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薛舉出兵

永豐倉外五里。

侯君集的大軍在未時時分就趕到了此地,此時李淵兵馬還沒有到,侯君集急忙派出士兵,四處砍伐樹木,紮下大營。黃昏時分,他將事情辦妥,吩咐士兵留守大營之後,帶着幾名親兵趕往永豐倉。

其實王行本早就得到消息,說永豐倉外五里有隋軍駐紮,但王行本生性謹慎,反而派兵嚴加防守,彷彿沒有看到侯君集遠來。

侯君集帶着幾名親兵上山,早有士兵回報,王行本得到消息,趕到營門迎接,他沒有見過侯君集,直到侯君集遞上了楊侑親手書寫的信件,王行本這才放下心來,將侯君集迎接入倉,設宴款待。

王行本這時看過書信,直到侯君集遠來,只帶了乾糧,於是笑道:“侯將軍遠來,糧食不必發愁,我這就讓人準備五萬石,先給將軍送去。”

侯君集大喜,兩人邊說邊聊,不知不覺將近戌時,侯君集見時間不早,帶着親兵回營,王行本讓三百士兵押送糧食,隨着侯君集回到了渭水南岸的隋軍大營。

就在此時,渭水北岸。

李世民聽到斥候的回報,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李淵答應讓他領兵一萬,拿下永豐倉之後,他休息了一日,第二日回到蒲津關,經過簡單的準備之後,就從蒲津關出發,一路上急趕慢趕,就是想要搶佔有利地形,紮下大營。

可是,就在剛纔根據斥候的回報,在渭水南岸居然有一支隋軍在此把守,這讓李世民心情十分鬱悶。

這個季節,天氣雖然冷了,但還不足以讓河水結冰。渭水的水位已經下降,在最淺的地方,恰好淹到人的脖頸處,但河水冰涼,就算這樣過了河,非生一場大病不可。

而對岸有隨軍在,搭建浮橋則是不能的事情了。

李世民在猶豫着,他不知道隋軍有多少人,所以不敢輕易的過河。這時,隨着他出徵的劉弘基、房玄齡兩人來到他的身邊,房玄齡道:“敦煌公,敵軍在對岸駐紮,想必是有高人策劃。”

李世民點點頭,道:“不錯,這也是我顧慮的地方,若是我軍過河,敵軍趁機攻打,恐怕……”

劉弘基道:“敦煌公,我願領兵強渡渭水,爲大軍殺開一條血路!”

房玄齡搖搖頭,道:“此爲下策!”

劉弘基對他怒目而視,這個書生,雖然上次立下功勞,足見他的才智,可是劉弘基當面被駁,心中還是非常不爽,打仗還是靠武士,這些書生不過動動嘴皮子,就撈走大量的功勞。

李世民呵呵一笑,道:“兩位莫急!再稍等片刻!”

房玄齡心中嘆息一聲,他也知道他是新來之人,比不得劉弘基、殷開山這等首從之臣,與裴濟、劉文靜等人更不能相比,但他生恐大軍中了隋軍埋伏,所以不得不出言相勸。

片刻之後,從遠方響起了馬蹄聲,一個斥候跑來,稟告道:“將軍,此處以東二十里之內,隋軍只有這個大營!”

李世民揮揮手,斥候退了下去,李世民道:“前方五里處,是除了此處的最佳渡河地點,我打算從哪裡渡河。”

房玄齡皺了皺眉頭,問道:“敦煌公,我軍從哪裡過河之後,在何處駐紮?”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道:“那附近便有一處平原,可就地駐紮!”

房玄齡的心中充滿了憂慮,道:“敦煌公,若是隋軍從大興城出兵,左右夾攻,恐怕我軍情況危急!”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三姐足智多謀,鄠縣一定能夠守住,今夜只要過了河,紮下大營,明日我大軍威逼永豐倉,加上劉文靜的勸說,永豐倉無憂矣!”

房玄齡不再說話,他的心中隱隱不安,他總覺得李世民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或許,這是因爲太年輕的緣故吧,畢竟他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青年。

唐軍很快接到命令,沿着渭水北岸緩緩行走,此時天色漸晚,月亮不明,爲了避免被隋軍發現,李世民沒有讓士兵點亮火把,士兵們小心翼翼的走着,一路上不免磕磕絆絆,行動非常緩慢。

就在李世民要渡過渭水的時候。

天水,西秦帝薛舉已經遷都至此,他是聽從謀士郝瑗的建議,將都城從苦寒的金城出,選擇了天水這個要地,天水更靠近大興,方便薛舉出兵,奪取關中,從地理上來說,更具備隱蔽性。

薛舉的皇宮裝飾的很一般,甚至還比不上大興城中某些大臣的府邸,但這也是薛舉的聰明之處,他知道隴西偏僻貧窮,所以一切從簡,很是節約,未來需要錢糧的地方很多,就算他薛家富可敵國,也要節約着使用。

這一點,就是他的太子薛仁果所不及的了,薛仁果貪婪奢侈,爲人殘暴,特別喜歡人妻,每每攻下一地,看見美貌的女子,就要搶了回去,供自己享用。這是薛舉所不喜的。但這個兒子武功不凡,也算有謀略,可以幫助自己打天下。

薛舉此時在皇宮內長嘆短籲,究其原因,是因爲這一次他令晉王薛仁越舉兵北上,居然沒有拿下李軌,反而被李軌陰了一把,損兵折將不說,與武威郡接壤的地方,幾座軍事性質的城池被李軌拿下,會寧縣也差一點被李軌奪走,要不是會寧縣離涼州太遠,李軌覺得就算拿下也不划算,恐怕此地已經不保了。

薛舉在房中踱步,連一個涼州李軌都拿不下,他薛舉還能出兵關中,還能爭霸天下嗎?他的這種疑惑,並不是才能不足,而是他出身低微,在古代森嚴的階級制度下,他不自覺的會有一種自卑的感覺,即使他如今已經稱帝,在隴西乃是萬萬人之上。

就在他疑惑的時候,宦官稟告,郝瑗求見。

郝瑗本來是金城縣令,他募集郡兵,任命薛舉爲金城校尉,讓他消滅反賊,還舉行了一個出征儀式,不料儀式上薛舉發難,將郝瑗捉住,控制住了金城,隨後自立爲西秦霸王,不久薛舉又招攬了宗羅睺等強盜,勢力大漲。

薛舉知道郝瑗此人有才,所以不計前嫌,將此人放了出來,任命他爲衛尉卿,爲自己出謀劃策。

這個時候,郝瑗來此,有什麼事嗎?薛舉想着,讓宦官領郝瑗進來。

郝瑗進來,施禮道:“臣見過陛下。”

薛舉賜座,這時,幾名宮女將火盆燒得更旺了,天水不比別地,冷的格外早一些。

郝瑗說道:“殿下,臣有個建議。”

薛舉點着頭,喝了一口溫熱的酪漿,道:“愛卿直言!”

郝瑗道:“前些日子,隋軍大舉進攻鄠縣,依臣之見,這幾日戰事恐怕就要結束,臣認爲,涼州李軌不過一犬,不值得殿下浪費心力,殿下應該將注意力放在關中!”

這時,宮女爲郝瑗端上溫熱的酪漿,薛舉笑着道:“愛卿慢慢說。”

郝瑗神色凝重,道:“陛下,關中要地,是帝王之資。秦據關中,依函谷關之險,拒六國於山東;漢高祖定秦川,約法三章,遂有天下;大隋承襲北周,也是憑藉關中基業,這才統一天下,關中之重,非比尋常!”

薛舉撫須,時不時喝幾口酪漿,溫暖身子。

郝瑗繼續說道:“如今李淵已經起兵,他的意圖就是要拿下關中,憑藉關河四塞,八百里秦川,謀取天下。陛下,李淵此人老謀深算,手下更有精兵數萬,不能讓他拿下關中啊!”

“一旦李淵拿下關中,陛下想要再拿下,恐怕就難了!”

薛舉沉默片刻,他皺眉問道:“愛卿,你認爲李淵真能拿下關中嗎?”

郝瑗搖搖頭,道:“陛下,臣不知道他能不能拿下關中,但就目前而言,他拿下關中的希望最大!”

薛舉又是一陣沉默,就在這時,一名宦官匆匆而來,道:“殿下,蕭關急報!”

薛舉一點頭,郝瑗站起身來,拿過書信,拆開一看,吃了一驚,道:“殿下,隋軍已經拿下鄠縣、武功,李秀寧已經大敗!”

薛舉猛地站起身來,他走上兩步,接過書信,仔細的看了一遍,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道:“這李秀寧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郝瑗搖搖頭,道:“殿下,不是李秀寧不堪一擊,而是隋軍太強大!”

薛舉細細的品着書信,他頓時想到李秀寧在關中的發展是如何迅速,幾乎完成對大興城的半包圍,而今,盛極一時的李秀寧竟然不過月餘,就此崩潰?!而根據書信中所言,鄠縣一帶,並沒有激烈的大戰,這就意味着,隋軍使用的是計謀!

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爲兵法之上策!

隋軍,竟然有如此高明之人?薛舉忍不住變了臉色。

郝瑗嘆息一聲,作爲一個謀士,他的思緒轉的更快,他踱了幾步,突然想起了一事,他躬身道:“陛下,隋軍雖然取得大勝,但臣有一計!”

薛舉聽了,身子一震,問道:“愛卿有何計謀?”

郝瑗道:“隋軍雖然拿下鄠縣,但依臣的估算,李淵恐怕已經到了河東,已經在準備渡河,甚至已經渡過了大河,如此一來,隋軍主力必然東進,趁此機會,我軍若是東出,或許能拿下扶風郡!”

薛舉踱了兩步,道:“如今天氣寒冷,出兵恐怕不便。”

郝瑗呵呵一笑,道:“殿下,出兵貴在奇,衆人皆以爲天氣寒冷,陛下不會出兵,或許防備鬆懈,一股而下!”

頓了一頓,郝瑗又道:“李弘芝、唐弼在汧源(今寶雞隴縣)有數萬兵馬,陛下若是出兵蕭關,必然與他對峙,臣以爲,此人宜招安爲主,一來避免大戰,節約時間;二來,這支兵馬爲殿下所用,則又是一大助力!”

薛舉聽了,臉上變幻不定,這個時候,他有些不想與大隋交戰,雖然他日後兵出蕭關是鐵定的事實,可是他還是想要先解決了後顧之憂,再全力出兵關中。

但是,薛舉又不得不承認,郝瑗的計劃有合理性,成功的機率很大,他踱步思考着,終於,他下定了決心:“來人,宣太子!”

第1041章 最後的戰役(下)第894章 衆叛親離第660章 可怕的高句麗人第889章 紈絝子弟第55章 視察軍隊(下)第907章 醉漢第821章 勾心鬥角第262章 少年乞丐第401章 水淹均陽(下)第61章 東萊水師第618章 新門神第309章 隴西戰事第320章 血濃於水第69章 劫糧第85章 武安郡第560章 瑣事第188章 山寨結盟第848章 突利要攻城第689章 下一步行動第740章 攻防戰第99章 撤退!第80章 爾虞我詐第266章 岳丈,很不好第346章 搏殺(下)第391章 衝突第110章 功虧一簣第88章 楊侑的猜想第148章 江都兵變(上)第463章 血(中)第234章 及時救援第599章 原來是天子!第522章 說客邴元真第722章 驚天的陰謀第793章 夫妻重逢第336章 回成都第398章 均陽之戰第273章 密謀第623章 不滿 野心第365章 兵敗如山(下)第789章 全你忠義(上)第636章 求死之意第989章 再來一擊第611章 點將第803章 開春雜事第947章 初定上清宮第427章 艱難的等待第931章 騙關第34章 救我一命第626章 取何地爲先?第25章 轟擊葉縣第1020章 拼死一搏第369章 河北危機第360章 決戰中原(上)第59章 孟津渡第272章 有人造反?第898章 弘福寺第19章 拋磚引玉第315章 敲詐第76章 斷臂大漢第642章 大意失江山第392章 能點燃的水第84章 南下第826章 角力第26章 各方反應(下)第230章 南下第58章 箭在弦上第531章 計將安出第222章 獻銀第538章 拼死一搏第469章 江夏城!第666章 攻心爲上第393章 抵達江陵第271章 說服第544章 李世民的變數第99章 撤退!第591章 失意第601章 初次談判第885章 說客第47章 佈局(下)第472章 人性本善?第210章 天水戰事(上)第187章 上兵伐謀第644章 獨孤武師的詭計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578章 殺“猴”給雞看第1016章 以進爲退第98章 撤退?第1章 我是楊侑第269章 少女的決心第430章 設伏第800章 一場屠殺第59章 夜襲?夜襲!第88章 李世民的抉擇第22章 聯合對抗第483章 是敵是友(下)第717章 薊縣!第19章 拋磚引玉第53章 一箭驚突利第226章 棄暗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