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激戰姑射山(上)

臨汾郡。裴寂的大軍已經在此駐紮有十幾日日了,這段日子以來,他的日子過得頗爲艱辛。

其實按照裴寂原本的計劃,他是要堅壁清野,以此來對抗定楊軍。因爲,他很清楚定楊軍的優勢和劣勢。定楊軍的優勢在於,連戰連捷之後,氣勢旺盛,軍心昂揚,勢不可擋。

劣勢則是補給線漫長,從太原運輸糧食抵達臨汾,需要走七十多裡的鼠雀谷,運輸格外艱難,裴寂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選擇了堅壁清野。只要不給定楊軍糧食,一旦他們吃盡糧食,就會退卻,那時,唐軍再趁勢追殺,必然能一股收復幷州。

裴寂的想法是正確的,可是在實施的時候,卻不太美妙。他派出士兵,將臨汾郡的百姓從鄉村趕回縣城,同時將莊稼燒燬,堅決不留給定楊軍一顆糧食的同時,也讓百姓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這些百姓纔不管皇帝是誰,打不打仗,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有糧食吃,活得好,他們就願意效忠誰。

裴寂的暴政遭到了民衆的反抗,只是大部分的民衆沒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只能任由裴寂擺佈。當然,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夏縣的呂崇茂聚衆起兵,自稱魏王,響應定楊軍的南下。

裴寂聞之,出兵攻擊,反而被呂崇茂打敗。這一場失利,讓裴寂堅定了在城中堅守的信念。可是,裴寂有堅守的信念,李淵卻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楊隋在南方戰場取勝,奪下了荊襄,掌控了南陽盆地,從而可以從武關殺入關中。而從李淵得到的消息來看,南陽總管韓擒虎自從上任之後,一直在訓練軍隊,發展生產,積極恢復實力。

楊隋的穩紮穩打讓李淵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他必須要儘快解決幷州的戰事,然後將精力放在中原,放在河北,乃至於隴西,在李唐發展的同時,還需要遏制楊隋的發展。

短短的半個月,李淵就派出了幾波使者,要裴寂想辦法擊敗定楊軍。無奈之下,裴寂只得放棄堅壁清野的想法,領兵進抵姑射山,姑射山是呂梁山餘脈,此地山勢險峻,危崖高聳,洞穴密佈,有南北兩處仙洞相呼應。而在兩洞之間橫臥着一條深達一百多步的壕溝,當地百姓溝南稱爲南仙洞,溝北稱爲北仙洞。

裴寂將駐兵地點選在了此地,是看中此地的險要地勢,這裡有着許多丘陵,許多小溪從中穿過,將丘陵割得支離破碎,裴寂在最大的一處荒原駐紮下來。

按道理,這樣的一個地方根本不會缺乏水源,汾水的支流帶來的河水足夠唐軍四萬大軍飲用,可是,在七八天前,許多支流的水位出現大幅度的下降,水位的下降意味着水源的減少,數萬大軍的飲用水就不足了。

一開始,水位的下降並沒有引起裴寂的注意,因爲駐紮在東北方向的宋金剛頻繁的活動吸引了裴寂的注意力,等到他發現軍中缺水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三日。

一個人,如果,兩三日之內不吃飯,還有可能還勉強支撐,可是若是沒有水喝,恐怕那是誰也受不了的。反應過來的裴寂,迅速派出了大將殷開山、劉弘基等人四處尋找水源,可是,許多河流斷流,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原因。

小溪斷流,原因一時之間找不到,唐軍大營依舊缺水,沒有水喝,士兵們的嘴脣已經乾裂,人人覺得氣血翻騰。而且沒有水,也就沒有辦法做飯,無法充飢,總不能用白麪充飢吧?

裴寂畢竟是一個文臣,出謀劃策有一手,行軍打仗的經驗就不如旁人豐富了,其實當初殷開山、劉弘基勸慰他不能在這裡紮營,但被自視甚高的裴寂拒絕了。

裴寂怎麼也想不到這是宋金剛的陰謀。

宋金剛雖然讀書不多,但在河北與羣盜爭鬥多年,有着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若不是竇建德技高一籌,問鼎河北的說不定是宋金剛了。擁有非常豐富作戰經驗的宋金剛每到一地,必然會對當地進行探查,瞭解當地的地理環境。

正是由於有着充足的準備,在裴寂抵達姑射山之後,宋金剛覺得這一戰贏定了。他每日故意大張旗鼓地調集兵馬,就是爲了吸引裴寂的注意力,但暗中,他派出士兵偷偷潛入姑射山中,尋找到了小溪的源頭,然後將其給截斷了。

宋金剛很聰明,他沒有一下子截斷,而是今天截一點,明天截一點,水位緩慢的下降果然沒有引起唐軍足夠的重視,等到時機成熟,宋金剛立刻下令,將源頭截斷,並用沙石堵住了出口。

正是由於河流的源頭被堵住了,唐軍陷入了缺水的境地之中。裴寂不是笨蛋,此時的他也反應過來這是宋金剛的計謀,截斷了自己的水源。要找到水源其實也不難,可是,以宋金剛的狡猾,一定會派兵守衛水源,唐軍必須要經過苦戰,才能奪回水源。而且,一定能奪回水源嗎?裴寂的心中沒有底。

與其與宋金剛爭奪水源,還不如尋找新的水源。裴寂在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立刻派出了殷開山、劉弘基等人四處尋找,經過兩日的尋找,在姑射山南部十五里外的一處平原,尋找到了一條汾河的支流。在汾河旁邊,自然不用擔心水源的缺失,所以,裴濟經過思考後,決定立刻移營,因爲士兵已經兩天沒有好好喝過水了,在最渴的時候,只能用用樹葉解渴,而且附近的樹葉都幾乎被啃光了!

所以,移營的事情,是刻不容緩了。

不過,裴寂也很清楚,移營是大事,必須要謹慎,而且宋金剛斷了自己的水源,不就是爲了逼迫自己移營,然後伺機殺出嗎?裴寂很自負的覺得,宋金剛的想法太幼稚了一些,難道自己不會做出任何的防範嗎?

裴寂瞧不起出身低微的宋金剛,卻沒有想到,在水源這一戰,他就已經輸了一仗了。紙上談兵,是要不得的,歷史上很多將領,不一定讀過書,卻依舊不影響他的赫赫聲威。

世家子弟有他們的高傲,而正是這種高傲,往往決定了命運。

在一大早,裴寂就立刻下令士兵們將營寨給拆除,準備遷移到十五里外的平原,在那裡,將會建立起新的大營,而這一次,裴寂絕不會讓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他一定會保護好水源。

看着士兵們忙碌,裴寂一邊巡視,一邊思考着。宋金剛會不會突然殺出來?他已經派殷開山守衛在唐軍與定楊軍之間,兵力有兩千人。這兩千人,是驍勇善戰的幷州人。

按照裴寂的計劃,殷開山的兩千人只是一顆棋子,畢竟,用兩千人擋住定楊軍是不現實的,就算是拖延定楊軍,作用也不大。因爲定楊軍的得到突厥人的支持,擁有大量的騎兵,機動性非常強。而這一帶除了南北仙洞,向西奔走七八里,還有幾條路可以行走,定楊軍可以比較容易地繞過殷開山的部隊,直撲帶着營壘、拒馬、鹿角等物的搬遷大軍。

一旦讓定楊軍的騎兵殺過來,搬遷大軍無疑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只能任人宰割。裴寂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他還有計劃,因爲他很篤定的認爲,定楊軍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宋金剛一定會親帥大軍追來。

當然,如果定楊軍不來,那最好不過,裴寂需要重新紮下大營,恢復士氣,以便再戰。但是如果定楊軍追來,裴寂也做好的準備,給予宋金剛迎頭痛擊。

比如說此刻,殷開山的任務就是誘敵,所以他才帶了兩千人,他在位於唐軍大營東北方向的一片丘陵上巡邏,不時地看着遠處,宋金剛會派兵追殺而來嗎?

殷開山一直覺得,裴寂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就是失掉街亭的馬謖。他們出謀劃策還可以,但如果說到帶兵打仗,兩軍陣前決戰,還是缺乏了勇氣、缺乏了急智,而這偏偏是在戰場上所需要的。

殷開山微微嘆息,其實他一直覺得秦王帶兵是最好的人選,可是,不知道爲什麼,陛下偏偏不讓秦王領兵,讓他心中充滿了失望。在他看來,秦王有着很多優點,果斷、英勇,只要輔以良臣猛將,必定能迅速平定天下的戰亂。

殷開山一邊嘆息,一邊四處巡視着,作爲誘敵的士兵,責任重大,尤其是殷開山可不想將小命丟在這裡,因此,他十分謹慎。兩千士兵,有五十多人的斥候,殷開山將他們分佈在東邊、東北邊,以及北邊三個方向,密切地觀察着定楊軍的動向。

有些口渴了,殷開山從腰間解下水囊,他打開了塞子,將水囊送到了嘴邊,輕輕地抿了一口,水囊裡的水已經不多,大約還有七八口的模樣,需要節約着使用。

乾裂的嘴脣在帶着牛膀胱味道的水滋潤下,變得有光澤起來,殷開山咬掉了一塊翹起的嘴皮,一口吐在地上。這時,遠方塵土飛揚,兩名斥候一邊狂奔,一邊舞着手中的旗幟。列好了陣型的唐軍看見是自己人,刷地讓開了一條通道,讓斥候奔了進來。“啓稟將軍,定楊軍前鋒尋相帶着三千人殺奔而來,宋金剛緊隨其後,兵力足有一萬!”斥候在戰馬上抱拳,向殷開山稟告着情況。

第717章 薊縣!第53章 一箭驚突利第402章 截殺第377章 激戰姑射山(下)第9章 測試(下)第1039章 攻城!第633章 破賊第185章 春宵第433章 進,還是退?第833章 屈突通的計劃第606章 悲喜兩重天第249章 順江而下第822章 上中下三策第672章 步步緊逼第426章 火燒浮橋第451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563章 敢和我單挑嗎?第67章 過河!過河!第659章 激戰第187章 上兵伐謀第1009章 試探第87章 定都洛陽第182章 轉折點第554章 第一百三十四 不好的消息第73章 仇人相見(下)第27章 奪城第460章 宇文化及的殺手鐗第86章 極好的消息第460章 宇文化及的殺手鐗第658章 望波嶺第587章 試探第651章 控制浿水第310章 兩面受敵第706章 盧龍塞第605章 黑心人第416章 那裡都有黑幕第414章 衝突(下)第352章 請君入甕第604章 坐地起價第474章 徹底覆滅第659章 激戰第1024章 拿下東宮第876章 馬周獻計第104章 截殺第261章 奇怪的箱子第876章 馬周獻計第177章 奇襲(上)第1027章 情義兩難第883章 聲東擊西第98章 倒黴的突厥人第807章 出路第594章 大唐太子李建成第792章 無恥之徒第708章 異變第630章 意外的發現第791章 不安的李建成第715章 月黑殺人夜第19章 拋磚引玉第94章 擒獲劉文靜第55章 王世充南下第684章 攻城第721章 教子第83章 定策第578章 殺“猴”給雞看第46章 最後的希望第318章 江都鬥智(中)第541章 挑戰第457章 驚魂之夜第804章 南柯一夢第401章 水淹均陽(下)第203章 攻略(一)第219章 該效忠誰第453章 進城了第831章 巧奪土門關第1005章 各自的抉擇第617章 李子通的決定第479章 思考第1039章 攻城!第541章 挑戰第594章 大唐太子李建成第184章 設計第256章 裂痕第1014章 流言的力量第1037章 補完計劃第837章 詳情不如偶遇第110章 功虧一簣第381章 有鬼!第256章 裂痕第407章 大勝第227章 圍城第74章 兄弟情義和說客第1031章 失盡民心第106章 東西線的戰況第496章 打草驚蛇第576章 初步構思第153章 名將終歸心(下)第73章 大水和龍王第912章 兵圍樑王府第394章 南陽第333章 定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