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進獻寶物

隗恂被劉秀封了個有名無實的胡騎校尉,隨着虎賁軍,在皇宮裡當差。

隗囂這次雖把長子隗恂送入皇宮做質子,但劉秀對隗囂的忌憚非但沒有減輕,反而還加重了。隗囂寧可讓自己的兒子做人質,都不肯出兵攻打公孫述,可見,隗囂就是想偏居一隅,在涼州稱王稱霸。

對此,劉秀嗤之以鼻,隗囂想在涼州做大,派出個兒子做緩兵之計,自以爲高明,實則是目光短淺。

投奔隗囂的人,很多都是胸懷大志者,一旦讓他們發現隗囂只想偏居一隅,只想守着涼州這一畝三分地,這些人必定會對他大失所望。

時間一長,他們也必會紛紛棄隗囂而去,從長遠來看,隗囂現在的做法,實是自取滅亡之舉,這樣的人,也難以共謀。

劉秀現在並沒有急於要對公孫述下手,之所以讓隗囂出兵西蜀,主要就是試探隗囂的態度,隗囂的表現令劉秀大失所望,不過表面上他還是繼續維持着與隗囂良好的關係,派出使者去往涼州,表彰隗囂的忠心。

眼下,劉秀急於清除的是兩人,一個是張步,另一個是董憲。

至於劉永的兒子劉紆,在劉秀看來,不值一提。按理說,劉永已經稱帝,劉紆是劉永的繼承者,也應該稱帝纔對,可是劉紆不敢,只自稱樑王。yuyV

當然,劉紆不敢稱王也是有原因的。當初劉永是臣服於劉玄,纔得到了山東的民心,受到山東百姓的支持。

後來他雖然稱帝,引起很多百姓的不滿,但劉永畢竟德高望重,在治理地方上也頗有建樹,在他稱帝后,人們心中固然有所不滿,但也無人起來反抗他。

可劉紆與劉永比不了,他是要聲望沒聲望,要功績沒功績,他若稱帝,非但不會有人響應,只會惹來民衆的不滿和憤慨,得不償失。

劉紆的顧慮,在劉秀看來,就是缺少魄力,毫無鬥志,完全不具備破釜沉舟、絕地反擊的勇氣。

劉永已經不怎麼樣了,可劉永的這位繼承人劉紆,還不如劉永呢,劉秀又怎會把劉紆放在眼裡?

劉秀給蓋延傳書,儘快擊敗劉紆,然後好調轉矛頭,對張步、董憲二賊下手。齊地的張步,東海的董憲,這兩人才是劉秀的心腹大患。

這日,東征軍的一支軍隊突然返京。這支軍隊是龐萌派回來的,隨軍護送了不少的金銀珠寶和女子。

這段時間,龐萌隨蓋延東征,立下了不少的戰功,可每次天子詔書傳到軍中,都對他提及甚少,這讓龐萌的心中既有些委屈,又有些不滿。

他感覺自己在東征中的功勞並不比蓋延少多少,但陛下在詔書中,只提蓋延的功績,卻對他的功績,隻字不提,這讓龐萌覺得問題不是出在陛下身上,十之八九是出自於蓋延。

蓋延肯定是嫉妒自己的功績,在向上呈報的時候,故意少報、不報,甚至是無中生有的構陷,這才導致陛下對自己的不滿。

這次,他派出部下,把從沛郡搜刮來的珍寶、美女送回洛陽,主要的目的是讓陛下明白,自己在東征中是有做事的,自己的功績,也不在他蓋延之下,另外,無論蓋延在奏疏中怎麼說自己,那都是栽贓陷害。

龐萌這個人,爲人其實很不錯,忠厚又老實,不然的話,劉秀對他的評價也不會那麼高,但他有個缺點,就是心思太細膩,做人太敏感。

劉秀在詔書中有幾次沒有提到他,這就讓龐萌認定了是蓋延構陷自己,偷偷向天子打小報告,說自己的壞話,導致天子對自己產生不滿。

可是東征軍裡有那麼多將士,有那麼多將領,劉秀又哪能每個人都提到?這也不現實。

對於像龐萌這種及其敏感的人,劉秀把他捧得太高,也並非是好事,對他稍微有點疏忽,這便讓龐萌開始了疑神疑鬼。

龐萌的部下運送着寶物和美女到了皇宮,讓鎮守皇宮的侍衛們都懵了,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侍衛首領急忙進入宮中,向劉秀稟報。

劉秀聽說龐萌派部下運送寶物和美女到了皇宮,也頗感莫名其妙,龐萌不是在跟着蓋延征戰嗎?怎麼還有閒心運送什麼寶物和美女回京?龐萌究竟在搞什麼?

東西都已經送到皇宮的大門口,劉秀也不能拒之門外,便令人把東西都收進來。隊伍是從皇宮的南門進入的,也就是朱雀門,運貨的馬車和美女,都停在卻非殿外的廣場上,周圍站有衆多的虎賁軍看守。

見到劉秀到了,美女們紛紛跪地叩首,放眼望去,好嘛,人還真不少,估計不下三四百人,百花爭豔,千嬌百媚。

至於裝着寶物的箱子,也都從馬車上搬運下來,隨着劉秀的走進,附近的虎賁郎紛紛把箱蓋打開。

前面的箱子,裡面基本都是金銀珠寶,對於這些,現在的劉秀已經見過得太多了,沒什麼好看的。

後面的箱子裡,有好多都是珊瑚。每一株珊瑚都是又高又大,色彩斑斕、絢麗。

劉秀見了,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而後他環視一圈,問道:“這些是由何人負責押運?”

一名將官急忙上前,插手施禮,說道:“微臣參見陛下!”

這名將官是龐萌的部下,名叫嶽寧,劉秀對他還有點印象。

“嶽將軍免禮!”

“謝陛下!”

劉秀指了指這邊的箱子,又指了指另一邊的美女,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嶽寧正色說道:“龐將軍率軍攻打沛郡的時候,發現了劉永在沛郡的行宮,這些財物和美女,便是在行宮中找到的。將軍要率軍征戰,這麼多的財物和女人都不方便留在軍中,便派微臣率部護送,押運回京!”

“原來是這樣!”劉秀點了點頭,含笑說道:“龐將軍有心了。”

嶽寧正色說道:“臣等爲陛下盡忠職守,責無旁貸!”

劉秀樂了,拍了拍嶽寧的胳膊。嶽寧像獻寶似的,向劉秀介紹道:“陛下,微臣打聽過了,這些珊瑚,皆產於齊地,想來是張步獻於劉永的,尤其是這兩株血珊,更是價值連城。”說着話,他走到一口箱子前,讓手下人從裡面擡出來兩株血紅色的珊瑚。

這兩株珊瑚,不僅個頭大,而且通體血紅,仔細看,質地瑩潤,散發出柔和的光澤,真如同兩塊血玉一般。

劉秀忍不住擡手摸了摸,還真是光滑如玉。劉秀讚道:“的確不錯!”

這麼漂亮的珊瑚,他也是第一次見到。嶽寧笑道:“陛下喜歡就好。”

劉秀對嶽寧說道:“嶽將軍一路辛苦了,可在京城休息兩日再回營!”

“是!陛下!”

劉秀又讓張昆獎賞了嶽寧,而後才令人把嶽寧送出皇宮。寶物好收,存放於少府即可,但這些美女要如何處置,劉秀也挺爲難的。留她們在皇宮裡做宮女,那肯定是不妥,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做宮女的,宮女的出身有嚴格規定,必須得是良家子,也就是農戶家的子女。但要把她們遣散,讓她們自生自滅,也不太妥當。

他正琢磨的時候,張昆走到劉秀近前,小聲說道:“陛下可將她們暫時安置在蘭臺,以後可做獎賞大臣之用。”

劉秀眨了眨眼睛,覺得張昆出的這個主意不錯。他含笑點點頭,說道:“好!就讓她們住進蘭臺吧,平日裡,不能在宮中隨意走動。”

“是!陛下!”張昆先是應了一聲,而後看看那兩株紅珊瑚,含笑說道:“陛下,現在皇后和貴人都有喜,這兩株珊瑚,不如送給皇后和貴人,讓兩位娘娘也都粘粘喜氣。”

劉秀想了想,嘴角揚起,嗯了一聲,他回頭,向後面的陰興招了招手。後者興致勃勃地走上前來,說道:“陛下!”

“君陵,你看,麗華會喜歡那一株?”

陰興仔細看了看,兩株珊瑚都很漂亮,質地也沒什麼差別,只不過有一株稍大,有一株稍小,他指着稍小的那一株說道:“陛下,貴人應該會喜歡這一株。”

劉秀愣了愣,搖頭而笑,說道:“君陵啊,你和麗華一樣,謹小慎微。”

同樣的質地,誰都知道珊瑚是越大越好,可陰興卻選了一株較小的給麗華,顯然是擔心選大的有僭越之嫌。

陰興樂呵呵地說道:“陛下,微臣以爲,即便讓貴人自己來選,也會選擇這一株。”

劉秀無奈地笑了笑,說道:“好吧,君陵,你就把這株珊瑚送去西宮。”而後,他又看向張昆,說道:“張昆,你把這一株送去長秋宮。”

“是!陛下!”陰興和張昆雙雙答應了一聲。

且說張昆,他向站於不遠處的隗恂揮下手,把他叫到近前,讓他抱着珊瑚,跟着他去往長秋宮。這株珊瑚不僅個頭大,分量也挺重,讓內侍來搬,張昆還真不放心,萬一摔了碰了,他可賠不起,隗恂是練武之人,身材也高大魁梧,一看就是副孔武有力的樣子,讓他搬運,張昆也更放心些。

別看張昆只是個宦官,並非隗恂的上級,但他可是天子身邊的近侍,他發了話,隗恂即便心裡不樂意,也不敢提出異議。

張昆帶着隗恂,去了長秋宮。見到郭聖通,張昆先是獻寶似的,指着隗恂捧着的那株珊瑚,滿臉堆笑地說道:“皇后,這是陛下讓奴婢送來的。”

馮嬤嬤看着珊瑚,眼珠子都快飛出去了,驚歎道:“老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這麼漂亮的珊瑚!陛下對皇后,可真是恩寵有加啊!”

郭聖通看到這株珊瑚,本就心生喜歡,再聽到馮嬤嬤的話,臉上更是抑制不住地洋溢出笑容。

她問道:“張昆,這株珊瑚是哪裡來的?本宮怎麼不記得宮中有這株珊瑚!”

“皇后有所不知,這株珊瑚,是剛剛從沛郡運送過來的。龐萌將軍攻打沛郡的時候,找到了劉永的一座行宮,據說這株珊瑚是張步送給劉永,後來被劉永珍藏在行宮裡的!”

“原來如此!”郭聖通款款走到珊瑚近前,左看看,右看看,越看越覺得喜歡。

張昆笑道:“珊瑚長於大海之中,能長成這麼大的,已經很少見了,質地能這麼光潤,色澤能這麼通透,更是世間罕見啊!”

馮嬤嬤聞言,更是寶貝得不得了,見隗恂還抱着珊瑚,不悅地說道:“你,趕快把珊瑚放下!要是摔着、碰着,你有十顆腦袋都不夠砍的!”

隗恂聞言,蹲下身形,小心翼翼地把珊瑚放在地上,而後他站起身形,低垂着頭,眼角的餘光卻一個勁的往郭聖通身上瞄。

原來這位就是劉秀的皇后,郭聖通郭皇后。

郭聖通不是讓人第一眼便驚豔的女子,但卻是小家碧玉,端莊秀麗,越看越讓人覺得有味道,加上她現在懷有身孕,身材豐盈了許多,更顯得凹凸有致。

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六百二十七章 幽州戰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五十章 征討五校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點之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七百四十二章 風波又起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五十九章 權掌九州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二百六十章 戰前休養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五百九十九章 陰溝翻船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明騎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八百零五章 宮廷宴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糧草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五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爲刀俎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覺悟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蠱蟲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一章 禍起劉秀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生變數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