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會議

“李世民屯兵鮮虞,試圖依靠有利的地理形勢與朕對抗,雖然目前朕不能進兵,但李世民的失敗,已經註定。”樂壽城,楊侑說道。

“陛下,李世民雖然敗了一仗,但兵力尚有五六萬,不可小視。”竇建德好心提醒,自古驕兵必敗,大意總是會失荊州。如今他已經投靠了大隋,自然不希望大隋因此而有所挫敗。

“不錯,李世民尚有五六萬大軍,論實力不比朕差,可是,他卻有一點比不上朕。”楊侑站起身來,走到了沙盤前,道:“恆山郡是多山之地,博陵郡也地處太行山餘脈,兩地都有致命的缺點,就是糧食產量非常低,想要養活數萬大軍一點都不現實。根據消息,李建成率兵一萬五千已經出兵關中,在幷州,他至少會帶五千人馬,如此一來,僞唐兵力足有八萬餘,糧食的供應更加緊張。”

“僞唐的糧道無非是葦澤關一線,如今天寒地凍,運輸更是艱難,根本無法保障軍餉。在開春之前,朕認爲有必要發動一波進攻。”

羅士信道:“陛下,微臣認爲在攻打博陵郡之前,有必要拿下信都、清河等郡,一來是這幾個郡治都是富裕的地方,若是拿下,李世民得不到糧食供應。二來,可以斷絕李世民和李密的聯繫。”

蘇定方眼睛一亮,贊同的道:“羅將軍所言甚是,微臣附議。”

丘行恭、沈光等人也認爲這個計謀不錯,並紛紛請戰。

楊侑看着戰意熊熊的衆將,正要說話,這時,門外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此人敲了敲門,道:“陛下,有緊急軍情。”

楊侑喝道:“進來。”

此人推門而入,快步走了進來,雙手奉上一封書信,道:“陛下,這是八百里加急快報。”

楊侑走了兩步,伸手接過書信,皺着眉頭拆開一看,頓時笑了起來,道:“諸位愛卿,這是一件喜事。”

“日前,輔公祏聚衆造反,被丹陽郡太守楊恭仁一舉擒殺,南方大事已定,李靖便可全力北上,奪取山東。”

竇建德一喜,站起身來,拱拱手,道:“恭喜陛下。”此時的竇建德才明白李靖爲什麼在彭城郡逗留甚久,原來是這個原因。竇建德想着的時候,楊侑咳嗽一聲,道:“李尚書在彭城郡逗留不前,是在等待輔公祏造反,然後尋找機會將他剿滅,徹底剷除這股心腹之患。”

羅士信一愣,有些不解地道:“陛下,既然知道輔公祏心懷不軌,當初爲何對他頗爲信任?”

不等楊侑回答,蘇定方便笑了笑。竇建德也明白了,他捋着鬍鬚不語。

倒是一旁的杜如晦在一旁解釋,道:“羅將軍,陛下是仁慈之主,如果有人願意棄暗投明,陛下願意給他一個機會。但是如果那人一心想要造反,陛下一定會想辦法將其除掉。”

楊侑擺擺手,道:“杜愛卿,你不必將朕說的如此聖母,朕不過是有恩必報,有仇必報之人。朕絲毫不會掩飾朕的意思。天下未定之際,朕需要安定人心,所以即使知道輔公祏想要造反,爲了大業,朕會容忍他,直到他有一天按捺不住想要造反,朕纔會滅了他。”

“朕容忍他,不是不知道,而是在等待。因爲朕不會容忍任何人破壞朕的大業。朕的許諾,是爲了大隋江山出力之人,朕一定會給他足夠的榮耀,足夠的金錢過一輩子,給予他想要的一切。但是如果他對不起朕,朕也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楊侑的語氣顯得十分平靜,但語言中卻充滿了殺機,在大廳中的阮君明、高開道等人聽了,心中都是一凜。楊侑的話與其是說給羅士信聽,不如說是給他們聽。

羅士信點點頭,道:“陛下,微臣本來就是隋臣,自從王世充出逃走之後,我等就願意爲陛下效力,絕不敢有貳心。”

楊侑頷首,道:“羅將軍,你爲朕出力不小,這一點朕是十分清楚的。不過朕對你有兩點要求。”

“你征戰沙場多年,經驗豐富,可是,大多數的情況下,你多是衝鋒陷陣的猛將。雖然這一次征伐高句麗以來,你展現出了你的智謀,但朕希望你能百尺竿頭,更近一步,成爲獨當一面的帥才。朕還需要你爲大隋揚威四方。”

“第二,朕不希望你太過於拼命,因爲在朕的心目中,朕的部下,朕的每一位將領,都能活到古稀之年。”楊侑緩緩地說道。

羅士信忽然站起身來,走出兩步,半跪下,道:“陛下,微臣一定謹記陛下之言。”

“羅將軍請起。”楊侑咳嗽一聲,看了一眼衆人,道:“既然輔公祏的叛亂兵不血刃就被平定,李靖便可全力北上,牽制李密。諸位愛卿,朕的計劃,正如羅將軍所言,是先要奪回清河、信都等郡,然後西進襄城,截斷李世民南下的路線。”

楊侑話音剛落,蘇定方皺了皺眉頭,道:“陛下,微臣有些擔心。”

“蘇將軍,你有什麼疑慮?”楊侑看着他,這位後世的名將,如今還有所欠缺,但楊侑相信,隨着時間的增長,這位歷史上的名將將會取得更爲耀眼的成就。

“陛下,王世充雖然表面上臣服了大隋,可是此人是一代梟雄,足智多謀。一定會再選擇造反。若是兵進南方,或許會引起他的恐懼。雖然王世充不足爲慮,但若是在與僞唐交戰之際,王世充從洛陽出兵,恐怕河北會腹背受敵。”蘇定方說道。

楊侑聞言,忽然哈哈一笑,道:“蘇將軍這一點你儘可放心,如今王世充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而且如今他不在洛陽,其子王玄應不過一個跳樑小醜,根本看不出河北局勢的變化。他只會困守洛陽,等着朕拿下洛陽。”

蘇定方有些不解,但楊侑沒有解釋的意思,而是繼續說道:“截斷了李世民的南下之路,他無法在襄國郡以南的武安、武陽、魏郡等郡縣取得糧食,這樣,他只能通過葦澤關、井陘關一帶輸送糧食,僅僅憑藉井陘道,是無法滿足李世民的軍需。這樣一來,他早晚必退。”

竇建德擡起頭,疑惑地看着楊侑,道:“陛下,你的意思是不想擊敗李世民?”楊侑看着竇建德,知道竇建德對李世民有着很深的仇恨,這其中的原因非常複雜,或許是爲被李世民屠殺的夏國百姓,又或許是爲了劉黑闥,又或許是因爲在他手上吃了虧,所以想要報仇。“李世民此人英武不下其父,如今雖然年輕,但朕非常清楚,決不能養虎爲患。只是,如果李世民真的想要退回幷州,朕根本無法阻止。朕能做到的,只有擊敗他,讓僞唐的勢力退出河北,從而朕能專心與李靖合圍山東,進而奪取中原。如此一來,反賊之中,便只剩下了佔據幷州、關中和涼州的僞唐!”楊侑說着,將他未來的大勢目標說了出來。--54384+d4z5w+15142300--

第365章 兵敗如山(下)第611章 點將第13章 楊侑的對策第570章 希望 失望第824章 兩封書信第145章 捉拿陳茂(下)第787章 一場伏擊第77章 王世充入襄陽第10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371章 劉黑闥的目標第104章 截殺第486章 江陵大火第588章 無恥的理由第811章 信使和徐元朗第685章 火燒隋營第1034章 勸降第579章 好消息 壞消息第202章 小人物的尊嚴第414章 衝突(下)第48章 鴻門宴上現殺機第989章 再來一擊第908章 左右爲難第889章 紈絝子弟第31章 毒計,夢一場第479章 思考第437章 鬥智(中)第821章 勾心鬥角第58章 哪裡逃?!第487章 各方博弈第793章 夫妻重逢第159章 孤是大隋儲君!第356章 證據第45章 分裂第33章 死戰藍田(二)第518章 雙喜臨門第79章 唐兵來襲?第911章 有人造反!第622章 擬定計劃第250章 原來是臥底第29章 失利 卑鄙第237章 包夾之勢第827章 艱難的決定第288章 城破第436章 鬥智(上)第137章 又見反骨仔(上)第718章 對英雄的敬意第192章 攻伐第302章 遠方來客第58章 大喜事第162章 忠肝義膽第454章 心懷鬼胎第19章 少女的疑惑第591章 失意第543章 不戰而降第61章 馬三寶之死第59章 孟津渡第213章 喪家之犬第40章 賞罰第276章 陰謀第48章 秦叔寶與羅成第299章 太原與尋人(下)第18章 連環案第190章 絕戶之計第555章 瘋狂的決定第817章 大峴關(上)第77章 蒲津渡失陷第1019章 冬去春來第66章 意外相遇(上)第444章 交換人質?第246章 衝動的懲罰第361章 決戰中原(中)第282章 黃雀在後第682章 發現第45章 分裂第216章 出兵第618章 新門神第548章 洛陽驚變第217章 說客第575章 論天下第838章 無奈撤兵第418章 挨個打倒第86章 兄弟之誼第70章 可敢一戰?第274章 狐狸尾巴第690章 鬥智第367章 登基第899章 團聚第73章 突如其來的大火第295章 錯過第447章 軟刀子第818章 大峴關(下)第536章 謀定後動第623章 不滿 野心第370章 竇建德的選擇第1035章 楊侑的心思第250章 原來是臥底第13章 楊侑的對策第583章 夜黑殺人夜第945章 勸降第81章 停頓不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