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算計

與楊侑的苦心思考不同,絳郡的李建成、李世民顯然心情頗好,絳郡一戰,幾乎毫髮無傷擊潰隋軍,掌控了絳郡,就等於掌握了主動權,這對於李氏父子是一個好消息。

此刻,李建成與李世民正在絳郡衙門的一間小屋內相對而坐,外面時不時傳來士兵們喝醉的打鬧聲,偶爾還夾雜着女子嬌嗔的聲音,顯得很是喧譁。

李建成並沒有阻止士兵們尋歡作樂,畢竟士兵們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拼命,不可將士兵完全壓抑,尤其是這是一支“造反”的軍隊。

“大哥,我已經派人回去通知爹爹,說我們已經打下了絳郡!”李世民的聲音帶着欣喜,他力主出戰,終於取得戰果,除了立下戰功之外,他也有點炫耀的意思。

李建成點頭,說道:“二弟,這事情做的漂亮。”頓了一頓,李建成指着案几上的地圖,苦笑道:“如果我沒有猜錯,屈突通的大軍一定囤積在河東重鎮,尤其是蒲阪。”

蒲阪地理位置重要,若不攻下此地,就難以渡過黃河,而就算渡過了黃河,若是蒲阪不下,糧道必定受到隋軍威脅。因此在李建成看來,必須攻克蒲阪,才談得上繼續南下。,才談得上大業。

李世民看着地圖,他指了指絳郡以西,道:“大哥,從龍門如何?”

李建成皺了皺眉,道:“龍門以南,乃是縱橫交錯的渭水,多有蘆葦等雜物,行軍不便,此地爲下下之選。”李建成的話並不是沒有道理,馮翊郡一帶,地理非常複雜,尤其是沙苑一帶,更是險要,當年一代梟雄高歡數次攻打宇文泰,都無功而返。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他覺得大哥還是太小心了,依他看從龍門渡過黃河,只要設法招攬了馮翊郡的孫華,事情就變得很容易了。他正要說話,李建成卻是深深嘆息一聲,收起了地圖,說道:“二弟,時間不早,早些休息吧,我們在這裡等爹爹過來,再決定行軍路線。”

大興。太陽剛剛露頭,楊侑手中緊緊捏着一柄橫刀,他一刀劈出,大樹上留下了一道深深地印記。楊侑很滿意,這些日子他堅持鍛鍊,身體已經越來越強壯,手掌上老繭已經結出厚厚一層。

“殿下,該用餐了!”小桂子說着。

楊侑笑了笑,道:“孤給你說的,你可都記清楚了?”

小桂子點點頭,道:“奴婢都記住了。”

楊侑看着小桂子眼圈青黑,不由笑道:“昨夜沒睡好吧?嗯,這件事你辦好了,孤自然有重賞,還有,孤會派千師去保護你。”

小桂子心中感動,道:“多謝殿下!”

兩人一前一後回到東宮,楊侑用過早餐,拿出一張地契,說道:“這是孤爲你準備的一處房產,就是永嘉坊。”永嘉坊位於大興城北段,地理環境優越,離都市匯也不過一炷香的時間,和到皇城的時間差不多,非常的方便。

女人、金錢、權利,男人無外乎喜歡這幾種東西。小桂子是官宦,美女對於他來說,可謂雞肋,楊侑只能用權利、金錢來吸引他。

小桂子接過地契,心中感動,他跪在地上,道:“奴婢多謝殿下賞賜!”

楊侑揮揮手,笑道:“你準備準備,收拾一下,今日孤就下令元尚武領兵退敵,過幾日出發,屆時你依計行事即可!”楊侑說着,伸出手去,拍了怕小桂子肩頭,道:“計謀不成沒有關係,你一定要活着回來。”

小桂子點點頭,道:“殿下,早朝的時間到了。”

楊侑回到宮中洗掉汗漬,換了一身衣裳,這纔在侍衛的保護下,朝着大興殿走去。

羣臣已經在大興殿內等候,聽到楊侑到來,按照慣例行禮,楊侑在王座上坐下。小桂子上前一步,道:“有本啓奏,無本退朝!”

骨儀站出來,道:“啓稟殿下,華陰縣縣令李孝常有本上奏,反賊段綸近日有異動,似乎要攻打永豐倉!”

羣臣聽了,議論紛紛,大殿內頓時嗡嗡之聲四起。楊侑目視衆人,一拍殿案,喝道:“安靜!”

大殿內聲音頓時停止,羣臣正襟危坐,楊侑的目光一一掃過衆臣,只見元邁一臉的期盼神色,楊侑明白,既然他已經夜訪衛玄,元邁那邊必定得到消息,作爲元家在大興的掌舵人,元邁自然希望元尚武能夠掌握更大的權勢。

衛玄依舊半臥在軟榻之上的,顯得大病未愈的摸樣,楊侑知道,雖然昨晚和他有了定論,但這個堪比華山嶽不羣的傢伙定然不會主動出言。

果然,隨着一聲輕咳,韓紹上前一步,道:“殿下,東宮六率虎賁郎將元尚武文韜武略,帶兵多年,微臣以爲可以讓他統軍,消滅反賊段綸。“

元邁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韓紹,他明白衛玄推薦了侄兒元尚武偏偏爲何又不出現的原因,對此,他只能暗罵一聲老狐狸之外,別無他法。

韓紹的話音剛落,李仁政出班奏道:“殿下,元將軍掌握東宮六帥,若是外出平叛,大興城的安全就存在隱患。臣以爲,還是另派他人爲妙。”

李仁政的話一出,元邁心中大急,他對李仁政怒目而視,他走出去,道:“李仁政,你這是何意?”

李仁政目光平淡,他看着元邁不由冷笑一聲,道:“元將軍外出平叛,東宮的守衛力量就會削弱,如今鄠縣、武功等縣已經被反賊李秀寧掌握,若是他們乘虛而入,大興守衛力量不足,這個責任誰來擔當?”

元邁退後兩步,啞口無言,他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若是因爲兵力被削弱,大興失陷,這個責任他可擔當不起。

衛玄咳嗽了幾聲,他縱橫官場數十年,頓時明白李仁政是出來唱反調的。只不過,這個反調是不是代王殿下的授意?李仁政是陰世師、骨儀一夥的,這個時候出來,再正常不過了。

關鍵是,代王殿下是怎麼想的?衛玄一想起昨晚代王的語氣還有那略略驚慌失措的表情,又看了看骨儀筆直的身軀以及此刻代王疑惑的表情,衛玄的心中有了定論。

就在衛玄胡思亂想的時候,坐在王座之上的楊侑看着衛玄,笑道:“衛尚書,你是朝中老臣,德高望重,想必有良策。孤想聽聽你的意見。”

衛玄臉色略帶尷尬,他暗中讓韓紹出頭,就是想在兩者之間周旋,取得利益最大化,可是代王一句話將他拉了進來,代王雖然年輕,可畢竟是大興城的主人。

想到此,衛玄瞧了一眼元邁,這纔看了楊侑說道:“殿下,永豐倉是保證京畿糧食、器械的所在,依微臣之見,永豐倉不能有失。”

“如今右翊衛大將軍領兵在外,論合適的人選,當是虎賁郎將元尚武,不過他是東宮六帥的將領,東宮的兵馬斷不可動,而大興城的兵馬又被陰將軍調走了一萬,如今大興城只有兩萬禁衛軍,本就捉襟見肘,實在是無多餘兵力可以派遣。”

楊侑突然笑了,衛玄看似不管事,可是對於大興城的軍事調動、兵力部署,他似乎很是清楚啊!

崔毗伽走出來,笑道:“依尚書之言,這永豐倉究竟該不該救?”

衛玄突然意識到什麼,他咳嗽一聲,道:“殿下,微臣以爲,永豐倉應該救,必須救!而京畿的兵馬,也不能動!”

李仁政冷笑一聲,道:“那麼以衛尚書之見,這救援永豐倉的兵馬從哪裡來?難不成衛尚書要學張天師,撒豆成兵?”

楊侑臉色一變,喝道:“李愛卿,不可妄言!”說着,楊侑瞧着衛玄,道:“衛尚書既然將此事看的如此通透,想必已經有了主意。”

衛玄忍不住擦了一把汗,暗想今日之事怎麼與昨夜有差別?他發現順着楊侑的言語說下去,這竟然是一個圈套,但此刻在朝廷之上,不容他多想。他一咬牙,說道:“微臣家中有家將兩百,願隨元尚武出征。”

元邁臉色一變,他登時明白衛玄的意思,他覺得被坑了。他也咬咬牙,說道:“微臣家中也有五百家將,願爲國效力。”

楊侑搖搖頭,說道:“衛愛卿、元愛卿,此事就由你二人費心,務必要擊退段綸。”

元邁臉色鐵青,他感覺被衛玄出賣了,他憤怒的轉過頭看着衛玄,可是衛玄也是一副茫然而鬱悶的摸樣,他知道衛玄也上當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和說好的根本不一樣!元邁充滿了憤怒,可是楊侑金口一下,元邁知道不能推脫,關隴勢力在聖上的打擊下,已經不如往昔,雖然元氏不止這五百家將,可是若是少了,面對叛軍,元家的希望元尚武若是被擒,只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元邁正要說話,楊侑卻是笑道:“今日孤議事,除了解除永豐倉的危機之外,孤想要在民間招募戰士,衆卿家以爲如何?”

“臣以爲,如今反賊衆多,招募士兵刻不容緩!”骨儀作爲楊侑的心腹,第一時間出來。

“臣附議!”元邁咬咬牙。如果朝廷有了足夠的士兵,就不必犧牲元氏族人了,所以聽到此話,元邁第二個站出來贊同。

有了元邁的贊同,獨孤懷恩、韓紹等人也紛紛同意,反正這個招募只限於民間,自家的子弟大多無礙,事實上,楊侑也並不想招募世家子弟。

李淵作關隴貴族之一,楊侑明白他與關隴貴族的關係緊密,歷史上李淵攻下大興城之後,就是得到關隴貴族的幫助,這才得以迅速平定天下。

如今楊侑心中擔心的是,在看似平靜的大興城內,有多少關隴貴族在虎視眈眈,等待着李淵的到來?

所以在李靖提出讓衛玄、元邁等人出動家族兵馬的時候,楊侑就想到了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操練新軍的機會。而事實上,也收到了預想的效果,元邁爲了不繼續損失家族兵勢力,果斷的同意了這個建議。

楊侑平靜的臉上其實有着內心掩飾不住的喜悅,他並沒有注意到衛玄有些鬱郁的表情,事實上衛玄可以說是被暗算了一把,可是這個啞巴虧衛玄偏偏又沒人可以述說,他只能將這個苦果嚥下。

“很好,既然衆卿都同意,那麼孤就開始徵兵,宣李靖、堯君素、李襲譽!”楊侑說道。

李靖是罪臣,堯君素是屈突通帳下的大將,而李襲譽則聲名不顯,但楊侑知道歷史此人曾經給陰世師、骨儀意見,那就是開倉放糧、招撫羣盜,收攬精壯,以抗李淵,可惜被陰世師駁回,無奈的他只能上表去山南組織精壯,實際就是遠離大興城。

楊侑上次召見骨儀,就是要骨儀召回此人,可能是聽說楊侑在大興城開倉放糧的事情,李襲譽終於在昨夜趕回,令楊侑很是興奮。

李襲譽不止才能頗佳,他的哥哥李襲志也是忠臣良將,歷史上楊廣被宇文化及殺了之後,在始安郡抵抗蕭銑數年,最終因王世充奪取了洛陽朝廷,隋朝已經不復存在之後,才無奈投靠了蕭銑。此刻,他仍在嶺南,對楊侑日後有莫大的好處,所以李襲譽要用,而且是重用。

官宦層層宣下去,不一會,李靖、堯君素、李襲譽三人走了上來,三人均身着鎧甲,又都相貌堂堂,很是英姿颯爽。

三人跪下,齊聲道:“臣李靖(堯君素、李襲譽)拜見代王千歲!”

楊侑心中暗暗讚了一聲,朗聲道:“從今日起,就由李靖主導,堯君素、李襲譽兩位愛卿輔佐,操練新軍。”

三人齊齊謝恩,剛一站起,小桂子立刻說道:“今日朝會事畢,散朝!”

第994章 李淵的辦法第491章 破綻第130章 正統之名(上)第453章 進城了第74章 兄弟情義和說客第522章 說客邴元真第285章 不費功夫第81章 停頓不前的原因第49章 鴻門宴上現殺機第167章 大婚(上)第483章 是敵是友(下)第416章 那裡都有黑幕第652章 臭不要臉第367章 登基第137章 又見反骨仔(上)第73章 叛徒第579章 好消息 壞消息第987章 計將安出第358章 雙喜臨門第494章 強國之策第505章 奪取鄱陽(上)第485章 洛陽攻略(下)第432章 誰先一步第22章 新的情報第615章 攻城第533章 互相欺騙第220章 天降神兵第604章 坐地起價第565章 設計第354章 機關第59章 夜襲?夜襲!第33章 奇怪的舉動第411章 攻城(下)第474章 徹底覆滅第53章 夏王府第108章 李靖的詭計第1017章 攻心第942章 兄弟之誼第537章 遲來的醒悟第862章 七條人命第960章 兵進河內第1034章 勸降第3章 朝廷爭辯(下)第353章 誰都不好惹第271章 說服第858章 楊侑的想法第369章 河北危機第549章 後果第825章 反間計第888章 合圍之勢第634章 招降李子通第967章 算計第530章 夜襲第594章 大唐太子李建成第471章 沈光的死意第234章 及時救援第992章 運糧第546章 計將安出?第84章 南下第37章 勢如破竹第158章 琴絃響處殺機現(下)第82章 深夜論策(下)第148章 江都兵變(上)第361章 決戰中原(中)第605章 黑心人第297章 叛變與表白第310章 兩面受敵第92章 打蛇七寸第583章 夜黑殺人夜第938章 靜待時機第72章 夜黑,殺人!第53章 下元節第524章 入套第827章 艱難的決定第326章 內亂第54章 視察軍隊(上)第84章 南下第461章 殺手鐗的破滅第72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332章 羅成論勢(下)第66章 燒營第587章 試探第150章 他方來客(上)第482章 是敵是友(上)第592章 楊侑的詭計第158章 琴絃響處殺機現(下)第512章 杜如晦的迷茫第567章 拉攏第884章 羣臣再見面第1014章 流言的力量第293章 狼來了(中)第811章 信使和徐元朗第517章 兵進淅陽第296章 天下局勢第74章 再奪鄠縣第462章 血戰(上)第839章 狂風驟雨第533章 互相欺騙第907章 醉漢第718章 對英雄的敬意