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

劉秀從牛背上下來,快步追上張平,說道:“平哥!”張

平不解地看着劉秀,問道:“阿秀,有事?”

劉秀向走在前面的鐘慶努努嘴,小聲說道:“平哥幫我盯着他點,如果他對馮勝動了殺機,記得救下馮勝。”張

平詫異地看着劉秀,不明白他爲何這麼說。

劉秀一笑,說道:“就馮勝那點膽量,絕不敢帶着一羣衙役,死守着蔡陽城,負隅頑抗。”“

可是,剛纔鍾慶說馮勝他……”“

別聽鍾慶的,他只是急於表現,急於表忠誠罷了,如果我沒猜錯,現在馮勝應該已經大開城門,站在城外迎接我們呢!”

張平愣了片刻,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說道:“等會看看阿秀猜測的到底準不準。”

劉秀聳聳肩,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事實上,還真被劉秀猜對了,蔡陽城果然城門大開,以馮勝爲首的數十名縣府官員以及衙役,都站在城門外。

看到馮勝,鍾慶回頭對劉縯說道:“大將軍,馮勝竟敢出城迎戰我軍,我現在就去取他的狗頭!”說着話,他抽出肋下佩劍,催馬向馮勝直衝過去。他

快馬加鞭地跑到馮勝近前,二話沒說,舉劍就砍。馮勝都被驚呆嚇傻了,看着一道寒光向自己的腦袋劈落下來,一時間都忘了躲避。

就在這時,只聽噹啷一聲脆響,一支箭矢正射在鍾慶的劍身上,讓他劈落的這一劍也隨之砍偏。射出這一箭的人,正是張平。張

平放下手中弓,轉頭看向劉秀,禁不住向他挑起大拇指,暗讚一聲厲害!如果不是十分了解劉秀,恐怕他都要懷疑劉秀是不是能掐會算了。劉

秀當然不會未卜先知,只不過他洞察人性罷了。

馮勝終於回過神來,他激靈靈打個冷顫,急忙屈膝跪地,向騎馬而來的劉縯叩首,顫聲說道:“伯升饒命!伯升饒命!下官是出城投降的,不是出城作戰的,伯升饒命啊!”

劉縯騎馬來到馮勝近前,翻身下馬,在馮勝的面前站定,他舉目向馮勝身後的衆人看了看,隨着他的目光掃過,人們紛紛跪地叩首,一個個都哆嗦得厲害。他

嘴角勾了勾,眼簾低垂,目光落在馮勝身上,慢悠悠地問道:“聽說馮大人要與我柱天都部死戰到底?”

馮勝身子一震,腦袋頂在地上,頭都不敢擡起一下,急聲說道:“下官不敢!就算借下官一百個膽子,下官也不敢與伯升爲敵啊!一定……一定是有小人在伯升面前進獻讒言,誣陷下官,請伯升明鑑,請伯升明鑑!”“

哦,原來是這樣。”劉縯哼笑出聲,幽幽說道:“我部爲柱天都部,我爲柱天大將軍!”馮

勝反應也快,立刻改口說道:“下官帶全城官署,拜見大將軍!”“

起來說話吧!”對於馮勝的態度,劉縯還算滿意,向他揮了下手,又對其餘的官員、衙役說道:“你們也都起來吧!”

“謝大將軍!”

看着衆人紛紛從地上站起,劉縯目光一偏,看向鍾慶。後者嚇得一縮脖,急忙收劍下馬,躬着身子說道:“大……大將軍,是……是小人失察了,差點……差點誤殺了馮大人。”

劉縯倒也沒有多說什麼,他擡起馬鞭,指了指城頭上的旗幟,說道:“即刻起,蔡陽城頭一律懸掛我柱天都部的旗幟!”“

是、是、是!下官這就着人去辦!”馮勝連連點頭應道。

“嗯。”劉縯重新上馬,在劉秀等人的伴隨下,走進城內。

以劉縯爲首的柱天都部,拿下蔡陽城,根本沒動一刀一槍,也未損一兵一卒,隨着縣令馮勝、縣尉鍾慶的主動投誠,完全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全城。

入城之後,劉縯令人張貼出安民告示,在告示當中,先是細數了王莽的大逆不道,昏庸殘暴,而後又表明己方柱天都部的立場,其宗旨就是要光復漢室。現

在的王莽,的確是不得人心,看到柱天都部張貼出來的告示,城中的百姓大多都是歡欣鼓舞,對於柱天都部佔領蔡陽,都很抱着支持的態度。其

實在西漢末年,朝廷的問題已經很大了,皇權旁落,外戚專權,百姓們的日子過得並不好,那時候的王莽,在全國威望是很高的,無論是他的能力,還是他的德行,都被全國的百姓以及朝中的大臣們津津樂道。有件最爲他加分的一件事,他的兒子曾殺了一名家奴,王莽得知此事後,硬是逼着他的兒子自殺了,給家奴償命。

這在當時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爲王莽贏得了不少的人心。

也正是因爲王莽獲得了極高的聲望和威望,他的篡位並不是血腥的舉兵造反或者發動宮廷政變,完全是順理成章的逼着傀儡皇太子禪位於他,他是先接了皇太子的位,然後才順水推舟的做了皇帝。

王莽稱帝之後,他也想有所作爲,推出了一系列復古的新政,什麼均分田地、廢除奴隸、人人生產等等。只

不過王莽太理想主義了,他推出的每一條新政,看起來都很好,思想都很先進,但與當時的社會嚴重脫節,導致地主階層反對他,平民階層也反對他。

或許是推行新政的失敗,或許是自暴自棄了,王莽從一位被人津津樂道的正人君子、道德大家,徹底走上了昏君、暴君的不歸路。如

果說西漢朝廷不怎麼樣,那麼新莽朝廷就是爛的一塌糊塗。西

漢末年,百姓們就算生活辛苦,但起碼還能活得下去,可到了新莽朝廷這,百姓們連活下去的希望都沒有了。

而且連老天似乎都和王莽做對,他在位期間,天災就從沒斷過,不是洪災就是蝗災,再來就是近些年的大旱災。兩

廂比較,矬子裡拔大個,百姓們當然更希望恢復漢制,光復漢室江山。對

於柱天都部的到來,蔡陽百姓雖不至於夾道歡迎,但大多數人的確是支持他們的。

劉縯本打算在縣衙舉辦一場慶功宴,畢竟這麼順利的拿下蔡陽,是一件大喜事,但被劉秀及時阻止了。劉秀對劉縯說道:“大哥,我們拿下蔡陽,完全是水到渠成之事,根本無功可慶,再者說,城內百姓的生活都很艱苦,還有那麼多的流民等着救濟,我們一進城就大擺宴宴,是不是會惹來百姓們的反感?”

朱雲不以爲然地說道:“阿秀,你太多慮了,現在蔡陽是我們的了,我們在城內吃頓飯又有什麼?至於百姓們反不反感,我們根本不用在乎!”

劉秀正色說道:“《荀子·王制》中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當以此思危!當今天下,爲何有如此之多的人揭竿而起,不懼殺頭之險,起兵反莽,皆因王莽不得人心,我等剛剛起事,毫無根基可言,更應以此爲戒纔是!”

朱雲沒讀過書多少書,劉秀引經據典,把他說得一愣一愣的,啞口無言。劉縯笑了,拍拍劉秀的肩膀,說道:“好了、好了,阿秀,大哥不舉辦酒宴了。”

劉秀聞言,這才欣慰地點點頭。而後劉縯、劉秀等人草草吃過晚飯,當晚就住在縣衙裡。劉秀路過書房的時候,發現裡面的書簡很多,劉秀讓人搬來一牀被子,他就住在書房裡了。

書房裡的竹簡包羅萬象,也不知道馮勝看過多少,反正劉秀是看的愛不釋手。他

正挑燈夜讀的時候,外面傳來啪啪的拍門聲。劉秀皺了皺眉頭,放下手中的竹簡,起身開門。只

見站在門外的是鄧禹、嚴光等人。劉秀不解地問道:“大家有事嗎?”“

主公,城內出事了!”“

什麼事?”

“劉恭、劉謹兩兄弟闖入民宅,要霸佔人家的姑娘!”鄧禹陰沉着臉說道。

劉恭劉謹是堂兄弟,同時也是劉氏宗親。

聽聞鄧禹的話,劉秀的眉頭擰成個疙瘩,問道:“他二人現在哪裡?”

“還在那戶民宅!”“

帶我過去!”說着話,劉秀邁步就往外走。剛出門,他又退回書房,將自己的赤霄劍拿起,掛在腰間。

劉秀帶着鄧禹等人,直奔出事的那戶民宅而去。這

戶人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不是小門小戶,宅院佔地面積不小,門面也十分氣派。此

時在宅子的大門外,站着十多名彪形大漢,一個個插着腰,叉着腿,威風八面。劉

秀到了之後,掃視他們一眼,什麼話都沒說,邁步就往裡走。那些大漢見狀,立刻圍攏上前,堵住大門,擋住劉秀等人的去路。

其中一名膀大腰圓的大漢上下打量劉秀兩眼,問道:“你誰啊?”

“劉秀!”劉秀直接報出自己的名號。劉

秀?魁梧大漢覺得這個名字挺耳熟的,他正琢磨着,旁邊有名大漢低聲提醒道:“是大將軍的弟弟!”魁

梧大漢恍然大悟,臉上的兇相一掃而光,滿臉堆笑地拱手說道:“原來是劉將軍,失敬、失敬!”

劉秀懶得和他廢話,直截了當地問道:“劉恭、劉瑾可在這裡?”魁

梧大漢嘿嘿一笑,說道:“兩位公子都在!這戶人家的小姐,可是遠近聞名的大美人……”劉

秀打斷他的話,沉聲喝道:“讓開!”“

這……我家公子交代了,什麼人都不許進!”“

我說讓開!”“

劉將軍,你就別讓小的難做了!”魁梧大漢搓着手說道。現

在的柱天都部,嚴格來說都算不上是一支軍隊,人員的成分太雜了,有單幫的,有結夥的,還有家僕、護院、門客。

像眼下的這十幾號大漢,就都是劉瑾家的僕人和門客,他們也都以劉瑾馬首是瞻。

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機敏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九十六章 蓄謀已久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十四章 圍而殲之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災星初現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六百四十二章 宛城惡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按計而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一章 蠻軍來襲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八十六章 私造武器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第三百五十九章 將星隕落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趕到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軍陣前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蕩陰之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陷入絕境第七百五十一章 夢寐以求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三百九十八章 暗中推手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二十一章 蠻軍來襲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兄報仇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萬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