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兵進河內

河內城,是河內郡郡治。它位於河內郡中部,由於挨着沁水,緊扼太行陘與機關陘的要道,靠近太行山餘脈,因此地理位置特別重要。

李元吉將根據地設置在此地,也是看中了河內城優越的地理位置。果然,依靠着沁水,逆隋兵部尚書李靖爲沁水所阻,至今不敢越沁水半步。李元吉心情大悅,不時喝着小酒,與魏徵商討軍情。

隋帝已經率兵抵達孟津渡,在大唐佔有河中沙洲,而隋軍缺乏戰艦的情況下,想要奪取河中沙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然了,隋軍實際上不缺乏戰艦,但隋軍的戰艦多在南方,想要將江南的戰艦北調,至少要花費兩個月的時間,而那時,秦王那邊,或許已經發動了進攻,隋師南移,對河內郡的威脅就不大了。

書房裡,李元吉和魏徵均是一臉輕鬆,都說楊侑狡猾,李靖多智,但在李元吉、魏徵面前,還不是束手無策?

李元吉想了想,道:“玄成,孤現在最爲擔心的是,秦王會不會出兵?”

魏徵捋着鬍鬚,笑道:“殿下放心,秦王對楊侑恨之入骨,若是有機會,他絕對不會放過。”

魏徵的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李元吉卻嘴角微微翹起,一副明白了的表情。其實他的心中也有數,畢竟李氏兄弟在楊侑手上吃虧不少,尤其是兄長秦王,長孫無垢的離去對於自信心極強的他來說,是無法忍受的。秦王對楊侑恨之入骨,必然會藉着這個機會報仇。

想通了這點,李元吉頷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李元吉舉起酒樽,悠悠喝了一口,正要放下,忽然,數人闖了進來,神情帶着慌張,李元吉被嚇了一跳,凝神看去,卻是薛萬鈞。只見薛萬鈞的腿上,血跡斑斑,多虧身邊有人扶着,這纔不至於倒地。

李元吉原本憤怒的臉上頓時變得格外驚訝,這薛萬鈞不是在河陽城鎮守嗎?怎麼突然來到河內,而且如此狼狽?李元吉還沒有明白,魏徵的臉色已經變了,他猛地跳了起來,快步走到薛萬鈞的身邊,厲聲問道:“薛將軍,這是怎麼回事?”

李元吉點點頭,也用詢問的目光死死地看着薛萬鈞。

薛萬鈞苦笑一聲,強忍着腿上的疼痛,將事情經過詳細說了,等他說完,額頭上已經是大汗淋漓。

李元吉陷入了沉默,剛纔他與魏徵還在商量,隋軍要攻破河岸的堡壘,唯有大量的戰艦,才能取得效果,而且必將付出巨大的代價。可是,轉瞬之間,薛萬鈞就帶來了非常不好的消息,讓李元吉的一顆心,頓時不由自主地顫抖了起來。

李元吉有些無助地看了魏徵一眼,在臨行前,太子讓他聽從魏徵的安排,打好這一仗,此時南方戰線被隋軍破了,李元吉希望魏徵能想到好的辦法。

魏徵卻是臉色再變,正要張嘴說話,門外又匆匆進來一名士兵,驚恐的聲音響起,道:“殿下,沁水上突然來了許多戰艦,他們正在轟擊哨樓堡壘,已經有多處堡壘受到損壞!”

李元吉聞言,一張臉變得驚恐無比,眼睛也瞪大了。魏徵卻是狠狠地一拍大腿,他剛剛想到這一點,就有士兵將消息傳來,這證明他的思路還是慢了楊侑半步,讓他十分沮喪。不過,此時沮喪無宜,他面臨的問題,是隋軍已經突破了防線,即將圍攻河內城。

河內城兵馬不少,若是主動出擊,不符合齊王的利益,但若是固守城池,從隋軍一路所向披靡的情況來看,這河內郡又十分難守。該怎麼辦?在李元吉灼熱的目光下,魏徵一時陷入了沉默。

沁水,東萊水師一字排開,以船舷對着西岸,投石器不斷轟擊,位於河岸邊上的哨樓、堡壘,不斷被擊中,破裂、破損,唐軍士兵肝膽俱裂,紛紛逃走。只用了兩個時辰,雷士猛取得了沁水的控制權。

看着唐軍逃走,雷士猛大笑着,立刻派人去通知兵部尚書李靖,其實不需要他通知,遠在十里外紮營的李靖早就得到消息。東萊水師掛着的赤紅色旗幟,宣告着這一支戰艦,是大隋的兵馬。

李靖當機立斷,率領河北衆將,阮君明、石瓚等人趕到了沁水邊上。雷士猛得到消息,立刻派出走舸小船,將李靖等人接上戰艦。

“李尚書!”雷士猛施禮。

李靖的頭髮帶着幾許斑白,但精神非常好,眼睛看起來特別明亮,他同樣抱拳還禮,道:“哈哈,多虧雷將軍水師趕來,破了李元吉的防線!”

“本將只不過是奉命行事罷了。李尚書,陛下已經渡過了大河,想必正在攻打河陽,最多兩日,大軍就能趕到河內。”雷士猛說道,將消息透露了出來。

李靖眯起了眼睛,道:“如今看來,陛下是要先滅李元吉,再揮師攻打洛陽。”

雷士猛點點頭,道:“相比王世充,李淵父子纔是心腹大患。只有擊退了他們,才能安心攻打洛陽。”

“正是如此。”李靖說着,忙吩咐阮君明等人,回營讓士兵收拾行李,明日渡河。當夜,雷士猛就在沁水邊上,拋錨休整。次日一早,李靖帶着數萬大軍,坐船渡過沁水。剛剛紮下大營不久,羅士信率兵五千,作爲先鋒殺到。

響午時分,楊侑帶着三萬五千人,在河內城外紮下大營。隋軍兵力頓時有了七萬之衆,大營連綿數裡,赤紅色的旗幟在半空獵獵作響,略略一看,紅色的海洋讓人心驚不已。

楊侑迅速召開了軍事會議,決定明日開始攻打河內城。爲了徹底斷絕李元吉的援兵,楊侑派阮君明、石瓚帶兵五千,攻取位於河內西部的濟源縣,威逼軹關,若有可能,便奪取王屋縣,斷絕僞唐從絳郡趕來的援兵。

阮君明、石瓚得命,知道這是陛下在給他們一個立功的機會,當即心中大悅,發誓一定拿下濟源。

餘下諸將,則留下圍攻河內。諸將散去,楊侑獨獨留下了杜如晦、李靖兩人,長談了一番,李靖這時才明白陛下除了攻打洛陽之外,還有其他想法,心中不由震驚萬分,但這個計劃,是可行的,於是便也贊同着。

河內,李靖與楊侑的大軍逐漸趕來的消息,他已經得知。李元吉親赴城頭,仔細地觀察了一番,城外連綿數裡的赤紅色大旗,讓李元吉震驚不已,從隋軍的營盤的規格來看,至少有六萬人,而他的兵馬卻不足三萬。

如何守住和內城,是一個大問題,李元吉急忙召見了魏徵、薛萬鈞等人,商議軍情。

薛萬鈞的傷勢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大腿上包着厚厚的繃帶,行動有些不便,每走一步,都皺緊了眉頭,顯得十分難受。

魏徵身着道袍,依舊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顯得非常有信心。

“兩位,如今該如何是好?”李元吉也不掩飾,立刻問道。

薛萬鈞扶着女牆,凝視着遠方的隋軍大營,道:“殿下,如今隋軍剛到,不如趁夜偷襲?”

“不妥!”魏徵搖搖頭否決,前些日子,王世充不就是主動出擊嗎?結果怎麼樣?損兵折將,次子也死了。這說明,楊侑是一個謹慎之人,而且有他的消息來源,斷不會輕易中計,至少,偷襲是不成的。

“那麼以你之間,又該怎麼辦?”薛萬鈞有些微微不悅,心想你不過是一個道士,平時靠着忽悠,又不親自上戰場,自然不知道戰爭的殘酷。難道說,你要撒豆成兵,擊退隋軍嗎?

魏徵輕輕嘆息了一聲,道:“如今之計,只有固守待援。”

“可是,隋軍的投石器非常厲害,用不了數日,這城牆就會被轟成渣滓,等到援軍?恐怕還沒有等到援軍,這河內城就危險了。”李元吉凝聲問道。

李元吉聞言,不由自主點點頭,薛萬鈞的話雖然無禮,但卻是他的想法。

魏徵看見齊王一臉緊張,不由一笑,道:“殿下放心,卑下已經找到破除隋軍投石器的辦法,只要楊侑膽敢用投石器,卑下一定讓他鎩羽而歸!”

薛萬鈞好奇地問道:“不知魏先生有什麼奇策?”

“既然是奇策,自然是不便說出來的。殿下放心,只要撥給卑下五百士兵,明日隋軍攻城,就讓他看看我的厲害!”魏徵笑道,只給齊王李元吉解釋,並不理薛萬鈞。兩人雖然同爲太子效力,但關係一般。

李元吉咬着嘴脣思考,半響後,這才道:“既然如此,孤就聽玄成的。”這個時候逃跑,必定被隋軍發現,而無論是機關陘還是太行陘都非常難走,所以考慮了一番之後,李元吉決定一搏。再說,他雖然害怕,但卻十分不甘,就這樣撤退,恐怕以後不能再掌握兵權。那麼對楊侑的仇,什麼時候能報?

長安,太子宮中。李建成手中拿着齊王的急報,陷入了沉思。楊侑暫時不攻打洛陽,轉而北上河內,目的已經很明顯,齊王帳下兵馬不算多,至少和隋軍相比,只有隋軍一半,這意味着,李元吉的大軍,是以防守爲主,然後伺機反擊。

既然楊侑大舉進攻河內,那就意味着在洛陽的隋軍,數量大爲減少。那麼這個時候,便是秦王出擊的時候了。李建成想了想,親筆寫了一封書信給秦王,要讓出兵洛陽,攻打上清宮的隋軍,若是能破了,便可威脅隋軍後路,逼迫楊侑退兵。

李建成相信,秦王雖然與齊王有些小矛盾,但總體來說,還是識大體的,絕不會看着自家兄弟受困。李建成寫好了書信,立刻派心腹星夜兼程,趕到函谷關。臨行前,李建成千叮萬囑,要心腹告訴秦王,以大局爲重。

第182章 轉折點第76章 斷臂大漢第55章 突利再興兵第48章 秦叔寶與羅成第477章 猜疑第461章 殺手鐗的破滅第84章 攻城(下)第114章 空城計?第951章 生死一線第412章 抵達漢陽第34章 救我一命第342章 風起長安(中)第1022章 鏖戰霸上(下)第60章 合縱連橫第558章 苛刻的條件第390章 進程改變者第400章 水淹均陽(中)第1010章 入冬第439章 意外的相遇第291章 野心的滋生第260章 陸忠獻策第59章 樂極生悲第403章 山雨欲來第1章 我是楊侑第53章 夏王府第563章 敢和我單挑嗎?第152章 名將終歸心(上)第26章 各方反應(下)第438章 鬥智(下)第397章 戰事不利第48章 秦叔寶與羅成第34章 死戰藍田(三)第230章 南下第612章 驕兵悍將第47章 佈局(下)第1022章 鏖戰霸上(下)第51章 鴻門宴上現殺機第845章 薊縣與長安第503章 陰謀與親情第551章 南陽城!第556章 議和(上)第53章 一箭驚突利第303章 快刀斬亂麻第1009章 試探第299章 太原與尋人(下)第483章 是敵是友(下)第55章 王世充南下第439章 意外的相遇第732章 李道玄弔唁第334章 談判第165章 視察教學第5章 李靖第54章 驚人的利器第814章 大戰將至第473章 定策第163章 博弈(上)第647章 大舅子,別走!第366章 奪位第245章 鐵鎖橫江,天下無雙第33章 奇怪的舉動第101章 兄弟們,投降吧!第3章 朝廷爭辯(下)第360章 決戰中原(上)第1015章 風起雲涌第487章 各方博弈第144章 捉拿陳茂(上)第494章 強國之策第902章 故人再見,波瀾再起第227章 圍城第697章 擔憂第26章 降兵第828章 李世民的詭計第475章 幷州戰事(上)第76章 李世民的擔憂第47章 佈局(下)第313章 鏖戰唐述山(下)第792章 無恥之徒第68章 危機第290章 家事第556章 議和(上)第76章 收編俘虜第501章 賄賂楊侑第316章 深夜用計第10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1016章 以進爲退第633章 破賊第451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667章 國內城!第64章 勸降第940章 後手第795章 主動撤退第654章 都是大忽悠第205章 攻略(三)第192章 攻伐第1015章 風起雲涌第88章 誰偷襲誰?(下)第519章 步步引誘第647章 大舅子,別走!第894章 衆叛親離第285章 不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