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文人落魄

是勳初任少府丞,對於公事還不熟悉,加上上司孔融趁機放羊,任何公文都“交丞議處”,就忙得他焦頭爛額的,連續兩個休沐日都不能回家。不過好在臘日就快到了,臘日以後就是正旦,連在一起就是個“春節大長假”,可以名正言順地拋下所有公務,封衙不聽政。

所以放假前一天,也就是臘日前兩天的酉日,是勳早早地就下班了,打算先去司空府上拜個早年,然後就回家去睡上一整天。他乘車走在許都整潔的街道上,不禁心說孔融還是挺有兩把刷子的嘛,這新都的建設就比袁渙主持的時候要快得多,並非只會吟詩作文外加嘲諷他人的書呆子。可是你有這本事,爲啥不肯好好運用,而要犯懶呢?就你這德性,還指望曹操重用你嗎?

正這麼想着,忽見前面駛來一輛牛車,見了自己也不避道,就這麼直迎着過來了。給是勳駕車的僕傭不禁怒道:“是何等人,安敢不避?”是勳心說我做成陽令那會兒,要是有車膽敢不避,那就當場叫人去掀翻了,揪出乘客來暴捶一頓,可如今不同,這是在許都唉,隨便扔塊磚頭就能打到一位二千石,而我纔是比千石……雖然那不是公車,但說不定是什麼高官顯宦的家眷,咱還是別託大,他不避我,我避避他,也不見得就丟臉了。

當下拍拍馭者的肩頭,要他拐進條小巷去暫避。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就見前面的牛車停了下來,車伕跳下車來,小跑兩步,到了是勳的車前,畢恭畢敬地作揖道:“敢問可是少府丞是君的車乘嗎?”是勳扶軾站起身:“某正是是勳,尊駕是?”車伕答道:“我家主人乃故左中郎將蔡公之女,敢請是君移步相顧。”

哦,原來是蔡文姬啊。是勳心說自打來了許都,我倒是還沒有見過她,也不知道她最近過得如何。既是文姬相邀,那便過去見她一面吧。

於是跳下車,跟着那名車伕前往,到得車廂前,只見廂簾挑開。露出一張清麗脫俗的玉面來。是勳心說你肯定化過妝了,這就比當日在偃師城內初見,要漂亮得多啊……嗯,也說不定是最近飲食比較好,加上不再擔驚受怕,所以才光彩勝昔。

他纔剛拱手想要作揖。蔡琰卻跪在車上稽首,並且先開了口:“妾前得是先生相救,一向未有機會答報。臘日將至,欲設一小宴款待先生,不知先生肯俯允否?”是勳心說怎麼的,女作家請吃飯?那哪有不去的道理啊?急忙躬下身去:“不敢受謝。雖然,夫……女公子盛情難卻。勳只得叨擾。”當下說定了明天朝食請客,蔡琰又指點了自家的方位,然後才告別分手。

等到了曹操府上,是勳就把這事兒跟曹操說了,順便探問蔡琰的近況。曹操說自從宏輔你把她從匈奴軍中救了出來,交給我以後,我就帶她來了許都,安排府邸居住。最近我還派了些人手去幫忙。請她把蔡中郎的遺稿都默寫出來——“明日宏輔既往赴宴,便可先睹,操甚妒也。”說着話捻着鬍子“哈哈”大笑。

是勳忙了好幾天了,本來想回家就倒頭大睡的,可是偏偏就是睡不大着。想着明日的宴會,主人那不僅僅是“文藝女青年”啊,還是正牌的“女作家”甚至可以說是這時代的“女文豪”啊。要是問出點兒什麼深奧問題來,不巧揭穿了自己“文抄公”的真面目,那可怎麼辦?當時自己隨口答應了,現在卻又猶豫。只是猶豫歸猶豫,真要臨時變卦不去吧,卻又有點兒捨不得……

這是怎麼了?想那蔡文姬貌不甚美,又可能比自己還大着一兩歲,自己對她應該沒啥妄想啊。要說是出於自己對名女人的崇敬吧……自己這一世也已經過了崇拜名人的青蔥時光了……

可是他第二天到了蔡琰府上,這才知道,敢情所請的並非自己一人,還有一個王粲王仲宣。轉念想想也是,蔡琰是孀居之婦,就算她跟衛家斷絕了恩義,那也是未適之女,在家中宴請一個男人,瓜田李下,諸多不便,多請一個,閒話就要少得多啦。

王粲跟蔡家是世交,跟是勳也交情不淺,有他在宴中,是勳和蔡琰對起話來,也就更加自然了。蔡琰先千恩萬謝了是勳的搭救,等酒菜上來,就端起杯子:“妾不慣飲酒,止此一杯,爲是先生壽。”等幹了酒,就轉過頭去:“仲宣,要請你多敬是先生幾杯了。”

是勳說:“令尊的道德、文章,勳素所仰慕也,能在匈奴軍中救下其女公子,此丈夫必爲之事,安敢受謝?女公子不必如此客氣,稱呼某的名字便可。”

蔡琰笑道:“妾似癡長几歲,如此便不恭,稱君爲宏輔了——聽聞宏輔亦雅擅詩文,前在御前作‘但願人長久’之詩,名傳都畿,不知近日可有佳構否?”

是勳心說來了,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他不願意在蔡文姬面前肆意抄詩,乾脆搖搖頭:“公務繁冗,近日便無詩興……勳今勞於刀筆之間,恐將與詩絕緣矣。”

“是何言歟?”王粲表示反對,“宏輔前使宛城,又赴華陰,千里之途,盡見名山大川,何雲‘勞於刀筆之間’?宏輔若不能爲詩,則我等安居許下者,更不敢言詩矣。”

是勳心說你不敢言詩就對了。在原本的歷史上,你詩歌創作的高峰期就是窩在荊州,寄劉表籬下的那段時間,如今我幫你把那段蹉跎歲月給一刀砍了,說不定你的詩文成就就要因此而降一個檔次。

他想着想着,不自禁地就說出口來:“史遷有云:‘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正所謂‘詩窮而後工’,今我等得司空所重,以興邦爲任,恐於詩文一道,將日行而漸遠者矣。”

他心裡說日行漸遠正好,反正我已經抱上了曹操的粗腿,不必要再靠詩文揚名了,正好趁這個機會‘是郎才盡’。但是王粲聽了這話,就不禁皺起了眉頭,有點兒小鬱悶:“粲居於司空府中,案牘勞形,果如宏輔所言,詩興漸遠矣。前此南征袁術,又不得從,且待來年再動兵時,必要隨於軍中,於長槍大戟之間,以求文思也。”

王粲所說的“前此南征袁術”,是在是勳前往宛城的時候,曹操派曹仁、太史慈、夏侯惇、曹純等將,分道南下,渡過淮水,基本上佔據了整個廬江郡。袁術嚇破了膽,不敢來戰,只是一封封書信往江東送,要孫策渡江應援。其實倘若他言辭謙恭一些,“小霸王”雖受朝廷之官,終究卻不過情面,就可能裝模作樣地調調兵,以威脅曹軍側翼。但袁術還是一副君主對臣下的臭美嘴臉,書信的言辭也越來越激烈,孫策瞧着就膩味,乾脆藉口正忙着收取吳郡呢,理都不理。

就此堂堂的袁公路蜷曲於小小的九江郡內,再無振作的可能。是勳估摸着,這回那傢伙不敢再稱帝了吧?也算是我救了你,讓你即便死了,名聲也不會太臭。

王粲坦承自己最近詩興不佳,所以想要下回跟隨曹操出征,好去戰陣之上找靈感。是勳就勸他啦:“大丈夫當以匡扶社稷爲己任,詩文終爲小道。況古來以詩名傳世之人,安有不窮蹙艱險者乎?適才所誦史遷《報仁安書》中語,正此意也。”

王粲說啦,那是因爲屈原他們沒能遇見明主——“如曹公恢弘廣度,似你我必不會見囚、見放,而不得施展才智也。”是勳心說別你我,你就是文學侍從之士的命,我如今可想着更進一步,爬得再高一點兒哪。

“始皇豈非雄主乎?而韓非終不能得全首級;孝文皇帝豈非明君乎?而賈生(賈誼)不免貶爲王國傅。詩文使人清高,然至清則必爲時俗所譏,千夫所指,得無落魄乎?”那些文學之士所以當不了大官兒,或者是遭人陷害,都是因爲不合流俗,IQ高而EQ低,你可別跟他們似的,最後落個沒下場。

王粲有點兒不以爲然,但還沒來得及反駁,旁邊蔡琰先說話了:“宏輔所言是也。即以先父論,一生執其董道,而不識變通,故爲朝廷所貶,爲董賊所挾,復爲王允所害。其節固至高也,奈何親人思來,不覺潸然……”說着話,不禁淌下了幾滴清淚。

看到蔡琰落淚,是勳和王粲兩個都慌了,趕緊解勸。是勳說:“不合使女公子念及先人,勳之過也,當自罰三杯。”王粲趕緊轉換話題,說:“聞曹公語,使女公子默寫中郎遺文,不知已有多少?粲願先睹爲快。”

蔡琰輕輕擡起袖子來,就在眼瞼下面把淚水給接住,吸掉了,儀態之端莊,真是看得是勳自慚形穢。是勳心說這般奇女子,便應當有個好的歸宿,陸小曼要嫁徐志摩、林徽因要嫁樑思成、李清照要嫁趙明誠、王寶釧要嫁薛平貴……好吧,最後那個是胡扯——總之,便不知蔡文姬的下場如何了?難道在這一世還要嫁給董祀嗎?史上無一字爲傳,建安十二年以後還做屯田都尉這種小官兒,那董祀又算什麼東西了!

PS:今天四更,這是第二更。

第23章 堂上驚變第3章 蒼天不仁第18章 延之日升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9章 關中之戰第23章 屠盡匈奴第9章 亂軍之計第22章 革命宣言第2章 安貧守賤第29章 太公封齊第6章 督郵行縣第13章 人之大欲第5章 漢家道微第20章 通權達變第26章 良辰可待第30章 俊傑相對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8章 東海傲來第9章 請救無辜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2章 覆巢之下第8章 頭風復發第17章 禍福所依第1章 天無形質第19章 訓詁之師第27章 得韓徵倭第31章 逃出生天第13章 族滅匈奴第1章 分州荊襄第14章 無奈竊國第4章 原力之理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6章 爲人難哉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7章 一朝出門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0章 變廢爲寶第22章 客座教授第1章 劫後新生第14章 金商門外第26章 城門射的第10章 隆中訪賢第24章 城上易幟第24章 英雄少年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3章 從情從禮第38章 須三萬金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1章 藏富於山第20章 是郎才盡第24章 取質三韓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章 帝后對泣第11章 捕風捉影第6章 嫌隙已生第28章 單騎闖陣第14章 人治社會第8章 一死人耳第28章 便有如何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5章 名醫神針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6章 老成謀國第20章 前程無限第9章 反逆蟊賊第7章 不忠不孝第1章 南征袁術第29章 不智不信第34章 震主之威第2章 初晤諸葛第3章 遼東來書第12章 城外相見第32章 太阿倒持第9章 家事難斷第4章 渾人心思第11章 首鼠兩端第28章 鄴下舌戰第7章 置之美稷第8章 酬功謝德第30章 不可迷失第10章 梟雄之死第28章 皇族貴人第11章 魔鬼之聲第26章 公仁僞書第21章 意外重逢第32章 殿上失儀第31章 江陵城下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章 深入西域第11章 須臾頃刻第4章 無米之炊第20章 秦因何亡第9章 隔壁老王第2章 九江處士第11章 科考之弊第12章 懸危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