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攻略(七)

“你也贊成?”聽到李靖的話,楊侑不由問道。

“微臣是認爲克明說的極有道理,長江以南歷來地廣人稀,物產豐富,若是能拿下此地,糧食的問題就不存在了。而且這幾年來,南方比較穩定,北民多逃到南方,人口開始稠密起來。”李靖說着。

看到兩位心腹重臣如此說着,楊侑忍不住笑了,荊襄乃是重地,尤其是襄陽,位於南陽盆地要衝,是重中之重。南陽盆地在整個大隋的地理上,是東西、南北居中之地。同中原一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若想要穩住荊襄,就必須奪下襄陽,保障長江中游的安全。南朝陳被大隋所滅,就是因爲襄陽屬於大隋,可以通過漢水出兵,從而水陸並進,攻打江陵和九江等地。後來南宋被滅,也是因爲襄陽失守,導致長江防線崩潰,從而被蒙古所滅。

所以楊侑如果要進兵荊襄,就必須要拿下襄陽。此時襄陽屬於洛陽朝廷,由王世充的侄兒王弘烈把守,對於洛陽這個僞朝廷,楊侑又愛又恨。無論是二哥楊侗還是大哥楊倓,楊侑是想要救出他們的,這是一種親情,更是一種責任。

“既然是這樣,明日在朝會上,商議此事。”楊侑沉思片刻之後,說道。兩人退下之後,楊侑坐下,提起筆來,奮筆疾書。

夷陵郡被隋軍重兵駐守,楊道生久攻不下,讓蕭銑憂心忡忡。然而更讓他憂心的是,女兒數個月沒有消息,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既然被隋帝捉住了,爲什麼不見隋帝的書信,向他進行勒索?

成都朝廷毫無反應,讓蕭銑的心中存了一絲僥倖,女兒應該逃脫了,只是在那裡耽擱了,這纔沒有回到江陵。這樣的想法讓蕭銑心中稍安,此時他也只能這樣欺騙自己了,若是他知道女兒已經有了楊侑的孩子,恐怕會和李淵一樣,噴出一口老血。

但此時他顯然不知,還在思考着如何對付楊道生。宋王楊道生當初是擁立他的羣臣之一,和董景珍、鄭文秀、張繡等人一樣,手握重兵。當初北周、大隋都是靠着關攏貴族起家,而蕭銑就是靠着這羣驕兵悍將起家。

但這支雜牌軍顯然與關攏貴族抱成一團不同,他們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楊道生就是其中的犧牲品。當初楊道生與董景珍爲了爭奪江陵的一處房產,鬧得很不愉快。最後房產雖然落入了董景珍之手,但董景珍對蕭銑和稀泥的做法很不高興。

在他看來,他是擁立蕭銑的第一功臣,連一個宅子都要大費周章,何談蕭樑國的權臣?爲此,他向蕭銑暗中表達了不滿。蕭銑迫於董景珍的壓力,許諾將女兒許配給他的兒子。可是沒有想到女兒一聲不吭就跑出了江陵城,竟然去了巴蜀?

此時楊道生依舊攻打夷陵不下,而南方數郡卻逐漸成爲蕭銑的心腹大患。李襲志在始安郡堅守不出,張繡猛攻不下。在交趾郡的丘和也擊敗了雷士猛。

除了內患,西邊的大隋日漸強大,而在東方,林士弘和張善安也正在迅速發展中,林世弘已經佔據了九江,與蕭銑接壤,隨時有可能爆發戰爭,蕭樑國已經是四處受敵。

就在蕭銑想着的時候,宦官在門外說道:“陛下,岑文本求見。”

“宣!”蕭銑說道。

岑文本進來之後施禮,道:“陛下,可是在擔心夷陵戰事?”

蕭銑嘆了口氣,蕭闍提雖然成功說服了冉肇則,但這場叛亂竟然在短短數月就被平定,對蕭銑來說其實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反而讓楊侑掃清了內部,這時他回想起來,才覺得時機不對,以至於浪費了這次機會。但機會一去不復返,蕭銑也只能嘆息了。

“夷陵久攻不下,空耗錢糧,我心不安啊!”蕭銑說着,眉頭皺成一個川字。

“陛下,如今大隋分裂成三支,不如與洛陽結盟?”岑文本說道。

“可是洛陽會同意嗎?”蕭銑問道。

“陛下,成都朝廷纔是所謂的正統,畢竟楊侑纔是大隋儲君。而無論是楊侗還是楊倓,相對來說是不合法的。宇文化及乃是弒君之徒,必定被天下人圍攻之,與他合作無疑是自尋死路。”

“因此,只有洛陽朝廷才符合陛下的利益,而且樑國與洛陽朝廷接壤,可以互相救援。洛陽的那幫權臣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利益,就一定不會拒絕。”

岑文本的話讓蕭銑恍然大悟,他決定與洛陽朝廷結盟,至於人選,就選定了文士弘。此人能言善辯,是蕭樑國最能說之人,當不負蕭銑所望。

宇文化及在平定了司馬德戡、趙行樞之亂後,將司馬德戡等一羣“亂黨”就地誅殺,爲了震懾禁軍,他將司馬德戡、趙行樞等人的頭顱掛在船頭,警示三軍。

宇文化及讓沈光保衛隋帝楊倓,其實是暗中監視。沈光“棄暗投明”,讓宇文化及很是高興,而且正是沈光親手砍下了司馬德戡、趙行樞的頭顱,同時對兩人破口大罵,讓宇文化及開始對沈光充滿了信任。

隨後,休息了一日,對禁軍士兵進行了重新部署之後,三軍再度開拔,沿着運河北上。但大軍走到彭城,由於戰亂,運河損壞,道路不通。而且宇文化及的軍中再度缺糧,使得宇文化及不得不召集了衆人,商議大事。

元禮被司馬德戡砍下了一隻手臂,成了一個獨臂之人。由於他的忠誠,宇文化及對他加官進爵,如今是兵部侍郎,領金魚袋。爲宇文化及處理軍務,此時他正一臉憂愁,道:“大丞相,大軍在此已經逗留了數日,一旦冬日來臨,大軍必定糧食不濟。”

宇文化及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但運河被截斷,只能走陸路,十幾萬大軍加上後宮的宮女、宦官,行動不便。如果走陸路,猴年馬月才能抵達關中?

宇文智及這時笑道:“大哥,不如就在這裡住下來,回什麼關中?”

宇文化及目光冷冷掃過他,讓宇文智及忍不住打了一個冷戰。這時,沈光拱拱手,道:“大丞相,卑職倒有一個想法。”

“你說說看!”宇文化及瞧着沈光。

沈光略略沉吟,道:“如今北方戰亂,道路不通,糧食更是奇缺。大丞相身處亂世,豈能坐失良機,空遺恨?”

宇文化及默默點頭,沈光的話引起他的共鳴,男兒值此亂世,自當建功立業,而他宇文化及隱忍這麼久,不就是爲了這一天嗎?

“如今瓦崗正與洛陽鏖戰不休,竇建德也幾乎一統河北,山東則是羣雄並起,形勢並不明朗。”

“大丞相雖然有十幾萬精銳,足以橫行天下,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缺乏糧食!”任何鐵打的漢子沒有糧食吃,最終都會喪失戰鬥力。而大軍的確一直缺乏糧食,讓宇文化及深有體會。

“如今江東雖然還有其他勢力,但相比較而言,江東物產豐富,可爲帝王之資!”沈光說道。這些話,是一個叫做黃雲的人教他的,據說,是曾經的皇太孫,如今大隋正統的話。

“哼,我等都是關中人,哪像沈將軍是吳興人,自然樂意留在江東!”宇文化及的女婿唐奉義忿忿說道。

“唐將軍,我的意思不是要大軍留在江東!”沈光緩緩解釋着:“我是說以江東爲根基,取此地糧食,然後沿着長江西上,抵達荊襄!然後或去南陽盆地,走武關去關中;或去巴蜀,佔有長江以南的地區!”

沈光的話意味着有兩條路可以走,接下來就要看衆人,或者說是宇文化及的選擇了。

這時,元禮忽然嘿嘿笑着,道:“豎子楊侑已經被李淵趕去了巴蜀,此人與我等有深仇大恨。大丞相,卑職覺得去巴蜀是個不錯的決定。”

宇文化及聞言,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他對楊侑的心狠手辣感到憤怒,但心中也有憂慮,能夠拿下巴蜀嗎?他雖然有十幾萬的禁軍精銳,但楊侑的士兵也是關中精銳!而且他還佔地利!

元敏忽然恨聲道:“楊侑小兒的確該殺!”

宇文智及這時冷笑一聲,道:“楊侑小兒有什麼能耐?還不是被李淵嚇得屁滾尿流,逃入了巴蜀!”

“不錯!”牛方裕說道,他看着宇文化及,道:“大丞相,雖然有人盛傳楊侑小兒如何英明,但若真是精明,又怎麼會被李淵那個廢物趕走!”

一直以來,李淵在衆人的印象中,是一個懦弱、怕事的老實人,但事實上,李淵能瞞住精明而不犯糊塗時期的楊廣,足以證明他的演技絕非一般,那麼糊塗蛋牛方裕識不破也就理所當然了。

元禮聽了,當即道:“大丞相,牛侍郎說的極有道理。卑職認爲迴轉關中固然重要,但若能拿下巴蜀,殺死楊侑小兒,替你我族人報仇雪恨,也是一件大事!”

元敏也是呼吸急促了起來,他看着宇文化及,也激動地說道:“大丞相,就這樣幹吧!去巴蜀,殺楊侑!”

宇文化及的臉上古井無波,他看着沈光,道:“沈將軍,你以爲如何?”“大丞相若是有命,卑職豈敢不從?!”沈光說着,一臉堅決。宇文化及目光掃過二弟宇文智及、元氏兄弟,在衆人焦急的目光中,他終於點點頭,道:“傳我命令,明日調轉船頭,回江東,收集糧食之後殺奔巴蜀!”

第599章 原來是天子!第224章 謀定而後動(下)第431章 誰伏擊誰第838章 無奈撤兵第64章 勸降第214章 大雪第472章 人性本善?第201章 徵兵第80章 秋去冬來第46章 佈局(上)第960章 兵進河內第48章 秦叔寶與羅成第78章 角力第576章 初步構思第908章 左右爲難第796章 喜憂參半第731章 憤怒的劉黑闥第192章 攻伐第70章 深明大義第226章 棄暗投明第633章 破賊第584章 殺一儆百第940章 後手第304章 大舅子,有禮了!第5章 李靖第800章 一場屠殺第250章 原來是臥底第655章 計劃第936章 冰城第73章 大水和龍王第190章 絕戶之計第619章 小心思第81章 停頓不前的原因第22章 新的情報第667章 國內城!第107章 豁出去的李淵第178章 奇襲(下)第380章 故人相見第442章 憤怒的楊侗第860章 兩情相依第58章 箭在弦上第34章 救我一命第636章 求死之意第885章 說客第84章 兩個二愣子(上)第942章 兄弟之誼第830章 兵敗如山第46章 佈局(上)第65章 拼死一搏第240章 爲國捐軀,死得其所第269章 少女的決心第671章 再度見面(下)第692章 惡戰蜈蚣嶺(上)第1017章 攻心第30章 兄弟蕭牆第75章 蒲津渡第377章 激戰姑射山(下)第1011章 刺客第279章 兵變第54章 無奈的選擇第946章 殺俘震敵第388章 家宴第272章 有人造反?第693章 惡戰蜈蚣嶺(下)第591章 失意第183章 又見道士第423章 一箭之威第280章 生存的希望第333章 定嶺南第699章 借兵第464章 血戰(下)第87章 故人相見第434章 我先一步第451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739章 成竹在胸^第209章 攻略(七)第56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32章 兵進虎牢第183章 又見道士第443章 不好的消息第442章 憤怒的楊侗第704章 糜爛的局勢第368章 血案第828章 李世民的詭計第489章 初現端倪第632章 夜襲第88章 誰偷襲誰?(下)第609章 江淮軍的內患第980章 破城第801章 憤怒的王世充第91章 毀你根基(下)第875章 奇怪的書生第719章 各自的心思第523章 請君入甕第953章 對策第901章 毫無線索第35章 死戰藍田(四)第240章 爲國捐軀,死得其所第404章 雨戰(上)第425章 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