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進軍南中

這是劉澤二十年後與吳巨的第一次見面,當年在北軍五校時,吳巨還是一位英姿勃勃的青年軍官,此次重逢,劉澤見吳巨已是雙鬢見白,身體也明顯地有些發福,眼神之中那種銳意進取勇往無前的氣勢已是蕩然無存,更多的是一種飽經世故的圓滑。吳巨見到劉澤卻是滿臉的激動,不光是當年在青雲山劉澤曾經救過他一命,更主要的是,吳巨在做蒼梧太守的時候,原先的靠山劉表倒了,他根本就無力抵禦交州豪強士燮的瘋狂反撲,就在他生死存亡繫於一線的時候,劉澤不但出兵解了他的圍,殺了分的仇人士燮,而且還委以他交州刺史的重任,兩番深受劉澤的大恩,吳巨如何不對劉澤是感激涕零。

劉澤第一次親臨交州,對自己治下的這塊極南之地,劉澤也是極爲的重視,詳細地詢問了交州的風土人情物產資源經濟發展等等情況,吳巨一一見告。劉澤對吳巨在交州的治理表示了肯定,同時也叮囑吳巨,要重視和南越等夷族的關係,盡最大力量保證南部邊陲的穩定;在穩定現在疆域的基礎上,還要適時地派兵南下,打通前往馬六甲的陸上通路。馬六甲海峽被譽爲黃金水道,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如果在馬六甲海峽上建立據點,必定可以加強對這條黃金水道的控制。

還有此次西征巴蜀,劉澤面臨的最大困難還是來自於後勤補給這一塊,綿延數千裡的行軍路線,道路艱險異常,對後勤供應將是一次史無前例地考驗,雖然此次劉澤從荊州運來了大量的輜重物資,但完全要滿足五萬大軍長達數月甚至是更長時間的後勤供給。漫長的補給線顯然是不足以支撐整個西征戰役的,所以依照就近的原則,交州將要擔負糧秣供應的主要部分,而交州刺史吳巨的職責將是後勤總管。

吳巨自然不敢怠慢,對劉澤所提要求一一遵命,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要竭盡全力,保證特混軍團的糧草供應,雖然交州地貧民窮,但應付和支撐五萬軍隊的糧食開銷也不是太過困難。

劉澤在交趾做了短暫的停留之後,便發兵向西北方向開進,沿着紅河谷一路向前,地勢漸漸地高了起來,寬闊平坦的平原也消失不見了,代之而來的是一座座低矮的山丘。道路也開始坎坷起來。直到一座高山橫亙在他們的面前,嚮導劉澤,這座山原本無名,當地的夷人稱之爲老山,乃是交州和益州的交界之地,翻越過老山,便進入了益州地界。

在益州的南中地區,生活着衆多的部落。其中較大的部落有夜郎、滇、邛都、嗜雟、昆明、徙、筰都、冉尨和白馬等部族,合稱爲西南蠻夷。這些蠻夷在這塊土地上生存了很久遠的年代,一直到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開通了五尺道,設郡立縣,中原王朝的足跡才第一踏入片土地。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秦始皇的基礎上,進一步地開通了夜郎道、南夷道、博南道。在南中先後設置了牂柯郡、健爲郡、越嶲郡、益州郡、永昌郡等郡治和屬國,纔將整個南中地區納入了朝庭的版圖。後來王莽亂政之時,對西南蠻夷實行苛政重稅政策,西南夷反叛,一直到東漢時。纔算是重新歸入益州管轄。董卓以來,中原陷入一片混亂,劉焉劉璋父子在益州的統治也不太安寧,前有任岐反叛,後有趙韙之亂,光是巴蜀之地就已經夠劉璋父子焦頭爛額的了,對西南邊陲之地,早就是鞭長莫及了。

在益州牧對南中統治力漸衰之時,孟獲強勢崛起,一舉統一了西南蠻夷各部,自稱爲西南蠻王,驅殺漢朝的屬官,割據自立,在瀘水以南,自成獨立王國。

既然劉璋的勢力範圍已經被限制在了瀘水以北,瀘水以南已經完全成了孟獲的勢力範圍,劉澤迂迴南中進軍巴蜀的計劃,泄密的可能性也是極低的,縱然如此,劉澤也是持謹慎的態度,在進入南中之後,劉澤令人撤去了靖王王旗,打起了交州刺史的旗號,同時五萬大軍也偃旗息鼓,對外只宣稱萬餘兵馬,就算劉璋獲悉南中發生戰事,也只是以爲與南中接壤的交州刺史部的地區性軍事行動,意圖向南中地區進行滲透,根本就不會認爲這將是針對益州的大規模軍事行動。

翻越老山之後,劉澤以高覽爲先鋒,統率精兵八千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自己親率大軍隨後徵進。孟獲將他的蠻王治所設在了南中的中心地區滇池,孟獲對北路的防範甚嚴,對於與交州接壤的南部地區則是疏於防範,別說派兵駐守,就是連大的部落都沒有幾個,在南部地區,只是分佈着一些零散的小部落。以這些小部落的實力,想要阻擋靖軍前進的步伐,無異於是螳臂當車,所以高覽率軍一路長驅直入,蠻族部落是望風而逃。

對於靖軍而言,行軍的最大困難顯然不是來自是蠻夷部落的阻擋,而是南中地區的瘴氣、毒沼、茂密的叢林和險峻的山路。在這荒無人煙的崇山峻嶺之間,分佈着大大小小的熱帶叢林,似乎千百年來都無人涉足一般,厚厚的落葉在林間腐爛成泥,有的地方甚至深達數丈,如果有人一不留神地踏入毒沼,頃刻之間就會消失地無影無蹤。在林間彌散的瘴氣更是可怕的無形殺手,在正午的太陽照耀下,瘴氣如雲蒸霧繞,瀰漫在林間,百步之內,難辨人影,更可怕的是一旦有人誤吸入瘴氣,立即就倒地斃命。在這茫茫的原始森林之中,毒蛇猛獸頻繁出沒,就連許多不知名不起眼的小蟲子,都有可能成爲致命的殺手。

西雙版納在後世是景色優美風光旖旎的旅遊聖地,但在漢代卻絕對是一條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之路,與優美二字絕對沾不上任何邊,所以沒人會相信劉澤從這裡進軍巴蜀,不管是益州的敵方還是荊州的己方,出奇不意纔可以攻其不備,從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進軍,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況劉澤爲了此次的進軍,做了周密而詳盡的佈署。

首先,在時間的選擇上,劉澤避開了高溫悶熱的夏秋季,夏秋季南中的瘴氣最盛,而冬季相對來說淡薄的許多。其次,爲了應對瘴疫,張機和華陀不遺餘力地研製了“消瘴丸”,經過測試,消瘴丸對瘴氣中毒的預防和治療效果十分明顯,有效率高達九成。此次西征,劉澤還配備了大量的藥材,專門針對瘧疾、傷寒等各類的疫病,做了充分地準備。同時,劉澤嚴令各軍,不得飲用生水,不得食用未煮熟的食物,避免接觸腐爛的動物屍體,對死亡人員和牲畜的遺體及時地予以掩埋。通過這些措施和手段,可以從根本上杜絕疫病的危險。

至於道路的艱險難行,對於這支久經善戰,素來以打硬仗名聞天下的軍隊而言,這就算不得什麼了,劉澤相信,這條路就算是前無古人,將來也會不乏來者,事在天爲,人定勝天,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在穿越了茫茫的原始叢林之後,劉澤的軍隊出現了撫仙湖地區,就在劉澤暗暗地鬆了一口氣的時候,距離此地只有百十里之遙的蠻王孟獲卻是驚得目瞠口呆。未完待續……

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313章 太史子義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252章 書猶藥也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522章 離間之計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406章 往事如煙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573章 吳巨求救第57章 引蛇出洞第253章 孫堅離去第50章 算計賈詡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402章 呂布殞命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111章 鳳尾焦琴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499章 石從天降第562章 奪路而逃第42章 地獄之旅第93章 轘轅舍粥第115章 願賭服輸第526章 棋差一着第234章 董卓進京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284章 瞞天過海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143章 打掃戰場第441章 陰陵之戰(四)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319章 曹操退兵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705章 位極九五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445章 如此特使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666章 街亭阻擊(上)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45章 巧取豪奪第224章 督郵駕到第457章 窮途末路第26章 大賢良師第386章 半渡而擊第29章 龍淵太阿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183章 裡應外合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108章 渾天之說第327章 枕蓆私語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671章 兵出子午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87章 匯通天下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121章 父母之命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594章 彭蠡水戰(中)第235章 盧植遇刺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27章 鳳凰山谷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523章 緊急召見第414章 天璧佳人第626章 分兵而進第326章 賈詡進言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59章 匈奴來襲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349章 賓客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