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南北幾件事

大災之後的河北各郡,在大隋各級官員有效的治理下,倒也平穩度過,受災的百姓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在解決了元城縣的事情之後,楊侑帶着杜如晦、裴行儼、羅士信等人,在河北各郡微服巡視,突擊檢查賑災的情況。

一番巡視之後,楊侑對各郡各縣的官員的表現,還算滿意。楊侑在調查中,還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各郡各縣的官員,相對寒門而言,各個世家的子弟,眼界相對較高,執行力也比較強,效果相對較好,這讓楊侑對世家子弟有了新的認識。

南北朝以來,士族的羸弱不堪,並不是事實,相反,他們由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綜合素質比起寒門子弟,要高了不少。楊侑得出這個結論之後,心中的想法有了微微的改變,也更加清楚,日後大隋的國策,會走那條路。

在河北各郡巡視了一圈之後,楊侑回到了元城縣。此時的元城縣,已經人滿爲患。在災民被殺之後,楊侑迅速做出了反應,給了張氏一族滿意的答案。隨後,楊侑派人貼出了告示,贏得了民心。

百姓們知道大隋天子在元城縣,於是紛紛趕來,想要瞻仰大隋天子的容顏。百姓的這種心理,造成了元城縣人滿爲患,糧食也出現了短缺。幸虧崔正恆、馬周等人及時安排,做出各種有效部署,從其他郡縣抽調糧食、帳篷,這才渡過了難關。在衆人的通力合作之下,百姓沒有餓着一個,沒有凍着一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楊侑回到元城縣,立刻召見了崔正恆,詢問了這半個多月一來,馬周的表現。崔正恆對馬周倒是讚不絕口,對他的能力十分肯定,認爲此人有王佐之才。崔正恆出身於大族,倒有幾分眼力。這讓楊侑對崔正恆的能力又有了幾分評價。這個崔正恆,倒是值得一用。

就在河北緊張賑災的時候,王世充也在緊張忙碌着,他將府庫的糧食動用了大半,又想盡了辦法,用錢帛換回了一些糧食,這才使得他勉強留住了百姓。他知道,逆隋給予百姓的條件十分優厚,所以,他必須要用更加優厚的條件,才能留住百姓。

幸好中原連年大戰,百姓死傷極多,許多農田已經荒蕪,王世充有充足的土地,分配給百姓。亂世之中,,只要有土地,無論在哪裡,又有多大的分別呢?所以,王世充不僅沒有流失人口,反而得到了從瓦崗逃奔而來的百姓,初步估計,至少有十幾萬人,其中青壯年大約有三萬,極大地補充了中原青壯年男丁不足的問題。

這讓王世充在喜悅的同時,心中也十分擔憂,本來大鄭就糧食稀缺,如今又多了十幾萬人,糧食更加捉襟見肘,最多能支撐到冬天,等到冬天之後,大鄭境內的百姓又該吃什麼呢?爲了解決糧食的危機,王世充幾次召開了會議,商討解決這個問題。

有人說,去李唐購買糧食,可是旋即被人否決了。李唐連連大戰,本身就缺乏糧食,怎麼可能向外輸出糧食?李唐被否定之後,答案,只剩下了一個,那便是逆隋。可是,逆隋一向對糧食貿易嚴格控制,不允許流向其他國家,要從逆隋得到糧食援助,十分艱難。

前些日子,逆隋一些不要命的商人暗中偷偷輸送了一些糧食,也只有數萬石而已,根本是杯水車薪,難以解決大鄭的糧食危機。王世充覺得,至少需要三十萬石,才能讓百姓度過今年冬天和初春。

回到了洛陽的王世充,與大鄭朝廷羣臣商量了許久,依舊找不到任何的辦法。王世充無奈之下,只得帶着提倡節儉,整個大鄭朝廷上下,似乎風氣正在改變。

就在此時,李世民帶着唐軍正朝着姑臧城趕去,經過將近半個月的奔波,李世民殺到了姑臧城外,在城南五十里處紮下了營寨。此時屈突通已經將姑臧城圍得密不透風,隋軍大營連綿數裡,營寨之間,顯得十分有章法。李世民趕到姑臧之後,並沒有發動進攻,而是試圖將援軍趕來的消息,告訴在姑臧城的李神通。

李世民的到來,屈突通已經知道,他嚴令各寨各營,沒有得到他的命令,不可輕易出擊,若有違背將令者,殺無赦。諸位將領得到消息,心中都是一凜。屈突通治軍甚嚴,若有違抗軍命者,必當受到處罰,因此諸將都不敢多言。

屈突通派出了許多斥候,查看李世民的動向。而李世民則是親自帶着斥候,外出查看地形、軍情,雙方的斥候在姑臧城外,發生了數次交鋒,死傷了不少斥候。城內的李神通得到消息,大喜,幾乎想要衝殺出城,但屈突通在城外修建了很多箭塔,各種防禦設施完備,李神通衝了幾次,根本無法衝破隋軍的防禦,反而死傷不少,只得放棄了進攻。轉而將希望放在李世民的身上。

可是李世民面對沉穩的屈突通,一時之間,束手無策。

李世民對隋軍大營沒有辦法,而屈突通也沒有采取攻勢,他也在等待。可是,數日之後,屈突通就得到了令他十分震驚的消息:西突厥果然出兵了,並一戰擊潰了鐵勒人。契必業力僅僅帶着殘部兩千人逃到了姑臧。

西突厥出兵的消息,無疑讓屈突通有些緊張。西突厥人比起*人勢力更大,他們佔據了天山南北,西到鹹海,地方廣闊千里。西域各國,也大部分都臣服於西突厥。如今西突厥殺來,氣勢洶洶,隋軍左右受敵,行事非常危險。

屈突通有些猶豫不決,他帶兵前來,是想要建功立業,可是因爲某些目的,他暫緩對姑臧城的攻擊。西突厥人突然殺來,並且大破了圍攻敦煌的契必業力,重創了鐵勒人。從另一個方面,屈突通的目的達到了,但是,卻使得他想要截斷僞唐的經商之道的想法,就此破滅。

讓屈突通有些納悶的是,方德爲什麼沒有及時提供西突厥殺來的消息?面對契必業力的哭訴,屈突通思考了很久。最終,他決定撤退。屈突通的決定遭到了諸位將領的反對,有人說,西突厥氣勢洶洶地殺來,大隋如果退縮,豈不是丟盡了大隋的臉面?一羣熱血青年,表示面對西突厥的挑釁,不能就這樣算了。

屈突通沉默了很久,他還是決定撤退。他下了死命令,任何違抗軍命者,軍法從事。諸將雖然十分反對,但屈突通在隴西軍的威望甚高,就算是契必業力情緒激動,也被壓了下來。

隋軍在準備了一番之後,有組織地撤退。李世民對隋軍的突然撤退,顯得十分不解,他一度以爲屈突通是設計伏擊他。畢竟在隴西戰場,李世民已經吃了好幾次虧。而最近這一次,楚王李智雲更是被屈突通擺了一道,證明屈突通不僅僅是沉穩之人,更是詭計多端,需要小心防備。

等到李世民發現屈突通是真的撤退,這才追悔莫及。他急忙帶着唐軍一路追擊,但屈突通的速度比他更快,提前一步撤回了隴西。李世民追到金城,見隋軍防備甚嚴,只得撤回長安。

長安。李淵已經接到了李世民快馬送來的軍報,手中捏着軍報,李淵笑的臉上的肌肉連連抖動,秦王出馬,果然逼退了屈突通,如今,李淵正在等待着親王的戰報,他希望秦王能夠重創屈突通,如果有可能,一舉蕩平隴西,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李淵心中大悅,他手中抖着戰報,衝着太子李建成,道:“建成,世民果然不負衆望,戰敗了屈突通。如今扭轉了局勢,對於大唐來說,是好事啊!”

李建成點頭一笑,道:“父皇,秦王這一次功成,實乃是一件大喜事。不過,大唐連連征戰,兒臣認爲,目前當務之急,是要休養生息,積蓄實力。等到中原形勢突變,再揮師東出,方爲上策。”

李淵點點頭,道:“建成,大唐的確不能再折騰了。就依你所言。”

李建成忽然嘆息一聲,道:“父皇,兒臣已經得到消息,史萬寶試圖劫走竇建德,但功虧一簣,被隋人殺死。”

李淵踱步,道:“史萬寶跟隨大唐良久,這一次可謂爲國捐軀,你可要妥善安置他的家人,不能讓天下人失望。”

“喏!”李建成回答着,又道:“父皇,兒臣有一個想法。”

“你說。”李淵點頭。

“父皇,楊侑任命屈突通爲隴西道總管,有着極大的權利。這一次屈突通撤兵,遠在河北的楊侑必然不知道其中的內幕,兒臣以爲,可派人在河北散佈謠言,就說屈突通欲反。屆時,就算不能逼反屈突通,至少也能讓楊侑撤了屈突通的隴西道總管一職。”李建成眯起眼睛笑道。

李淵負手踱步,思考了半響,道:“此計不錯,你可速速派人在河北散佈消息。不,不僅僅是河北,巴蜀是逆隋的老巢,如今楊侑不在,巴蜀若是知道屈突通欲反,恐怕會殺了屈突通全家,這樣一來,屈突通恐怕就真的反了!”

李建成眼睛一亮,他拱拱手,道:“父皇所言極是,兒臣這就去準備,務必將此事辦得妥當!”--14058036717086304960+dsguoo+874--

第129章 不是最後一次欺騙第99章 撤退!第333章 定嶺南第68章 會議第279章 兵變第559章 兄弟談心第185章 春宵第257章 一封家書第46章 佈局(上)第30章 兄弟蕭牆第261章 奇怪的箱子第58章 箭在弦上第605章 黑心人第737章 勾心鬥角第240章 爲國捐軀,死得其所第89章 毀你根基(上)第197章 再戰淺水原(上)第113章 劃時代的舉措第425章 主動出擊第589章 心底的觸動第1012章 李淵之死第56章 蕭關淪陷第178章 奇襲(下)第1023章 出其不意第400章 水淹均陽(中)第92章 人之初,性本善第74章 搏殺第13章 楊侑的對策第485章 洛陽攻略(下)第539章 大局已定第3章 朝廷爭辯(下)第908章 左右爲難第498章 深夜第823章 疑兵之計第385章 下一個目標第440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912章 兵圍樑王府第465章 乘勝追擊第160章 血染怡紅院第472章 人性本善?第670章 再次見面(上)第319章 江都鬥智(下)第36章 營前罵陣(上)第429章 詭計多端第890章 巨大的打擊第330章 得與失第788章 喪家之犬第2章 朝廷爭辯(上)第359章 大戰前夕第305章 洞房與議事第176章 各有各的煩心事(下)第186章 吃了你第1001章 幷州的消息第995章 一件小事第375章 激戰姑射山(上)第105章 奪關第173章 淺水原之戰第52章 鴻門宴上現殺機第522章 說客邴元真第1013章 真真假假第535章 最後的瘋狂第813章 建議第573章 天牢第118章 伏擊(下)第737章 勾心鬥角第629章 真消息,假消息?第515章 兄弟議事第816章 變數第65章 南柯一夢第517章 兵進淅陽第387章 兄弟相見第231章 關攏之論第481章 何去何從第582章 攻打高句麗!第80章 爾虞我詐第204章 攻略(二)第953章 對策第1036章 房玄齡的計劃第368章 血案第662章 人肉燒烤第1002章 撤退第371章 劉黑闥的目標第343章 風起長安(下)第543章 不戰而降第625章 大唐的反應第949章 決定命運的瞬間第13章 楊侑的對策第694章 尾聲第433章 進,還是退?第1001章 幷州的消息第808章 談判第893章 被迫進兵第598章 春色第1030章 進長安!!第22章 聯合對抗第278章 擊破第513章 最後的良機第70章 平定武功第40章 賞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