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遷治之議

在劉澤的戰略構想中,立足徐州僅僅是一個開始,他的目光當然不能侷限於此,他的胸懷是志在天下的,徐州不過是一塊跳板。既是跳板,那下一個目標就相當的關鍵了,向北發展還是向南發展,是擺着劉澤面前的最大問題。

北方曹操和袁紹雙雄爭霸已成定局,都對田楷手中的青州虎視眈眈,這趟渾水劉澤可不想去趟,棄北而南進的策略顯然是最明智的。無論是淮南的袁術、荊州的劉表還是剛剛崛起於江東的孫策,都可以是劉澤選擇攻擊的目標。郯城近青州,如果選擇進攻青州的話,郯城做爲徐州州治就是十分地理想,但反之南進的話,郯城的位置就過於偏僻了,從戰略考量來說,遷治下邳是必然之舉。

而現在下邳只是一個郡城的規模,劉澤決定將芒碭山的部屬和州牧府遷往下邳,現有的規模根本不足以容納如此之多的人,擴建下邳城勢在必行。這也是劉澤將趙雲放在下邳的重要原因,如此緊要之地,若非得力心腹之人斷不能爲之。

趙雲眼前爲之一亮,劉澤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一直最是讓趙雲爲之欽佩的,既然劉澤決定將州治遷來下邳,那就證明劉澤已經確定了未來的戰略方向,趙雲對自己的定位就是馬前卒,是爲劉澤衝鋒陷陣劈山開路的先鋒官,戰略層面上的東西無須自己考慮,不折不扣地執行主公的命令纔是他的職責。

“雲謹遵主公吩咐,雲當效死以命!”

劉澤道:“羅馬城不是一天就建成的,下邳城工程浩秩,也非一日之功,這事急不來。不過,令兄到時。諸工坊也將先期遷到下邳,我準備集合徐州的所有能工巧匠,成立一個營造司,由馬鈞來擔任主事。大力研發一些新式的器械。如何安置營造司你必須優先考慮。另外東點軍校、仲景醫館和蔡公的印刷坊也將列入首批遷移名單,也要做接收和安置準備。”

隨着劉澤入主徐州。芒碭山基地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隨着劉澤南進戰略的確定,下邳城已經成爲劉澤發展的重中之重,整合所有的人力物力。完成下邳城的重建,是擺在劉澤面前最大的任務。營造司的設立構想就是要將徐州所有能工巧匠都集合起來,充分發揮馬鈞的聰明才智,將一些藍圖上的東西創造出來,比如火炮,比如錳鋼鎢鋼之類的合金鋼,新式的鎧甲、重騎兵的全套裝備。還有新式的水利灌溉工具、紡織機等等。雖然劉澤恨不能將後世所有先進的東西都統統地搬來,但他很清楚地知道,僅僅憑藉自己對某些先進東西的原理和結構有一定的認知,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上。是很難製造出來的,所幸劉澤擁有馬鈞這個不世的天才,才讓劉澤看到一絲希望的存在。有雄厚的資金支撐,有這麼多的能工巧匠輔佐,劉澤就不相信馬鈞不可以做跨時代的突破。

接下來的幾天,劉澤同趙雲親自出城去勘測地點,詳盡地對未來的下邳新城做出規劃。下邳地處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所以城郭的建設是劉澤關注的重中之重,劉澤要求下邳新城牆的高度至少增加一丈,就算是超過國都洛陽的城牆高度也無需顧及,厚度也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擴展,必須達到四匹馬可以在城牆上並排而行的寬度。

下邳城重建之後,城牆的總長度將會增加三十里,無疑將會增加城防兵的調遣難度,城牆加寬加厚之後,城牆上就可以跑馬,安排一支騎兵部隊守城,隨時可以增援任何一個方位,機動靈活。下邳城從此以後又多了一個稱謂——“跑馬城”。

回到郯城的時候,已經是仲夏時節了。途徑屯田營,劉澤專門下馬到農田裡面看了一下,金色的麥浪滾滾,一派豐收之景。棉花的種植面積也擴大了萬畝以上,綠油油長勢喜人。陪同劉澤視察的屯田都尉告訴劉澤,由於採用了最先進的馬氏翻車進行灌溉,原來只能是靠天吃飯的老旱地都改造成了上好的水澆地,產量至少比先前要提高三成。

這種馬式翻車是馬鈞在芒碭山發明的,屯田計劃確立以後,劉澤便將這種翻車引進到了徐州來,大量地仿製,現每個屯田營都有配備,結合新開挖的多條主幹渠道,引泗水和濉水灌溉農田,確保了在大旱之年照樣保豐收。

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是科技的發展休慼相關,馬鈞的靈光一現,救活的可能是千千萬萬的饑饉難民。但這個世道,卻對馬鈞這樣的匠人嗤之以鼻,不能不說這是時代的悲哀。

成立營造司,劉澤給了馬鈞六百石的銜職,僅管劉澤認爲給馬鈞就算同自己一樣中兩千石的職位也不爲過,但還是遭到了許多下邳官員們的詬病,一個工匠出身的人也配與士大夫同堂而坐拿同等俸祿?許多官員甚至向劉澤直諫,切不可重匠人而輕士人,以免寒了士人之心。

劉澤當場就勃然而怒,直斥道:“你們誰要有能耐把全州糧食產裡提高三成以上,解決掉徐州百萬人的口糧問題,我就給你們中二千石的俸祿!”劉澤一怒,倒是堵住了悠悠衆口,但是真要想改變衆人心中的士農工商的定位,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剛進州牧府,劉澤還沒有來得及回後府和三位夫人和兒子親近,賈詡、徐庶、陳登等人就接踵而至,本來想着先回家享享天倫之樂歇息一日再行辦公的計劃是泡湯了,劉澤只好臨時在二堂召集幾個心腹的僚屬來議事。

“聽聞下邳傳回的消息,主公擬在下邳城大興土木,擴建新城,主公此舉,是否意在遷州治於下邳?”賈詡作爲劉澤帳下最資深的元老級幕僚,對劉澤這個擴建下邳城的舉措相當的敏感,大建下邳城,劉澤肯定是有意遷治於邳,但遷治不是兒戲,事關着徐州穩定的大局和劉澤的下一步戰略構想,所以一見面賈詡就迫不及待地提了出來。

劉澤微微一笑,沒有正面回答他,反問道:“諸位以爲如何?”

陳登是下邳人,對下邳的的風土民情最是熟悉,當即道:“下邳位居淮上,泗水橫貫,沃野百里,國富民殷,若爲徐州州治,倒也不無不可。只是遷移州治,民心易動,主公還是須得慎重纔是。”

徐庶道:“徐州乃四戰之地,北接青州,西連兗豫,曹操與袁紹均是虎視眈眈,唯有琅琊一地可以屏障,而如今琅琊爲臧霸所佔,不服統轄,若琅琊有失,郯城便無屏障,自琅琊而南下,一馬平川,無險可據。主公擬遷治於下邳,乃是上策。”

劉澤笑而不語,回頭謂賈詡道:“文和,你怎麼看?”

賈詡拈鬚道:“若單從治理徐州而言,治郯或治下邳,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依屬下之見,主公之所以意屬下邳,與主公下一步的動向有關。主公之志在天下而不在一州,今天下紛爭,袁紹與公孫瓚決戰於幽州,曹操與呂布混戰於兗州,看似眼花繚亂,但不久之後勝負便分,如不出詡之所料,袁紹定可一統河北,曹操也必將虎距河南,北方兩強爭雄的格局已是初露端倪,主公若在想從此間分一杯羹的話,無疑於火中取慄。而淮南袁術,不過是冢中枯骨,荊州劉表清談枯坐,徒有虛表,江東孫策雖然乃父遺風,驍勇果勁,但其立足未穩,根基尚淺,此三者,主公皆可圖之。治郯的話,主公就當思北進青兗,遷邳的話,主公便欲圖荊揚,不知詡之言當否?”

劉澤哈哈大笑道:“文和可謂是我肚子裡的蛔蟲,就知道什麼事也瞞不過你,不錯,下邳靠近荊揚,的確是我的戰略所圖。不過現在徐州初定,百廢俱興,能守得住徐州已是不易,得隴望蜀現在還談不上。所以遷治下邳之事諸位還得暫時保密,消息若泄,徐州必定民心震動。”

“諾!”賈詡幾人皆知道此中利害,點頭稱是。

劉澤道:“此次我走了廣陵下邳兩地,深感吏治鬆馳,急需整肅,笮融等人,背道任親,賢良之士,如滄海遺珠,不得重用。而今一直沿用察舉制度,每年選撥的名額有限,遠遠難解用人之需,故此我決意開科取士,唯纔是舉,不論出身貴賤,均可參加科舉考試,擇優錄用。”

這幾句話劉澤故意說的漫不經心,但賈詡、徐庶、陳登等人面面相覷,劉澤的提議也委實太驚世駭俗了,可以說是既禁械令之後對士家豪族揮下的又一記重拳。禁止私人藏械,那是古已有之,列朝列代的官府都是禁止私人藏有軍械的,那並不是劉澤的首創,唯一不同的只是朝庭管制流於形式,禁而不止,劉澤做的令行禁止比較徹底而已。但廢察舉,興科舉,那就完全不同了。

第640章 山北小路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69章 黑臉周倉第123章 花園強吻第304章 走爲上計第201章 宗室重臣第5章 公孫世家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8章 峰迴路轉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643章 獻城投降第262章 最終測試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677章 匈奴詭計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58章 收服大宛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47章 何爲分紅第458章 江東來使第9章 柳城信燈第249章 洛陽大火第93章 轘轅舍粥第74章 亮銀鋼槍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467章 初至許都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479章 錦衣甘寧第246章 將帥失和第553章 金雞納霜第22章 峽江平渡第422章 特赦之令第195章 風波突起第252章 書猶藥也第332章 三讓徐州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268章 投石神威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408章 金屋藏嬌第306章 袁譚敗走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650章 進軍漢中第302章 河間張合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350章 臨陣反水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252章 書猶藥也第557章 汩羅江畔第413章 臧霸歸心第469章 覲見陛下第226章 圖財害命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136章 揭榜投軍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263章 錦鷹條例第600章 刮骨療毒第245章 三英戰呂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92章 山雨欲來第580章 曹賊奸詐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392章 奪關沂水第483章 打回原形第19章 初入洛陽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697章 巧舌如簧第146章 兄弟談心第169章 乘勝追擊第678章 東渡黃河第361章 喪心病狂第679章 被圍忻口第291章 活字印刷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542章 營救諸葛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405章 重燃舊情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689章 許都之戰(中)第87章 匯通天下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324章 初至小沛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616章 祝融夫人第422章 特赦之令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434章 破釜沉舟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464章 衆說紛紜第217章 風波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