛虛置,也不過數百人而已——終究皇宮也小了,用不了太多的守兵。

這時候的光祿勳爲桓典,衛尉爲張儉,都是老牌官僚,不算曹家班中人,不過有荀彧坐鎮尚書檯,曹操倒沒有什麼不放心的。就算那倆一起背反,帶着幾百個光會執戟站班的傢伙,又能濟得甚事?再說了,倆老頭兒風燭殘年,就算有這份心,也未必有這份力氣啊。

曹政曹安民是一直在做郎官的,他說自己的同僚全是一票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就算自己廢了一隻手,也能一個打他們三個——“無憂也。”

許都城內第一個要害部門是皇宮加尚書省,第二個要害部門則是司空府。不過司空府中還有祭酒郭嘉、軍師荀攸坐鎮。這倆是不用跟着去譙縣奔喪的,外加曹操親自遴選出來的宿衛,也大可以放心。唯獨不放心的是城防守衛,按舊制,守備京師的北軍五校統歸中尉也即執金吾負責,而新任的執金吾乃是賈詡賈文和……

曹洪說啦,北軍五校全都是咱家從兗州帶出來的老兵。賈詡所統的華陰兵,都給分割拆散了,他麾下部曲不足百人,有何可慮?是勳心說換了別人自然無慮,但是賈詡嘛……這要是原本歷史上的賈詡,他也不用擔心。可如今的賈詡就是遭自己算計,走投無路才歸的曹操,其人真實的想法,真是誰都料不準啊——

“賈文和足智多謀,不可輕覷!”

曹仁皺着眉頭,說咱明天就要走,這臨時的換執金吾或者現往裡安插人監視賈詡。恐怕都來不及啊——“各路屯軍,都在許都左近不遠,是否急調數部入京?”諸曹、夏侯統率的野戰軍,就駐紮在許都城外,臨時往城裡調,一晚上應該夠用啦。

荀攸搖頭:“京師無警,遽調外軍入城,是反示弱且授人以柄也。”曹操前腳剛走。曹家軍後腳就進了京了,這說明什麼?說明朝中不穩啊,那連原本沒異心的人都難免要多留幾個心眼兒啦。原本就有異心的人呢,不正好趁機揪住曹操的把柄,說他有不臣之意嗎?

曹洪說管那麼多幹嘛?我纔不管別人什麼心思呢,想歸想,只要震懾得他們沒膽兒做就成!這要再往後推十年二十年的。等平滅了袁氏,曹操說不定就真聽了曹洪的話了,但目前他還必須緊緊裹着大漢忠臣的外衣,所以把眼一瞪:“子廉。休得胡言!”

他低頭想了一會兒,然後擡起頭來環視衆人,突然點名:“卿可往賈詡府上,探其真意。”

散會的時候天都已經黑了,大羣身着麻布喪服的官員陸陸續續出了曹府。是勳帶着曹淼落在比較後面,僕役趕了馬車過來,他先扶老婆上車,然後自己攬着車廂後的皮帶,輕捷地朝上一跳——

“撲通”,堂堂是宏輔腳下一滑,一個跟斗就倒栽了下來,摔得他抱着腿直哼哼。

正送客出門的曹政見狀大驚,趕緊招呼僕役過來扶起,把是勳架上了馬車。是勳痛得直吸涼氣,曹淼趕緊吩咐僕役:“速去請醫士到家中來,爲侍中診治。”

馬車匆匆地返回是府,連人帶車就進了內院了。進院以後,曹淼攙扶着是勳下來,躲進內室。時候不大,醫士到了,進去診斷了不到半頓飯的時間便退將出來。門客們堵在內院外詢問情況,醫士說:“無憂也,侍中不過普通跌打損傷而已。見已敷了藥,三五日便可行走如常。”

第二天一早,曹家班衆人就紛紛離開許都,前往譙縣奔喪,就中獨缺侍中是勳的身影。都內傳說,是勳墮車而傷,司空請其稍歇幾日,待傷愈了再啓程不遲。素來交好的官員紛紛上門探問,就見是宏輔仍然裹着細麻喪服,扶着几杖歪坐,左腿直挺挺地伸着,一名僕役幫忙按揉。不管誰來,是勳都是先告罪,爲自己形象之無禮致歉,然後告訴對方,說我這是小傷,暫且不能挪動,不過三五天就好啦。

可是到了晚上,是府關閉大門以後,曹淼過來通知說再沒客人上門了,是勳“嗖”的就從席子上站起身來,繞着屋子連走三圈兒,活動活動腿腳,然後苦笑道:“不想竟要用苦肉計。”

可是沒有辦法,這是曹操吩咐的。昨天因爲曹丕一句多嘴,曹家班開小會,其實除了郭嘉之外,誰都不覺得諸曹、夏侯這一離開,許都會出什麼大事兒——說也奇怪,郭嘉你是搞情報的嘛,要是沒得着什麼消息,你應該比別人更踏實才對啊?是勳素來是佩服郭嘉的智謀的,又覺得這傢伙不會是有啥特別的直覺吧?所以一力主張要小心從事。曹操素來多疑,聽他們這麼一說,心裡不禁也有點兒含糊。

可是已經趕着忙着讓朝廷敲定了服喪的時間和送葬的恩賜,雖說才下決定明日便去奔喪,但估計許都城裡的流言就已經起來了,要是多耽擱幾天,他曹司空這孝子的形象就要打折扣。漢代以孝治天下,東漢因爲儒學的盛行,更是把孝道提升到了士人品德的最高位,原本官員守喪三十六日逐漸轉變爲守喪三年,就是明證。所以曹操可以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不在乎手下人是不是孝順,但他自己可不敢逆潮流而行。

ωwш ◆ttκΛ n ◆¢ O

再說了,曹操本人就是舉過孝廉的嘛,俗諺雲:“舉茂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他因爲當官兒而被迫跟老爹分隔兩地,那還有情可原,要是老爹病逝了不及時去奔喪,肯定會被古板的士人們嘲笑的呀。

天下未定,袁紹猶在,曹操還不到完全不要臉的時候。

主要是事情太過倉促,不象從前出兵放馬,那曹操也離開許都,諸曹、夏侯等將也都從徵,可事先都能及時做好萬全的防護措施,保障都中安寧。這回不成,時間不趕趟兒。

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賈詡賈文和,曹操讓他擔任執金吾只是一個過渡,倘若此時出征,那肯定要給賈詡挪個位置,或者把他帶在身邊當謀士。而且倘若大軍遠征,臨時調動一些兵馬入城協守,也在情理之中,這回可不成,還沒啥風吹草動呢,曹司空也不過離開兩個月,諸曹、夏侯可能光就離開半個月,哪有藉口調兵進京啊?會不會賈詡本來沒啥異心,倒被激得起了反意?

所以曹操想來想去的,最後點了是勳的名:“卿可往賈詡府上,探其本心。”在曹操想來,是宏輔能言善辯,又能直見人心,加上他跟賈詡也曾經多次交鋒,要想探查明白賈文和的心意,他是最佳人選——“若賈詡無異動則罷,若有異動,卿可傳言公達、奉孝,自宿衛中挑選精銳,接管城門。”

是勳領了命就要去找賈詡,卻被荀攸給攔住了。荀公達說:“主公尚在都內,誰敢有其異心?便宏輔有洞徹奸宄之目,亦恐難見也。”曹操問那怎麼辦?荀攸說:“須待主公出城之後,再去探問賈詡。”

是勳皺着眉頭問他:“吾明日亦將與主公同行,往譙縣奔喪,奈何?”荀攸說那你就晚幾天走唄,你又不是孝子,先曹公也不是馬上就要落葬的。是勳又問:“吾無故而緩行,可乎?”雖說不是孝子,我也是曹嵩的晚輩,哦,你們一個一個都一臉正氣地先跑了,留下我當拖拖拉拉不懂孝道的小人?我可不幹!

荀攸捋着鬍子,似乎想要微笑,可是隨即反應過來面對這一大羣喪服在身的傢伙,實在不合適笑,只得咳嗽一聲:“倘宏輔遽爾得病,即可緩行。”

是勳不可能突然得急病——那太假了——於是就只好僞裝負傷,而且這傷還不能太重,得隔幾天就好,還能趕得上曹嵩落葬。“苦肉計”就只好這麼使出來啦,然後到了第二日的晚間,諸曹、夏侯們早就出城去得遠了,是勳才鬆鬆腿腳,說就這會兒吧,我秘密地去求見賈詡。

當下換了一套不那麼起眼的衣服,出了偏門,也不乘車,也不騎馬,光帶着門客秦誼、張既,三個人悄悄地前往賈詡府上。才一敲府門,就有僕役迎出來了,上下打量了是勳兩眼:“得非是侍中乎?”

是勳吃了一驚,心說我回來以後,就跟賈詡沒啥往來呀——“汝識得我?”對方微微一笑:“執金吾候公久矣。”

ps:今天兩更結束。

第27章 思慮操勞第2章 工商興利第7章 比干直諫第18章 行獵遇賊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7章 外禦其侮第34章 以兵做賊第25章 所忠者天第26章 良辰可待第3章 出泥不染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5章 千里之間第21章 齊大非偶第34章 陣前車懸第31章 兵權誰屬第6章 雙親罹難第13章 必擒是勳第19章 東出盧龍第18章 蓋章生效第9章 先實關中第1章 分州荊襄第28章 鄴下舌戰第8章 願爲雲敞第16章 後史先見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章 初晤諸葛第7章 包辦婚姻第13章 河北棱堡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3章 兵出子午第5章 不識大體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0章 的盧妨主第21章 長驅直入第34章 陣前車懸第1章 繼嗣之爭第25章 修仁之戰第20章 作死節奏第32章 暗流涌動第8章 欲加之罪第20章 秦因何亡第34章 猛虎出柙第5章 白波谷前第24章 城上易幟第10章 翻供之謎第30章 亂世黃昏第19章 祖道之金第10章 分而制之第17章 巫山雲雨第9章 家事難斷第19章 魏之必敗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8章 馮翊遺珠第27章 直面刺奸第29章 城下大戰第16章 我主不見第17章 子桓發礮第4章 渾人心思第34章 疏不間親第8章 酬功謝德第22章 吾亦慮及第31章 不可遽廢第27章 助守鄄城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7章 正是此賊第14章 文人落魄第7章 事後諸葛第29章 自天而降第7章 雷澤詩會第12章 汝之不慧第9章 爲國殺賊第32章 使王蜀中第8章 名馬金槊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3章 天雷殛我第13章 大人將歸第18章 東海傲來第26章 熹平石經第14章 未之聞也第34章 階級鬥爭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9章 城下大戰第11章 料事如神第5章 霹靂高車第11章 成都驚變第30章 乃見君臀第36章 蜮蚓豈龍第32章 海船入江第18章 謀刺之謎第21章 慮勝慮敗第10章 明修棧道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2章 黃鬚大奇第19章 覆蓋攻擊第14章 文人落魄第14章 人治社會第14章 三不可立第7章 何必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