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孟津渡

邙山以南,隋軍大營。

沙盤上,赤紅色和白色、綠色的旗幟犬齒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現出複雜的局勢。大帳內,楊侑手中舉着馬鞭,指着一處,道:“如今李元吉屯兵河內,修建了許多堡壘、哨塔,其目的雖然在於防守,但數萬兵馬在朕的後面,仍然不容小視。”

“朕要一心一意攻打洛陽。在此之前,無論是李元吉還是李世民,朕都要讓他嚐盡苦頭。”楊侑又道。

杜如晦指着河內郡,道:“陛下,相對函谷關而言,李元吉所鎮守的河內郡位於太行山餘脈,地勢相對沒有那麼險要,微臣以爲,先拿下河內郡,方爲上策。”

裴行儼也應聲道:“陛下,李尚書正兵逼河內,如果陛下北上,勢必會引起李元吉的恐慌。”

楊侑頷首,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番沙盤,手指輕輕釦在案沿,沉默片刻,忽然擡起頭,道:“杜愛卿,朕給你兩萬兵馬,與闞陵、王雄涎兩位將軍留守上清宮大營。”

“喏!”一旁,杜伏威應聲。

“餘下諸將,收拾行李,隨朕明日出兵,攻打河內郡!”楊侑朗聲,做出了選擇。

“喏!”大帳內,諸將轟然應諾,幾乎將帳篷掀翻,又要開戰了,這讓這羣好戰分子,異常興奮。很快,整個大營開始忙碌起來,士兵們擦亮了武器,收拾行李,準備出發,騎兵則備足了糧草,洗淨了戰馬。

次日一早,隋軍連綿數裡,朝着孟津渡趕去,楊侑之所以不走小平津,是因爲孟津渡地勢更加開闊,從此地北上,可以直接抵達河陽,與李靖夾擊李元吉。大軍一路上速度並不快,一日後,方纔抵達孟津渡。

沈光得到消息,立刻出關相迎,孟津渡背靠大河,歷史上又叫盟津,乃是周武王伐紂時與諸侯會盟渡河處,後來北魏又置河陽三城於南北兩岸及河中沙洲上,歷代爲洛陽北面之要津,是兵家必爭之地。

此時,隋軍佔領了南方的關隘,而北方則被李元吉牢牢掌控,楊侑登高一看,只見大河北岸,哨塔林立,雖然不是五步一崗,三步一哨,但防備的確十分森嚴。看來這一次,李元吉吸取了教訓,變得格外謹慎。

杜如晦看着,不免捋捋鬍鬚,道:“陛下,聽聞這一次隨同李元吉出兵的,是薛萬鈞和魏徵。”

楊侑凝視着前方,臉色如常,李元吉雖然有了準備,但楊侑已經智珠在握,因此信心滿滿。

“可惜薛世雄一世英名,卻出了薛萬鈞這個混蛋。”楊侑輕輕搖頭,嘆息一聲。當初,他從高句麗北伐歸來,一路南下,薛萬淑變成殘疾,而薛萬徹卻戰死沙場。薛氏兄弟是薛世雄的後人,而薛世雄忠心爲國,最終憂國憂民而死,楊侑一向念及忠義,自然會愛屋及烏,對薛世雄的後人另眼相看。

那個時候,薛萬淑鎮守幽州,是敵人,變成殘疾,只能說是各爲其主,怪不得旁人。而隨後,楊侑帶着薛萬淑親自拜祭薛世雄的墳墓,並勒命幽州將領加以修葺,足以抵消一切。楊侑也是希望能招攬薛氏兄弟,但隨着薛萬徹的戰死,更加堅定了薛萬鈞與大隋作對的想法,以至於他投奔僞唐,爲李建成效力。

而魏徵,這個在後世有着赫赫名聲的諫臣,在李密勢窮的時候,沒有選擇大隋,而是投靠了僞唐。兩人不同的遭遇,卻選擇了最後的效力對象,讓楊侑唏噓不已。

“陛下,薛萬鈞雖然不識趣,但觀看此人佈防,極爲嚴整,不可小視。”杜如晦說道。

楊侑微微頷首,薛世雄是大隋名將,而他幾個兒子中,以薛萬鈞和薛萬徹最爲出名,其中,薛萬徹是勇武出名,薛萬鈞則是智謀。對於薛萬鈞帶兵的能力,楊侑絲毫不懷疑。此人先隨柴紹擊殺樑師都。後隨李靖攻滅突厥、吐谷渾,戰功赫赫,官至左屯衛大將軍,潞國公,絕非浪得虛名。

“李元吉本身就十分驍勇,這一次有魏徵這個謀士,更有智勇雙全的薛萬鈞,這河內郡,便是硬骨頭,十分難啃。”杜如晦又道。

楊侑一擡手,指着遠處若隱若現的唐軍軍旗,道:“此處應該便是河中沙洲,雖然不大,但卻扼守大河渡口。不拿下此地,很難渡河。”

杜如晦點頭,道:“正當先取此地,才能一鼓作氣,拿下河陽。”

“傳令下去,大軍暫且休息兩日,朕另有妙計。”楊侑緩緩說道,頓了一頓,又道:“函谷關那邊,一旦有什麼消息,立刻來報。”

“喏!”杜如晦應着。

函谷關。李世民皺着眉頭,聽着斥候的回報。

根據可靠消息,隋軍在一日前,大部隊拔營而起,朝着孟津渡趕去。隋軍殺奔孟津渡,其含義不言而喻,那就是揮師攻打河陽,意圖將李元吉趕出河內,以解後顧之憂。

劉弘基、殷開山在李世民身邊,各自低着頭不說話,兩人在河北被擒之後,楊侑意外地將兩人放走。兩人對楊侑的感情十分複雜,一方面感謝楊侑不殺之恩,但另一方面,也明白這是楊侑的計謀。

自從回到關中之後,大唐皇帝對兩人的恩寵日減,懷疑兩人暗通隋軍。兩人雖然問心無愧,但也毫無辦法,畢竟帝心難測,兩人惶恐不可終日,生恐劉文靜的遭遇,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這一次李世民出兵,千求萬懇,方纔徵得唐皇的同意,帶走兩人。就李世民的心中而言,對兩人也是愧疚的,他希望通過這一次出兵,一方面證明兩人的忠心,另一方面戴罪立功,重新獲得唐皇的信任。

聽了斥候的回報,李世民咳嗽一聲,道:“楊侑小兒一向詭計多端,這一次在極大的優勢下,竟然只留下了兩萬兵馬,守衛上清宮,而他卻氣勢洶洶率兵殺奔河內,諸位,你們怎麼看?”

劉弘基和殷開山相視一眼,互相看出了心中的顧慮,於是低頭不語。

尉遲敬德捋了捋袖口,朗聲道:“殿下,既然隋軍撤走,這是一個好機會!”

“哦?尉遲將軍,你說說看。”李世民眯起了眼睛。

尉遲敬德見李世民鼓勵他,施禮道:“殿下,如今齊王屯兵河內郡,就像一根魚刺一樣,卡在楊侑的喉嚨裡,咽不下,取不出,讓楊侑不能全力進攻洛陽。如今他整兵北上,擺明了要攻打河內。既然隋軍大部隊已經撤退,那麼上清宮必然空虛,卑職以爲,若能趁着這個機會,出兵偷襲隋軍,隋軍必定自顧不暇。”

李世民微微一愣,尉遲敬德這話,有幾分道理。趁你病,要你命,這個道理,他十分明白。對待敵人,不能客氣。

身邊,房玄齡抿了抿嘴,沉聲道:“秦王,如今並不是最好的時機啊。”

“爲什麼?”李世民擡頭問着。

房玄齡說道:“秦王,楊侑北上,與齊王交手,看似有機會,但雙方一日不曾開戰,楊侑隨時有可能揮師南下。殿下莫要忘了,楊侑小兒擅長詭計,多次伏兵於後。這一次,或許同樣是如此。”

李世民默然不語,他幾次栽在楊侑手上,都是犯了冒進的錯誤,這一次一定要穩紮穩打。

房玄齡又道:“河內郡多山,更有河流縱橫其中,齊王抵達河內之後,一直在修建堡壘要隘,就算不能進攻,至少也能自保。楊侑利慾薰心,竟然去攻打河內,卑職猜測,沒有一年半載,恐怕不能成功。殿下只需要等,等到楊侑力竭,殿下再揮師殺出,纔是上策啊!”

李世民聞言,又點點頭,房玄齡的話也有道理。雖然李世民恨死了楊侑,但爲他人嫁衣的事情,李世民不會去做。如今看來,任由楊侑北上,才符合大唐的利益,不,準確地說,是符合他李世民的利益。

想到此,李世民下定了決心,他奮然站起來,道:“玄齡一語驚醒夢中人,孤決定了,就在這函谷關,等待隋軍力竭,伺機一舉將其殲滅。”說着,李世民哈哈大笑起來。

劉弘基和殷開山擡頭相視一眼,繼續悶頭不語。

河內縣。李元吉駐紮重兵在此。河內地控太行陘,背靠天井關,只要掌控了此地,便可以順利出入幷州。由於河內的的特殊性,李元吉聽從魏徵的建議,屯兵在河內,並讓薛萬鈞率兵五千,鎮守河陽,牢牢控制住了孟津渡。只要牢牢掌控了這兩個地方,縱然有千軍萬馬,隋軍也不得入。

李元吉在單雄信撤出河內郡之後,很好地利用了鄭軍修建的堡壘、哨樓,並依靠太行山的有利地勢,進行了增補修建,將河內防線建設的更加固若金湯。

李靖率兵殺來的消息,早就被李元吉得知。對於李靖,李元吉十分憎恨,因爲在他看來,李靖是徹頭徹尾的叛徒。當初他口口聲聲,說自願去大興城做臥底,但當楊侑給了他足夠的榮華富貴的時候,此人立刻選擇了叛變,並屢屢獻計,大破唐軍。

可以說,在李元吉的心中,如果最爲憎恨的人是楊侑的話,那麼李靖當仁不讓,排在第二。李元吉恨不得將李靖千刀萬剮,然後扔進油鍋裡狠狠地炸,方纔解心頭之恨。

如今李靖率兵殺來,卻在沁水東岸停駐不前,這讓李元吉頗爲高興,忍不住多喝了幾杯酒。但很快,李元吉再也樂不起來了,因爲他的另一個死對頭,楊侑率兵進駐孟津渡,準備攻打河陽。

或許是心中有了陰影,李元吉對楊侑有些恐懼,聽聞這個消息,他立刻召集了太子的心腹謀士魏徵,以及記室參軍事榮九思、戶曹武士逸、典籤裴宣儼等齊王府的部將,商議如何對付楊侑的進逼。

第393章 抵達江陵第67章 南北兩件事第71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715章 月黑殺人夜第275章 鏖戰第635章 壯志雄心第275章 鏖戰第464章 血戰(下)第666章 攻心爲上第34章 救我一命第195章 你不能走第839章 狂風驟雨第144章 捉拿陳茂(上)第952章 趁勝追擊第568章 端倪初現第369章 河北危機第708章 異變第566章 秘密第484章 洛陽攻略(上)第695章 斬頭奪城第405章 雨戰(下)第693章 惡戰蜈蚣嶺(下)第913章 造反的證據第127章 冬日雜事第356章 證據第627章 兩方面的威脅第525章 前奏第5章 李靖第690章 鬥智第17章 衛玄的對策第893章 被迫進兵第674章 談判第554章 第一百三十四 不好的消息第60章 合縱連橫第621章 海陵之戰第532章 時間緊迫第59章 樂極生悲第335章 激勵士氣第598章 春色第80章 說客劉文靜第635章 壯志雄心第54章 無奈的選擇第472章 人性本善?第57章 楊梅的心思第885章 說客第560章 瑣事第585章 李唐的使者第73章 叛徒第123章 朝廷風波(下)第129章 不是最後一次欺騙第803章 開春雜事第903章 洛陽的希望第115章 東進!屠殺!第110章 功虧一簣第124章 意外的收穫第567章 拉攏第406章 搏殺第655章 計劃第159章 孤是大隋儲君!第326章 內亂第890章 巨大的打擊第30章 兄弟蕭牆第184章 設計第939章 火燒金墉城第380章 故人相見第467章 抉擇第56章 蕭關淪陷第74章 被俘第425章 主動出擊第723章 危機四伏第896章 羣醜洶洶第578章 殺“猴”給雞看第862章 七條人命第980章 破城第81章 停頓不前的原因第148章 江都兵變(上)第82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617章 李子通的決定第816章 變數第836章 天水戰事第470章 臨死前的掙扎第1000章 降不降?第1025章 決定勝負的關鍵第45章 分裂第812章 三方結盟第4章 試探第55章 視察軍隊(下)第836章 天水戰事第165章 視察教學第158章 琴絃響處殺機現(下)第551章 南陽城!第586章 故人相見第841章 試探第40章 賞罰第158章 琴絃響處殺機現(下)第244章 誘敵之計第1041章 最後的戰役(下)第565章 設計第32章 兵進虎牢第448章 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