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界橋之戰

白馬義從是公孫瓚最精銳的部隊,公孫瓚有儀容大音聲,典型的高富帥,又喜歡騎白馬,風度翩翩,人送外號“白馬將軍”。北地馬多,公孫瓚便選白馬五千餘匹武裝了他的親衛部隊,是號白馬義從。由於裝備了劉澤發明的馬鞍馬鐙,白馬義從的戰鬥力明顯地提高了一個檔次,在同鮮卑、烏桓等夷族作戰之時,所向披靡。吃了許多的敗仗,胡人也學得乖了,草原大的很,打不過就逃唄,所以一瞧見那白馬騎隊的影子,便是望風而逃。白馬義從便愈發地驕橫起來。

此次南征袁紹,嚴綱被公孫瓚任命爲先鋒,統率的正是五千白馬義從。嚴綱是公孫瓚的心腹愛將,被公孫瓚任命做冀州刺史。不過顯然這個冀州刺史是有名無實的,畢竟現在的冀州牧還是袁紹,掌控着冀州大部分的郡縣。不過嚴綱依舊對這個空頭銜很興奮,拿下冀州他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去做冀州刺史了嗎?所以嚴綱格外地賣力,統帥着五千白義從向着袁軍陣地碾壓過來。

袁軍派出迎戰的麴義,引三千步卒截住嚴綱。

嚴綱瞧瞧袁軍的三千步卒老弱參雜軍容不整,不禁暗暗譏笑,縱馬而出,用大刀點指前方,傲然地道:“來者何人,通名受死!”

麴義遣副將出戰,戰未三合,便被嚴綱一刀斬於馬下。麴義一見情形不妙,撥馬便走,三千袁兵一看主將逃了。便都慌了神,亂作了一團,紛紛轉身跟着麴義而逃。

“一羣鼠輩!”嚴綱輕蔑地掃了一眼,下令白馬義從全軍突進,追殺袁兵。

五千白馬奔騰起來,場面是極爲的壯觀,恰如白雲滾滾,雪覆遼原,象一條白色的洪流,一泄千里。三千袁兵不光全是步卒。更有老弱參雜其中。這兩條腿無論如何也跑不過四條腿,不過是幾息的光景,白馬義從的前部已經追上了袁軍的後隊,鋒利的長槍瞬間就洞穿了正在逃跑的袁兵的後心。瀕死的慘叫聲也淹滅在隆隆的馬蹄聲之中。

這絕對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單方面的屠殺。亡命逃竄的袁兵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有效地抵抗。任由白馬義從縱橫馳騁,左衝右突,往來奔殺。不過這一路之上袁軍的敗兵太多了。幾乎將這一條不太寬的路給淤塞了,年輕力壯體能好的,已經逃出了數裡之外,年老體弱的自然落在後頭。

前方的袁兵亂哄哄一團,白馬義從的速度自然也提不起來了,須得將堵在路上的那些袁軍殘兵斬殺乾淨方纔可以前進。

嚴綱瞧見已遠遠而逃的麴義,恍然明白,這麴義顯然是有意將這些老弱殘兵安排在後面,用人牆來遏制白馬義從犀利的攻勢,他們好從容而逃。嚴綱暗罵一聲:“卑鄙!”殺一堆老弱殘兵有什麼用,擒殺對方大將才算得上戰績。嚴綱立功心切,急令白馬義從不得與殘兵糾纏,火速地殺出一條血路,追襲麴義。

白馬義從踏着袁兵的屍體,勢如破竹一般地向麴義逃逸的方向追擊而去。

嚴綱一馬當先,眼瞧着麴義離自己不過一箭之地了,大喜過望,令白馬義從不恤馬力,發起致命一擊。

光顧着追擊了,頭腦發熱的嚴綱這個時候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根本就沒注意到兩側地形的變化。先前與袁軍交戰之時,那是一片沃野的大平原,此時則是進入了丘陵地帶,左右各是一處高地,叢林茂密,只有中間是平坦的窪地,這片窪地呈三角形狀,初始有百丈之寬,漸行漸窄,到後面只有數十丈的寬度了,白馬義從也從最初的扇面攻擊隊形被擠壓成了縱隊隊形。

麴義身邊的士卒已然不足幾十騎,不過他此時卻勒住了繮繩,回頭瞅了一眼漸漸追近的嚴綱,冷冷地笑了一聲。

“賊將,看你還往何處逃?”嚴綱瞧見麴義停住了馬,大喜過望,遠遠地喝道。

麴義卻不答話,將手一揮,八百名在此暗伏的弓箭手一聲吶喊,衝了出來,此時的白馬義從,也進入了弓箭兵的射程之內,麴義一聲令下,八百箭齊發,箭似飛蝗,向白馬義從的前隊疾射而至。衝着最前面的白馬義從猝不及防,給紛紛中箭,連人帶馬,栽倒在地。

嚴綱悚然一驚,暗叫不好,想不到袁軍竟然在這裡設下了埋伏。不過嚴綱也是久經戰陣,雖然遇伏卻也沒慌亂,眼瞅着對方暗伏的弓箭兵不過才幾百人,自己可是有着五千精騎的。現在的距離不過是一箭之地,自己的騎兵衝擊起來也不過是幾十息的時間,就算敵方弓箭兵手速再快,充其量也不過能射出兩三支箭而已,只要付出一點不太大的傷亡代價,白馬義從便可以衝入弓箭兵的陣地之中,而一旦短兵相接,弓箭兵就沒有了用武之地,完全成爲了待宰羔羊。

“衝!”嚴綱舉起了大刀,嘶聲力竭地喝令進攻。

白馬義從還沒來得發動攻擊,卻聽左右兩邊響起隆隆的鼓聲,殺聲四起,伏兵皆出。原來袁軍在這兩處高地各伏下了一千弓箭手,單等白馬義從進入包圍圈,千矢俱發,如暴雨傾盆,向白馬義從的陣地傾瀉而至。

騎兵有盾牌,對正面的箭矢攻擊有一定的防護之力,這也是嚴綱敢於正面向麴義發起突擊的緣故,但對側面的打擊防護起來就力不從心了。

袁軍左伏者向右射擊,右伏者向左射擊,加上麴義的八百弓弩手,幾乎形成了一道箭網,三面夾擊,將白馬義從死死地困在了這片窪地。一排排的箭雨射過來,無數的白馬義從墜下馬去,許多的白馬也被亂箭射中,痛苦地嘶鳴着,四處亂竄,整個隊伍亂成了一鍋粥,而袁軍的箭矢卻是從未有半刻的停歇,殘忍地掠奪着白馬和騎兵的性命。

密集的箭雨只持續了一刻鐘的光景,驕狂不可一世的白馬義從便已經是徹底地覆滅了,整個狹長的窪地如被血浴一般,橫七豎八地躺滿了人和馬的屍體,幾乎每具屍體上都插滿了箭矢。

嚴綱雖然背上和右臂上中了兩箭,但還是在親兵的護衛上殺出一條血路,向北狂奔而去。麴義那裡肯容他逃走,率兵緊緊地追擊上來。嚴綱人困馬乏,眼看着追兵將至,只嘆上天無門入地無路之時,一彪人馬突然殺到,盡打平原太守劉的旗號,當前一將,銀甲白袍,白馬銀槍,卻是常山趙子龍。

麴義兵少,不敢與之接戰,乃退兵而去。

嚴綱大喜,驚問:“多謝將軍救命之恩,敢問將軍如何稱呼?”

趙雲道:“某乃平原劉太守麾下,常山趙雲是也。”

“劉太守可在?”

“某爲前部,我家主公隨後即至。”

嚴綱收攏殘部,五千白馬義從傷亡殆盡,只剩得百十餘騎,不禁頹然長嘆,白馬義從是公孫瓚的親衛部隊,也是公孫瓚麾下最精銳之旅,想不到此一役全軍盡沒,嚴綱都不知道如何向主公交待。

劉澤趕到之後,與嚴綱相見,嚴綱面帶愧色,羞憤難當。劉澤寬慰了幾句,勝敗乃兵家常事,吩咐醫官爲嚴綱療傷。而後又命斥侯探聽前方軍情。

很快地斥侯兵就將最新的軍情報了上來。公孫瓚除了令嚴綱率白馬義從爲前部向袁軍發起進攻之外,在磐河上架起了十餘座浮橋,準備親率主力迂迴到袁軍的側後翼對袁軍實施包抄。

但袁紹並不是酒囊飯袋,手下更是謀臣名將如雲,早早地就識破了公孫瓚的計策,將計就計,等公孫瓚的軍隊半渡之時,突然發動襲擊。公孫瓚猝不及防,損失慘重。袁軍乘機渡河,大肆掩殺,公孫瓚大敗而走。

知公孫瓚情勢危急,劉澤急令趙雲率三千弓騎火速弛援,而後親統大軍隨後徵進。

趙雲接令之後,馬不停蹄地向北而行。剛剛抵達上陽鎮的時候,迎面便撞到一位白馬將軍披頭散髮,袍歪甲斜,渾身血跡斑斑,好生狼狽!他身邊也只有幾名隨從,個個帶傷掛彩。

“前面可是公孫將軍?”趙雲遙遙地問道。

白馬將軍見一彪人馬攔住去路,不知是敵是友,也不敢做答,反問道:“你是何人?”

趙雲拱手道:“在下平原太守劉澤部下,奉劉太守之命前來救應公孫將軍的。”

白馬將軍聞言面露喜色,道:“原來是潤德賢弟的部下,某正是公孫瓚。”正說話間,身後塵煙滾滾,追兵已至,公孫瓚大驚。

趙雲緊握虎膽亮銀槍,擋在公孫瓚面前,道:“公孫將軍少歇,趙某來會會追兵。”

“袁軍領兵之人是大將文丑,武藝非凡,有萬夫不擋之勇,趙將軍小心了!”公孫瓚名震北地,可今天這一仗卻是大輸特輸,方纔和文丑交手,差點就丟了性命,想想還有些後怕。

趙雲冷笑一聲,立馬橫槍立於道口。(未完待續……)

第162章 梟其首級第580章 曹賊奸詐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201章 宗室重臣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82章 五原呂布第298章 半夜襲營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25章 插標賣首第283章 歸途渺茫第114章 和氏玉墜第615章 蠻心難收第179章 白馬渡河第49章 尋找通譯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469章 覲見陛下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54章 極品寶馬第381章 曹豹嫁女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3章 重見人煙第683章 獨眼夏侯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123章 花園強吻第39章 考覈比試第109章 八步成詩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274章 兒女私情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112章 天籟之音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92章 山雨欲來第169章 乘勝追擊第525章 蔡張授首第70章 驚見子龍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27章 鳳凰山谷第266章 拜訪田豐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467章 初至許都第700章 武昌烽煙第58章 收服大宛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269章 禁械法令第437章 紀靈敗亡第188章 破陣之法第600章 刮骨療毒第144章 慶功之宴第330章 羊脂凝玉第88章 加密錢票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186章 輕取廣宗第56章 西域諸國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635章 圍點打援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24章 第一桶金第322章 用心良苦第198章 何府來人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229章 玩物喪志第272章 天牢重地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53章 白羚上谷第351章 殘月之夜(上)第312章 決意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